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重修佑民寺与“无姚不成医”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11-22 19:54
标题: 重修佑民寺与“无姚不成医”
佑民寺之名由我省中医名家姚国美等人商议而定并沿用至今

9 ~# C, M8 Y2 W: Z+ g6 e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南昌人都知道佑民寺,却鲜少有人知道佑民寺历经多次重修,其中就有一次与当时的名医姚国美有关。医生如何与寺庙联系在了一起?南昌姚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无姚不成医”真的确有其说吗?且看,本期江西珍档为你揭秘。
  居士重修佑民寺
  佑民寺开山1500余年,多次由于历经战火而重修,南昌人早有耳闻,对此,其寺内碑文也曾记载。不过,关于江西名中医姚国美与佑民寺的渊源,却甚少人知。
  在佑民寺内,其自述历史的碑文中有一句话“主其事者南昌名医姚国美”。佑民寺向记者提供的《佑民寺开山1500年》中,对此有详细记载,揭开了这一历史谜底。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强占佑清寺为营房,此后,国民党军队竟将寺宇殿堂作为军火库,划为禁区,僧人全被驱出,香火中断。驻在寺中的军队,多次在寺内造成火药爆炸,致使寺庙严重受损。1927年,八一起义军攻打了这一国民党军队弹药库。
  1929年,被誉为“南昌居士”的名医姚国美带头捐出3年诊金,与曾非欤、南海行宫住持恒定和尚共同发起修复佑民寺。此后,姚国美在山门右侧房中开设中医诊所,施医舍药,以药金所得供寺中香火油金。修复竣工之后,国美等人共同商议,将寺名改为“佑民寺”,并沿用至今。
  据南昌姚氏族人姚玄介绍,此后姚国美等又联同佑民寺念佛堂成立南昌居士林(又名觉集念佛林)。在此前后,慈舟法师、印光法师和居士梅光义等相继到佑民寺讲经说法。西藏诺那呼图克图及其弟子贡噶上师也先后在佑民寺启坛,灌顶传道。佑民寺自此重振声威。
  名医姚国美传奇
  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研究员章文春介绍说,姚国美是中医名医,也是江西中医学院奠基人。
  姚国美(1893—1952),字公裳,号佐卿,南昌县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十八岁时以全优成绩毕业于江西医学堂,次年即独立开业行医,逐渐名声噪起。他操内、妇、儿科,精于诊察、遣药,往往医到病除。医学大家谢双湖称赞姚国美医术精湛。
  20世纪20年代初,姚国美被公举为神州医药会江西分会会长。1929年国民政府意欲立法废止中医,他与医界及广大人士极力反对,始告寝息。为振兴中医事业,姚国美曾捐资创建神州国医药会江西分会会宇,并兼任会长。为改变中医教育靠“父传子、师传徒”的落后状况,以振兴中医,培养人才,他于1932年创办了中医专门学校,自任教务主任兼病理学、诊断治疗学教师。后又在庐山开办高级中医人才进修班,将优秀毕业生加以提高,其中姚荷生、张海峰、姚奇蔚、万友生、孙书伟、杨卓寅、王家瑞等,后来均为江西中医界的中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中医事业,创办了江西实验中医院,邀他出任院长,他由衷感激,欣慰平生夙愿在新社会得以实现。
  据南昌姚氏族人姚来水介绍,病人中曾流传着“请了姚国美,死了也无悔”的童谣,可见他在当时医学界的地位。姚国美治病,取法和缓,精于诊察,遣药不敢稍有疏慢。他曾说过:“医和、医缓,古圣以此自称。议病果真,方药自然中肯。”
  “无姚不成医”
  当然,不止是姚国美,姚氏族人中,还有一句童谣“无姚不成医”,足以说明姚氏在医学界尤其是中医学界的辉煌。
  姚来水说,除了“请了姚国美,死了也无悔”外,当时流传的民谣还有“请了姚稚山,胜过吃仙丹”、“请了姚再福,死了也不哭”、“请了姚介卿,死了也甘心”等等,这些都是姚氏知名的医生。
  事实上,自南昌姚湾始祖姚谷清和斗门始祖姚澄开始,姚氏便历代出名医。此后姚氏辗转全国各地行医,如在平阴县行医40年的姚国贸,在山东沂州开药店的姚郎庭、姚光庭、姚春融,在江苏青口镇开药店的姚紫垣等古代的名医,近现代则有姚荷生、王阿婆(姚家媳妇)、姚绍祥等人。
  姚来水分析说,一方面是因为家学,另一方面也与樟树“药都”有关。姚氏很早就在樟树落地生根,也有后人历任樟树镇商会特别会董等职务,明清时在盐城、徐镇、淮城、临沂、曹县等各地设立了20余支药行分会。
  900年南昌姚的历史
  事实上,自姚谷清于宋乾道年间(约1180年左右),徙居南昌萄竹湾成为姚湾始祖以来,姚氏在南昌已有900年的历史了。
  据南昌姚氏族人姚卿芳介绍,姚氏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4100年前的远古时期,公元前2102年,“三皇五帝”之一舜帝出生于诸冯的姚墟(今河南濮阳),以地名为姓,舜帝名为姚重华。南昌姚氏则起源于隋代,公元606年,舜帝86世孙进士姚彦国从汴梁续贤乡来隆兴路富州(今丰城),任儒学山长,隐居灵源,后子孙又到南昌地域定局,成为南昌姚氏始祖。
  目前,南昌姚氏由8团11族25分支组成,主要分布在南昌县,以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省。姚卿芳认为,姚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和百家姓中的母姓之一,“姚妫二姓可通用”。
  文/记者黄浦江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2 20:1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1-22 20:19 编辑 ; @  H8 o& X7 g# q; }1 ]

