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彦国公支系知多少 [打印本页]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12:25
标题: 彦国公支系知多少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9 10:57 编辑 ' B6 K% K5 ^/ z7 J$ i& i$ p$ |: x% M* g
4 F4 \3 {& \& a( v# w: c+ c9 @4 F
2013年2月16日南昌老家的卿堂叔给我发来一个邮件,是《姚氏历代世糸图 》:! u7 M" h8 `) ^% A- B% J
舜一商均一暳一晹一臸一旭一晟一哗一昂一胆一昺一暌一暚一昶一暣一杲一旵一唿一腂一朖一嗳一景一暶一眬一晜一噇一昱一肤一胡公一8 h3 _4 C' L7 o7 B+ m3 Z+ S `# q
胃公一盈公一臔公一修公一旰公一瑀公一壁公一琰公一珹公一珍公一珂公一璔公一呈公一琏公一瓘公一璥公一琠公一碧公一玹公一璟公一
+ x Y2 }8 a d5 X- ?瑗公一珠公一瑞公一瑛公一厉公一敬仲一釐一乞一常一恆一盘一桓公一威王一宣王一湣王一襄王一鄒一衍一建一原献公一佶一祯一祥一横一椿一坚一允恭一元康一文德一汜一岊一文庭一永顺一元和一天凤一大本一嘉宁一执仁一学贤一大华一希聖一庭麃一逸一鹏一彦国。
" x* W) H6 S3 v! J9 @$ { 抄自湖南平江民国辛巳续修族谱 卿堂
$ Z( N7 F' @( _! i# C$ y/ V7 ? }( T5 m8 n
无独有偶,湖北红安的姚门才女发贴《南昌您好》,其中有内容:) ?9 o% O1 {2 x3 q
我认定了我的湖广黄州始祖姚钧宝(原名子泰),我的江西灵源始祖姚彦国,我的江西斗门始祖姚澄,我的卞梁始祖姚坚(田横之孙椿之子),我的齐田始祖田完,我的陈国始祖陈胡公,我的冯诸始祖舜帝姚重华,我的人文始祖黄帝。亦即我应该是黄帝第140世孙,舜帝第132孙,陈胡公第103孙,田完第78世孙、姚坚第64世孙(——亦即田横第67世孙)、姚彦国第44世孙、姚钧宝第20世孙。
, B8 ]& {$ q. r+ i- }7 W
( R$ b; u' l. ]( F3 V+ f 天煌煌,地煌煌。天地轮回,乾坤过往。我来于斯,必将归于斯。
: E- j1 o/ M" Y. C) D6 f
: |5 C: _& z/ M) G' O1 {, R/ O7 q 叩拜冯诸舜帝!
7 b+ g4 |" H4 w0 L1 y 叩拜东海田横岛!: L+ v; Y5 O3 A! X* W7 Q) Q) l
叩拜江西灵源!! l! Q! R9 ]9 d( V" ~$ @: Q! u$ W
叩拜南昌斗门!
r9 s4 X p* R- O1 t 蓬安姚波上传的《湖南平江姚氏族谱》中,也记录彦国公以上世系,这三地的谱系对彦国公以上世系记载基本一致。所以我说这个世系,“不同于常见的吴兴姚氏家谱源流”。南昌姚氏第十六届修谱,共收族了八团十二族和近三十个分支。修谱后的这三年来,又有大量的族人回到老家认祖归宗,不仅南昌姚氏喜事连连,就是彦国公支系也有很多被发现,可以说也是喜事不断!现在我整理如下,请大家补充! 一。江西宜丰县南垣姚氏 . y( P+ w9 L6 w5 K) w! z- ]7 ]
南垣姚氏也称华溪姚氏,与南昌姚氏同属彦国公第十七世孙锡公后裔。 南垣姚氏第七届重修族谱+ r" v9 e0 y0 ?7 I# u }. l
据说原旧谱碟有30字以上,但因原谱碟资料的缺损,只查到25字,本编委会不敢妄加修正,仍继续沿用,但本次修谱排字已到“先”,已显原字排不够用,经编委会商议,新增20字参与字排,在用完旧排25字后启用新字辈。1 H3 {( V2 g$ @) f+ ~: k! I) w
旧排字歌:
0 |9 S# F0 K3 H9 F. u% y: d) @ 文明贞景大 庆远必延昌 本善为端正 行仁世发祥 克孝承先德- j4 |. X% I0 [' Y& u
* g% T. n% G# x w4 O7 V新排字歌
; L) t3 X/ i" a- }8 g b 诗书礼义尚 英才继祖志 福泽相富贵 万代永兴旺" C: D' C6 U, z3 V* N
9 a0 q$ \- m- y( s
/ h9 F8 t, {" Y; A( ?" ?+ [$ ?4 c+ U+ x: ^ M% e4 d; z
4 D: o8 c8 c2 n& T$ y " O; d+ y" t5 }3 g# w% F7 \
* I V/ j% y6 B# g$ D
e6 M" c6 C/ S' |% k, v8 d m 3 O, L. S9 z! E3 G' j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12:32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8 12:33 编辑
, E5 Q, g5 ?" k: l" P2 X' T% ^0 H, I. F3 Q3 ?" k/ B c( X
回复 1# 枣庄姚绍峰 ) L! H- b7 a! A
2 j; d9 I$ C3 Y
- z8 t$ |! c9 c 二, 江西新余县姚墟姚氏1 p+ N6 ?: d" ]4 N1 o* j- ?% T M
; l- L' I1 d2 ~3 W# m, ~ 据绍弦调查:新余姚墟姚家边祖源调查' _: [1 j3 _1 y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在准备去新余前半个小时,接到了寒松宗亲寄给我的红马甲,我一穿上就上路了。
$ q+ f {/ j/ Y! v 早就知道新余有许多宗亲,集中在姚墟镇和城区旁边的姚家边,上个月,江南宗亲还在扣扣里说,希望我能够去看看他们的家谱,我知道江南在牵挂,他希望我能够发现平远姚的信息。0 Y: t' W$ Q! R
我准备去新余之前,联系了在潮阳认识的姚剑南宗亲,他是懂谱的,来自姚墟,他那个村庄有家庙,四个村民小组姚姓超过了2000人,历史上一直与新余城郊的姚家边修谱时,合合分分,不知是何道理。认识我后几次打电话给我,要我去看看他们的家谱,判断一下新余两支姚姓的发源地。" O* o+ M! E% O+ c- g
姚家边有姚姓4000左右,加上确定从他们那里分出去的分宜姚姓,总共超过了6000人,小小的新余近9000宗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9 z- g0 f1 ]* V& s0 A 姚家边的新老书记对于我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谱是十几年前修的,但是17世以前的老谱已经找不到了,让他们心痛不已,好在他们历史上曾经与姚墟共修过,这样总算了了一件大事。但是,心里依然是纠结的。
: Q/ N9 g) y) B! d7 w 我曾经听说,姚墟的这支姚与新干的姚有关系,现在,终于有机会搞个水落石出。2 N: }& s9 |+ L1 p
细一看,原来这两支姚竟然都是来自灵源,与南昌姚竟然出自一个地方,我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4 {3 A# N d/ c/ E# C ~$ s6 Q 我对灵源姚的来源熟烂于心,好在随身带了南昌家谱。
! d: f4 _' o4 Y' J, B: ^2 p 两支姚都说来自灵源的衙里,发祖是姚尚忠,再往上是姚崇,姚崇的祖先是云公 。我指出,这是错误的。
$ Y+ @7 e: L2 L7 C- C 姚家边的发祖是姚文龙的弟弟姚元龙,所以他们定衙里是祖源地是对的。
$ k( V( W0 E9 j$ g) f 但是,姚墟的这一支就不对了,他们的发祖是姚旦的儿子,与南昌姚是同胞兄弟。家谱记载,发祖是禧公,字福可,父亲是景国,任浙江会稽县尹,景国获罪家业凋零,其子带着母亲廖氏流离失所来到白沙,是为一世。后来,白沙改名姚墟,不忘老祖宗也!1 a+ Q, a6 V$ Q3 v% e+ b
因为共同来自灵源,所以历史上共同修谱。因为不是同一发祖,历史上又单独修过谱。这是可以理解的。
4 k V: B. G; E$ z$ G& S& e 最早他们是洪武丁己年修的谱,姚家边字派断了18代,现在他们共同的字派是‘和,安,席,作。集,善,之,家。必,有 ,余,庆 ’现在主要是‘积’字辈比较多。9 ?# u8 I; Y( X& N2 X" y4 z, G9 S! o
他们已经明白了,姚墟这一家与南昌斗门是亲兄弟,与姚家边是堂兄弟。确认与南昌姚氏是一家。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12:55
回复 2# 枣庄姚绍峰 1 |2 Q2 ^1 e: y E9 P* ?
