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氏老太百岁宴,五世同堂最想台湾儿 [打印本页]

作者: 安徽姚家    时间: 2007-7-16 20:48
标题: 姚氏老太百岁宴,五世同堂最想台湾儿
  大洋网讯 煦暖的冬阳将姚家小院打扮得爽净明亮,钻进钻出的老老小小喜气洋洋。2003年2月6日,农历年正月初六,衢州市衢县莲花镇朱新村最年长的王卸奶老太太将度过百岁寿辰。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丰华正茂鸟语花香……写着吉祥词句的红色喜符贴在了米桶猪圈,门楣厅堂。王奶奶的99个儿孙带着寿礼从本村,从衢县,从龙游,从杭州,甚至从新疆聚来,姚家人从没有过如此齐整的团聚,真正实现了五世同堂。

  正午,寿宴开席,厅堂内盘来杯往,热闹非常。99人的家族太过庞大,以至于同一桌的许多人见面不识,只是微笑劝菜。南腔夹进了北调,粗声应和着细嗓。老式的毡帽旁是溜滑的背头,臃肿的棉袄边坐着西装笔挺。细花大瓷碗满呈醇厚的米酒,一次性纸杯倒进雪碧可乐。握筷的手或矮壮粗糙,或纤细嫩小,送进嘴的都是同样道地的家乡菜肴。

  王奶奶脚穿红鞋,一身黑氅,在儿媳搀扶下给每个儿孙轮流派发红包,笑容绽放在沟壑苍桑的脸庞,慈祥如同屋外太平盛世的冬日阳光。

  姚家先辈世居龙游,曾在明清两代入朝为官。29世孙少字辈太公入坠朱家为婿始,至今经历“少有敏忠慈和贡钱”九辈。

  80余年前,18岁的王奶奶坐进花轿,吹吹打打从10里外的邻村嫁给姚家长子。那时,姚家家族单簿,仍被朱家村人视为外姓。如今,400余人的朱家村人大部分姓姚,最小的钱字辈嫡孙年方4岁。

  朱家村的姚家历代亦农亦商,当了媳妇的王奶奶每日与丈夫一起耕田酿酒做豆腐,姚家人以自己的辛劳勤恳,换得家境阴实。

  王奶奶一生养育4儿3女。老大曾在国民党政府时期当过保长,老三始终在家务农,老四年轻时参加解放军,建国后曾任我军第一支海陆空作战部队高炮营高射机枪连班长。此三子经历战乱,都在父母身边,只有老二姚慈华,在国民党时期“三丁求一五丁求二”的抓丁政策下被拉去当兵,1949年随国民党南京部队撤去台湾,此后30余年杳无音信,生死未卜。二儿子遂成母亲心头许久的牵挂。

  1983年,一封来自台湾桃园的信辗转送到了朱家村,是老二姚慈华寄来。姚慈华识字不多,用很大的毛笔字向家中报告平安,询问道,爸爸可好,妈妈可好,兄弟姐妹们可好,爷爷还在不在……80岁的王奶奶捧读来信,热泪长流。全家人围聚商议后回信写道,爸爸挺好,妈妈也好,兄弟姐妹们都很好,爷爷已经去世了……此后,一封封互报平安的信件在衢州—杭州——广州——香港——台湾之间传递。

  1984年,56岁的姚慈华从香港辗转回到家乡探亲。一进门,先叫妈,双膝跪,泪长流。母子兄弟哭作一团,父亲姚瑞全未能等到儿子归来就已离世。由于台湾方面连行程在内只给15天逗留期限,姚慈华在家只住一晚,次日一早匆匆洒泪离别。

  姚氏家族在朱家村子嗣繁众,姚慈华却在台湾孤身一人,从那年起,他几乎年年清明回乡扫墓省亲。
1998年,72岁的姚慈华回乡后经人介绍,与邻乡一农妇结为连理,带着新婚妻子回到台湾。