. Q- K( ~' y( x( B佑民寺里的铜佛殿: E8 V9 \! P; E4 K$ \7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2 20:2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1-22 20:23 编辑 0 ~8 x( G& v( p4 z+ m8 d7 \6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22 20:16
0 F6 ~9 p3 x5 }4 ~, W: K7 U. T佑民寺里的铜佛殿

+ ]- |3 k# i- t+ ~9 n. w+ t
. v+ {) V! i1 g9 z0 j记载姚国美事迹的碑文
作者: 南昌姚公瑞    时间: 2013-11-22 22:23
本人十分荣幸:自从上个世纪1972年起,我就居住在距离佑民寺距离不到200米的南昌八一公园东门的苏圃路1号小区里。真是万万没有想到:佑民寺和我们姚姓有着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缘份!真是上天有福,后天有贵啊!我一定要立志做一个好姚氏宗亲,为姚氏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3 10:36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3-11-22 22:23
. Y7 X/ T+ H4 y4 F8 j1 S本人十分荣幸:自从上个世纪1972年起,我就居住在距离佑民寺距离不到200米的南昌八一公园东门的苏圃路1号小 ...

# @! `3 n  ~; B0 g5 ?公瑞爷爷:; n# Q9 r3 h# P. |" q
     我还要告诉您一个您万万想不到的事情。佑民寺原来的界限,向南到了皇殿侧,即现在百货大楼,向北到了下沙窝,八一公园的南湖,北湖都是佑民寺的放生池,您现在居住的地方,包括南昌二中都是佑民寺的范围。当年,佑民寺有“跑马关山门”之说。
6 X7 U' Y; \& y. B; v您是住在庙里不知庙啊。这是人生中的最高境界!哈哈!
( i+ B3 L! e' r+ _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11-23 12:23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23 10:36
9 V9 e$ T- h8 k& q; s4 f! K公瑞爷爷:( o: H- i1 S4 V, R. T! v7 w( b" L
     我还要告诉您一个您万万想不到的事情。佑民寺原来的界限,向南到了皇殿侧,即现在百货 ...

