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家族历史研究:佃户之死 [打印本页]

作者: yaosy209    时间: 2009-5-24 21:12
标题: 家族历史研究:佃户之死
本帖最后由 yaosy209 于 2009-5-25 10:08 编辑
# ~' m- G, J7 j. Y6 z  N8 n; x
. {. Z' v( P: }; e佃户之死
) C" S' u+ {+ X" p6 H" \& E' u《本故事纯属虚构》
7 G# j. g: r0 `7 i3 z' U$ i. N2 M, r/ G# G
姚树义
7 B0 A' O$ `8 ?3 y0 J
9 K8 J/ |" h9 g/ w' W  H# M 6 a/ b) `% _- }; ?
) p% r4 t6 C' }( q3 Y

! a  C" x1 D7 m6 R
/ R$ f, W, Z. O, ?那天清晨,姚家的二小姐像往常一样很早就起来了。不知怎么回事,近一年多她醒得总是很早,并且连梦也很少做,每天都像是从一个世界自然地来到另一个世界。我的身体好像出了问题。她打开大门去土井打水。家里人都用昨晚打的水洗脸漱口,唯有她每天要用新打的水洗脸漱口洗头。天开始热了,从高粱地刮来的热风越过破烂不堪的寨墙进入村子。一群草鸡在井台附近的柴垛上啄食,柴草哗啦啦地落到地上。
2 n  T1 a" V* ^1 G( [. U4 E% J. q6 N/ f) Y  h
一切都那么慵懒。5 @( j; p8 N- T" L6 z! s' f
% S2 r2 [& N! o: J& g
突然,二小姐丢掉了水桶,呆呆地站在井台边吃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井台的另一侧,佃户老张躺在地上。他睁大了双眼,嘴微微张开,浑身都是草叶和牛粪。$ a- b: ^) S5 ?! I* \

$ H! X2 \9 _; q, _5 {5 c“死人了!死人了!”二小姐慌慌张张地跑回院子。后来老张多次向村人声明:当时我并没有死,我只是吓坏了。二小姐后来也说,虽然当时她看到了老张的肚子一起一伏,但不知为什么依然固执地认为他死了。
) U$ J" l6 Q+ X! X" i0 h- o
. t7 w* p8 n8 N到了中午,全村的人都知道姚来天被大马子(苏北地区对土匪的称呼)打死了。) q+ \, E) m4 z; _0 Z+ R5 f- i
1 [3 p9 q5 z6 E1 d# \4 [$ \4 C
私塾先生姚觉三摇着蒲扇带着乡公所的几个办事员从村子的西头跑向东头。“快去来天家看看吧,他被大马子打死了!”他边走边对路边乘凉的人说,完全顾不得村人的询问。寨门外的水沟边,姚来天家的草房门前早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6 Y3 b5 {  [3 x& m8 P% n/ ?+ s% E6 |- l% n! |
这几年由于日本人相继占领了徐州和河东,导致大量的流民涌到湖陵一带。姚洼村经常有不明身份的人四处溜达。这些目光呆滞的流民除了要饭和给富家打零杂外,还会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有一次这些流民一夜之间洗劫了村子后的柿子林和瓜田。为此,好户姚来品决定把荒废多年的寨墙修葺一下以防恶意事件再次发生。然而,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村民时却遭到了异乎寻常的反对。现在是灾年,哪有心思修墙头?再说国家都快保不住了,你修理了寨墙又能干什么?; r# O- u/ L& _8 E3 Y. w' t
) I# W- K+ t# w; D
* C! S- }" {& {: ~0 a; I( p
! m9 B3 z* A% l: z5 C9 f" n
" R  t8 O  x" G7 E4 @
% M. d$ S+ G3 v; `% J- X8 T
前一天晚上,姚来品把佃户姚来天和老张叫进书房。最近姚来品的心情很糟,他把家里的大事小事都交给了儿子念同,自己每天待在书房里看书写字,已经好久没和家里的佃户和佣人说话了。姚来品说:“最近大马子太多,东地的高粱还没熟透,你们今天晚上去看着点儿,别让他们再偷了高粱。要当心。但是也不要惹他们,咱们得罪不起他们。”“东家,这事就难办了,既得看好庄稼又不能惹他们。要不就带上枪,到时候吓唬吓唬他们?”老张吧咋着嘴问。“枪?——哼!”姚来品哼了一声,“还是别带了,家里的前后院还得用呢,寨墙不修大马子还会来的。” 2 X3 }2 {9 s$ Z% l* ]
+ {& l( |0 P7 P( I* o$ o) t
“带枪干什么啊?有几个大马子老子就干掉几个!”姚来天说,“大哥,不是我吹牛,我早就想给人放血了!”姚来品听了没有说话,只是冷冷一笑,挥一挥手,两个佃户就出去了。这时,儿子念同走进书房。姚来品对儿子说:“看到了吗?来天是个看家的好把式。”“是啊父亲,他干活很有劲儿,就是吃得太多。”姚来品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s- h' s1 F2 h$ _! z" @$ W' X( Y  R3 j3 o
“父亲为何叹气?”念同问。姚来品没回答,抬起头望着窗外的那一株葡萄树。由于缺乏修剪,葡萄树杂乱的藤蔓已经爬到了东屋的屋檐上。
* G2 w, D, {' ]0 i3 q* I4 n: }6 ~* h8 X6 {- D6 d/ Q" {
姚来天和姚来品并不是本家,更谈不上有血缘关系。姚来天在姚来品家当佃户也帮着干些杂活儿。此人长得又高又大,一个人能吃好几个人的饭量。他个子大打架厉害,村子里谁也不敢惹他。“不要和来天走得太近,他这个人很坏。”姚洼的许多人都这样说。姚来品也认为姚来天很难对付。多年前,姚来品因为姚来天没有按时交租子而说了他两句,第二天深夜,自己家里的十几垛麦秸就被点了,大火着了好几天,差点烧了家里的牲口棚。从那以后,姚来品不敢拖欠姚来天的工钱,也从不催促他交租子。& r3 p( a3 I, k- T, U5 Q/ j# W