  姚慈华回家这二十年,正是中国大陆变化最大的时期。王奶奶四子姚慈彬说,二哥刚回来那会,屋里屋外看看转转,直皱眉头,话语中时不时讲“你们大陆”如何如何。可前几年他回来,有村里人问,听说你们台湾生活很好的嘞,二哥却连连摆手,说哪里哪里,跟你们差不多差不多。

  昨日上午,长途电话从台湾打来。听筒这头是100岁的母亲王卸奶,那头是76岁的儿子姚慈华。

  “妈妈,今天你过100岁哩。”

  “我妈耳背,听不见电话那头的说话,只是抓着话筒一遍一遍念叨‘你啥时候回来……’”姚慈彬说。

news_photo-20030208-1725-1s.jpg (6 KB, 下载次数: 135)

王奶奶的慈祥如同屋外太平盛世的冬日阳光

王奶奶的慈祥如同屋外太平盛世的冬日阳光

news_photo-20030208-1725-3s.jpg (7 KB, 下载次数: 121)

喜宴整整摆了10桌

喜宴整整摆了10桌

news_photo-20030208-1725-2s.jpg (5 KB, 下载次数: 129)

难得的全家福

难得的全家福

news_photo-20030208-1725-5s.jpg (5 KB, 下载次数: 146)

老太二儿子在台湾,此次因故未到,老太十分挂念

老太二儿子在台湾,此次因故未到,老太十分挂念

作者: 天津姚氏    时间: 2008-1-7 18:32
五世同堂,99个子孙,百岁姚老太太多幸福啊。比古人佘太君还要强十倍。哈哈。
作者: 姚达到此一游    时间: 2008-1-17 11:26
儿行千里母担忧,实话啊,母亲生日,为儿的不能座前尽孝,不可谓不孝,什么时候才能把台湾打回来啊,那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伤感的画面了
作者: 天津姚氏    时间: 2008-1-18 23:50
有道理,支持。那时的场面才叫天伦之乐。
作者: yao900341    时间: 2008-8-23 18:55
我被本家打死了
雖說率土之濱莫為王土但天下之大卻也德者居之
世界之大姚門廣眾當使子侄四海楊名卻也心存祖靈邦國榮光才是中華(舜)兒女本色
不管台灣 韓國 越南 日本 新加坡甚至歐美他都是我兄弟宗親
作者: 姚自卿    时间: 2008-8-24 11:16

作者: 姚公瑞    时间: 2009-4-3 23:22
姚氏老太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祝她永远长寿!这是广大姚氏宗亲的共同心愿!下一个百岁宴,台湾的儿子一定能够回归!
引用楼主安徽姚家于2007-07-16 20:48发表的 姚氏老太百岁宴,五世同堂最想台湾儿 :
  大洋网讯 煦暖的冬阳将姚家小院打扮得爽净明亮,钻进钻出的老老小小喜气洋洋。2003年2月6日,农历年正月初六,衢州市衢县莲花镇朱新村最年长的王卸奶老太太将度过百岁寿辰。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丰华正茂鸟语花香……写着吉祥词句的红色喜符贴在了米桶猪圈,门楣厅堂。王奶奶的99个儿孙带着寿礼从本村,从衢县,从龙游,从杭州,甚至从新疆聚来,姚家人从没有过如此齐整的团聚,真正实现了五世同堂。

  正午,寿宴开席,厅堂内盘来杯往,热闹非常。99人的家族太过庞大,以至于同一桌的许多人见面不识,只是微笑劝菜。南腔夹进了北调,粗声应和着细嗓。老式的毡帽旁是溜滑的背头,臃肿的棉袄边坐着西装笔挺。细花大瓷碗满呈醇厚的米酒,一次性纸杯倒进雪碧可乐。握筷的手或矮壮粗糙,或纤细嫩小,送进嘴的都是同样道地的家乡菜肴。

.......

作者: 姚行建    时间: 2009-4-3 23:28
太好了,祝她健康长寿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09-9-13 15:43
一位伟大的母亲,一群可亲可敬子孙。和谐的一大家人真好!学习!学习!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09-9-14 11:04
祝姚老太太健康长寿!百子千孙!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