1 b% Q) H9 D% K0 j' h7 @7 h5 G2 u" H      早已听闻佑民寺与姚国美的关系,与南昌姚氏的关系。万万想不到是今年,万万想不到是绍弦兄带我游佑民寺!4 n, ?6 j8 e, L
    知道了佑民寺的历史,知道了马祖,知道了大铜佛,知道了韩国佛教与佑民寺的关系,知道了马祖和佑民寺在佛教中的地位。
7 [9 T; m% v! q& o* k, B    谢谢绍弦兄。真是沾了国美公的光。. z& i5 Z! o# F" e% M( Q. N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1-23 12:37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11-23 12:44 编辑 5 f; m5 q8 \2 _0 @7 a- v. a

# Z* [' f4 ~8 m. e& Y+ Y4 R据说南昌有"三宝",其中有两宝就在佑民寺,第一宝是铜佛,第二宝是铜钟,都在佑民寺。另一宝是普贤寺的的铁象,可惜已经不见踪迹。现在专业人士依据人们的描述,画出铁象的图形,动员大家查找。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1-23 12:37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11-28 20:40 编辑 7 ?: {  D% ^/ L: e* L+ `% S: [

. _  Y0 n: j# A2 V, p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22 20:21 记载姚国美事迹的碑文
& [; J2 r% E7 O: O9 j7 U
- {% \( _. W$ d+ |4 W
前几日赴南昌祭祖,后专程游了佑民寺,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可惜暂时无法上传,待以后补上。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1-23 12:59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3-11-23 12:37 前几日赴南昌祭祖,后专程游了佑民寺,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可惜暂时无法上传,待以后补上。

# g+ Z" U3 U* i9 n8 S请大家百度两篇文章:1,南昌三宝能否重现辉煌?2,永不湮灭的辉煌!南昌三宝。, B7 p( }# w* v& k' D7 o
  请绍弦哥复制上来,以飨宗亲。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3 12:59
pszyyao 发表于 2013-11-23 12:23
7 R) O( @' a9 h4 ]: |% J3 w; T. o早已听闻佑民寺与姚国美的关系,与南昌姚氏的关系。万万想不到是今年,万万想不到是绍弦兄带我游佑 ...

0 n/ V2 {; n% @- p  D- j6 K( a% y6 j     谢谢教授的夸奖!5 Z' n) L! j( O5 z* Z, e- p, l% Z
     佛家讲缘分。我确实是占了国美公公的光,每次带姚家人去佑民寺都得到了盛情款待,佑民寺与我们姚家人情深意重。
2 \0 Y' T3 n$ U7 _1 d     
* O, ~3 |; I3 v1 P- _. @1 Y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3 13:1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23 12:590 J7 Z9 \+ M1 H- h% |* A
谢谢教授的夸奖!
+ l5 s4 {! M% u     佛家讲缘分。我确实是占了国美公公的光,每次带姚家人去佑民寺都得到了盛情 ...

) R! y9 V7 k- C! d% v( L
“南昌三宝”能否再现辉煌 , P3 O1 A9 t5 V2 ^

2003-7-2

$ P: q) p# ?, D9 F- O8 m# L! F  a
    老南昌们可能还记得,以前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南昌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这里所说的就是佑民寺的铜铸接引佛、铜钟和普贤寺的铁象这三件宝贝。不管在什么时候,南昌城里的三件宝物都是南昌人最大的骄傲,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三件宝贝相继在世人的眼里消失了。
# K" p$ S( w; g  s
: O# u1 n* R) g+ E    后来,在各方的努力下,佑民寺的铜铸接引佛、铜钟成了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但是最神秘的普贤寺的铁象却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昨日,南昌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正式绘制出了普贤寺铁象的电脑复原图,并且公开向民间寻找这件失传的文物,同时,本报热线6393333等待知情人提供一切线索,包括你的回忆。
- C- M6 D; @! K. f& y9 K1 Y
6 S$ y# ^- \3 Q0 K9 [" d) [0 X. H( O& o- j  南昌三宝辉煌一时; C, l7 K# Z2 a& E* C/ e
5 m4 a6 S& p7 c$ Z$ n: P$ w
    据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介绍,南昌的很多史籍中都记载了南昌的三宝,但“三宝”中真正保存下来的只有铜钟。据介绍,铜钟高七尺,宽一丈四尺六寸,重一万零四斤,是在晚唐时期铸造的,目前已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重点保护文物。7 L" j% U- N  q  r5 Y% W- C