% g- r6 ?: Q+ o. ]
3 s% K6 J* R, S* }; n 三, 江西武宁(分宁)修水大桥沙湾支系姚氏0 M, f+ {# l& o' V# h$ G
! W" Q3 |" z' f8 r' X7 A+ ~! D ! u# p, u* i2 Y! j6 a5 M; E5 Z9 v
姚新生的父亲1993年参与了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姚氏家谱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姚氏家谱的重修工作,家里一直保存着民国三十五年版的姚氏家谱。
: P5 ^- \& g! v# | 以下是姚新生宗亲整理的自姚彥國公至现在(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五十世祖的世系:从姚彦国至现在(共50世系) , a# Y! a7 ^% D
[姚新生注:以下为自姚彥國公至现在(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五十世祖的世系简表,很多的资料考证补充完善中,其中一世组至二十世祖,和“姚氏宗亲网”http://www.yaogens.com/ “姚门才女”列出的家谱相同,本人只补充部分注解,二十一世祖至五十世祖,来源于我们家收藏的民国民國戊子年重修的家谱及1993年重修的家谱] : S1 P% E$ ], E: S) q5 L
二十三世祖:●始迁祖姚文扶 字学道,号醒庵 宋(居分宁) 配樊氏 冷氏
3 x$ d; |6 U+ |3 }; e, J, D
9 B& [: i- T! V6 t/ L6 W& K0 K# k6 J. B. k7 A: T
二十四世祖:) e* k2 a6 {/ }7 h
●姚钱仲(宋绍定戊子05月---宋咸 己巳02月) 配万氏
9 D& x# D$ I' T二十五世祖:2 {0 U3 P' y4 Z" P# {4 y
●姚玉(宋 佑丁未06月01日----宋祥兴己卯05月05日)字国宝,配赵氏,真觉寺任持僧 2 x* |, p- l% A o# B
子二 玉居分宁 $ `) r* L* M: R$ Q. {4 Y l
璜居金华9 n, M$ m- n6 F+ }. [
二十六世祖:
U. [) ~" R& l! V( [" ~2 L9 X●姚胜(宋咸(三点水点横口日字)甲戌03月---07日元至正癸未04月)沈氏
* {9 G4 d6 z( ]/ J6 e6 P二十七世祖" ?2 M- Q! @8 Z2 N
●姚时循(元延佑丁己09月 02日----明洪武辛酉02月13日) 字守道,鲁氏
% g0 e" _5 {' V! ] i; V二十八世祖2 o" Q+ M P x( p
●姚桂芳(元至正乙酉06月20日----明洪武壬申05月14日)字芳舟,邓氏
9 a1 v+ G3 G( E$ {! }8 @6 Y1 d二十九世祖
H3 A: i0 J% U0 v' Z●姚用常(元至正乙己09月16日----明永乐丙申03月20日) 字思安,吴氏 % q8 d6 r( a- ~
三十世祖9 P6 T1 }' `$ p) b8 C2 R- W
●姚呈(加王字旁?)(明洪武戊寅01月29日----明正统己未02月18日)字得善 吴氏
7 `5 L' V# F4 A! l三十一世祖4 r) m: s) M9 o. F' j2 P V' o
●姚孟春(明宣统己酉08月01日----明成化戊戌07月13日) 字元恺,樊氏
2 ^3 Q' s! u. U+ R2 P5 }, S三十二世祖
5 x" M8 @( b& G●姚仲序(明天顺甲申02月10日---明嘉靖甲申06月20日)匡姜氏
$ \; I. ?. Q' @- V! @4 N+ }) n9 d三十三世祖
6 f/ x" M9 [1 X! o$ k( o, y) G●姚叔福(明成化丙午09月19日-----) 吴氏
: d4 d8 q% ^+ z9 q b' T三十四世祖
+ i- {3 S4 i" d8 N# D●姚季珍(明正德甲戌04月04日----明万历癸酉04月05日) 匡氏 5 C6 m+ J- T# Q: D6 p
三十五世祖
( j; e, ?7 z' ^1 ?6 H) B●姚延旺(嘉靖丙申 10月27日----) 字少溪,彭氏 # U: s; A. @- r5 r$ S
三十六世祖! ~' L1 X. Q" ^1 {7 c. U
●姚思本(明嘉靖甲寅11月13日----崇正06月12日) 字善吾,樊氏 $ C7 z' l5 S8 K- G6 \5 r7 M
三十七世祖 |$ t9 Q2 U, b$ ~
●姚自厚(明万历乙未02年16日----顺治乙酉年07月) 字希仁,鄢氏 + w. ~6 Y3 H- R: I. C: d4 u* W
三十八世祖0 m4 s4 m$ R( A! c
●姚修礼(明崇正戊寅01月05日----雍正丁未01月02日) 字应乐,程氏
3 i4 m/ y- R0 j三十九世祖
) S0 ^* n5 l% A●姚英浩(康熙戊12月10日----乾隆乙卯12月 04日) 字孟然,樊氏 % ^7 {+ Q, A# x! N w- r
四十世祖+ j! K2 W, l* c- Z5 E! S% m
●姚标苜(康熙丁丑年8月30日----乾隆癸酉06月23日) 字深远,吴氏
! k# y" V- G3 t3 g% V/ A四十一世祖
+ J3 @) k. [* |- t% q% y: ]●姚才珍(康熙61年05月---- 乾隆55年04月)(公元1722--公元1790)字南友,冷氏
' o0 T# R2 Q0 f7 x) C6 Q* A四十二世祖(乾隆19年07月----嘉庆13年04月)
# S/ @2 I2 J. d" Q# m●姚胜星
9 E& r/ j- O% ~' o 字恒焕,樊 何 杨
" N9 N I9 m# r: f4 \2 B四十三世祖6 k1 S0 U6 L7 Y6 \6 o7 o
●姚世亨(嘉庆11年09月24日----同治 11年10月03日) 字星高,樊氏 + Z6 A% ^( d' s* d9 l
四十四世祖' z. |) @; H% x2 }
●姚继渭(光绪08年12月05日----光绪辛卯年08月17日) 字聪贤,号柏秋 道
& {6 `& K/ h* Y7 `& g0 ^四十五世祖
: K8 q; y: V# l, b. f●姚起相(咸丰元年08月02日----民国20年09月05日) 字光泰,(继渭兄继淇之子)
# S+ r( R F8 R( G; D* f四十六世祖
8 r5 C2 u" h% Z1 u% r. {; A●姚有燃(光绪17年4月02日----1980年)字恒和,号黎生,樊氏。(为起相兄起枥之子)
$ o' d' ~* S4 t! ~8 V四十七世祖
3 j e9 ]1 x3 c: s; C# D0 d4 p4 E●姚文坪(民国12年4月19日----民国34年1月21日)字笑阶( Q2 X+ X# E) |8 D" |0 W
四十八世祖
! v$ g3 V4 m$ |( I% v* J姚新生父亲为彦国公四十八世系
! M7 i8 d* y4 K% M姚新生为彦国公四十九世系# |' Z% K" F% N6 G
姚新生女儿为彦国公五十世。http://www.yaogens.cn/?action-blogdetail-uid-161143-id-1565.html# [. C4 {3 T+ J+ R/ ]
, y, f9 Z! T( e4 w& R
. C# A, N7 R. ~+ \" g5 x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13:11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8 13:19 编辑
. I; ~' H( W* b, F2 I' ^
5 F) n3 h: h2 q) E" r( h回复 3# 枣庄姚绍峰
0 q* S3 o# a: s" J/ V2 n. T4 _ l& t9 b/ X
# i( O3 R3 h2 Q- Q+ H 四,湖南平江长田姚氏3 @, v' u$ R( c+ b% Y' `# O! u
. T0 y$ ~; e- H& R6 {: T3 t 始迁祖思宠公,文扶公第十三世孙,字宾涧。自宁洲沙湾迁湖南平江长田市,惟长子宜科公子孙繁衍长田,其余有迁浏阳 山田 长沙 高桥 宁州 铜鼓 西帅 湖北监利者,至今未收录。旧谱确载其自职以下五子孙,亦有各迁长沙 浏阳 湖北等处。
$ O9 l0 {( {; ~8 t
( y# A4 f, x( \8 ]1 ~4 K/ ]& Y- w8 t; v # c. t" @# O. Z" p* b! Z$ A0 K
: X) b% N+ E: f4 r0 n. a( S( P9 I
五,江西萍乡市白源姚氏
* z, e" j& |( G l7 _ ` ! S Q& m5 U Q5 I
据绍弦帖子《南昌和萍乡姚氏的胞波情谊》萍乡白源发祖志道公系南昌姚氏仕奇公儿子,于明朝洪武年间离开南昌,至今已经600余年。由于志道公年轻时,南昌姚氏离开瑞州时间不长当时也称瑞州姚,志道公后裔一直以为老家在瑞州,几百年来苦苦寻根问祖无果,从而与南昌姚氏失之交臂。萍乡白源姚氏家谱记载,志道是因为明朝初朱陈相争,离开家乡。据南昌梗头姚招芳回忆,祖祖相传当时村庄被火烧了几十家房屋,从此散落了不少宗亲。南昌家谱记载,志道治易经。萍乡家谱记载志道为大儒。双方口口相传都是四个儿子。据了解,萍乡白源这一支姚发展到近3000人,除萍乡外,部分宗亲分支到了湖南,四川,广西等地。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7769&extra=&highlight=&page=2
4 m" }7 D3 P, y: X) B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8-18 13:1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8-18 16:07 编辑 ' Z' s+ T# g0 `3 h9 A
$ m" m3 f( e6 ]& M. X! ^6 O姚新生收藏的家谱:
1 s; k6 c$ _' _8 m" m: C9 _& W 1,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姚氏家谱,民國三十五年戊子重修。
7 J. _4 A8 R/ G9 B+ y 始祖姚彦国。始迁祖姚文扶 是彦国后二十三世,字学道,号醒庵 宋(居分宁) 配樊氏 冷氏。
" P# i2 e4 {* G( c
' p) l& m2 t, j. r3 f! C* N$ e) r 2,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姚氏家谱,1993年重修,姚新生之父参与重修。
5 l: ?- O, g3 E- G5 y7 D' K) V9 p$ q! |. b+ W" k, @
姚新生 彦国后四十九世。贵州遵义(?)医学院教授。
0 `( g6 f# f4 W$ F# b3 K- b& _+ c5 \% ^4 `
姚新生宗亲整理的自姚彥國公至现在(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五十世祖的世系:从姚彦国至现在(共50世系). C! _" {8 z% x! F I9 B) x
[姚新生注:以下为自姚彥國公至现在(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五十世祖的世系简表,很多的资料考证补充完善中,其中一世组至二十世祖,和“姚氏宗亲网”http://www.yaogens.com/ “姚门才女”列出的家谱相同,本人只补充部分注解,二十一世祖至五十世祖,来源于我们家收藏的民国民國戊子年重修的家谱及1993年重修的家谱]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13:36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9 10:59 编辑 0 s3 x8 X4 ^/ |
& O$ u# t) b( ~) H9 [3 o4 V
回复 5# pszyyao
" ]$ e' U5 C) l$ J" d3 z* q7 ^* x, B+ l3 s+ r5 b& h
" A4 v* \" A6 Q/ S
六,湖北红安姚八斗黄土嘴姚氏(姚门才女一支)
- X$ _9 [, z8 Q+ R& n
( l$ O9 G. D r1 U) l& u% U, N 本女家藏《姚氏祖谱》19册,其最后续修年份为民國戊子年(1947年),主持修撰者即本女的曾祖父姚绍榕(字 清安)先生。为表达对《姚氏宗亲网》之深情敬意,本女在此特献《姚氏宗谱 濬哲堂藏板》及《姚氏宗谱 晚香堂宝藏》两册祖谱中的部分摘录内容。5 g- g" \+ X: M' n |
$ ?% S* u6 J7 p$ V& o2 A; t二十五世祖:
* R6 b* {2 \6 r2 X. E0 r9 p( ~●始迁祖姚子泰(西元1308——)$ E9 N$ o. R/ {& h
達仲公長子,亦名鈞寶,字元良。元武宗至大元年正月初一日午時生。配舒老。明初由團練禦賊\有功,誥封中憲大夫,妣誥封夫人。 奉旨自江西南昌府南昌縣東門外瓦屑墩,遷于湖廣黃州府黃岡縣之中和裏,卜居姚家田,即今黃土嘴。至嘉靖四十二年壬戍,割地建邑爲黃安籍。公葬對面河東墨石山太公嘴乙山,辛兼戍向,分金,有碑。妣葬姚八斗河北姚家嘴屋後龜山,壬丙兼亥己向,有碑。
# \$ ?! I, A/ c子三:長思聪,次思繩,三思俊。3 r# \" x2 ~" ^, A( S2 Q8 l3 h
_: V3 }% s* Y5 p0 o L+ n
二十六世祖(无详情,待考):/ A+ d) d5 w% `+ v" `
●姚思俊(子大中、大德、大用、大成)
+ u# \" u1 U+ Z5 A
% A+ c& w" b) v" B, V4 V二十七世祖(无详情,待考):
0 a4 A# o5 g9 s0 J7 J3 Y- [* t●姚大中(子廣)* z: Y2 W2 l4 p5 p4 d/ K
●姚大德(子准)
8 P$ k& D6 X/ [6 R●姚大用(子權)
' t6 I* s _1 C6 a! x; J●姚大成(子全福、全壽)
' B, G! x* C% L: T& D
, v5 M4 w: s* T* E二十八世祖(无详情,待考):3 T# j: B! b T x
