姚氏宗亲网
标题: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公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全 时间: 2013-6-8 17:04
标题: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公告
本帖最后由 姚尚全 于 2013-6-8 18:18 编辑
" z1 F4 ~) t2 @% j1 X) r; i) k" ^/ e% X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
公 告
为继续传承氏族文化,不断弘扬传统美德,加速安徽姚氏抱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在全球姚氏宗亲联谊成立大会召开前夕,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在二个月内对皖南、皖西北、皖西南进行了三次全方位、全面考察、联络和宣传工作 。这三次考察和联络,共有十四个(人口约35000)支系入围省联谊组织。
4月22~24日,第一次考察,入围联谊会组织的有太湖支系、江西婺源支系、歙县深渡支系、旌德县三溪支系(本次考察已作过报导)。
5月20~23日,第二次考察,入围联谊会组织的有泗县长沟支系、利辛县马店支系、临泉县鲖城支系、颍上县姚庄支系、霍邱县南关支系(本次考察也已报导过)。
6月4~6日,进行了第三次考察、联络和宣传工作。
本次出行历时三天,行程约1000公里。姚大发、姚维胜、姚尚全三位姚氏宗亲不畏天气炎热,不顾旅途颠簸,时而徒步走访,时而四处打听,询问皖西南姚氏宗亲。6月4日从合肥出发,经安庆到达宿松。于宿松县城关刚下车,就有预约的姚维平、姚建二位宗亲迎接,受到热情接待和盛情款待,一番叙谈和沟通后,确定在职教师姚维平为宿松高岭支系的负责人,姚建宗亲协助工作,大家合影留念。此支系家族工作很完善,有家谱、有堂号、有字辈40个,已8次续修家谱,新增字辈16个。此支系约3000多人口,明初始迁于江西瓦雀坝,始祖木一公。
告别宿松宗亲,午后回转太湖。2小时后,到达太湖县城关晋熙镇,联络人乡干部姚万钧因公出差,他交代由宗亲姚锡铭(85岁高龄,退休前任农村信用社主任)接待了我们。此支系的家族工作也较完善,有家谱、有堂号、字辈60个,4000多人口,始祖真一公。
确定姚万钧为该支系负责人。
6月5日上午到达东至县境,询问后,乘车去到东至县葛公镇仙寓山村,此地是著名风景区,山涧瀑布、村中小溪流水潺潺。村干部姚光顶接待了我们,此支系家族工作也较完善,有家谱、有堂号、宗谱传承自舜以来137代先祖名字,目前我们所了解的所有各支姚氏宗谱从未见过。当地姚姓人口700多,始祖义新公。确定姚光顶宗亲为该支系的领头人。彼此合影留念。下午四点了,我们马不停蹄赶到铜陵夜宿。
6日清晨,赶至距铜陵市区20多里的钟仓镇西联乡东湖村,(古地名:八角井)族人姚能玉(老支部书记)接待了我们,老人76岁高龄,家族观念强,热情大方,他为本支系的族长。此支宗谱失落。远祖姚崇。始迁祖姚之一。人口1600多。彼此合影留念。
中午,打听、询问、走访,好不容易来到离无为县城20公里的黄闸行政村,楼林村民组,见到了姚志义和姚维玉两位宗亲,他们对家族之事知之甚少。打算往后通过他们再作深入了解。此支系属无为姚沟支系,始迁祖姚尧臣。
晚6时结束本次考察。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这一民间组织的领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这三次考察、联络与宣传,已扩展到31个支系,拥有宗亲人口约16万,广大族人在姚本权会长的亲切关怀中,家族工作日新月异,正蓬勃向上。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尽管红红火火,还有零散的宗亲们没有入围,希热心于家族事业的宗亲们,见此公告后,相互传递信息,互相沟通联络,使百分之百的(约18万)宗亲们抱团发展,共同奋进!
联系人:姚大发,电话:15156094798;姚尚全,电话:18909661669
便于相互沟通,互相联络,特列附表,表中列入全省31个支系的负责联系人、注有电话号码和标明详细住址。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
姚大发 撰搞
2013年6月8日
-
DSC01378.JPG
(150.04 KB, 下载次数: 530)
-
DSC01365.JPG
(162.88 KB, 下载次数: 539)
-
DSC01304.JPG
(125.35 KB, 下载次数: 528)
-
DSC01295.JPG
(172.77 KB, 下载次数: 532)
-
DSC01303.JPG
(131.31 KB, 下载次数: 575)
-
DSC01313.JPG
(155.8 KB, 下载次数: 520)
-
DSC01403.JPG
(174.73 KB, 下载次数: 596)
-
DSC01398.JPG
(156.22 KB, 下载次数: 532)
-
DSC01410.JPG
(163.98 KB, 下载次数: 560)
-
DSC01405.JPG
(165.98 KB, 下载次数: 547)
-
DSC01412.JPG
(122.43 KB, 下载次数: 548)
-
DSC01407.JPG
(140.45 KB, 下载次数: 545)
-
DSC01411.JPG
(182.53 KB, 下载次数: 540)
-
DSC01415.JPG
(140.68 KB, 下载次数: 529)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6-8 17:15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 公 告 为继续传承氏族文化,不断弘扬传统美德,加速安徽姚氏抱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
6 d% B2 \4 o& p" F姚尚全 发表于 2013-6-8 17:04 
1 K) J* U! l5 ^! m: `: s) w
c0 K* u7 l5 O* @' u! j% w' v
5 C3 M2 X U+ n" f8 r% f- C“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这一民间组织的领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这三次考察、联络与宣传,已扩展到31个支系,拥有宗亲人口约16万,广大族人在姚本权会长的亲切关怀中,家族工作日新月异,正蓬勃向上。”——形势喜人,好,赞一个!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8 17:23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开风气之先,全国第一个省级姚氏宗亲联谊会。0 A. v' Z C0 S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近期3次考察,也是开全国姚氏考察和联谊风气之先。% V) _" ? `0 Y
向你们致敬!