5 @$ [# K+ S3 ]2 C0 [8 j    李馆长告诉记者,“南昌三宝”之二的佑民寺铜铸接引佛,高一丈六尺,重三万六千斤,而且完全是由铜铸成的。但在“文化大革命”时,铜像的一只手被砍掉了,到了1970年前后,铜铸接引佛作为废铜烂铁被人锯掉,甚至还要全部被熔化。直到十几年前,铜铸接引佛才被按照原来的样子复原了。李馆长称,现在最难找的就是普贤寺的铁象,因为铁象消失前一直都被锁在房间里,见过它的人不是很多。
, X5 |- x% v. m/ ~# b# e  X' A
# p1 Z8 J' N1 L( ]' x  用电脑复原宝物  G4 K1 k# l8 v9 X

1 g* Y* `5 r6 v% s7 @4 Z) h    记者了解到,多年以来,南昌市博物馆的众多专家就多方寻找神秘的普贤寺铁象,李国利馆长甚至和很多考古专家一起远赴普陀山,从众多的铁象中寻找普贤寺铁象的影子。
+ c, K6 E, e/ E+ G6 A
; ~, p& y* {" b( T# ?* n. ~    经过多年的查找和分析,专家们认为,在铁象的众多造型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大象半跪式和直立式两种,但李馆长和大多数专家认为最有可能的还是后一种。因为据知情人回忆,自己小时候曾经可以从铁象的鼻子上滑下来做游戏,而铁象的肚子里面甚至能躲进10多个小孩,而且,铁象的足部都踩着不同的莲花。
/ t1 u( _: Y$ V6 P/ ?8 j: I% a$ A
; b  u6 c3 ], o" X3 r/ q0 m6 A  本报开通寻宝热线, @) g' ?5 p7 u! |; K7 z3 [

9 h; Z1 e0 ~3 o4 z    为了完全忠实于历史文物的原状,南昌市博物馆的专家和其他文化部门的人士正在进一步寻找失传文物的线索,并根据线索将复原图不断修正,直至达到历史的原貌。本报也将全程跟踪铁象的寻找过程,我们希望“南昌三宝”聚首的那一天尽早到来。% X6 R+ J9 |8 {2 ]3 A1 D/ x% u# t0 Y4 B
) {  @$ B& U9 p9 }
    从今日起,本报将同时开通热线6393333和6395051,寻找“南昌三宝”之三的铁象线索,如果您知道任何有关铁象的消息,请打电话告诉我们。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3 13:21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23 13:14
% `4 s, X5 {. o) P0 q( w; a- h7 s
姚国美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 时间:2013-10-26 22:41 来源:江西晨报                   晨报记者 黄志良  
2 v+ x; p0 v0 E2 v. c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3 13:2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23 13:21
% D& W" i- u- O0 l, r3 {4 `姚国美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 时间:2013-10-26 22:41 来源:江西晨报                   晨报记者 黄志良   ...

' a4 w7 X/ B4 P: F3 d1 a姚国美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2) 时间:2013-10-26 22:41 来源:江西晨报                   晨报记者 黄志良       ; N5 ]% Y- `9 X" o+ ?7 A  z5 `9 s/ _
  据了解,当时江西中医界的四大名医姚国美、张佩宜、江公铁、刘文江都在该校任教。据《江西省志》记载:以学校形式发展中医教育,培养中医人才,在江西始于1933年成立的江西中医专门学校。: u/ h0 d, l8 \! a4 M6 o
抗战爆发校舍被毁
5 z! X8 B3 K1 [& M, e% V7 i学校仅办一届即遭逼停' s6 {* r  _, ~
  记者查阅档案资料发现,1937年夏,江西中医专门学校还在庐山办了一期专题研究班,招集已毕业学生与即将毕业的学生以求继续深造。由当时的江西名医谢双湖、沈叔樵执教,讲授《伤寒论》和古文,历时3个月。; j2 p  H# P  O- U
  在研究班结束后不久,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之初,日本飞机对南昌城疯狂地进行轰炸,致使该校校舍教学设备全部被毁,师生离散,姚国美苦心兴办经营的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在形格势禁、风雨飘摇的国内环境下,遭战火逼停。- Z6 l. M" i4 e5 z
  1949年,南昌解放,新的人民政府当即着手创办中医实验院,并且有意邀请姚国美出任院长,但是当时姚国美已卧床不起。据《江西省志人物志》记载,1952年,姚国美因病辞世,留有中医教材《病理学讲义》《诊断治疗学讲义》。他用这些讲义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课,为发展江西的中医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1-23 13:3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23 13:24 姚国美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2) 时间:2013-10-26 22:41 来源:江西晨报 晨报记者 黄志 ...