●姚廣(子文滿、文深、文海、文聖). J' s( r9 T) w j8 p7 U/ `
●姚准(子本靖)/ L, S! X3 f; P0 r1 t2 ]
●姚權(子本健、本合)% W3 h9 F. z: A6 b3 h- p9 }
●姚全福(失考)- ]3 Z3 V0 Y" Q2 Y
●姚全壽(子德興)
Z5 H3 V" k7 n7 Q
# }3 l1 |: R$ c4 o% J0 V6 p- H二十九世祖(无详情,待考):: @6 k! M4 i8 U
●姚本涵,字文聖(子大廈、大學、大金、大銀)
0 X5 g5 Y! j; D●姚文滿、姚文深、姚文海三公後裔未祥。
0 [' g* R9 ]. F8 t* k4 ~- t●姚本靖(子永慶)
3 B6 v1 P7 C* _" Q# Z6 Q2 |4 V●姚本健(子尚鴻)8 @" @! B: V5 U
●姚本合(無子)( ]5 V- R/ P, f1 }/ [
●姚德興(子宗有、宗材、宗一), z$ e' H \- m; O$ u6 @
- o7 ]$ _( [' j
% o, p& p$ c% _: E. t$ U( x7 ?(注:本女家藏祖谱均为竖排铅印板、古文体,且无任何标点符号。凡通篇断章、断句及加注西元年号者,均系本女所为。)
: W, b, J$ |+ O' ~$ w0 M1 L) ~: X7 o
本支首次派字:钧思大 全本尚奉世 应士超克山 洪光恢绍象 先泽自流芳: m) e$ o# j# |, u7 l% H
9 |. U1 e4 y4 O0 A1 }4 @二次续修派字:中天之治 德盛名扬 永承正绪 必有祯祥8 `$ H* I" ^& Z: Y
三次续修派字:人才继起 时运昌明 安邦定国 纬武经文1 m$ \+ l4 ]4 @ N
1 C3 t5 _6 M; T; N
/ q$ B5 ~, t$ V) v% n; U: n/ B 《姚氏宗谱·濬哲堂》八篇序言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843&highlight=
7 T1 [6 N" C: U2 ]姚氏“濬哲堂”与“桐城姚”之历史渊缘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842&highlight=
# ~( L* N* s- K. c4 K家有千千结(之一)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832&highlight=! ?3 V0 i" q8 P1 V6 Q
* V' i: ]/ v. V8 g- n5 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13:44
回复 5# pszyyao : c$ R+ n& j* v f
: ^5 `% M4 [; \- J, ~/ @- H4 F, a6 i+ T& J$ F: J0 W3 s
我觉得有必要整理一下彦国公支系的资料,有错误请教授及各位宗亲补充及指正,多谢!吃完饭接着发!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8-18 16:10
回复 7# 枣庄姚绍峰 9 i C# B& o. C
/ k' t$ i3 j6 y' N, }! K+ n2 v9 d
你整理彦国公支系的资料,很好,关注和期待!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8-18 16:38
回复 1# 枣庄姚绍峰
K7 [" c4 B# ]6 V7 {
& `8 x) l% q7 W& B' `"这三地的谱系对彦国公以上世系记载基本一致"
) n# F( o. {# g" @
! Y7 m& w' N; `2 H ~; }: K——你重复算了,应是"这二地的谱系"。% l5 x Y2 V- A- `5 p- {
姚卿堂的姚氏世系源流抄自湖南平江民国辛巳续修族谱,后来 蓬安姚波上传了《湖南平江姚氏族谱》。
+ N2 k& p6 x5 @( \$ V: v. Z! W3 m9 h
, R9 S' j. \$ Z* E. H. i( ] 这二地谱系姚氏世系源流,的确大大“不同于常见的吴兴姚氏谱系”。因此,期待(湖北红安)姚门才女将有的撰述。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18:50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8 18:53 编辑 & K& M7 p0 {2 C. C: y
' D# f: H v4 }
回复 9# pszyyao
. C: t2 I0 ]% S/ F- g" n @8 h1 F7 Z# y' C8 Z
+ l7 V( g; r/ F/ H7 `5 v/ M 是的教授,应该是这两地的族谱基本一致。中元节快到了,刚才我陪父亲去给我爷爷奶奶上坟去了。现在我接着整理,谢谢您的关注!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19:27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20 09:14 编辑
1 G6 y9 Z$ c% r( H, P, J+ F6 \9 a. x# ]% I9 z7 _# B
回复 10# 枣庄姚绍峰 0 L% M1 m8 {7 B9 q$ e) d9 d/ S
* ?7 l; U, r- I3 _3 T2 ~+ X( \
$ ^% F9 s- ^8 [! z! T( [ 七,湖北黄陂姚家老屋及姚家大湾的族人
6 B1 ^% }. e+ z, s3 O/ F- D/ O9 _/ q
+ N" D4 n. S" ?- t: b# }- F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所修族谱序言明确记载:“姚姓氏族出自虞舜(舜姓姚,名重华)……派衍豫章(今江西),自夏商以逮元宋,前谱记载斑斑可考……迄有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一公(名仕远)由江西南昌府新昌县天德乡二十五都灵源斗门宦居湖北黄州府黄陂县滠源乡马鞍山下(今蔡店乡)姚家老屋”。卷首又记,与姚正一(仕远)同时过籍的同辈族人姚仕显“迁居陂邑北乡姚家集太极堂会姚家大湾”。据此推断,当年江西过籍定居姚蔡两地的姚姓人家不过此数户,六百余年后的今天,仅姚集镇本地姚姓聚族而居的自然湾村就达九个之多,人口两千余众,且不说历代外迁何其多也。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7 x$ C2 u6 j3 p 注:上文中仕远公,仕显公为南昌姚第二十五世族人。 |
) J# |' Z8 u8 \! U- D新四军五师旧址姚家山盼做大"红色旅游"(图)2011年06月13日07:30汉网-长江日报禹宏我要评论(0) ' C" Q" \) |) H2 p
字号:T|T
1 x* E$ M5 R, d7 n) X- K2 e- h
9 Z, }5 ^' K* E R; O& f
% s8 B+ L2 C- O* ]8 u$ {7 P2 c
6 O. @. t2 y1 o9 d1 ~1 T- _" M. D
1234
: i" K3 `! ]) b7 n$ f
* k% f' P2 L. H( }$ c; k2 n- L3 e
2 ^% b, G& [; t8 E2 E
4 S! ?& A3 v' D) P( Q/ c7 U. O
* S7 u) {7 l* ~6 ]2 `

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旧址。 杜有源 摄
. k8 k8 R' k7 C
' s8 v% V3 V7 d) H3 }5 u
& j$ f" h1 S6 I
# i7 [, |+ d3 q5 J/ y

1 ^# P; }7 A% e: g& S0 }7 ?
$ N+ f' e" T# Q- _- t9 b
/ F d7 H/ w6 M* y, c
5 f+ o8 A) o, H) ~# I% k- o# S2 g3 X3 F
# V" K+ H. [' Q. {! s/ Q! O8 U4 s# V2 T- f
6月8日,记者同长江网网友一起,在当地文史专家的陪同下,探访了位于黄陂区蔡店乡的姚家山村,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区党政机关驻地。
姚家山为黄陂北部门户,北连大悟,西接孝昌,南距武汉市中心城区90公里。1941年至1946年,新四军五师在大、小悟山期间,司政两部常设在姚家山,而1943年的驻扎时间最长,达半年之久。姚家山作为新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驻地,也是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旧址,原为姚家山及姚家山周边姚姓祠堂,几年前市里拨款,按整旧如旧的原则修缮过。
走进大门,一对“发扬革命传统迈进新世纪,继承先烈遗志挥手绘蓝图”的牌匾竖立在正厅门前。陈列室里,珍藏有当年抗战用过的土枪、手摇电话、毛笔、砚盘、马灯、青油灯、烛台、碗、酒杯、茶壶、烟斗等。三面白墙上的照片,图说当年峥嵘岁月。一边厢房陈设有老式木纺车,据说当年为“打破封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陈少敏用它纺过线。另一边厢房有五师官兵用过的农具和打草鞋的草鞋钯等。
李先念、陈少敏居住过的姚成台家旧居大门紧锁。原枪械所所在地,一位独身老人在家,室内窗明几净。陪同我们前往的蔡店乡文体中心主任郭艾英介绍,当年新四军住在他家时,老人已能记事,对五师官兵印象很深,“这是一种很理想的文物保护方式,旧址有人住,并对红色文化很有感情。”郭艾英说。
据了解,姚家山除有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李先念、陈少敏旧居外,还有五师大礼堂、枪械所、被服厂、榨油坊、抗大十分校、鄂豫工农银行、边区印刷厂、皮带厂、电料厂、肥皂厂、医院等红色旧地旧址等。其中有些旧址,或无人居住,或长年失修。
昔日深山已有汉口班车直达
姚家山是革命的根据地、红色的堡垒,也曾是血与火的战场。
1940年初,李先念率部自安陆赵棚出发,四次攻打大、小悟山,击溃、击败、歼灭刘梅溪、贺承慈、刘亚卿等伪顽部队后,大、小悟山地区完全为新四军所控制,部队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随之由京汉铁路西侧移至路东的今黄陂区蔡店乡姚家山村,大、小悟山即成为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的指挥中心。
姚家山山高路险,抗战期间,每块石头、每条泉水溪流,都曾洒染过英雄们的鲜血。五师官兵和抗日志士们正是依靠山大、山多、林密等天然屏障,不断地打击敌人,取得一次次胜利。
长期以来,姚家山等村因交通不便影响了发展。不过自2005年新路通车后,交通已很便捷,“蔡店街上一天有3趟班车到村里,每天汉口还有1趟班车直通我们姚家山。”55岁的村民姚风如告诉记者。
生态宜人盼旅游开发
据了解,姚家山几年前曾有过游客如织的光景,“大多是单位组织来的,自己来的人也有,但不多”。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义务文物管理员姚风如说。
据《姚氏宗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一公由江西南昌斗门迁徙黄陂滠源里高家畈姚家老屋,成为当地姚姓一世祖后,三四世祖时,姚家山始有姚姓人落居生息。漫步姚家山,原生态的山村特质明显,明清石墩、石碾、石磨、石臼、石磙、驮盘石等,遍布房前屋后、村头空地,离五师师部旧址不远的空地上,记者看到一个二米见方的石板桌,大石板下面支撑的,是有斜纹凿痕的石块,其中有个半米高的石马槽。据村民说这是前清时的旧货,李先念的警卫员曾用它喂过马。
蔡店乡文体中心主任郭艾英介绍,姚家山山场面积有1.3万亩之多,村湾周边有双峰尖、黄牯石、门前山、后头山、雅冲、茶山等九座山体相峙环绕,群峦竞秀,千峰叠翠,瀑飞泉涌,更有南冲水库和众多的塘堰、坝港、溪流镶嵌其间,四季常绿、冬暖夏凉。
·相关链接·
抗战期间,新四军五师及党的地方组织曾在姚家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
1940年4月,边区行署在姚家山的萧家湾召开了宪政促进会,到会代表200多人,成立了以魏天一任县长、任士舜任书记的黄陂县抗日民主政府。
同年5月,李先念、陈少敏在姚家山山寨湾召开了黄陂、黄安(今红安)、礼山(今大悟)、安陆等七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0多人,陈少敏在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报告。
1944年11月中旬,鄂豫边区党委在姚家山湾前的稻场上召开了农民救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330多人,郑位三代表华中局作了《迎接天光》的政治报告,陈少敏代表边区党委作了《一年来农救工作总结》的报告,吴祖贻作了《秋收减租减息》的报告。http://hb.qq.com/a/20110613/000364_1.htm
, a \- x4 R9 G P" t
9 x# J( @3 z1 `/ v! q0 |4 [4 ^1 x4 z8 B% [, m( R4 z% v" J
古往今来姚家集 卅年胜过三千年
(姚家集简史)
& a9 \: c- c7 R8 Z; O
: }9 D! x- g# ]- L- F
+ {7 q& f/ c4 ?6 X. g& T, G9 u( ~# Q8 O% `
作为一个姚家集人,我也很想了解姚家集的历史。要了解姚家集镇的历史,不能不从我县、我省乃至全国历史的大背景着眼。( _1 l9 q [. Z/ j& Q- I# c