. T4 T" W9 u$ {9 R. s2 F$ M( A0 {, T6 X% F
这一民间组织的领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这三次考察、联络与宣传,已扩展到31个支系,拥有宗亲人口约16万,广大族人在姚本权会长的亲切关怀中,家族工作日新月异,正蓬勃向上。
3 H( f- a$ I' N
( k* T- L; [. p5 o# o9 H% V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尽管红红火火,还有零散的宗亲们没有入围,希热心于家族事业的宗亲们,见此公告后,相互传递信息,互相沟通联络,使百分之百的(约18万)宗亲们抱团发展,共同奋进!
5 t! b: R0 f4 P3 G; w/ ^/ ?1 c
' A( K: o# n# a' P- I; u+ ]联系人:姚大发,电话:15156094798;姚尚全,电话:18909661669
- [7 L; Q% m. t* e! i( p
- N& W3 c; K) f9 s8 E) G5 U9 o5 {便于相互沟通,互相联络,特列附表,表中列入全省31个支系的负责联系人、注有电话号码和标明详细住址。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8 17:42
回复 3# pszyyao
. \) C& ~0 K3 G: D3 T# m
1 c# p$ e0 v/ ^$ J7 o7 N- V- M8 Z4 Z8 V' I$ v' i4 l- p
各地应借鉴安徽姚氏宗亲联谊会的做法进行支系普查!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6-9 17:09
向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的宗亲联谊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
作者: 湖南姚郑保 时间: 2013-6-10 23:16
祝安徵老家姚氏宗亲会蓬勃发展!
作者: 宿松姚维平 时间: 2013-7-14 22:37
发扬光大我姚氏家族,更好的抱团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作贡献,是我辈的责任!
, B. m) r* _4 t, `) T# m希望宗亲们给予指导、帮助和鼓励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15 22:04
回复 1# 姚尚全 / B8 k" c7 z; m8 |% ^ E" o; X
. @$ Y* p x) s4 H% K ^% Z0 R$ @1 p. v* I0 G+ X/ {' \3 C
尚全宗亲(18909661669):4 R3 N& D0 l$ P3 W; D2 S
你好。
. P& U+ c$ D# S# [6 H3 Y3 q 我用短信说明了我的姓名、手机、QQ号,收到了吗?4 o3 l* d5 A9 @8 B6 m+ ?; f% N7 a
( c- A/ {. A }' R1 D 你发帖“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公告”,话及:& t5 ^5 d( L1 y" Q
“这一民间组织的领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这三次考察、联络与宣传,已扩展到31个支系,拥有宗亲人口约16万,广大族人在姚本权会长的亲切关怀中,家族工作日新月异,正蓬勃向上。为便于相互沟通,互相联络,特列附表,表中列入全省31个支系的负责联系人、注有电话号码和标明详细住址。”
4 u; _0 S l1 V J0 H C i7 q* Z/ S “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尽管红红火火,还有零散的宗亲们没有入围,希热心于家族事业的宗亲们,见此公告后,相互传递信息,互相沟通联络,使百分之百的(约18万)宗亲们抱团发展,共同奋进!” E1 v. L' [9 ?. @2 `. m; u8 Y# P
$ l5 b, B j# Q0 s 有人说,安徽古有的姚氏有7支。我认为是保守的估计。读了你的公告,可知7支太保守。你能否将全省31个支的附表发送给我?最好注明各支有哪些新旧族谱;或者在姚网公布附表(请你保护和处理隐私项)。6 p9 m. |+ D3 Q" ]8 k& C
谢谢。 |
作者: 陕西姚定雄 时间: 2013-7-30 19:41
能否把霍山县宗亲的联系方式告诉我qq502088541
作者: 安徽合肥姚卫东 时间: 2013-9-11 22:28
此贴不能沉默!看完,非常感动!非常感谢几位老人,不远千里奔波,寻找我们的族人!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9-11 22:43
向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学习.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 I3 D4 `0 T) S/ u% C8 |% f% e : l8 X0 b1 r+ Y# E
P3 K% b2 Q9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1-10 12:55
再一次顶一下此贴!希望各省的宗亲联谊会都来借鉴安徽宗亲的做法!