% i# e3 v) V) h* _9 W4 i- c大哥发了这么多帖子,等我下班来看。
作者: 南昌姚公瑞    时间: 2013-11-23 13:51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23 10:360 ~+ g- `2 r3 P# s% _# e8 t
公瑞爷爷:
8 X( A6 P& Z9 l; T4 m$ o. p6 e- }     我还要告诉您一个您万万想不到的事情。佑民寺原来的界限,向南到了皇殿侧,即现在百货 ...
+ b3 x# y  f2 c9 s
如果条件和时机成熟,我就打算去佑民寺做和尚吧。看来也许是一个人修身养神的极乐世界!嘻嘻。1 O9 A* {9 E1 E6 ~+ r, @3 l9 e

作者: 南昌中医姚明明    时间: 2013-11-23 15:07
本帖最后由 南昌中医姚明明 于 2013-12-1 23:39 编辑 6 J: k& j# M- c3 k

& k% P6 w9 [) _* c                  江西中医界《四大金刚一尊佛》- H* e7 O8 x* w9 u' U0 ?, Q

$ x; X# |- ~" K5 q9 U0 V/ E- F6 W! A% }% u+ h% }+ J# k

, C7 S+ F4 i2 B3 G5 O7 N+ N3 H  @(2011-04-25 21:32:51) 铁杆中医论坛  转载
7 R0 H2 g( R! ~. R, ]- V7 d                                    
: R7 z5 k( {& n3 r
4 d( |& y- U# I; g4 z
( ~( E9 _& c4 T1 W- M& W# M
标签: 名医分类: 经方医家
" x6 l) w! q+ ^) C6 l$ ?! ?
+ g" C: @$ g& M0 O: Z+ N( n! S
   