据说古时候姚家集并非此名,明代以前曾叫过青松店;到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改名叫太和店;此后近三百年,到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1-1721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当时黄陂北乡滠源乡姚氏族人姚缔虞在任四川巡抚期间施政安邦有功而改“太和店”为姚家集,并先后两次御赐姚氏宗族派行二十四字、七十二字。迄今为止,姚家集地区可考历史已有三千余年(详见附表一)。然而,经历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后的今日姚家集,其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彪炳千秋的辉煌,远远胜过以往三千多年的历史。! x, g% D9 u6 _5 x1 M4 Q# j
姚氏为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族谱序言明确记载:“姚姓氏族出自虞舜(舜姓姚,名重华)……派衍豫章(今江西),自夏商以逮元宋,前谱记载斑斑可考……迄有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一公(名仕远)由江西南昌府新昌县天德乡二十五都灵源斗门宦居湖北黄州府黄陂县滠源乡马鞍山下(今蔡店乡)姚家老屋”。卷首又记,与姚正一(仕远)同时过籍的同辈族人姚仕显“迁居陂邑北乡姚家集太极堂会姚家大湾”。据此推断,当年江西过籍定居姚蔡两地的姚姓人家不过此数户,六百余年后的今天,仅姚集镇本地姚姓聚族而居的自然湾村就达九个之多,人口两千余众,且不说历代外迁何其多也。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恐怕就是这个道理。http://dachengtan.i.sohu.com/blog/view/161173460.htm/ K, C- j( g4 U" m, ~8 [' w
- I! _1 \- K. [ W5 q Q5 \
- J5 Z5 R3 h0 r8 ~4 W1 _; t @" Z 康熙皇帝御赐字派二十四字:承虞姚之正绪 立芳名於永世
4 B% y) k: }& v8 c 诚为善以必昌 念前修其复始
6 k! g( x" h& \1 B3 d3 N 后赐七十二字:务盛德大开基.求忠考在薰篪.守 勤俭遵家训.用慈和舆国宜.愿保身如执玉.端品行方可熙.自帝尧凝治化.从真耀蕰轩仪.欲扪天遂启口.常梦日乃升蟻.惟好学能能发祥.怀錫命拜丹墀。
/ `4 Z" O! n$ f4 O% U( _- t: A$ N/ m( i2 o4 \6 Z& Z
9 ?0 C$ N# [+ n4 I: j
; n2 x" c9 H. c
/ ]. T+ O( W7 w ; ]! A: Z5 W1 P- j A" V, G
- M! z) [+ G% V m! W, g$ B7 e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8 20:25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8 20:48 编辑 - q0 X! {" D* |3 L
* Z m1 e3 V$ ^3 S; a回复 11# 枣庄姚绍峰 & R* V' X0 p7 w Z! a/ f' @
5 y& u! J) \$ I0 _( W+ n* G
八,吴兴郡敦睦堂德化(黄梅)姚氏始迁祖朱公世系
|* m q# w3 \, |1 m3 N$ D) U7 _( }& v8 Q! t
* T0 L: i4 B A8 i0 P! n
吴兴郡敦睦堂德化姚氏始迁祖朱公世系" Q$ B3 {! R2 n
朱公(公元1379-1451年)系彦国公第28世孙,仕辅公之曾孙,志上公之孙,祖居南昌柘湖后迁九江,明永乐年间承领水军六班三十六姓驻德化封廓洲屯田,以供南昌九江等地军需,后转民籍,承当小池湖业甲,定居吴家湾,享年72岁,葬居地。
( r L) S; b5 d( u朱公世系居长江以北支派字辈自朱公之后为:% w1 f& R- }6 I: ^5 F/ b7 M
忠孝安家,邦辰元廷,宗光明广,世泽隆昌,* n/ g- |& H6 U7 b
腾蛟起凤,华国文章,聪敏发达,正大纪纲 |
5 i5 T) z3 n' k% z
; z: e. J D5 ^, m- ~. w, l% c; J$ J0 b# M, W" }8 A
3 S" X. P7 ~$ l* f- M+ }
吴兴郡敦睦堂德化姚氏始迁祖朱公世糸:属南昌姚氏彦国公长子;子明后裔二十四世仲适次子二十五世仕辅,二十六世志上公后裔。7 H% w; _/ |. f* z& ?- E; }/ \
姚湖姚氏宗支,据《姚氏宗谱》记载:其远祖为帝舜的86世孙彦国公,祖居汴梁,于炀帝二年(公元606年)登科进士,官迁江西广丰(今丰城)儒学山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后因时局动乱隐居筠州灵源(今宜丰县坊里姚村),逝后葬于灵源厚山。其后裔人才辈出,瓜瓞绵绵,姚氏遍布南昌周边诸县。彦国公第24世孙仲适公约于宋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迁现南昌市新建县柘湖,其后五世孙朱公随水军入驻德化县封廓洲屯田,后改民籍,迁扑船墩,聚族而居,地以姓扬,后称姚家湖。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德化县辖江北封廓二乡地区全部划归湖北黄梅县管辖。自朱公已历600余年,至“凤”派已达21世。有据可考,其宗谱自清道光八年起,已经六次修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0 b0 m2 U& q( R# R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3079: z5 a* x8 A' k" j. S$ q
7 ^7 a+ D: e" E* O2 K
. S# U+ {& j+ B( L/ i
9 ]+ @$ {! u: G1 A 九,安徽桐城麻王阁姚氏
/ v- a i( [2 W6 `* X% w! v. O $ e" U5 q6 P1 A- \" U- R* S) u
据湖北省红安县《姚氏宗谱·濬哲堂》记载, 二十五世祖姚钧宝(为湖北红安县姚氏一世祖)传子三:长思聪,次思绳,三思俊。 据《姚氏宗譜·濬哲堂》其中一篇序文,可以看出姚思聪与桐城姚的宗亲关系:進士姚林、玉林,翰林姚元紱、元芝,每於功之暇,諸鄉宦敘及鼻祖鈞寶公由豫章遷楚,注籍上中和裏姚家田,即今黃土嘴。衍三大支,上分顯公(姚思聪长孙)居麻王閣,傳八世祖世佳公,遷居京口 M- x& [6 H& n- ?
% G. C. D7 Y1 q1 d2 }6 [" s 据湖北省红安县《姚氏宗谱·濬哲堂》记载,自隋唐一世祖姚彦国传二十五世祖姚子泰(又名钧宝),于元末明初团练御敌有功,诰封中宪大夫(五品衔),妣舒老诰封夫人,奏旨自江西南昌县东门外瓦屑墩迁往湖广黄州黄冈县之中和里,卜居姚家田(即今黄土嘴)。至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此处割地建邑为黄安即今湖北省红安县。
9 r3 h. u, e7 R1 L$ a( G2 R
1 h2 v, G' |0 c 二十五世祖姚钧宝(为湖北红安县姚氏一世祖)传子三:长思聪,次思绳,三思俊。/ w$ \5 Q5 p& g+ C, X& v& N8 n9 F
8 L+ e- ^0 _/ V0 z/ n0 f' M& @ 据《姚氏宗譜·濬哲堂》其中一篇序文,可以看出姚思聪与桐城姚的宗亲关系——
5 Z- F. F5 P3 G$ h [6 ]4 H4 Z
' p, T1 U8 v- ?( q$ E 姚氏族谱序
+ X, G# L- v& J3 Y% r! O
! R/ K' o* p* ?! w& e6 z) x/ v3 j 蓋聞天子有世系,諸候有世本,大夫士庶有家譜也者。昉周官繋世,漢史尊周所由作也,顧譜法之詳與譜例之善則存乎,其人化而裁之,變而通之,期於盡善以傳於後世而無舞弊斯可耳。第世之修譜者不一其類,歐氏譜有遠胄之謬,蘇氏譜又太率,詳其所自出廖渺難知,且不知郭公、夏五之例而妄存己見,又且胃華胄爲己族,誤拜汾陽,若此者,其弊伊于胡底能不蹈誣祖之罪哉。
' [# {0 B/ t$ Q 2 Z. y& [- w! f0 C! o& r
余宦遊南京桐城縣魏正寰處,作實進士姚林、玉林,翰林姚元紱、元芝,每於功之暇,諸鄉宦敘及鼻祖鈞寶公由豫章遷楚,注籍上中和裏姚家田,即今黃土嘴。衍三大支,上分顯公(姚思聪长孙)居麻王閣,傳八世祖世佳公,遷居京口。魏正寰事實詳於後傳。' W; x# \0 s4 G, w' O! g& [4 q
! R7 }* I- j$ h6 C
余於乙酉秋得中魁元,寓漢陽門旅舍,適姚族諸公問序於余,於是尋舊所聞于兩翰林、兩進士之言,敢竭樸詞以弁於首則。由上分之譜推之中分、下分,其本原一法皆美,其例從同,而瞭如指掌、燦若日星者,不啻彙異代於同堂矣,姚族諸君後嗣發越庸可量乎。
; c X9 ?% S# R4 M/ J
6 K% H9 R C8 b3 i! M$ }/ Y P 余爲諸君慶,且爲諸公之後嗣慶,因樂書之。6 h3 X3 j7 g/ } t* y, Q
1 w' n) K) L: f8 E
道光六年(1826)歲次丙戍春二月 穀旦
~2 _8 u. q8 h- K$ _ z 乙酉科解元 萬時喆 拜撰1 b1 h6 f$ b* k' L$ Q2 ?: n
+ C3 L0 o8 s8 S1 G- @! w7 a" x, Q1 {
0 X/ D; k0 N, A3 j) M) Y0 F
% C1 p/ S, a1 Q6 ~ [7 d+ |
+ I1 P/ N: |8 y8 l+ D
3 g& e( a4 [4 L% k6 g
. B# l, M: k0 w8 ]% i7 M
6 I8 o8 [% I' }( a: V0 \
作者: 姚门才女 时间: 2013-8-18 21:49
本帖最后由 姚门才女 于 2013-8-20 18:05 编辑
* U, O. `* B6 N8 y* r* x
* t# w9 a+ g8 n# _8 W2 m$ S. K$ Z3 T# A0 d" ~
绍峰贤侄,我已在姚网上看过你和绍弦发出的有关南昌系多篇谱牒,或墓志铭,或研究和探索性的文章,有很珍藏价值。你和绍弦近年来多方奔走,四处求证,很是令我感动。 1 P) J3 a1 ?" ^4 U
% q5 c" m: v$ g& m7 }现在看到你贴出的湖南平江《姚氏历代世糸图 》,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也大致认同其中的历代世系谱。对照我的《南昌你好》,其他祖先基本没有什么出入(有关黄帝舜帝田完的出入后面会间接涉及到),但“陈胡公”出入很大。——这一点,我想一定是我搞错了。# {9 n0 W4 T; ~
) V, t9 A! b- b; K' K我再次翻了一下八年前的相关笔记——即,我在司马迁《史记》所作的有关舜帝后裔的世代标记。记得当时我是在仅有我家祖谱上的一句“自舜而後,支衍虞、洛、陳、齊,傳及八十三世曰堅,乃田橫之孫、椿之子也。”为参照的情况下,我是下笨功和苦功,在《史记》相关篇目里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去标记的。
; U8 b9 ^$ | B2 o0 }/ i+ D2 B/ N8 F" p3 |$ K
同时,我也发现我三年前在写《轱辘体·七律·五子歌》的“孙子篇”(自注)之中,附加了一段:“据俺家祖谱及其它史料,俺为舜帝第139世孙、陈完第103世孙、田横第66世孙。”——由此看来,我并没有以我家祖谱上的那句话为准绳,而是一意孤行地按自己在《史记》中找到的名字一一排下去的。
+ H" p1 {& n9 U2 [; E- e& S0 S$ V- G3 u* _
我前些天在姚网上发出《沁园春·南昌峰会有感(外58首)之二》,之所以没有在《轱辘体·七律·五子歌》这首诗中加上“孙子篇自注”中的那段话,是因为我又重新把《史记》翻出来,把我八年前的标记大致默了一下。于是我就写上了“我是...... 陈胡公第95世孙 ”。我想这一定是我在匆忙之间搞错了。——因为现在当我看到八年前所作的标记时,我自己在感到很陌生。
7 Y6 n8 j6 ?2 c3 F; v- @ n6 v
, e4 P9 j# }) S现参照湖南平江《姚氏历代世糸图 》(这个世系图也出现了严重错误,下面即将谈到),我应该是黄帝第140世孙,舜帝第132孙,陈胡公第103孙,田完第78世孙、姚坚第64世孙(——亦即田横第67世孙)、姚彦国第44世孙、姚钧宝第20世孙。我将改正过来,请绍峰贤侄一并改正。
' [5 v+ q) g; m. E, L/ A
) ~$ n- S9 g. Q5 X; I, k% E( [下面特别提示:* n9 Q. C* x7 C2 ?2 \
$ o4 F/ o3 l* Q+ ^湖南平江《姚氏历代世糸图 》“湣王一襄王一鄒一衍一建一原献公一佶一祯一祥一横”有误。
+ L( z5 f( e5 h+ x3 g, r3 y7 I* [
第一、田建是齐襄王的儿子,而不是第四代曾孙。
& ]- L7 S2 W$ F第二、田横不是田建的直系后代。
! o/ ]% G9 R5 [第三、田横与田建只相差一代,而不是五代。$ v2 Q. M+ w7 e& u7 j
第四、田横的祖父与齐襄王是亲兄弟,也就是说田横的祖父与齐襄王都是齐湣王的儿子。
& W3 Y5 A- j1 Y/ x# O8 ]9 T- X# N第五、田横的祖父到底是谁我至今没有查出来。《史记》没有单独为田横写传,只是在《田儋列传第三十四》说到:“田儋者,狄人也,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资治通鉴》虽然也是一部编年巨著,但其中的“君王世系”只涉及接替王位者,其他儿孙一般不提。也有“齐威王论宝”、“田单攻狄”、“田单即墨之战”、“田横自杀”纪实,都是讲的一个个小故事。
9 c% e4 |! P3 W; J9 ]; `- L* S
5 L [: r# ~, L4 h+ E% W3 R2 C秦末汉初,天下混战。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前仆后继,相继称齐王。田儋战死,田荣立儋子。儋子死,田荣继位。田荣战死,田横立荣子。荣子死,田横继位。——由此可以看出,田儋、田荣、田横称得上兄友弟悌,叔慈侄孝。那么,为什么田儋、田荣、田横从不放过田建的儿子们、并对其苦苦追杀呢?
|& O9 ]* c: g2 z( j: |5 U# \# x- M! D; j0 H# b i' O4 A% j0 ?