作者: 寒水自碧 时间: 2014-2-19 16:36
向三位付出辛苦汗水的宗亲致敬!3 u" R% _1 i! O# h
) c7 U5 d* x7 R% k$ N请问附表在哪里?
作者: 姚道忠 时间: 2014-3-12 22:14
六安姚道忠来报道
作者: 姚士龙 时间: 2014-6-23 17:22
6 v# R) \0 L* t& f4 w5 O
尚全宗亲回答你的问题了吗?31支联系方式.????????
% @5 F. D( j3 r5 E( G+ e
作者: 瑞雪[观湖听涛] 时间: 2014-7-27 10:58
# i H. }" R v6 u' r5 a2 {
宗亲是商洛那个县的,加q460634665号,我是商南的0 Q6 T2 _$ e0 ?' D) n/ X
作者: 陕西姚定雄 时间: 2014-9-1 11:28
) @; ^6 n1 m+ q! }6 d, Y我是陕西镇安永乐镇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9-1 15:16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9-1 16:02 编辑 2 e0 c9 g) V `! j2 h! ]) O6 C
5 ~- }; Z3 ^ ]; C% J
向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学习.并热烈的祝贺!; P. ]( `+ h$ o# I; ^
希望各省的宗亲联谊会都来借鉴安徽宗亲的做法!不要自封.更不要愚弄族人!要像向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那样.従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会得到族人的拥护!
5 R0 k: u1 U/ r1 u' _8 }$ E
作者: 姚道忠 时间: 2015-1-7 00:08
顶起来,有后续吗
作者: 姚敬文 时间: 2015-1-18 16:12
; W3 F% y2 O# b$ V$ \
热切希望安徽宗亲热衷于宗亲联谊会的同时,稍许关心一下根在安徽,现居外省的寻根问祖的宗亲。我是“深渡姚”始迁祖姚道明,先父姚一帆(小名天寿)。
作者: 六安姚家豪 时间: 2015-8-4 18:31
向安徽省姚氏宗亲联谊会的宗亲联谊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
作者: 遥遥相望 时间: 2017-12-6 12:40
祝安徽姚氏团结兴旺!
作者: 遥遥相望 时间: 2017-12-6 12:40
祝安徽姚氏团结兴旺!
作者: 春天在这里 时间: 2018-8-23 14:43
安徽涡阳姚楼村的姚俊青报道
作者: 遥遥相望 时间: 2019-2-7 07:17
安徽宗亲会领导们辛苦了淮南姚氏家族感谢你们!
作者: 姚明宏@ 时间: 2023-11-17 22:45
一晃儿五六年过去了。
作者: 姚恩磊 时间: 2024-4-22 22:52
有没有桐城的来看看能不能帮我们追追宗!固始县《姚氏家谱》一至三修的经过 姚光豪 ) g: U7 ^6 a3 p' |( E; V 据史书记载,姚氏宗族,既古老(从虞舜始),又富于仁爱、团结、和睦。姚姓人,立于世界人类之林,已四千余年。历史悠久,姚姓人遍及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也有他们的身影。通过人口普查得知,姚氏人口在全国众多姓氏中排名中等偏上,五十多位,人口近500万。 4 ^% r* `% x" R& W 姚姓人如此众多,支脉也星罗棋布,无以数计,就我们固始县而言,上千人口的大支脉就有十多个,从安徽桐城地区迁来的就有四个,从山东枣林岗迁来的也有两三千人,各个支脉靠什么才能联系在一起呢?只有宗谱。一支支的支脉,靠家谱。通过家谱,各支脉的渊源、血统、远近疏密等,一目了然,甚至可以详知姓氏来源,宗族沿革,预知将来等等。因此,姚氏宗族各个支脉,或早或晚地,大都修有家谱。 由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时代的需要,有好多家族,逐渐走到了一起,回归了一统。这一次由姚美、姚瑄与姚培三支后裔的主事人商定,为顺应各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合族合谱。