% j/ A% m! e6 o" R& y3 i1 p6 ~     姚国美(1893—1952),字公裳,号佐卿,江西南昌县人;姚国美出生于中医世家,系黄帝御医传承八佰年,有家谱可查巳祖传十代。十八岁时以全优成绩毕业于江西医学堂,曾得到名医文霞浦的精心教诲,次年即独立开业行医,逐渐名声噪起。他操内、妇、儿科,精于诊察、遣药,往往医到病除。中医学家谢双湖称赞姚国美医术精湛。姚国美治病,取法和缓,精于诊察,遣药不敢稍有疏慢。他曾说过:“医和、医缓,古圣以此自称。议病果真,方药自然中肯。”20世纪20年代初,姚国美被公举为神州医药会江西分会会长;姚穉山被公举为神州医药会江西分会监委主席。1929年国民政府意欲立法废止中医,他与医界及广大人士极力反对,始告寝息。同年,他带头捐赠三年诊金募化重修佑民寺,兼售中医书籍,并设门诊部为劳动群众治病,后来南昌有“请了姚国美,死了也不悔”民谣流传。为改变中医教育靠“父传子、师传徒”的落后状况,以振兴中医,培养人才,他于1932年创办了中医专门学校,自任教务主任兼病理学、诊断治疗学教师。后又在庐山开办高级中医人材进修班,将优秀毕业生加以提高,其中姚荷生、姚奇蔚、张海峰、万友生、孙书伟、杨卓寅、王家瑞等,后来均为江西中医界的中坚。
( U7 S) f0 z' y, R5 d' S, {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中医事业,创办了江西实验中医院,邀他出任院长,他由衷感激,欣慰平生夙愿在新社会得以实现。姚国美逝世后,留有中医教材《病理学讲义》、《诊断治疗学讲义》,该二书约于1933年经姚穉山先生修辞润色脱稿,由 “國醫専門中醫學校”内部印刷,作为该院的大学本科教材。现二书合为一部取名为《姚国美医学讲义合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讲稿精炼,诊断治疗的关键处阐发详明,多有点睛之笔,对学习中医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Q9 A6 P# H5 s& h
     1949年南昌解放,不久党中央批准江西创办中医实验院,基建经费恰恰为二十万元,历两年即已告成。省领导有意邀请姚国美先生出任院长,时先叔卧病已自知不起,骤闻喜讯,竟狂欢如儿童。家人为之诧异,盖平生夙愿,得共产党领导才算完成,一时喜出望外,不禁啼笑交作,热泪挥洒,数日即安祥逝世。逝世之前一天,仍曾力疾起坐,为人看病。逝世之后,吊者盈门,出丧之日沿途设祭,络绎不绝,其医效之深入人心。    9 P- j: x6 h: }' h; c- K# P
姚国美先生一生可谓与学用祖国医学相始终。事业虽非过分伟大,但隐隐具有教学、临床、科研三结合之雏型;著作虽不算多,但隐隐具有以科学方法整理古典医学,使成较明显的系统,而且言简意赅,无一言无文献根据,亦无一言无临床现实意义,不失为理论紧密结合实践之创作。所以它的作用,虽然出于江西,但流传外省,辗转传抄,几乎形成学用一致的江西风格。其侄子姚荷生,江西中医学院终生名誉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 d6 J, R; f7 y7 G4 r
. U. a: n6 f; W& e

4 Q1 J' ]( p# N1 i& L  {  d     姚穉山:(1870—1952),字继鍢、号本崇,江西南昌县人;姚穉山出生于中医世家、祖辈世业医,系黄帝御医传承八佰年,有家谱可查巳祖传十代。幼读书,攻科举,举廉生;后因废科举,秉承庭训,14岁刻苦专研岐黄之术,精读医道自《灵》《素》《难经》而始,又遵熟背先贤金元四大医家著作之旨,熟心熟读、博览群籍、沉思力索、常彻夜不眠……。随父世培公游学直隶省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悬壶济世十载有余,尽得其传。世培公悬壶直隶,享有盛名;祖父盛杰公亦为乡里名医,治病救人,随行方便,医术医德,誉满乡里。先生于32岁时由河北返回故里,悬壶南昌,名满江城,抱济世之心,以精湛的医术,对妇科疾患及疑难杂症,莫不药到病除,当时就有“请了姚穉山,胜过吃仙丹”之民谣。1 b3 f7 \0 }+ |+ t/ b; k+ j% _
    先生与姚国美、谢双湖、张佩宜、张心源、江镜清等人创办神州国医学会,任该会监委主席。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教育为本,先生独具慧眼具有远见卓识,执意宏扬祖国医学,培养中医人才,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遂愿与神州医学会同仁商量,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积极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夜以继日亲自校阅并修辞润色姚国美中医教材。造就一批优秀中医人才,成为我国近代中医界泰斗,如姚荷生、姚奇蔚、张海峰、万友生等,均为国家特殊科技人才,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作出了卓越得积极地贡献!大黄先生、名噪杏林。先生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方法具有独特见解,特别对气机的升降,血液的流通,脾胃的健运尤有独到之处。如在用药上,恒以大黄与干姜配合,当归与紫苏配伍,栀子与厚朴相伍,大黄与川乌合用,干姜与黄连配合等;说明了先生独具匠心,运用灵机,辨证施治,泛应曲当,著有《伤寒论金匮补正》和《临证心悟医案》两部传承珍宝巨著。
+ ^; S% W* F: t3 f$ a4 I: a% ~2 n* G
      一九四九年南昌全城解放爆竹喧天,先生喜出望外,拍手称快,一致庆幸总算盼到尽头了。先生思想新颖,平易近人,破除迷信,适应潮流,对待新鲜事物非常欣赏,接受很快,平时订阅三种报刊:上海申报、新闻公报和江西日报,若白天诊务繁忙,晚上抽暇也要浏览,先生目光远大、心胸宽广、修德养心活到八十三高龄。先生号本祟,就是以姚祟为榜样,常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事实上先生成了名副其实的良医,一生冰清玉洁,为国家分忧,为民众解困,医德第一,医术高超,堪称医界典范,永为世人所敬仰的表率。其长孙:国家级名老中医姚奇蔚就是其弟子。
' _, `$ a, [- G6 k! }5 J, Y其中儿子:姚舜文没有继承祖业,而是从事的教育工作;姚屏,号舜文,乳名新世,谱名武宪。8 ~: B# K8 j0 R( r) b
1911年农历二月初五出生于南昌县斗门村,中医世家。在家中行三,从小受父母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茁壮成长,由初中而高中, 1933年春在江西省立第一中学,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国立暨南大学。1937年秋在暨南大学文学院外国语文学系本科毕业,为文学士。姚舜文从事教育工作一生一世,先后创办‘四所’私立学校,即解放前〖私立东南国医专科学校〗,解放后〖诚信会计学校〗,〖洪都业余学校〗及〖中华业余学校〗为国家培育十万以上的人才。
6 A6 h0 o/ r7 w