我个人推猜原因有三:
3 d6 {# c+ g8 G) z. p* E5 b3 L* F
! [- ^7 W' |9 y2 e6 i第一、田儋、田荣、田横的祖父是齐湣王长子。齐湣王在位长达40年未立太子,这既与他东征西战、独断朝纲、不按常理出牌的秉性有关,也与他最后为燕所败,先后出亡卫、邹、鲁、莒,终被楚使淖齿杀害有关。湣王遇害后,他有个儿子名叫法章的,隐姓埋名跑去莒太史敫家中当佣工。——这个法章,就是后来被莒城人立的齐襄王。
* \7 Y' S) z( p/ s* H, L9 ?, h5 E3 x# w7 X( Q: J9 v; }
第二、齐王建虽是齐襄王名正言顺的太子,但人家老丈人(太史敫)从来不认襄王这个女婿,也从来不认自己的女儿。有《资治通鉴·卷第四》为证:“赧王中三十六年(壬午,即公元前279年)......齐王(即齐襄王)以太史敫之女为后,生太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见君王后,君王后亦不以不见故失人子之礼。”——由此窥见,德高望重如太史敫者,之所以如此决绝,除了“女不取媒,因自嫁”而外,可能还隐含了“襄王本不该得其位”的原因。
1 _8 Z' k1 m v( i1 W* a+ f9 o( [5 A2 T: U1 h0 }; y
第三、齐王建(前279—前221年),在位44年,前16年基本由其母掌管朝政,后28年碌碌无为,不修战事,重用佞臣(母弟后胜),最后被秦大将王贲掳走,落个“亡国奴”并客死共地的下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儋、荣、横不能容忍再由建的儿子出任齐王的最重要的原因。; O8 c0 X4 a4 W4 i9 e
+ J6 x/ a+ a' t7 r d5 L# O4 U2 X% s& j2 g1 U( x( ^0 A j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8-18 21:59
回复 10# 枣庄姚绍峰 % p4 n& Q! ?' F; E1 Y: j7 N
O; T1 n. X4 X"中元节快到了,刚才我陪父亲去给我爷爷奶奶上坟去了"" z# W( f" Y9 Z2 X' _8 E
* z: r3 c, ]7 l* s+ R, ^$ t
' R- v3 ~2 p! C8 W6 l+ ? A! I中元节上坟,是枣庄和山东的习俗吗?
作者: 姚门才女 时间: 2013-8-18 22:08
本帖最后由 姚门才女 于 2013-8-18 22:22 编辑
6 c. z9 x7 E3 v. {回复 pszyyao
1 g" ?1 o$ A" l7 Z* e& u6 C+ {; l2 F8 K1 U* N9 R
7 j" m. h" \; e; _ @: _
六,湖北红安姚八斗姚土嘴姚氏(姚门才女一支)
7 G; y) n( ]( s( K3 b8 X# g% |6 R# Q6 `# D, T
本女家藏《姚氏祖谱》 ...
1 P: t3 h, E9 j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3-8-18 13:36 
- l& c1 X4 L* y8 ~5 d' |+ U: f
: D; q9 G: [6 f: y% J' V' b/ B本支首次派字:钧思大全本尚奉世应士超克山洪光恢绍象先泽自流芳
% E! z8 Y5 q+ D$ x0 h' M* f) k; v; q
二次续修派字:中天之治 德盛名扬 永承正绪 必有祯祥2 j8 q6 e+ h9 ?) f) v
三次续修派字:人才继起 时运昌明 安邦定国 纬武经文& \+ O$ t/ o) H B; ~5 W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8-19 07:04
本帖最后由 姚凤阁 于 2013-8-19 07:08 编辑
0 M1 M: I' b% ?5 \7 O3 C$ f4 J: [2 n4 {
喜读!有探讨,有证据,有观点,对一支一脉说根找源,好!问好绍弦、绍峰、才女宗亲!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8-19 08:20
回复 12# 枣庄姚绍峰
7 ]4 P; V( X0 I# z8 p4 R1 L- M$ A% i0 p
3 R' r5 [, u9 [8 k 请你检校12# “九,安徽桐城麻王阁姚氏”。2 a+ S Q5 ~/ ]' f( a5 y! p
2 L% c4 A, C+ w# n
"顯公(姚思聪长孙)居麻王閣",麻王閣是桐城地吗?可能不是。若是,在桐城什么地方?7 V5 M% V6 a0 o
2 U" w- A; Z, M" O# X 过去流传桐城有7支(或5支)姚氏。这里的“桐城”含有今枞阳地。都不含“桐城麻王阁姚”。麻王閣可能是湖北地或湖北红安地。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8-19 08:58
回复 16# 姚凤阁
7 G0 r4 K V* M! \8 `2 ]& A) Y- i' x* ?- n1 z7 T5 _9 r
# q/ N, d5 x! ^0 V+ ?/ G
谢谢凤阁宗亲!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3-8-19 09:15
这可与原来在姚网中看到的舜帝世系不大一样,世系也对不上哦。把人都整糊涂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8-19 09:29
回复 17# pszyyao
9 o+ C8 t: ~# W( T( a& I' d, H4 f7 ]* {# Y* }0 ?7 p
& w' T6 R% m( x% ]; G3 t8 T 姚瓦在南昌时,我与她有过一次长谈。她对她老家与桐城姚的关系是肯定的。我期待着她的下文。, R; O. y7 g* L5 B$ w1 a' m
从历史上看,南昌姚氏的祖先姚旦就是受黄洲教授,姚锡出身就在黄洲。姚瓦祖先子泰即钧宝在南昌家谱中记载比较简单,但是子泰的亲弟弟子实就记载的更加详细。子实是在南康【今星子】任学正,到任仅仅四个月,遇动乱,离开星子逃到黄洲。可以推测,子泰是先于子实到黄洲的。
9 ^# U$ c8 _. R# Q) e+ X9 f 我对湖北的两支彦国公后裔不甚了解。只是谈及桐城姚时,记得有个‘麻溪’姚,姚瓦说,麻城与麻王阁是有关联的。但是,麻王阁是否与麻溪有关联就要有一定的依据。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0:55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20 08:22 编辑
0 y C! k. x/ O' K
& Z1 P* ?9 ?' d- f' Y; }9 z回复 13# 姚门才女
2 R* x- a5 X# b. K; G% C+ W
: c8 D$ [9 k; `" a# V! ^
J7 v7 ?, Y! W/ i$ y 才女姑,您好!刚才您提到的我应该是黄帝第140世孙,舜帝第132孙,陈胡公第103孙,田完第78世孙、姚坚第64世孙(——亦即田横第67世孙)、姚彦国第44世孙、姚钧宝第20世孙。我将纠正过来。至于平江谱中的世系,我也是发现了问题,之所以整理彦国公支系资料,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出问题,纠正错误。
& t. H0 a( u! \# s$ p5 S7 r 彦国公支系是大宗,统一彦国公支系,对中华姚氏世系的统一能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意义是很大的。并且我以为研究陈氏族谱和田氏族谱中的世系描述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枣庄是田氏人的祖居地,田完祠就在我们这里,《盘龙河的传说》这本书就是描述田氏人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艰苦奋斗的一部著作!# J' x# e% m7 m3 @) D7 Q: Z$ P/ K- d
有时间我们将和田氏族谱的持有者联系,重点讨论姚(田)横祖的上下直系世系记载!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1:13
回复 14# pszyyao
7 ~" o/ _( c! ~1 O# t) n/ h1 B8 s5 ]0 q7 i
1 \. P& |( g! P$ Q/ m+ F$ B 回教授!中元节上坟是我们老峄县的规矩,我们这里一年给祖先上四次坟,即清明节 中元节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还有 农历腊月上年坟 " E- `+ o4 P# _) ^* S
1 e! _$ f" j2 o8 U 一般上年坟都要在腊月二十四祭灶之前,过了二十四上年坟会被人笑话的,大家会说,祭灶祭灶,“鸡”都“燥”了,还不给老祖先送银子钱,真是不孝顺!/ M; }1 a8 W/ S8 { Z- c
: {: U! f1 j/ P2 M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1:19
回复 17# pszyyao
( k+ v( d3 a& [0 ]2 J- j+ l# B) V% q* H
/ l. m% j1 d x+ `4 u( r% `
回教授,桐城麻王阁姚氏与彦国公支系的渊源,还得请姚门才女姑姑来发帖探讨!绍弦亲也作了说明。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1:22
回复 16# 姚凤阁 ) ?. [0 X% M0 K* G1 d
$ Q+ R* B$ ]) p# D5 m$ U: [8 U
; Y( T5 K) ^ l+ g3 D4 m 回复 16# 姚凤阁
- _- t/ V: }1 ~0 f0 G; [5 j# {9 L1 s' }5 m. U3 S2 n9 _
1 R+ G: K0 e$ {1 R: s! o4 N' N
谢谢凤阁宗亲!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1:38
回复 24# 枣庄姚绍峰 . ^) i% q) C% S, d" N6 k! Y+ f
- _# Q( }& [- e) ?7 O: I0 I* ]- `0 ?1 g8 |1 F
十,江苏泗阳淮阴姚氏6 C9 D" f/ |: y8 P7 b: Y2 P
# c9 y1 m- z [$ U: G, n
据绍弦帖《南昌姚氏家谱的新发现》中江苏泗阳寄过来的“应变堂”《姚氏族谱》介绍:江苏泗阳淮阴有30几个村庄姓姚,发祖叫姚显.说是元末明初做官到了泗州,最早的世系源流是清朝顺治庚子年,即1660写的.( X) B: m1 t `7 Z( S. S5 k, `, |
& y* ?' X ^- @1 w
) ?2 U# z0 e! d3 l
* Q" ^% @$ M& @/ \1 W 下载 (376.61 KB)
) r# S/ e6 {4 x) z2013-8-10 22:50
8 q _. Q' h8 |# J
* U- Y9 p3 t* ~4 f4 l 下载 (423.8 KB)
- }0 F# n6 K4 c" ?" o+ W2013-8-10 22:50( j+ D3 c9 l0 p
5 o1 k1 ]0 K9 |& _& G 下载 (307.24 KB)
/ W+ S i$ A* C- }4 |+ t6 N2013-8-10 22:50; y8 Y' \- [4 M4 L7 O! _" c2 K
) V. A1 ~( U6 n3 f |
9 x( x/ M3 |$ G& X. F# F/ Q$ _6 d
下载 (326.62 KB)
$ e3 G0 _, T( H4 j J3 y' G" c0 |2013-8-10 22:50
) N; B. G' x, u% P- B" y8 g( h2 L" M/ M v, M B+ I
下载 (393.9 KB)
( }$ l' o c& _2013-8-10 22:507 T( R" }& e) G! y; @2 ?" s
8 O6 M E- m, N: ?/ j
南昌姚氏分析: 1660年,这一支姚,来到桃【今泗阳,古为桃源县】已经300年了,往上推就是元末明初。光绪,民国都续称‘南昌府斗门故里’,但是600年来一直没有与故里发生联系。
5 O: M* e+ B1 r2 d* q5 Z. Y' k1 @8 k 正如教授所言,江苏的这一支姚仅仅是祖先来自斗门,1660年他们第一次修谱以后,对于‘斗门故里’渐渐地更加模糊了,2012年,他们第四次修谱时,提了一句‘斗门故里’,竟然没有派一个人来斗门走访走访,这不能说一个大大的遗憾!