达到部分一统,为将来大的、全面一统的到来创造条件。 - c9 l x" C7 G L6 Z0 ~" X$ B 在此将一至三次修谱的经过与合谱的过程略作简介 3 X+ u+ s: N9 W! [4 N: E3 w- K m. G9 I5 t; T w 这次修谱主要是姚美后裔三修家谱(姚瑄后裔修的家谱较简,一修后多次增补;姚培后裔家谱于2007年才完成一修)。 姚美后裔第一次修谱,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当时,清末秀才姚国俊 (字升之) 公与族弟姚国华,见家族人口日繁,先灵也无所凭依,为了敬宗收族,决定修谱建祠。于是集族人建祠,同时筹备修谱。祠建于固始县南部武庙集西钱老楼右侧(只可惜,因时代原因,祠毁楼拆)。祠既成,即全力着手修谱。 依凭先人遗留稿图与仪谱(为亡者作水陆道场的记事本,上面主要书写亡者上四代人的名讳、至亲等)得知,姚美原居安徽省桐城地区,于明朝中叶迁于安徽省霍邱县南寿安乡四十八都善乡村城墩地(陈墩寺原居江南直隶凤阳府)。康熙初年,姚美五世孙姚文弼(字存忠),由霍邱迁于河南省固始县县城南七十华里段集北三华里的赵家湾(现属段集镇棠树岗村谢家湾组)定居,娶赵姓姑娘为妻,繁衍生息,后来买了姚老家与黄栎树根两宅庄。至光绪中叶,已历十一世。上溯到姚美,已历十六世,系系绳绳,瓜瓞绵绵,若无家谱维系,仍为散沙。于是,姚国俊派遣姚国莲、姚登儒叔侄赴霍邱进行采访。 姚国莲、姚登儒叔侄于光绪二十七(1901)年五月二十六日在祠堂与神主前焚香、叩首、祝告,祈列祖保佑采访成功和指示方向。午后,他二人起行。 8 \7 Y; c, O5 U1 t" V8 [ 二十八日到霍邱南关,拿着姚国华的信柬、谱图,询问当地一监生姚介臣,而他也数典忘祖,几乎忘尽,所知道的也只有几世而已。问至清初的世系,则茫然不知。惟知霍邱南二十华里有祖茔。姚国莲和姚登儒去到茔地,看到那里几座坟墓。因而国连抄下碑文带回备查。 碑文是 :“ 予家自明初迁霍以来,数百余年,閤户始祖葬于高岗寺保。崇祯八年,公买孟姓庄田一分;湾地计种十六石,至河边为界。岗田地十二石,大小76块。座落三晶寺保。即与孟姓看守,后举八世祖加臣公,七世祖符生公,六世祖蕤英公之柩葬于此焉”。 ! d# v3 J9 l5 ^ b 姚国莲、姚登儒叔侄在姚介臣处小住三日,因抄得此碑文,未便北去,又南来至众兴集头,查得寿安乡四十八都善乡村城墩地,而今谓陈墩寺,询问那里村民。原址为卢姓人家于咸丰年后买居。距此地里许有姚姓者,去询问他,其朴质敦厚,问不出所以然。时逢大雨,留住一日,诚恳地问他一些事情,他说明清两朝,都居于此,自前至今,已单传六世,而且难以说清上几代名讳与坟墓,只知老坟也在霍城附近。他与姚介臣是否一家,他家与姚介臣家祖坟有无关联,他也不知道。想察看他家祖坟墓表,他说都是残缺之碑,并无文字。 姚国莲、姚登儒回来后,将这些情况作了汇报。从此可以看出,姚美后裔第一次修谱,除了先人遗留的稿图和仪谱、抄回的墓志外,还有靠上辈言传,所以,姚美及其以下三代人的名讳与配偶均有记载,只是生卒葬不详。这点资料定是姚文弼辞世时,他的后代为他做道场时,道士先生写的仪谱(也称仪单子)所记,因我们地区大部分居民做道场都如此。姚文弼及其后裔才有较详细文献记载。姚美以上都无法考证。 , Z! z5 c/ v1 F 因此,一修谱即从美公开始记载,并称其为一世祖。 姚国俊、姚国华根据以上资料,又在家族中收集补充整理,姚国俊主修,其他人协修。尚未脱稿,姚国俊不幸逝世。 " E0 H. ^$ [. m. G- G 二十年后,其子登仁(字乾斋也是清末秀才),决定成先人未竟之事。可是,世道艰难,兵连祸结,时事混乱,今天这个军阀,明天那支土匪,搅得人心惶惶,东躲西藏。但谱稿始终保存完好。经过千辛万苦,于1937年左右结稿。即将付诸石印,姚登仁也不幸辞世。直到全国快解放,姚应炽(字子寿,国俊之孙,登仁之子),在兵荒马乱中,重新组织人手,对原谱稿又一次增补、校正,终于在一九四八年冬完稿并印刷发行。至此,一修谱成,却历经半个世纪。 1984年冬,经历了多次、各种运动后,在姚应龙、姚正融(三修主修光豪之父)、姚光槐、姚光烈等努力下,完成二修。 2009年春,由姚应宽、姚正生、姚光豪、姚光新、姚良福,姚恩昌等三十多人,筹备三修。首先建立健全本支脉的宗亲会,确定主修、督修、采访人等,再有主修主持修谱。 1 ^' @& @ k9 x- F; | 2010年五月,本已结稿,准备印刷。姚瑄后裔、姚培后裔为了氏族一统,与姚美后裔三支脉主事人齐聚段集,共同商定合谱。