4 @3 E$ m( r# W% `
  }4 Q8 y! @( p. ~& @1 D
" ?3 R( Y7 m9 J% L7 ]& [  d; A, C: q: c5 A% p

% C& Z8 m# z8 B* X吃过晚饭,姚来天老张两人就来到高粱地。照例,两人都带了布口袋。佃户给东家看庄稼顺手“捎”点儿东西回家并不算偷,尽管东家不允许这样做。入夜,天气依旧炎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夏虫的鸣叫和远处行人的脚步声。两人抽了一会儿大烟,围着庄稼地走了一圈儿就坐在庵子里歇着了。老张说:“睡觉吧来天,别吸了。”“你先睡,我不困。老子一点儿都不困,就想干点啥。”姚来天说着又装了一管大烟。老张说:“你想干什么?你可别把我一个人搁这里,我胆小。”“不会的,老子不回家!”姚来天说。老张问:“那你想干什么,你的口袋已经装满了。你不会再去偷豆子吧,还发青呢,不熟。”姚来天蹲在老张旁边,双手不时拍打身上的蚊子。“没意思!”看到老张睡着了,姚来天觉得无聊就溜出庵子。7 x4 m% O* o# [

) c. @: K* _5 p- D过了几天,老张由惊吓恢复正常以后对村人说:“我睡得正好,突然来天把我叫醒。我看到他抱着一捆青豆秧子。他很慌张。我觉得这事很蹊跷,不就是在朱家的地里偷了一些青豆吗,用得着吓成那样吗?再说,朱家的佣人歪头不也常常偷咱东家的高粱吗。我说我困的慌不想吃青豆。他说老张老张,可能有一群大马子来偷庄稼了。我一听,吓得就坐起来了,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他刚才去朱家的地里偷豆子的时候看见一群大马子在那里烧豆子吃,还说今晚要来真的。怎么办?几个人?不知道,能有一群吧。”7 H) C& H, z' v2 l. j# s& w6 E
% O1 [" z1 Z. ~+ ]9 H
   
0 J% b8 n3 s% X5 P+ x$ h
: D$ \8 J. t* f8 I: ^) S
' ]  F& Y1 X* c
  b) W( Z, ]0 `- m8 ^3 F- o; M两人正说着,就听到了扑嗒扑嗒的脚步声。高粱地的庵子就在路边,这是大马子的必经之地,看来要倒霉了。老张小声说:“没事儿,咱俩啥也别管也别多说话,任他们偷就是了,东家不会生气的。”姚来天说:“对,他娘的,东家要生气老子就说你他妈的不怕死你看高粱去啊!看庄稼是好事啊?担惊受怕的!”然后两人就躲进了庵子附近的草丛里。可是那群大马子并没有偷高粱,他们在庵子旁边稍微一停,往四周观察了一下,马上就向前走去了。六七个人,身材魁梧,健步如飞,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小路的尽头。不知道哪家要遭殃了。两人重新回到庵子里。姚来天对老张说:“来,点把火,把豆子烧烧吃。他妈的朱家的歪头总偷咱东家的高粱,今天老子让他家也放点血。”
; ~& S0 p- B  L# u$ @# n* `  B7 z# c. [8 h' B) ^: ?
   