( e, ]7 x& g: k! a 卿堂是费了不少时间的,依然没有找到这个‘姚显’,但是确认江苏的这一支祖籍斗门,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江苏那边自寄出族谱后,几番来电话催问结果,寻根问祖之心急于星火。我打听到,他们好像不是行医外出的,顿时疑惑起来。" ~. \# `2 f, d: c
有的时候,踏破铁鞋无觅处,有的时候,得来全不费工夫。南昌峰会时,姚门才女来到南昌,她是斗门发祖姚澄曾孙达仲的三个儿子之一的子泰的后裔,子泰生于1305左右,从他年轻时离开斗门,670年以后他的后裔姚门才女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可以想象,南昌宗亲与姚门才女相见有多么的激动!6 _/ \" F j. y0 ]: k$ `3 t! w
姚门才女是有备而来的。她带来了她家的老谱。分明是彦国公的后裔。准确无误!
. D/ }! c9 |& `! @' h; r7 w 峰会代表离开南昌的那一晚,我和姚瓦,绍远在江西饭店仔细看了她带来的家谱,子泰的第四世分明记载了姚显!也就是说江苏泗阳的发祖是从湖北过去的,难怪卿堂在南昌家谱找不到这个姚显了!江苏的宗亲没有说错,斗门确实仅仅是他们祖先的故里!5 c) l7 ~7 O: D: B3 `3 e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8714&highlight=0 m8 n- S+ f6 n
: I$ J2 s7 P* y% ?& }/ B
, I5 r- q5 o7 A" `6 C7 q, O' H l' f! u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2:24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20 08:58 编辑 4 J: L+ k7 h- ^& V0 I- P' P
: m% H$ W' g; G) L: O
回复 25# 枣庄姚绍峰 , K: E. @+ j$ T9 c A
H( q3 T0 m- r* M( c5 o: y' y' ^( p; T
十一,安徽安徽省凤阳考城西黑树姚郢村姚氏(珂斗公支系)
2 P( o+ i7 |0 h) n$ D
: u1 ~2 D( ^7 {8 ^* {' ?* `' p
9 s0 ~' o8 Q9 P9 w- A" g% X3 `2 g9 M# N; @. t9 A
4 C. Q* p0 q6 i& D Q 据姚廷明宗亲于2013-5-30 13:51发帖寻根:《 始迁祖姚珂斗的原籍在哪里,他生活在哪个年代,又是哪个年代迁入安徽凤阳的》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7928&highlight :
2 b& L0 M! `/ D8 Y
/ \+ F' L& u" V9 B
$ h i N$ Z- \. m: C/ d x我们的《姚氏家谱》有记“吾族原籍江西省南昌府斗口县。(经查,南昌今无斗口县,只有斗门镇,惟九江有湖口县,岂我先人相传之误,欤抑其地名之不古欤?)后迁居江南(“江南”二字显然也是笔误)凤阳府南明后之侧(“凤阳府南明后之侧”是什么意思),洪武修陵,迁于怀远南乡考城集,有明末造(“有明未造”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也不懂)移居考城西乡”。根据这一段记载那么我族在迁入安徽以前的原籍究竟是哪里呢?始迁祖姚珂斗又究竟是哪个年代的人?在哪个年代、经过哪些周折迁入安徽,以致最后到达凤阳县考城的呢?1、始迁祖的原籍在哪里?据家谱记载我族的第一世始迁祖有一个叫姚珂斗;第二世是两个分部叫姚枝、姚松;第三世是六个分别叫姚性融、姚性灵、姚性惺、姚贞献、姚贞休、姚贞度;以后各世我将在网上发的《凤阳县姚氏家谱》表述,目前在网上发的《姚氏家谱》已经发到了第12世。希望能够得到网站的各位姚氏亲宗尤其是南昌、九江、景德镇、宿松、东至、安庆、池州、桐城、合肥、淮南、凤阳一带亲宗的帮助,请各位帮助查找一下本门的家谱,看看在明末时代是否有我过我家祖先的足迹。前日绍弦的指点使我搞清楚了家谱中的“斗口”之迷,这可是我们老家的百年之迷呀,十分感谢绍弦!感谢姚氏宗亲网!感谢各位宗亲!我会尽快去南昌等地寻根问祖,还请各位宗亲多多帮助。 经南昌姚氏宗亲及廷明宗亲亲赴南昌考证,在2013-8-11 15:17,廷明宗亲发帖:在姚网的帮助下,在各地姚氏宗亲尤其是南昌老家宗亲的关心下,通过2013年7月我亲自去南昌的考察,如今关于我族从南昌斗门迁出的说法已经确认, 自此对我始迁祖姚珂斗迁自南昌斗门之说再无争议。
1 N# R7 c) W8 n' N6 g5 T我始迁祖姚珂斗在往上续,那就是南昌各位宗亲的事啦,其实南昌的工作做的很系统,也很清楚。
}% x& i3 Q- r! }5 a只是目前还要与南昌商榷姚珂斗的辈次问题,我已将我们的意见发给了绍弦, 现在就等绍弦与南昌各老的意见了,一旦有了结论我们将在姚网公布,8 Y1 S T1 o6 O. u0 \
同时我族将从新修整家谱。8 y+ h9 D4 _3 F) p- w; c
我们这个姚主要在凤阳县、长丰县、怀远县、淮南市、蚌埠市一带,目前总人数大约30000人。
# Y3 h- A8 }0 x \8 }根据我族民国八年的【家谱】有记载分析:1 ?& k- Q5 ~, g$ y
始迁祖姚珂斗于元末明初迁自南昌府斗门镇,到我这一代,“廷”辈、“有”辈是第十六世。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8714&extra=&highlight=&page=2 凤阳姚氏字辈:十二世,凤 十三,敬 十四,尔 十五 在 十六,廷 十七、运 十八、昌 十九、先 二十、淮
1 @1 o# l. e# O6 S" x+ L廿一、余 廿二、庆 廿三、太 廿四、平: \ z, Q$ \0 ~
廿五、绍 廿六、传 廿七、祖 廿八、化: J+ ^3 h" E( d6 u8 _5 C( d
廿九、立 三十、喜 三十一、禄 三十二、从
7 W8 d/ V& h2 V) W% @ 三十三、龙 三十四、祥 三十五、安 三十六、邦2 k6 \' d4 x" s
三十七、西 三十八、连 三十九、华 四十、洋
8 v* ]; g# S3 R2 L0 i 四十一、圣 四十二、训 四十三、朝 四十四、典
. f2 S, n7 G L$ m4 a$ _# ^ O5 T: h9 [ 四十五、纲 四十六、纪 四十七、笃 四十八、伦, I" n+ w" v) @1 q
四十九、吴 五十、采 五十一、松 五十二、茂
2 n9 \; `% s; z; a( w5 e5 [1 C 五十三、香 五十四、桂 五十五、群 五十六、林
# \3 z5 R, F- V3 g& m) \; @5 s' C! ] 姚堂号原历山堂现改为文山堂郡吴兴郡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7946&highlight=
0 {! x7 S+ y h: q 请廷明宗亲提供十二世以前的老字辈,谢谢! ; ~9 g1 F/ N+ _" q( `
1 {! x3 @2 g [: {$ |
$ K6 M& z9 W K9 d, O1 {$ S% b. l
$ }) A6 z" ^ _( B1 h5 n: B2 u
; T# c* U9 l3 Q. P; ^: E
; S/ v& _! ?' o2 I
. m/ e3 L% `' ?( _- A 十二,安徽长丰县姚氏(珂斗公支系) 据廷明宗亲帖:长丰姚氏宗谱共14卷1500多页, B [; ]' r/ }1 _- H
谱中明确记载姚珂斗是长丰姚始祖。/ g! R2 O8 N# [1 l: D3 |( K4 j- T8 @
L1080088.jpg (265.34 KB) 下载次数:07 天前 04:36& R8 `8 \1 |; X2 e& Z- H
1 c7 u4 s( t5 O
; n4 Z& r. G- F# N2 q L1080089.jpg (294.93 KB) 下载次数:07 天前 04:36
( l/ b" R0 J2 n
& Y! p6 x) S) l( Z, r N( Y
4 W k9 E" t* q L1080090.jpg (279.45 KB) 下载次数:07 天前 04:36
/ I& e- u& F( |& a7 H' X7 k8 q
# n4 [4 Y: W" q: U0 J; \ L1080092.jpg (273.22 KB) 下载次数:07 天前 04:36: `1 _% b( A/ n' c3 ?1 i
7 |6 A V6 K: z* ?' ?
2 \7 A4 L/ @3 W& d$ a, F5 M
: q; r' `5 g( G* S. z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8730&highlight= 翘首盼望廷明宗亲早日考察长丰姚氏,并预祝成功对接!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2:27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9 12:29 编辑
, Q- B0 w3 h# A) l
, O$ k: ~1 i! ` g回复 26# 枣庄姚绍峰
' `( ^ ~7 d& C* R. [. Z" F* H
, Y' U" C) K. c$ X
3 w, A" L# f7 z+ }0 Q y4 q 江西宜丰南垣克宝宗亲,对彦国公支系研究颇细,请您提供更多的彦国公支系资料,多谢!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2:40
回复 18# 姚绍弦
! D, {) l u, j; S: U! e4 ]/ Y6 }5 r! ~2 }
: x/ @8 A( B. D c4 B* d% z: y 绍弦哥,我发的很多内容,都是来自于你的帖子,请您指正!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19 13:05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19 13:09 编辑 & j- B) ~' t; d2 G
7 c( I8 N i N2 I1 h, \; R回复 28# 枣庄姚绍峰 6 U9 U- j+ u( R$ G( t6 ?$ b
* x' w+ I; G- `6 J- [' q7 Q
* Y' Q0 [( P5 D4 T7 B- t$ b
十三,近年耒彦国公后裔寻根问祖记录( d8 v* y6 s$ A! S* }: d! _7 U
/ N- u- U* H( i
! S& }; \5 F( ], ?
1.江苏徐州市銅山区大许鎮七组姚卿华姚卿中兄弟二人于2012年7
( i! f4 C' ^- H# u" ?
月12日冒着高温天气耒到南昌斗门。经查老谱是属斗门团門楼房。( ~1 _2 x# a% I, O ?( s) w, A: @
9 l3 P. y/ g; A. ^' I
2.姚孝中宗亲于五月六日同南昌姚氏乘车去柘湖姚村,寻根问祖,经核查老谱,湖北黃梅县小池鎮姚湖村朱公是属彦国公二十五代仕辅公曾孙,志上公孙。
3.湖北浠水县兰溪鎮永保村八组姚又胖四兄弟于三月二十七日前来南昌斗门寻根问组,经核査老谱,是属南昌姚氏埂头团。
以上宗亲是二0一二年寻亲。
4.安微省天长市龙岡鎮姚建平是属
5..湖北黄陂区,大悟县,孝昌,考南县彦国公二十五世正一公后裔耒南昌寻根,据老谱记载是属南昌姚氏斗门团。
6.江西省修水县大桥鎮沙湾村仕俊宗亲耒南昌斗门寻根问祖,经核查老谱,确认是彦国公二十三世孙文扶公后裔。
7.安微灵壁县姚奉乐是属斗门新楼房。
8.二0一二年九月十一日,江苏盐城姚起亚寻根问祖,经查老谱是属斗门中大房公安后裔。
9.二 0一二年八月二十日通过手机联糸,2 A! A, C) H7 u9 S4 F, T, f* o' j
河北邯郸市姚群英寻根问祖,经查老谱是属斗山团新房武信后裔。, i7 h. @8 ], \! }# x0 ~/ r6 z% _# d
10.河北邢台市清河县连庄鎮连庄村姚春华先祖姚文相。
11.河北枣强县姚宏洪,寻找姚湾村。
12.姚启发.启銀江苏盐城市建瑚县。是属斗山团远房定辅公后人。
13.河北沧州姚新国始迁祖姚文波。
14.山东东阿姚长青寻根。据查:山东东阿姚文前兄弟几人俯医保和堂由江西迁往山东境内辈分音译如下;文武定公卿。绍起奉景仰向上可心仁克立作本首诗淑典效敬 。据查老谱,月坊族姚文钱兄弟二人隨母舅居山东。
15.姚其峰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查老谱核实是属斗山团远房文徵后裔
16.姚振起.姚飞江苏省赣榆县贑马鎮,查谱核实是属斗門团后屋房。武焕后人。
17.姚少成辽宁大连市开发区,据查与日照奉疆一支。
18.姚绍军山东日照市莒县,斗山团远房定銅后裔。
19.姚奉疆山东日照市莒县,斗山团远房。
20.起昌.山东高唐人,堂号三元堂,据查家谱属斗门中大房武福后人。
21.姚绍余.绍杰安微省单滩县
22.江苏泗洪姚绍国寻根问祖斗门团
23,山东滕州城南姚场村姚万萌宗亲寻根,经查家谱,其支属于姚湾团九房修序公支,其祖盛萱公自江苏宝应县迁山东滕县城南经商。
此篇记录由三卿团长老卿堂宗亲提供!