经过周密细致地工作,姚瑄后裔先与姚美后裔合谱。姚培后裔因谱于2007年才修成,等再修谱时才合编谱牒。虽如此,可合谱的辈份派字已起好一百个( 附于后) ,商定待需用时使用。 新商定的一百个派字是: . U7 D6 s' C! V/ I: V 9 x% w9 H5 i: ? 新元启开泰5 s1 P" p% q% e 富贵华荣昌- L, W/ \3 N' B 礼贤聚英才" t7 b3 c& u* F1 ?- [0 C 福禄喜安康 ' j$ ^# n8 v4 r! w4 L7 M9 @ 仁义耀家声1 g& T2 H& `7 y8 b1 P$ \ 宏发顺吉祥 品纯同厚德; N8 c3 |, |, t. }6 B+ T# X 永葆青春常 . t6 n: C5 @$ | 孝廉久善举. ~0 Y. d9 d+ J4 S1 ^- X& o, V3 i0 w 守信俊杰尚/ |0 E) \& F% E" o/ S& O0 W 龙凤齐献瑞. v" s3 @- i0 _! I$ r# c8 W 学勤慧端方 海林瀚锦秀 克绍绪卫章 润泽宇晗晓 科进庆建双 余汝冠亚东3 {: T" Y6 Q4 E- J8 V 旭培芝合芳) l4 [' O+ m9 b5 y5 @6 [, a1 y' I x 佩贞代盈丰 立远先定邦 (河南省固始县姚光豪供稿)
作者: 姚恩磊 时间: 2024-4-22 22:56
有没有桐城的来看看能不能帮我们追追宗!固始县《姚氏家谱》一至三修的经过 姚光豪 ) g: U7 ^6 a3 p' |( E; V 据史书记载,姚氏宗族,既古老(从虞舜始),又富于仁爱、团结、和睦。姚姓人,立于世界人类之林,已四千余年。历史悠久,姚姓人遍及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也有他们的身影。通过人口普查得知,姚氏人口在全国众多姓氏中排名中等偏上,五十多位,人口近500万。 4 ^% r* `% x" R& W 姚姓人如此众多,支脉也星罗棋布,无以数计,就我们固始县而言,上千人口的大支脉就有十多个,从安徽桐城地区迁来的就有四个,从山东枣林岗迁来的也有两三千人,各个支脉靠什么才能联系在一起呢?只有宗谱。一支支的支脉,靠家谱。通过家谱,各支脉的渊源、血统、远近疏密等,一目了然,甚至可以详知姓氏来源,宗族沿革,预知将来等等。因此,姚氏宗族各个支脉,或早或晚地,大都修有家谱。 由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时代的需要,有好多家族,逐渐走到了一起,回归了一统。这一次由姚美、姚瑄与姚培三支后裔的主事人商定,为顺应各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合族合谱。达到部分一统,为将来大的、全面一统的到来创造条件。 - c9 l x" C7 G L6 Z0 ~" X$ B 在此将一至三次修谱的经过与合谱的过程略作简介 3 X+ u+ s: N9 W! [4 N: E3 w- K m. G9 I5 t; T w 这次修谱主要是姚美后裔三修家谱(姚瑄后裔修的家谱较简,一修后多次增补;姚培后裔家谱于2007年才完成一修)。 姚美后裔第一次修谱,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当时,清末秀才姚国俊 (字升之) 公与族弟姚国华,见家族人口日繁,先灵也无所凭依,为了敬宗收族,决定修谱建祠。于是集族人建祠,同时筹备修谱。祠建于固始县南部武庙集西钱老楼右侧(只可惜,因时代原因,祠毁楼拆)。祠既成,即全力着手修谱。 依凭先人遗留稿图与仪谱(为亡者作水陆道场的记事本,上面主要书写亡者上四代人的名讳、至亲等)得知,姚美原居安徽省桐城地区,于明朝中叶迁于安徽省霍邱县南寿安乡四十八都善乡村城墩地(陈墩寺原居江南直隶凤阳府)。康熙初年,姚美五世孙姚文弼(字存忠),由霍邱迁于河南省固始县县城南七十华里段集北三华里的赵家湾(现属段集镇棠树岗村谢家湾组)定居,娶赵姓姑娘为妻,繁衍生息,后来买了姚老家与黄栎树根两宅庄。至光绪中叶,已历十一世。上溯到姚美,已历十六世,系系绳绳,瓜瓞绵绵,若无家谱维系,仍为散沙。于是,姚国俊派遣姚国莲、姚登儒叔侄赴霍邱进行采访。 姚国莲、姚登儒叔侄于光绪二十七(1901)年五月二十六日在祠堂与神主前焚香、叩首、祝告,祈列祖保佑采访成功和指示方向。午后,他二人起行。 8 \7 Y; c, O5 U1 t" V8 [ 二十八日到霍邱南关,拿着姚国华的信柬、谱图,询问当地一监生姚介臣,而他也数典忘祖,几乎忘尽,所知道的也只有几世而已。