8 |9 y0 i' @! `( u4 o2 H' E" N% j% A4 K4 I
7 u9 [! k% \, M0 s! W( {7 A' J; _

* ~1 _* }& Q9 N9 a5 _" Z. T“我们又睡了一阵儿。后来被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吵醒,并且还有哎哟哎哟的声音。当那声音渐近了我们才发现那是三个人,其中一个受伤了趴在另一个人的背上,另外一个人提着一根长棍,都喘着粗气。显然,来天把他们当作要饭的了,所以……”这是后来老张补充给东家姚来品的一个细节。* u  a" ?9 k9 f+ m7 ?/ J
7 V& H. Y2 U4 A

8 W( _) ~! D& S1 }% z  j; g+ Z5 @& H- ^- j1 v
" m6 v( `- L6 K0 a% A) N: R

* l: s  i' k+ T' n7 u- i“妈的,想偷老子的庄稼吗?老子揍死你!”突然姚来天朝那三个人大骂起来。老张赶紧捂住姚来天的嘴说:“你不要命了?他们可能是大马子,又没偷咱们的庄稼,不要得罪他们。”姚来天挣脱掉老张,继续大喊:“我管他们是什么东西,敢偷老子的庄稼老子就让他死,放他血!”
+ x. w0 Y$ S( W7 a! l7 m1 K! A. n' j1 [* a; X4 @+ n. C+ O/ l
那三个人一下子停住不再往前走了。" o! p/ Y: H. p* Q6 Y, S

$ a0 @- w4 a  A/ A! O; [“怕什么?他们是要饭的,我吓唬一下他们。”姚来天小声对老张说。) |. m# ^5 K& a8 a! W/ n! B/ y  b
; l! D5 G( v  s4 n. s! S# H
“别吱声啊!老老实实别说话!”那三个人中的一个对庵子这边喊。
5 p2 \: b; g: `
# a3 _2 X8 h! C% A& V  N* ~“滚你妈的!老子是吃哪碗饭的?敢偷庄稼老子打死你们,老子有枪。”姚来天喊道。. B6 z" _! u/ c5 o
+ Q% p! g2 C. {$ J
“别说了来天,让他们过去就是了。有个人好像受伤了。”老张小声说。+ ^- A2 i% j7 S+ G* {+ M
; ~1 U' T; u* y
“没事儿,你怕什么?要饭的有什么可怕的?”姚来天对老张说完又朝那三个人喊:“快点走,不然我开枪打死你们这些偷东西的!”
, b: {' b5 v& D) t8 v1 ]# k5 z' s+ [) [- X3 Y; w. o1 N
“砰!”辽阔的夜空,这一声传得很远。# o' g7 ~$ j" o9 Z/ N5 m
; R7 o9 V1 T4 u0 O6 \
大马子开枪了。姚来天倒下了。
) t" Y& q" G' y
! |( z% E7 K, W5 G: ~# S6 }然后一片寂静,只有姚来天痛苦的哀叫声。& d& S2 S: E2 H8 H  L9 o* }- u7 ^$ {