1 K, S' B* U, c7 ]% Y# ~
% }% ?! E8 c3 V3 F% A; ^) q - w8 s( W5 c m! ]! N$ s- u& I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8-19 22:07
回复 29# 枣庄姚绍峰 * W$ }. v! e8 ?8 V% H
a2 J7 M# X( @- U9 w# `你做了很好的总结,谢谢。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8-19 23:30
回复 22# 枣庄姚绍峰
5 G! a* W& m2 {$ L; j
# L- y5 ^/ E/ m" l! Z/ E( b. g"中元节上坟是我们老峄县的规矩,我们这里一年给祖先上四次坟,即清明节 中元节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还有 农历腊月上年坟 "
/ _ v! U3 w$ Y* e/ D9 |1 i% R' s; Z% }
——一地有一地风俗。以前只知有清明节或腊月上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3-8-19 23:36
回复 枣庄姚绍峰 ~ p7 E9 Z0 m( p5 D
3 s1 [7 f/ J% c
"中元节上坟是我们老峄县的规矩,我们这里一年给祖先上四次坟,即清明节 中元节 ..., P( X% b$ r# G, X( Y
pszyyao 发表于 2013-8-19 23:30 
" X# x# ?/ P) K) N
! U, a; A0 z0 F3 Q1 y$ y
! S5 T- K S" \% Q: y* o* l ]8 q 我们是清明上坟,中元节是在十字路口朝南烧纸(祖先都葬在南方),十月初一也烧纸,十月一送寒衣。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8-20 07:05
回复 32# 闽南姚斌
' H& `, ^4 \' q! Y& x
/ f% g4 J, c4 ?2 S6 F
1 w; v _% q" V. F# C- D 在潮汕,中元节前后有一种祭拜超度亡灵的习俗或法事——“施孤”——既“布施”孤魂野鬼,也布施穷人(还有“抢孤”),直至中元节后结束,叫做“关孤门”。至今还有这活动,规模甚至比我儿时还大。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20 08:26
回复 32# 闽南姚斌 7 ?+ |; a+ e6 |
. L$ c5 @% B: X( u \& X8 S! {2 F5 Q5 y2 R4 F3 p
是的,看来各地的风俗确实不一样,但怀念祖先祭奠祖先的心情是相同的。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20 09:06
回复 30# pszyyao " t; Q+ V- k) K- f8 [' k
) l0 ^( t2 u3 n; c
+ _% s# D+ V$ d# n% G R) |/ e! ~' J2 h
教授客气了,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只不过汇总了一下,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您看还有遗漏吗?请补充。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3-8-20 11:01
回复 闽南姚斌
' r5 D: l N2 Z. q! e1 }7 G2 r
+ f3 R" B" h2 ]" |. k" u: u& p' r- N4 V: f
在潮汕,中元节前后有一种祭拜超度亡灵的习俗或法事——“施孤”——既“布施”孤 ...
) @+ Y* K: q: n" i" |4 Mpszyyao 发表于 2013-8-20 07:05 
, ]. V( R/ ]4 q7 W; m8 b
( E& _& l7 l. a6 Z I. t
% c, y- k* a+ l A- s: d 闽南也有,也见过,叫普渡。办的很大。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8-20 19:45
回复 35# 枣庄姚绍峰
7 e+ `3 t* Z( m! W- k2 `( `
0 m* a3 u; `6 Z2 J& J. J+ _. p8 O. S
一个半月以前,江苏泗阳淮阴寄来姚氏族谱一本,要我判断,是否系南昌姚氏。我根据以下情况认为肯定是南昌姚氏后裔。
. n' `6 H5 b, S) y8 u' H% R K第一:其从1660年起开始,已经四修,每一次都说是“斗门故里”。; J, E% e- b8 J- F) L" q
第二:其第五世开始,是荫、标、才、志、聖,文、武、克、修。直至“修”以下,才完全不同于南昌谱系,说明当时他们带走了南昌不完整的字谱,又打上了南昌字谱的烙印。
$ w! v9 }+ c6 U7 e, U第三:其发祖是姚显,卿堂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研究,查看南昌族谱,找不到这位姚显,从时间点上来看,姚显是元末明初人。湖北姚门才女家谱记载,“第四世姚显下落不明”。显然,江苏这一大支姚氏宗亲是从湖北迁去的,与南昌斗门故里后来就没有直接联系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8-20 19:50
回复 37# 姚绍弦
-
SAM_4141.jpg
(191.21 KB, 下载次数: 424)
-
SAM_4145.jpg
(138.88 KB, 下载次数: 443)
-
SAM_4141.jpg
(191.21 KB, 下载次数: 400)
-
SAM_4146.jpg
(124.39 KB, 下载次数: 392)
-
SAM_4142.jpg
(186.4 KB, 下载次数: 389)
-
SAM_4143.jpg
(167.65 KB, 下载次数: 416)
-
SAM_4144.jpg
(141.62 KB, 下载次数: 423)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21 01:23
回复 38# 姚绍弦 , _; h! ]/ Z% Y* X( \4 y$ ^1 w
% B& A" d R( Z' G0 B
. d: @/ k5 ~0 N) a! u, r
绍弦哥,看来确定无疑了!确是南昌姚氏。显公可能是“修”字辈的。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8-21 09:0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8-21 09:02 编辑
/ Z( z' c I5 q M* |$ i( Y% x. x0 S
回复 39# 枣庄姚绍峰
3 j2 Y* ^! e; _0 D
( E. y3 ~1 q- a; y% R" l1 a4 k* R
你算错了,显公是'伯'字,子泰以下自己开始有字派,但是双方都记载了各自的字牌,这是一种双表.江苏的这一支把南昌与湖北的字牌都用上去了,又形成了自己的字牌.现在不好推测其中的原因,但是不能不说,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所以,江苏的辈份应该从南昌的'伯'开始,从上到下去理一理.更加有趣的事情还在后面,有几个村庄搞乱了,谱会形成了文字,发表了'告--村庄书',从1660年开始,他们才修了四次,几乎是超过100年才修一次.上一届修谱人已经作古,所以,难免会对错了.南昌从1404年开始,已经修了16次,原原本本,错误不是没有,只要在家里留下了名字,外出的一般都可以找到.
作者: 陕州姚 时间: 2013-8-21 14:24
希望能早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较为准确的南昌斗门姚姓概况!这件大工程恐怕需要绍弦、紹峰等宗亲继续努力!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8-22 00:00
回复 41# 陕州姚 6 I# c0 N( @4 O
, q! z1 g' x' m$ S# m4 ^, R3 X6 }, B' @
谢谢学谋老大哥的鼓励!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26 17:04
回复 40# 姚绍弦 * a# ^, s7 ^3 [, M* ]- Y: \
; O. j- H. h T! }' W
0 A/ {- \) x* a0 c! L 哦,显公是“伯”字辈,是的,按常理伯字辈的子孙要比修字辈的子孙更多。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8-26 17:04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8-29 19:12 编辑 - V9 N R3 E4 N9 o% B) u
! N& }9 Q+ V* U! A回复 41# 陕州姚
" G- I$ e/ z8 [( Z: g5 x6 J
2 i+ D. N* \- T2 i7 ^; {6 B4 b: p/ N8 _. i1 B4 D- s W
谢谢学谋宗亲的鼓励!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3-9-7 09:19
9 s9 w4 d N9 U% q3 e" W
完全同意楼主的意见:
0 V# {, ?9 f3 p+ y5 V9 l希望能早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较为准确的南昌斗门姚姓概况!这件大工程恐怕需要绍弦、紹峰等宗亲继续努力!
/ |' b! M' v6 v1 d如果需要我愿助一臂之力!
' U0 y, U% Y4 f( n6 v/ o1 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9-7 21:53
姚廷明 发表于 2013-9-7 09:19 完全同意楼主的意见: 希望能早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较为准确的南昌斗门姚姓概况!这件大工程恐怕需要绍 ...
! x( U- ?$ Q0 S5 g, j! D
请问学谋宗亲,您想了解斗门姚氏概况,是指哪些情况?是不是指较为全面准确的彦国公后裔的情况?这个任务确实需要宗亲们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且要做长期的打算,也许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我们有这个心理准备。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9-7 21:54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9-7 21:57 编辑
# @# g, U% m) p) P' U# v4 Y0 R$ Z; g3 L0 U- o t% b/ H* S( W
现在,绍弦哥又传喜讯,他正在考证广西一支姚氏很可能是彦国公后裔。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9-7 21:59
姚廷明 发表于 2013-9-7 09:19 完全同意楼主的意见: 希望能早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较为准确的南昌斗门姚姓概况!这件大工程恐怕需要绍 ...
2 e, C0 n6 W1 F
谢谢廷明宗亲的支持!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9-7 22:16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3-9-7 21:59 谢谢廷明宗亲的支持!
3 s) m$ Q+ Z8 j8 \
现在又看到贵州白市小沟溪姚氏的家谱,其中从和公穆公直到勉公之子愿夫都和南昌谱世系相同,这说明两支姚氏肯定有渊源,并且和灵源方里谱系也一样。不过最近灵源方里谱系的宗亲没有说话,大家也没有积极的坐下来进行讨论,也没发现河南崇公支系对灵源尚忠公支系进行考察论证,故此很多工作无法进行下去。还是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做研究。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9-7 22:17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9-7 22:19 编辑 , K/ a$ |; P) ], _' [( G8 w
) ^+ P* y0 W* v/ f
希望我上面说的几句话没有什么毛病。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9-7 22:49
5 i& P7 Y8 e' M0 R! F% | x6 @
6 g& A2 q# p! ]$ A: e 你这是从上往下去摸瓜的结果。应该从下往上去摸。贵州白市的谱发祖是生于1229年的兆大公,他们对接到了生于1216年的姚勉,并说是姚勉的第四代孙子。显然是错误的。至于他们往上愿意对接到什么地方是他们自己的认识。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9-9 18:4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9-7 22:49 你这是从上往下去摸瓜的结果。应该从下往上去摸。贵州白市的谱发祖是生于1229年的兆大公,他们对 ...
! @: U" ^1 b# q9 z1 f
按照年代来说确实有误差,他们在向上对接上出现了麻烦。不过从勉公向上无疑他们又参照了灵源方里的谱系,所以还要认真对待,不能糊里糊涂的就这样错下去。
作者: 安农十三姚 时间: 2013-9-18 21:52
我也是兆大公后裔,接勉公,雪坡可能是错的,但是我们的老族谱里,有记载,东汉铫期公,有唐朝思廉公,有勉公雪坡,有姚燧公,有天福公,那么我们就一定是与这些先辈公公有联系的,要么是支系关系要乡就是堂伯关系,我想从这方面找一定是正确的。一直想与湖北姚文程宗亲和贵州天柱姚文平,姚文均宗亲取得联系可是一直没有联系上。那位宗亲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请告诉我,炳松在此感谢啦!