问至清初的世系,则茫然不知。惟知霍邱南二十华里有祖茔。姚国莲和姚登儒去到茔地,看到那里几座坟墓。因而国连抄下碑文带回备查。 碑文是 :“ 予家自明初迁霍以来,数百余年,閤户始祖葬于高岗寺保。崇祯八年,公买孟姓庄田一分;湾地计种十六石,至河边为界。岗田地十二石,大小76块。座落三晶寺保。即与孟姓看守,后举八世祖加臣公,七世祖符生公,六世祖蕤英公之柩葬于此焉”。 ! d# v3 J9 l5 ^ b 姚国莲、姚登儒叔侄在姚介臣处小住三日,因抄得此碑文,未便北去,又南来至众兴集头,查得寿安乡四十八都善乡村城墩地,而今谓陈墩寺,询问那里村民。原址为卢姓人家于咸丰年后买居。距此地里许有姚姓者,去询问他,其朴质敦厚,问不出所以然。时逢大雨,留住一日,诚恳地问他一些事情,他说明清两朝,都居于此,自前至今,已单传六世,而且难以说清上几代名讳与坟墓,只知老坟也在霍城附近。他与姚介臣是否一家,他家与姚介臣家祖坟有无关联,他也不知道。想察看他家祖坟墓表,他说都是残缺之碑,并无文字。 姚国莲、姚登儒回来后,将这些情况作了汇报。从此可以看出,姚美后裔第一次修谱,除了先人遗留的稿图和仪谱、抄回的墓志外,还有靠上辈言传,所以,姚美及其以下三代人的名讳与配偶均有记载,只是生卒葬不详。这点资料定是姚文弼辞世时,他的后代为他做道场时,道士先生写的仪谱(也称仪单子)所记,因我们地区大部分居民做道场都如此。姚文弼及其后裔才有较详细文献记载。姚美以上都无法考证。 , Z! z5 c/ v1 F 因此,一修谱即从美公开始记载,并称其为一世祖。 姚国俊、姚国华根据以上资料,又在家族中收集补充整理,姚国俊主修,其他人协修。尚未脱稿,姚国俊不幸逝世。 " E0 H. ^$ [. m. G- G 二十年后,其子登仁(字乾斋也是清末秀才),决定成先人未竟之事。可是,世道艰难,兵连祸结,时事混乱,今天这个军阀,明天那支土匪,搅得人心惶惶,东躲西藏。但谱稿始终保存完好。经过千辛万苦,于1937年左右结稿。即将付诸石印,姚登仁也不幸辞世。直到全国快解放,姚应炽(字子寿,国俊之孙,登仁之子),在兵荒马乱中,重新组织人手,对原谱稿又一次增补、校正,终于在一九四八年冬完稿并印刷发行。至此,一修谱成,却历经半个世纪。 1984年冬,经历了多次、各种运动后,在姚应龙、姚正融(三修主修光豪之父)、姚光槐、姚光烈等努力下,完成二修。 2009年春,由姚应宽、姚正生、姚光豪、姚光新、姚良福,姚恩昌等三十多人,筹备三修。首先建立健全本支脉的宗亲会,确定主修、督修、采访人等,再有主修主持修谱。 1 ^' @& @ k9 x- F; | 2010年五月,本已结稿,准备印刷。姚瑄后裔、姚培后裔为了氏族一统,与姚美后裔三支脉主事人齐聚段集,共同商定合谱。经过周密细致地工作,姚瑄后裔先与姚美后裔合谱。姚培后裔因谱于2007年才修成,等再修谱时才合编谱牒。虽如此,可合谱的辈份派字已起好一百个( 附于后) ,商定待需用时使用。 新商定的一百个派字是: . U7 D6 s' C! V/ I: V 9 x% w9 H5 i: ? 新元启开泰5 s1 P" p% q% e 富贵华荣昌- L, W/ \3 N' B 礼贤聚英才" t7 b3 c& u* F1 ?- [0 C 福禄喜安康 ' j$ ^# n8 v4 r! w4 L7 M9 @ 仁义耀家声1 g& T2 H& `7 y8 b1 P$ \ 宏发顺吉祥 品纯同厚德; N8 c3 |, |, t. }6 B+ T# X 永葆青春常 . t6 n: C5 @$ | 孝廉久善举. ~0 Y. d9 d+ J4 S1 ^- X& o, V3 i0 w 守信俊杰尚/ |0 E) \& F% E" o/ S& O0 W 龙凤齐献瑞. v" s3 @- i0 _! I$ r# c8 W 学勤慧端方 海林瀚锦秀 克绍绪卫章 润泽宇晗晓 科进庆建双 余汝冠亚东3 {: T" Y6 Q4 E- J8 V 旭培芝合芳) l4 [' O+ m9 b5 y5 @6 [, a1 y' I x 佩贞代盈丰 立远先定邦 (河南省固始县姚光豪供稿)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4-4-22 23:36
/ @3 O9 a" Y9 G; @6 Q, O, s
; d' I. b; ~% k5 E; t0 k
. n2 O/ w- `4 M9 Y3 Q2 b/ m+ J5 v' L, H. @) B