, Y( M; N% ~- f# s' _' h: P9 h7 l) c
    谢双湖:(1880—1951),江西清江人,清末秀才;年少家贫,幸邻村有一个精于医学的姓杨的举人,看中了双湖聪慧好学,既欣赏双湖的才华,又同情双湖的处境,当时正好碰上废除科举、提倡新学,便特地聘请双湖做自己的家庭教师。他对双湖说:"你是聪明后生,将来大有希望。但是生儿育女以后,何以为生?如果不嫌弃,你就教我的小孩读书,我教你学医。"于是,谢双湖便一面教书,一面学医。后学有所成,悬壶乡里,常以经方重剂起人于沉疴,民间有传唱:“请了谢双湖,死了也心服”之谣。6 v0 ]* f8 s( z7 o
    谢与江西名医姚国美、姚穉山、熊鼎成等共创南昌神州医学会;门下桃李,多为江西中医界之中坚力量。谢秉性刚直,重信誉,自认以医治病而不可以以医自瞻,故遇到贫病每每步行送诊送药,而于富豪则必备轿收取重金。商界仰慕其名,争先罗致。抗日战争后,家境破产,信佛,居赣州及樟树之寺林,不悬壶,每遇求医者,必先推荐给学生,喜治学生求教之疑难病例。谢曾以白头翁汤治疗尿闭,后屡试屡验;谢之长孙,患伤寒,高热持久不退,谢处以大剂量大黄、芒硝、犀角等,其媳私减其量,至五剂方退热;后邻居某寡妇之子亦患此病.其媳即以所减剂量之药连同晒干之药渣送服.亦愈.著有《伤寒论批注》手稿,惜因战乱丢失,未能刊印,甚为可惜。
9 p+ Y8 K  E1 D# @- X  j( n   & r2 e9 W' n% }+ ], |$ u# m) x
     
# B* L, R4 P) f     张佩宜:(1863—1937)字恭甫,江苏镇江人氏,自幼从扬州名医李宏道习医,又在扬州小茅山攻读医书,学业有成后,张佩宜来到南昌,投奔亲友开业行医。先生医术精湛,擅长于治疗内科疾病及妇科病。现张氏传人保存有张佩宜撰写的部分医案。张佩宜的医案以温热案为主,能药到病除,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先生熟谙《内经》、《伤寒论》、《金匮》等经典著作,对温病学说更有深湛的研究,在临床上精于时病及妇科,疗效卓著,誉满江西;医术精湛,学识渊博,撰写医学日记四十一册,医案十余册,其中温热案占十之七八,风格近于叶、吴;对《伤寒论》方姜、附、麻、桂更有悉心研究,并有独到见解。当时温病流行,湘赣医界习用辛温之剂,然先生用药十分清灵活泼,遣方择药,临中时弊,每能药到病除,声誉鹊起;先生曾任江西最早之中医学校——江西医学堂堂长,著有《中医病理学》一册,又曾与南昌同道创办神州医学会,为江西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子张海峰,国家级名老中医。* C$ |" R1 E, h, ?8 g0 c4 |5 N
4 _/ ?' k1 ~9 ^
   
