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27 12:08:41
|
只看该作者
9月,刘少奇在“八大”上作政治报告时指出:“我们愿意用和平谈判方式,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而避免使用武力。如果不得已而使用武力,那是在和平谈判丧失了可能性,或者是在和平谈判失败以后。”10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明确表示:“台湾可以派人来大陆看看,公开不好来可以秘密来。”台湾回归祖国以后,“一切可以照旧”,“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他表示:“谈好了,可以订个协议公布。”毛泽东还指出:“台湾只要与美断绝关系,可派代表回来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周恩来就蒋氏父子等人的人事安排作了具体的说明。
& f& m* O( [# t7 H, s! U9 u
5 R' p6 x+ l4 \5 e 1957年4月16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会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时说:“国共过去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翌日,《人民日报》首次向外公布了共产党准备与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消息,在海内外引起很大的震动。
) L; y- i2 [/ i6 }
$ ]: u# }* ?( A9 [ 毛泽东、周恩来多次就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进行阐述,其要点有:一是省亲会友、来去自由。中国政府充分理解在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及早与家人团聚的心情的愿望,他们可以同在大陆的亲友通信,可以回到大陆省亲会友,各级人民政府保证来去自由并提供各种方便和协助;二是既往不咎、立功受奖;三是国共合作、爱国一家,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中国共产党准备与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四是和平解放、互不破坏。0 s" ?; W+ z" I$ p, J; J
3 o5 X+ K0 z. E& ]
毛泽东巧妙利用炮击金门,和蒋介石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达成了一致7 w, E1 P/ K, ~3 `9 f1 z( E
4 t2 K1 u3 u3 C0 G Y3 C6 z. C2 h' G# F& I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毛泽东解放台湾的步骤上,先要解放金门、马祖,然后再解放台湾。195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战事的发展和美蒋关系的变化,作出了“暂不收复金、马”的重要决策。2 C9 J8 ^! {! T
# B4 C5 c" }8 e- l! u* D 这一年,蒋介石派兵轰炸我沿海地带,并向美国请求武力帮助,两岸局势顿时紧张起来。面对日益紧张的台海局势,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7月12日,毛泽东下达了准备炮击金门的命令。8月17日,毛泽东到北戴河亲自指挥炮击金门战事。8月20日,毛泽东下达炮击金门的决定:立即集中力量炮击金门,把它封锁起来。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8月23日至9月3日,解放军用炮火封锁了金门,拿下金门指日可待。正在此时,毛泽东突然下达命令:前线各部队从9月4日起停止炮击金门3天。这一决定令国内外大为费解。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叶飞在回忆录中说:“毛主席决定不拿下金门,现在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留下一个对话的渠道。” C) c/ |( ]( ?" s1 p3 m
3 S" |# S1 q" Z( ]: B! }
金门炮战爆发伊始,美国态度强硬,声称要介入“台海危机”,但其实际行动只是为国民党向金门运送补给的船队“护航”。为避免卷入中国内战,美舰护航仅到金门3海里以外,空军并不介入。然而,解放军猛烈的炮火使其补给船队屡遭重创,美国“护航”行动连遭失败。美国先是呼吁停火,然后逼迫蒋介石从金、马撤军。美国此举,一是摆脱自己进退维谷的被动局面,二是斩断蒋介石与大陆联系的纽带,以便实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但蒋介石予以坚决抵制,断然拒绝了美国提出的“撤退金、马”的建议,美蒋矛盾激化。此时,毛泽东清楚地意识到美国逼蒋放弃金、马的意图,重新考虑了立即解决金、马问题的利弊。为反对美国分离台湾、制造“两个中国”,将金、马留在台湾当局手中,更符合国共两党“一个中国”的共同利益。于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暂不收复金、马的新决策。
4 ]6 m9 c7 P7 u, Y3 N
" Q6 V- y" Z m% b1 r 8月27日,对毛泽东意图不知情的解放军总政治部以前线指挥部的名义连续广播一篇广播稿,提到“对金门的登陆进攻已经迫在眉睫”,引起了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9月1日,毛泽东从外电中得知这一情况,对总政治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责成中央军委起草了《对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军事斗争的指示》,9月3日经他审阅修改后下发,其中提出:“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问题的全部、彻底解决,不是短时间的事,而是一种持久的斗争,我们必须有长期的打算。”这说明毛泽东对台湾问题长久性的充分估计。
* p; c0 ~* _9 C; u3 P7 b J, k' G! R4 z1 \+ j4 U
10月3日、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台湾海峡局势,指出:“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如何?这样做的好处是金、马离大陆很近,我们可以通过这里同国民党保持接触,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打炮,什么时候需要紧张一点就把绞索拉紧一点,什么时候需要缓和一下就把绞索放松一下,可以作为对付美国人的一个手段。”毛泽东最后说:“方针已定,还是打而不登,断而不死,让蒋军留在金、马。”这就是著名的“绞索”政策。, i# k4 k3 z8 A& `- C
* i4 Y, b) f% d a( I9 N, B
10月6日,毛泽东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敌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并予以熄灭。这就需要谈判。”“建议举行和平谈判,和平解决。”毛泽东宣布“从10月6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 A8 y9 c' k F' t
/ d, m+ S% Y' M# M- }' z
10月13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接见了曹聚仁。毛泽东说:“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和他合作。我们赞成蒋介石保住金、马的方针,如蒋撤退金、马,大势已去,人心动摇,很可能垮。只要不同美国搞在一起,台、澎、金、马都可由蒋管,可管多少年,但要让通航,不要来大陆搞特务活动。台、澎、金、马要整个回来。”毛泽东接着指出:“我们的方针是孤立美国。他只有走这一条路,不走只有被动。要告诉台湾,我们在华沙不谈台湾问题,只谈要美国人走。蒋不要怕我们同美国人一起整他。”毛泽东还描述了统一后的台湾状况:“他(按:蒋介石)的军队可以保存,我不压迫他裁兵,不要他简政,让他搞三民主义,反共在他那里反,但不要派飞机、派特务来捣乱。他不来白色特务,我也不去红色特务。”曹聚仁问:“台湾有人问生活方式怎样?”毛泽东说:“照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周恩来补充说:“美国企图以金门、马祖换台湾、澎湖,我们根本不同他谈。台湾抗美就是立功。希望台湾的小三角(指蒋介石、陈诚、蒋经国)团结起来,最好是一个当总统,一个当行政院长,一个将来当副院长。”毛泽东在这里明确了台湾“高度自治”的权限,即允许保留军队,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权力架构。$ M1 w+ |" V: K5 b" j
7 s( ]4 e4 r" f$ H E, W
10月13日,福建前线电台广播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命令》,宣布“从本日起,再停两星期,借以观察敌方动态,并使金门军民同胞得到充分补给”,同时指出“这是民族大义”,“是为了对付美国人的”。10月25日,毛泽东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了《再告台湾同胞书》,揭露美国插手台湾的目的,提醒台湾当局当心美国人的毒计;规劝台湾当局,不可屈服美国人的压力。毛泽东同时宣布“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以利你们长期固守”。这样,对金门“打单不打双”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79年1月1日。8 O8 Z* }9 v6 a) | B1 {, r&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