5 h1 N% O) Q/ M# X# `
& z: _4 v( M( V' r5 |% f2 K
+ z, a* Z: ?& q% S8 S4 A7 ]; F" d& ^/ M# f* G# ^: N1 g
5 q/ H0 y6 A9 c
“从高粱地到东家大门口的土井,我足足爬了一夜,我的全身都湿透了!总觉得来天的魂在我后面追我,吓死我了!”后来老张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总以这句话做结尾。
. h; C! G! l, V, y8 ^1 ?. V  y& s0 R! e, r# _
+ Y9 R1 R$ a0 K* Y
) |% {7 M+ M. f4 Z( k. e
    八
. h; V4 s9 L4 s6 Y1 W8 j* Z8 H, Q- @+ n+ ^  f4 \% F7 D
第二天下午,丁楼村的好户吴大肚子来到姚家。割麦时节姚来品和吴大肚因为保长职务一事结下了矛盾,两人从那时就没有了来往。原来,姚来品准备自己兼任保长,因为乡公所就在自家的西楼上。他的这一想法遭到了以吴大肚为首的一帮乡绅的坚决反对。既然乡公所已经安在你家的楼上了,那么好处就不能都让你独占。再说你年龄太大了还能保护乡里乡亲吗?这件事一直僵持到现在还没有解决。
: W) b4 A8 U  @' X5 n! E: }6 J# p+ s/ j7 q1 C& y! a
“你来了?——念同,端茶来!”姚来品不冷不热地打招呼。早上来天的突然被害使他的心情很糟糕,他预感到这仅仅是村子遭受灾难的开始,将来不知道还要发生什么事。晌午睡觉的时候,他朦朦胧胧记起了多年前父亲临死时的交待:“看好咱家的地!”这好几百顷地,现在还能看得住吗?
  ~# Z- M8 |# E& i0 V7 x% I" O4 y4 y7 g, P6 g
“保长的事咱们得尽快定下来,老吴,你看大马子太过分了,把我的一个佃户打死了。”姚来品说。* j$ y" ?( `( J- A
; _. o" e! R5 g. A. Y5 m9 [$ |
“我正是为这件事来的。我儿子昨晚在与大马子的打斗中受伤了,一时不能当保长了。昨夜,一伙大马子突然袭击了我家的后楼,还好,佃户们和家丁们喝完酒都在后院赌钱。打死了几个大马子,有三个逃跑了。但是我儿子和几个家丁受伤了,要长期卧床。保长还是你当吧!”吴大肚眼窝深深地陷下去,一脸晦气,不住地叹息。# K, R3 i9 |2 }2 ]
+ e* }9 L7 ~1 G0 q

% g% C8 q- i0 J5 O, |1 _+ P" W" U" k9 {/ D2 ^/ `3 U0 U

$ O9 t! M+ `+ M; x  Z$ I8 J* D+ v# h- P( `+ B; v# j- M6 L! e
姚来天的死给姚洼带来的风波很快归于平静。既然他是被大马子打死的,那死了就算白死。并且这年月,死人是最普遍不过的事了。东家姚来品给了姚来天的老婆一百斤谷子算作安慰,同时承诺姚来天的儿子水金长大成人后可以在姚来品家继续帮忙。
3 t8 O. E2 M1 |, S
" Y/ p8 V/ y' j- ?" \$ L  2 r0 _, j4 S- u; f2 U

! _3 o) q  d7 O" h8 V: c& h( z* Y- A- ^. s
8 f0 B* S& r& l- s1 A& W8 U
   1952年,湖陵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斗争了一批地主。在一份土改档案中记载了如下的内容:
- u$ E! _0 X( _6 C+ R- Y4 R, Y6 I: h4 o. F' [
  ……
4 C7 Q  D( ?# }6 t/ w/ ^+ C- u
7 }  J! N8 S$ [7 s7 i; s吴传信,男,62岁,我乡丁楼村地主。根据群众举报和他本人供认,其罪恶如下:
% o: N7 k! s2 X, {9 H" O
3 {( P5 i% O1 \5 g% L7 b……+ q/ K2 P5 O+ {' f: q
+ d# F* x2 L9 Q% }( V. \7 U
第三、1940年8月,因为与姚洼村地主姚来品就保长职务产生矛盾,吴通过中间人朱老八(另案查办)联系微山湖土匪准备暗杀姚来品。由于天黑,加之不熟悉路线,土匪把丁楼村当作了姚洼村,把吴家当作姚家,双方对杀中造成七死九伤。并且土匪在逃跑的过程中杀死了姚洼村贫农姚来天。吴传信对这一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e$ w1 O/ P! M2 `: H3 C0 {9 L
6 b. K6 C% W: ~2 q/ v2 o……
! K) E; ?( Q* N3 V
5 m0 g, R. C0 \" j0 B( v/ X. G0 H: A! `+ j                                 湖陵县人民政府 姚洼乡土改办
, y8 K" U) `' j, \9 z8 X. k% }5 ?# d4 G# `* p
           1952年12月
作者: 姚公瑞    时间: 2009-5-29 10:39
是不是故事太长,竟没有宗亲阅读?!看来,今后请多提供一些短小精采的小故事的话,效果也许会更好些。呵呵。
作者: 姚公瑞    时间: 2009-5-29 10:41
我知道:广大宗亲还是喜欢阅读一些短小精采的故事,呵呵。
作者: yaosy209    时间: 2009-5-31 17:45
是的。我的这篇文章是根据老家里的一件真是事件加工而成。
作者: 姚公瑞    时间: 2009-5-31 21:08
这个真人故事,如果宗亲清闲的话,就耐着性子阅读一下吧。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