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是姚僧垣”的最有力证据
2013-06-22
我在《“垣坦之辩(辨)”言论汇集》文末说:“迄今‘垣坦之辨(辩)’的最重要证据是——《大唐故右监门卫大将军上柱国赠凉州都督清河恭公斛斯府君之墓志铭并序》(简称《大唐故斛斯君墓志铭》)中有关斛斯君夫人吴兴姚氏的一段碑文”。
据说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ISBN 978-7-5325-2781-6/K.307,PP1178)含此墓志铭。当得悉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室藏有此书时,6月19日上午我便去查看此墓志铭。
全书不含拓片和图片,含《唐代墓志汇编》出版后新发现的唐代墓志1564件。全书都是竖排,用繁体字,编者断句和加标点符号。正文(PP1178),以唐代(包括武周)纪年为序排列墓志。附有这些墓志涉及的唐代人物索引(PP140),以姓氏四角号码为序排列(姚,42413,P88)。
本文用横行和简体字抄录墓志铭。
我关注的墓志铭,在《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是:
目录,“咸亨00五
大唐故右监门卫大将军上柱国赠凉州都督清河恭公斛斯(政则)府君之墓志铭
咸亨元年十一月十日”(P186~188)。
正文,【盖】“大唐故斛斯君墓志铭”。【志文】首句是,“大唐故右监门卫大将军上柱国赠凉州都督清河恭公斛斯府君之墓志铭并序”。全文不见撰者和撰写时间。其中述及斛斯君夫人吴兴姚氏的一段碑文是:
“夫人吴兴郡君,吴兴姚氏,即周上开府仪同三司、长寿公僧垣之曾孙,隋蜀王司马最之孙,秘书学士俭之女也。传芳八桂,发秀三枝。袭龟组以连华,润虹珪而成性。披图镜史,自禀训於班庭;懿范贞规,且作楷於梁室。遭家不造,夙罹闵凶。飘沦七尺之躯,固守三从之节。逮鸡鸣恩德,凤兆宜家。作俪金夫,是彰玉质。钟有隋之版荡,处伪郑之危亡。叶赞将军,攀奉霸府。克宣内助,永建高名。僖负羁之妻,未足侔其智识;柏谷长之妇,讵可埒其贤明。太宗俯降殊恩,尝经召问。奉酬天旨,深有嘉焉。因锡赐珍华寔,荣生里闬,庶谓和琴和瑟,共齐偕老之期;而将乐将安,翻轸弃予之叹。以贞观廿二年七月廿七日终于玉华宫之馆舍,时年五十有五。蒙赙物优隆,仍降使吊问。”
读“墓志铭并序”全文后可知墓主“斛斯府君”其人,下面摘录的是与斛公一系列头衔有关的:
公讳政则,字公宪,其先居於代,今为京兆鄠人也。
祖基,隋仪同、将军、上柱国;父伦,隋上柱国、骠骑将军、鹰扬郎将。
(贞观)十八年,从幸洛阳宫。……,即以勋授右监门中郎将,累加上柱国。
乾封元年,拜清河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
至其年冬,又拜左监门大将军。……,俄起为右监门大将军,勋、封如故。
咸亨元年五月廿四日遘疾,薨於九成宫之第,春秋八十有一。诏赐陪葬昭陵,资给务令优厚。易名考行,谧曰恭公。仍赠使持节、都督凉甘肃伊沙瓜番七州诸军事,凉州刺史。
这位姚家姑爷斛斯公,出身官宦人家、军人之家、高级将军之家,而他本人也和父亲、祖父一样,都是将军、都是“上柱国”。他是京师卫戌将领(右监门大将军),时常在唐太宗身边,或保卫其出行(廿一年,从幸灵武。廿三年,又从幸翠微宫。……从幸洛阳宫,……)。因此,也有表现和受奖的机会,拜爵封邑。最终,赐陪葬昭陵,加赠凉州都督,可谓光荣之至。
全文,未提及为何称“斛斯君”,也未见撰者和撰写时间。但是,按照古时制,此墓志铭并序肯定是制诰部门奉旨撰写的,撰写时间可能是咸亨元年(唐高宗庚午,公元670)十一月十日,斛公于咸亨元年五月廿四日去世的。
(1)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