) L+ V9 [/ N; f6 c7 }" t 姚恩磊:固始县姚美公裔【姚光豪】、姚瑄公裔和姚培公裔姚氏,3者分别在固始县哪些乡镇村?联系人是谁?姚美公、姚瑄公和姚培公3者是什么血缘关系?不要糊糊涂涂合谱合字辈。
$ o/ x/ ]; X+ j6 o
% z9 i7 U3 z" i. o% k j
" H9 v: j9 m0 \; G" Y( M/ v9 v: A" X- j 就我们固始县而言,上千人口的大支脉就有十多个,从安徽桐城地区迁来的就有四个,从山东枣林岗迁来的也有两三千人。这一次由姚美、姚瑄与姚培三支后裔的主事人商定,为顺应各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合族合谱。达到部分一统,为将来大的、全面一统的到来创造条件。
) W4 b8 J" l: D9 \, p' M( I) c 在此将一至三次修谱的经过与合谱的过程略作简介。这次修谱主要是姚美后裔三修家谱(姚瑄后裔修的家谱较简,一修后多次增补;姚培后裔家谱于2007年才完成一修)。
5 v9 {$ h/ ?3 E- U6 b! `8 D 姚美后裔第一次修谱,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当时,清末秀才姚国俊 (字升之) 公与族弟姚国华,见家族人口日繁,先灵也无所凭依,为了敬宗收族,决定修谱建祠。于是集族人建祠,同时筹备修谱。祠建于固始县南部武庙集西钱老楼右侧(只可惜,因时代原因,祠毁楼拆)。祠既成,即全力着手修谱。# R1 }! o- J Y
依凭先人遗留稿图与仪谱(为亡者作水陆道场的记事本,上面主要书写亡者上四代人的名讳、至亲等)得知,姚美原居安徽省桐城地区,于明朝中叶迁于安徽省霍邱县南寿安乡四十八都善乡村城墩地(陈墩寺原居江南直隶凤阳府)。康熙初年,姚美五世孙姚文弼(字存忠),由霍邱迁于河南省固始县县城南七十华里段集北三华里的赵家湾(现属段集镇棠树岗村谢家湾组)定居,娶赵姓姑娘为妻,繁衍生息,后来买了姚老家与黄栎树根两宅庄。至光绪中叶,已历十一世。上溯到姚美,已历十六世,系系绳绳,瓜瓞绵绵,若无家谱维系,仍为散沙。于是,姚国俊派遣姚国莲、姚登儒叔侄赴霍邱进行采访。
0 g9 p* a- R7 f; |) W 姚国莲、姚登儒叔侄于光绪二十七(1901)年五月二十六日在祠堂与神主前焚香、叩首、祝告,祈列祖保佑采访成功和指示方向。午后,他二人起行。 二十八日到霍邱南关,拿着姚国华的信柬、谱图,询问当地一监生姚介臣,而他也数典忘祖,几乎忘尽,所知道的也只有几世而已。问至清初的世系,则茫然不知。惟知霍邱南二十华里有祖茔。姚国莲和姚登儒去到茔地,看到那里几座坟墓。因而国连抄下碑文带回备查。
4 h; u: ?" g/ ~, [ V# y 碑文是:“予家自明初迁霍以来,数百余年,閤户始祖葬于高岗寺保。崇祯八年,公买孟姓庄田一分;湾地计种十六石,至河边为界。岗田地十二石,大小76块。座落三晶寺保。即与孟姓看守,后举八世祖加臣公,七世祖符生公,六世祖蕤英公之柩葬于此焉”。
6 h9 \! \# L6 O$ \ 姚国莲、姚登儒叔侄在姚介臣处小住三日,因抄得此碑文,未便北去,又南来至众兴集头,查得寿安乡四十八都善乡村城墩地,而今谓陈墩寺,询问那里村民。原址为卢姓人家于咸丰年后买居。距此地里许有姚姓者,去询问他,其朴质敦厚,问不出所以然。时逢大雨,留住一日,诚恳地问他一些事情,他说明清两朝,都居于此,自前至今,已单传六世,而且难以说清上几代名讳与坟墓,只知老坟也在霍城附近。他与姚介臣是否一家,他家与姚介臣家祖坟有无关联,他也不知道。想察看他家祖坟墓表,他说都是残缺之碑,并无文字。! t4 i# j+ |! {+ @" c7 l
姚国莲、姚登儒回来后,将这些情况作了汇报。从此可以看出,姚美后裔第一次修谱,除了先人遗留的稿图和仪谱、抄回的墓志外,还有靠上辈言传,所以,姚美及其以下三代人的名讳与配偶均有记载,只是生卒葬不详。这点资料定是姚文弼辞世时,他的后代为他做道场时,道士先生写的仪谱(也称仪单子)所记,因我们地区大部分居民做道场都如此。姚文弼及其后裔才有较详细文献记载。姚美以上都无法考证。因此,一修谱即从美公开始记载,并称其为一世祖。9 E4 Q# F# [. S/ P! @: n% y, E
姚国俊、姚国华根据以上资料,又在家族中收集补充整理,姚国俊主修,其他人协修。尚未脱稿,姚国俊不幸逝世。二十年后,其子登仁(字乾斋也是清末秀才),决定成先人未竟之事。可是,世道艰难,兵连祸结,时事混乱,今天这个军阀,明天那支土匪,搅得人心惶惶,东躲西藏。但谱稿始终保存完好。经过千辛万苦,于1937年左右结稿。即将付诸石印,姚登仁也不幸辞世。直到全国快解放,姚应炽(字子寿,国俊之孙,登仁之子),在兵荒马乱中,重新组织人手,对原谱稿又一次增补、校正,终于在一九四八年冬完稿并印刷发行。至此,一修谱成,却历经半个世纪。. ?2 o- q# w5 S0 r0 V7 G