作者: 安农十三姚 时间: 2013-9-18 21:54
打快了又错字,不是乡字,是么字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9-19 07:09
炳松宗亲:
1 T/ [( G% F/ |; l 你始祖兆大公是什么原因従什么地方迁来.从地缘关系去找.跟(东汉)姚期,(唐朝)思廉,(宋朝)姚勉,(元朝)姚枢,关系.- X$ B3 Z* \! `. d) Q7 _
另外自近向远去一步一步的核实.近的祖先都确定不了远祖就更难了.
" X9 Q: @& I# h4 o3 \0 g 还有你的谱始修年代.及谱序说明都有参考价值.
* o( [" m5 G! x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2-3 21:23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2-3 21:37 编辑 ; k. ]1 l9 a# [$ E
: W2 H" ^+ Z9 |" r: p
十四,湖南醴陵姚氏
7 i6 {4 }, y) _! r9 ~ 四千湖南宗亲回归南昌大家庭
1 J( }' h5 K4 w4 F+ Y, L0 a 绍弦曾经在姚网上看到过湖南醴陵姚氏来自江西南昌的信息,后来,在南昌企业家峰会上有幸认识了姚若凤宗亲,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卿芳卿堂和绍弦有了醴陵之行。1 P# K) l j/ ]1 R5 R5 u
醴陵南部有个嘉树镇,周围十个村民小组都姓姚,发祖叫忠甫,家谱上记载,来自豫章南昌。原籍瑞州新昌县,并且说宋状元姚勉是他们的支系,这些信息与南昌家谱是完全吻合的。1 E+ d' v4 @' X# D( |$ x* F2 I: R
1 {) z$ Y1 Z2 L Z- {
& }: I9 N; c Y2 A0 G8 p# R
6 @2 p0 O) Y4 m/ Q' y: S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27108-1-2.html?_dsign=d7f65f208 U+ B4 `8 R+ c$ A9 Z# z8 K; ~. ~
* }( t( r1 V! X2 M: { 5 Z6 `! D/ S2 |+ G
+ X1 v& z8 u8 K! n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2-3 21:44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2-3 21:23
" u$ O& m) l+ ^6 B3 F9 Z十四,湖南醴陵姚氏
3 X6 D# x+ }' v& `# E- q 四千湖南宗亲回归南昌大家庭. g) i0 @4 n1 l3 k! Q0 X
绍弦曾经在姚网上看到过湖 ...
: p7 I" u5 S' E2 E* G" w0 ^
十五,河南正阳罗山姚氏
4 F2 f9 V. z) N+ l4 i H0 `& i$ H 几经周折,河南信阳姚自州宗亲与绍弦联系上了。他是通过江苏的宗亲联系的。而江苏的宗亲是从姚网上看到的”武汉的姚家集,姚家山“这个帖子,了解了湖北黄陂姚的祖源地是南昌。姚网这个平台,一下子把河南,江苏,江西的距离拉近了。
7 @0 u/ \9 p; W3 N) H5 w3 @* S 自州宗亲说,他的祖先是1807年离开黄陂到了河南。现在家族有几百人,散居在正阳,罗山一带。绍弦说告诉他,他的祖先来自南昌,他吃了一惊。我接着告诉他,南昌姚是从河南开封来的。他们这一支是转了一个大圈圈,从河南来,回到河南去的。% i! Y, N! F( y( N6 }
自州是个公务员,对姚家文化有兴趣,家谱里准确记载来自黄陂姚家集。说明姚家集这个名字在他们的老祖先离开时就已经存在了。- q2 G: L$ Y7 g
到河南后,他们重新立了字派。“大开德英,万有自顺,普博元深”。不太准确。准确的排字,他会回老家看看谱再确定。3 M3 w2 \: D. q
自州祖先离开黄陂是清朝嘉庆年间,到现在正好是200多几年,他是第七个字,加上他儿子,200年间八代人,比较合理的代数间隔。0 K( E) v. } k; n) b
自州说,刚刚知道有个姚网,很开心。他要回罗山老家宣传姚网,宣传姚网的功德
3 o/ j g; g6 i% I) {* K: N& D* q' ?- \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35299-1-1.html! a _/ r0 v/ o- z3 a8 N j# m
3 h$ G" F: E7 ]( I8 s
; a' f" {( e+ v& v+ J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2-3 21:50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2-3 22:00 编辑 % [( v6 j$ V& E& C+ P7 C
1 X8 ^& N& M* i# S4 E0 w2 N1 k% i4 V) M, B/ n$ z \. d- ~
一万江苏宗亲回归南昌大家庭( D2 `$ Y E' v6 K: R! A9 g
. 回顾过去的2013年,南昌姚氏可以说是喜报频传。继与姚网配合成功举办”姚氏企业家南昌高峰论坛“之后,又奠基开工了”彦国公文化公园“项目,认证了湖南醴陵4000宗亲的寻根问祖工作,并顺利地完成了一年一度的祭祖叙谱活动。
5 k/ A5 c8 E0 q 前几天,我正式向三卿团汇报了江苏泗阳,淮阴地区30余村庄,上万宗亲,即将回归南昌大家庭的线路图。得到了来水,来保秘书长的肯定。正月初八,我将在南昌姚氏宗亲联谊会的团拜会上汇报这次考察确认的全部过程。江苏一万宗亲的回归将是南昌姚氏一个跨年度的喜讯。9 L5 u) l; c: Q5 @9 D
4 V B% K# a2 p+ W7 Y% U 江苏泗阳应变堂字辈: 臣荫标才,志圣文武,克修士业,
" v4 g# p+ ~' B; z1 F 可振家邦,仰绍先美,兆庆其昌。 @$ q$ b8 N1 @) c1 Y
- J, ? u; I& v- D 江苏泗阳姚氏来源:本派姚氏系南昌姚!谱叙记载,吾族发详地:江西南昌府斗门故里!始祖显公元末明初宦游于泗州,后避战乱迁居桃源(今江苏泗阳)!长子平宇公居姚家荡(今泗阳穿城老姚庄)!次子瑞宇公复迁桃源县城(今泗阳城厢姚圩)三子居宿邑姚家塘(今宿豫区侍岭镇姚塘村)四子光宇仍住泗州(四子记载可能有误,显公逃离四泗州,并让三个儿子相隔百里定居,难道能放以小儿子仍居泗州,一般情况少子守老家,我大胆推测,光宇公回湖北麻溪老家了!; z' d4 |- h: d, ]: @1 x b: g% n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36276-1-1.html?_dsign=8d2b138c
& H6 r' n, ?5 q! z8 l1 y+ s! y# }6 p4 n
9 E+ h1 j6 F A: L) O4 X
) ~8 e; B8 `! a5 U7 g4 Z5 {) l! O5 F- n2 c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36774-1-1.html
7 x0 s2 S3 c' Z" U* |, m' `7 W$ k/ W) I, {' G
( A' j6 Y/ @! P/ y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2-3 22:12
* H( l, h. c5 I2 t3 k
前段时间,绍弦哥发表了《广西发现一支南昌姚》,不知来自广西桂林的这支姚氏是否为南昌姚?0 r2 Q4 `- K2 z0 g& h
发现一支广西姚
6 R F+ _4 [3 l/ A 这段时间我们发现广西的宗亲特别活跃,又是召开宗亲会,又是准备编写全省的谱志,很是为他们高兴.所以,我也来凑个热闹.! y/ o( G Y8 h( _* D
广西的耀宁老弟,编写了[姚氏历代人物传略],在南昌送了不少给参加企业家峰会的宗亲.功德无量!他还给我寄来了[舜裔姚氏广西谱志]三大本,我正在通读学习.加深了对广西宗亲的了解.广西的宗亲不简单,一看就知道做了大量的工作,值得我们学习." |. B* K& B+ S
前几天,大连的江南宗亲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广西桂林有一支是南昌姚,并告诉了我联系方法.) [: g6 h. c6 T$ ^: m! N" `
桂林旁边有个灵川县,现有300多姚家人.据姚克成宗亲告诉我,他们没有加入整个广西的族谱.他向我介绍说,旁边的临桂县就有近5000姚氏,历史上就多次要求共同修谱,可是发祖确实不是同一人,所以,他们坚持自己独立的.
% E9 ]" n( u8 w4 C: v L+ c 这几天,我与克成宗亲反复确认,他们确实是明朝外出的南昌府新建姚,属于南昌姚氏大家庭.他们准备组团前来参加11月的南昌叙谱大会,进一步寻根问祖.克成说,这是他祖祖辈辈的心愿,一定要到南昌找到根.
0 O M# I; X8 R# e 我在姚网上认识了江南宗亲,通过江南宗亲的穿针引线又将可以看到,离开老家南昌400多年的广西游子即将回到母亲的怀抱!我由衷地谢谢姚网!谢谢江南宗亲- p) s, O; M! O; ~! S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19136-1-1.html
+ Y3 q! V. F( Z& u2 I$ N- C8 C. a
作者: 姚士俊 时间: 2014-2-3 23:10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2-3 21:50
_$ b+ e o/ Z! t一万江苏宗亲回归南昌大家庭
, w! z0 Z) d( {% L# o. 回顾过去的20 ...
3 s- U5 [3 P3 n1 f# g' |特此感谢绍弦宗亲!
作者: 姚士俊 时间: 2014-2-3 23:1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8-19 09:29
- W4 n. p( @6 w0 ~回复 17# pszyyao 5 E3 N! K1 C% @* i/ q( T
6 i7 E. P2 B, ~( h- v1 ?- ^
0 L$ Z: [4 a1 l
$ E7 D* i6 t5 C. z8 l$ ~我也很期待与姚瓦宗亲探讨!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2-10 12:35
pszyyao 发表于 2013-8-18 13:11 姚新生收藏的家谱: 1,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姚氏家谱,民國三十五年戊子重修。 始祖姚彦国 ...
. q7 Y7 `" m+ x# A! }
十六,萍乡赤山姚家山姚氏
5 g$ P L1 B' d: ^" w2 ?% a5 }, h U+ F# y! s6 U& W/ _* ]
正月初八,南昌姚氏宗亲联谊会召开了春节团拜会。道信老带来了萍乡赤山的四位宗亲来到南昌,经核对萍乡赤山姚家山的祖先姚胜德系南昌姚氏蒋湾团人,离开南昌五百余年。萍乡与南昌姚氏在喜庆的气氛中,分享了成功认祖归宗的喜悦。 萍乡赤山姚家6 }& k1 k6 D2 Z
山的宗亲表示将为彦国公文化公园尽绵薄之力.
" D' M' ]' m4 Y% b8 N
. r2 n2 ~, b2 c# H6 ] 彦国公后裔们的又一喜讯!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3-29 10:1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8-19 09:29 回复 17# pszyyao
. V3 g3 `$ {5 Y$ m- S5 Z教授说麻城姚氏或许是湖北麻城,是有一定的道理。例如南昌姚氏上屋族族谱就明确记载:叔见公 伯良长子 名观 生于明景泰五年 客寓湖广麻城县 妻姜氏 子三 俱随父寓 葬其地# q) g0 r9 e$ w% E8 G" [5 @
但是也有南昌姚直接客居安徽桐城的族人,例如:南昌姚氏竹林团谱载:33世 自旸公 宏敬次子 行一 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 客寓江南安庆府桐城县 殁未详 后无稽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3-29 10:27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3-29 10:16 教授说麻城姚氏或许是湖北麻城,是有一定的道理。例如南昌姚氏上屋族族谱就明确记载:叔见公 伯良长子 名 ...
8 J! ?7 ~5 i" L' t* t4 N
又如:南昌姚墨山团谱载:32世 宏尹公 元宠次子 行丹二 生于明成化十年
! H. U; m: ?! w+ r( J# i 宏大公 元宠三子 行丹三 生于明成化十六年 兄弟疑迁安庆府桐城县 后无稽
( O1 O# T4 w* u" X) D. B. h9 O4 o$ t, a2 T- n3 ]
/ H# E6 @) q2 e8 Z( S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确实有南昌姚居住在安徽桐城,这是毋庸置疑的。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