; d0 `: K: `* [" K% W     谢佩玉(1873~1953),字清舫,号石禅居士,又号石叟,江西南城人(南城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市中部,居盱江下游),清拔贡生。名医谢映庐之孙,谢映庐祖居江西南城,三世为医,熟读医书300余家,临证40余年,声誉卓著,其宝贵的学术经验主要反映在《得心集医案》(又称《谢映庐医案》)中。谢佩玉随叔父谢甘澍学医,家学渊源,精研《内经》,擅书法。1915年在南城悬壶应诊,著书立说,撰有《方论集腋》一部,于1916年正式刊印问世。1921年赴南昌挂牌行医,1933年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成立,受聘为该校《内经》课教授,编写《素问节要集注》一书,作为教材。抗日战争爆发,返回故里,仍操旧业,亲自授子庄泉习医,口讲指划,务穷其理,1949年冬迁居抚州金溪县浒湾安度晚年。: r9 g) ~5 h9 k! ~4 S) O9 N6 u7 B
    谢佩玉不墨守成规,博采众家之长,涉猎西医,并吸收其精华、融会贯通为己用。曾言:“西医解剖之实验,分科专长,循学术无国界之先例,研习其理而有吾医学臻完善严正,则诸君所成就必有以杰出其群,宣国粹之光华”。他医德高尚,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对贫困者抱济世救危之心,施诊赠银。他亦冲破世俗的框框,广纳名徒,把祖宗的中医学真正发扬光大,一直被誉为江西中医界“四大金刚一尊佛”中的一尊佛,成为又一代谢氏名医。1953年12月无疾寿终,享年81岁,葬浒湾镇藠岭羊子山。
7 S* T0 ~3 A, o. @0 J3 G        
  Z/ v& V2 r# z; N; s$ |8 H    四大金刚一尊佛除一位在1937年去世外,其他四位都在51-53年期间离世,是江西中医界的重大损失。
作者: 南昌中医姚明明    时间: 2013-11-23 15:20

, ^; H: Y! c7 i9 h, v【姚穉山小传】
5 O/ ?! z% `5 d7 }# Y5 u; |; Y" `5 L7 t. Y. O) t9 {6 ~
姚穉山(1870~1952) 谱名继鍢,号本祟,生于江西南昌县斗门村。黄帝御医已传承十代,从少年起在祖父薰陶下,潜心熟读、精心熟背《黄帝内经》及金元四大家经典著作,操内、妇、儿科,细心诊治,审症求因,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医名著于省内外。创建神州国医学会江西分会,被推选为该会监察主席;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夜以继日亲自校阅并修辞润色姚国美编著中医教材,造就一批全国著名老中医杰出代表:姚荷生、姚奇蔚、张海峰、万友生等。撰编《临证心悟医案》和《伤寒论金匮补正》两部传  承珍宝巨著。7 f4 G. G6 u+ d  X8 R( @

全一册.jpg (51.55 KB, 下载次数: 506)

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教课书籍

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教课书籍

姚穉山先生撰著.jpg (202.03 KB, 下载次数: 480)

姚穉山先生撰著

姚穉山先生撰著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11-23 16:51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11-23 16:53 编辑 4 o2 X8 {/ M, }2 D2 `6 j

. U4 V% @/ M+ ]+ x3 N我南昌姚氏每代都有好几位名医.希望今后出更多名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1-25 08:54
姚卿芳 发表于 2013-11-23 16:51 我南昌姚氏每代都有好几位名医.希望今后出更多名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M% j' N" E/ \  d是的,南昌姚氏历代不仅在南昌老家出了很多济世名医,就是外迁的族人中也不乏医林高手,为祖国的中医中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