1984年冬,经历了多次、各种运动后,在姚应龙、姚正融(三修主修光豪之父)、姚光槐、姚光烈等努力下,完成二修。
7 {2 N0 @# E W0 P4 B 2009年春,由姚应宽、姚正生、姚光豪、姚光新、姚良福,姚恩昌等三十多人,筹备三修。首先建立健全本支脉的宗亲会,确定主修、督修、采访人等,再有主修主持修谱。2010年五月,本已结稿,准备印刷。姚瑄后裔、姚培后裔为了氏族一统,与姚美后裔三支脉主事人齐聚段集,共同商定合谱。经过周密细致地工作,姚瑄后裔先与姚美后裔合谱。姚培后裔因谱于2007年才修成,等再修谱时才合编谱牒。虽如此,可合谱的辈份派字已起好一百个( 附于后) ,商定待需用时使用。4 u/ Z# ~4 a7 T. h4 a8 r
新商定的一百个派字是:新元启开泰 富贵华荣昌 福禄喜安康 仁义耀家声 宏发顺吉祥 品纯同厚德; 永葆青春常 孝廉久善举 守信俊杰尚 龙凤齐献瑞 学勤慧端方 海林瀚锦秀 克绍绪卫章 润泽宇晗晓 科进庆建双 余汝冠亚东 旭培芝合芳 佩贞代盈丰 立远先定邦 ——河南省固始县姚光豪供稿
8 k1 ~4 ^+ e2 u4 E5 E3 d
& y4 y7 Q4 y& C6 A0 _8 j, r; ?! d4 \" x# f6 E% Z$ W&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4-4-22 23:52
) \5 i% r9 M$ C7 I0 q
* g8 y; J" l( v/ @( C
) z( b# N [8 I 你们是固始县姚美公裔姚氏?+ X0 \& q5 O) D5 h. v
3 V% c6 S. @- [+ ~2 l% o' u 姚恩磊之族(固始县武庙乡)的字辈是:登印正光良,恩玉重祖志,启家百年昌。(字不知对不对,反正是这个音)2 m' Q' w4 A1 a8 U- k3 E+ t' w- B9 p
听长辈们说,我们的祖藉好像不是河南的,具体真假无从得之。
; ?6 R7 E- B+ x, w
作者: 姚恩磊 时间: 2024-4-23 00:16
$ R) I/ h4 L6 {4 m$ t i, A1 z- m: S4 P$ ^$ h6 `8 t2 u9 b1 X
这个是我们这家谱主修,有什么问题可以和他联系; q0 q% X4 T7 I: v, `
姚光豪的手机:134615344983 q7 w. D9 ^( q- l; }- ~! v% P6 F$ y
 6 C5 E% x! }6 \,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4-4-23 08:04
姚恩磊 发表于 2024-4-22 22:52
$ M5 T8 M+ h$ R k$ m- z. [; I' N有没有桐城的来看看能不能帮我们追追宗!固始县《姚氏家谱》一至三修的经过 姚光豪 ) g: U7 ^6 a3 p' | ...
3 i9 b/ J2 ?' [) y( ~; u
5 T# _9 H8 X5 d# H* K- N' Q, ?. J2 s; c. ?7 C T
27#帖不该只放在这里,应另单独发帖。
7 e+ i) S3 j5 W% x+ {
& N/ [$ r& R( }: `/ f4 K固始县《姚氏家谱》一至三修的经过
$ _: W. `# B( q p* D: o( M% Q5 _
3 Q( Y9 k: \9 _姚光豪
F5 l8 i( Q4 t6 F* O4 q$ N
( K5 W: y$ y; S" | q9 U" D) F
有没有桐城的,来看看能不能帮我们追追宗!
, A8 B, f8 y( J& U5 ` 据史书记载,姚氏宗族,既古老(从虞舜始),又富于仁爱、团结、和睦。姚姓人,立于世界人类之林,已四千余年。历史悠久,姚姓人遍及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也有他们的身影。通过人口普查得知,姚氏人口在全国众多姓氏中排名中等偏上,五十多位,人口近500万。 姚姓人如此众多,支脉也星罗棋布,无以数计。,
+ E9 N: E6 p2 g2 s* l$ _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