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文元的离去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公瑞    时间: 2009-4-24 01:05
标题: 姚文元的离去
在\"四人帮\"之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是姚文元。那是在2005年12月23日,姚文元因糖尿病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2 {0 t5 C$ M% }2 K/ a- i

, a: W4 }* z! M0 r) |  姚文元去世的消息,是在姚文元病故之后半个月,由新华社披露的。2006年1月6日,新华社用简短的篇幅报道姚文元之死:
. O* S- ~6 J" f: X" D
1 O7 C' B8 \* I* V# v4 D* ?- k# u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姚文元因患糖尿病,于2005年12月23日病亡。姚文元,男,74岁,于1976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96年10月刑满释放。 5 t" c: m# P/ E3 f6 m8 }8 E

  N* R9 z+ L2 _* F  香港媒体披露说: 4 k- o# Y% g; r
1 n5 @, Q5 s+ t6 c% v4 d# C
  新华社的此条消息是姚惟一的官方讣闻,不过港台报刊和国外媒体却多有报道。曾为\"四人帮\"成员逐一撰写传记的某上海作家说:\"新华社消息出来后,美国《洛杉矶时报》等七八家媒体都有打电话来,我没有接到国内媒体的一个采访电话。\"他认为,官方讣闻的发布是特意选择了周五的下午时间,因为接下来是双休日,以此避开海内外媒体的注意力。
3 N# j8 O3 Y  ?; i  G; C3 e  V
3 ?9 b- s3 m) F; I, L5 t  不言而喻,内中提及的\"曾为'四人帮'成员逐一撰写传记的某上海作家\",显然是指在下。 6 r& d# Y5 d6 {6 `. H
# t5 ^' P7 U/ d' N) g
  跟张春桥之死一样,姚文元的离去也引起海外的一阵议论。我在2006年香港《开放》杂志发表文章指出: . L' g* s; {  i  f& h4 w

6 W  s3 `" u( B4 v6 s- {7 V! e  姚文元死得不早不晚,\"挑选\"了一个最敏感的时刻:在姚文元病逝前不久--2005年11月10日,是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四十周年的日子。正是这篇\"宏文\",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在姚文元去世之后不久,迎来了2006年--\"文革\"四十周年祭,粉碎\"四人帮\"三十周年庆。姚文元之死,唤醒了众多中国人对于\"文革\"的记忆。
" U4 ~/ o- n  i: ], b6 N9 }; p' y! ~! d$ g, h' R& W; y
  然而,2005年12月23日,姚文元病亡,中国诸多年轻人竟然不知姚文元为何许人,问\"姚文元是谁\"?也有的年轻人听说姚文元是\"四人帮\"中的一个,便问:\"'四人帮'是哪四个人?\"在网上,还可以见到年轻人的种种奇谈怪论:\"姚老走好!\"\"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死得默默无闻啊!\"甚至有人在网上我的一篇关于姚文元的文章上留言:\"我党伟大出人才!\"
0 W  Z; n- Q5 T# q7 b1 d
/ k( h( D3 b2 |5 Z1 `& V# u  姚文元之死引发的一系列怪现象,凸现了中国也有\"教科书问题\":尽管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地否定了\"文革\",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有人对\"文革\"讳莫如深,有人甚至主张\"淡化文革\",使年轻一代不知\"文革\"。 0 l- J  a$ s1 V: E
, b( |4 x! {) L4 }
  其实,记住\"文革\",研究\"文革\",如同巴金所言,是为了防止这样的浩劫在中国重演,是为了中国不再产生\"张春桥笫二\"、\"姚文元笫二\"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张春桥\"、\"小姚文元\"。时至今日,中国并没有彻底铲除\"文革\"重演的\"左\"的土壤。1983年那极左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席卷中国大地之时,连巴金都惊呼\"文革\"又来了!幸亏胡耀邦及时制止,才使这场\"后文革\"运动半途而终。
" q  j% z4 l; [; N: n$ @  `' f" p" [; B# |
  姚文元之死,为《\"四人帮\"兴亡》画上了句点。\"四人帮\"俱亡,这四颗灾星,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文革\",永远值得反思;\"文革\"的深刻教训,永远值得记取。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