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姚姓概述
作者按:前年发表了“湖北姚姓概述”一文,只是抛砖引玉。兹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大篇幅补充修改,作为资料,再次刊发。
作者简介:姚高才,字思源,笔名高悟、高霖,湖北沔阳人。无党无派,信而好古,长期徘徊儒道之间。从事过文秘,文教,文博等工作。不惑年后,致力古文化研究,亦善书法。在省内外发表专业文章30多篇,有专著三本。奉行“不求闻达,只图有用”。耳顺之时,自笑太愚。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汉水交汇于省城武汉;南靠洞庭,东邻鄱阳,水路交通非常方便。有关史料记载,隋唐时期就有姚姓人在此居住。自明以来,姚姓越来越多,散布全省,即使在鄂西大山区,也有许多姚姓人在那里生息繁衍。现将资料汇编如此。
一、浠水宰相姚明恭
据各地家族资料表明,鄂东以浠水为中心的姚姓人比较多,南宋绍熙年间,姚宗茂由江西饶州瓦霄坝徙居湖北浠水团陂。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支姚人逐渐移居到周边的罗田、英山、新洲、广水、鄂州、安陆、武汉等地。建有宗祠,堂号植本,现有三万多人。派序为:“宗定均彦志,群忠节义贤,应明士之正,科第家声远,闻行世祚芳,作客观国宇”。明代崇祯时期,宰相姚明恭,就是浠水姚姓家族的杰出代表,在他故里巴河镇仍有许多传说。
浠水临近的黄冈,有一支姚姓人的派辈是:“有虞家声远,闻新永足芳……”黄冈北面的红安县有三个以姚为名的村庄,同时也聚集百多户姚姓人家,始迁祖姚子泰明初由南昌瓦屑墩迁来,成为红安姚家咀一世祖,其派字有:“洪官辉绍象,先泽自留皇……”以“浚哲”为堂号。黄冈附近的鄂州有一支姚姓人,是从江苏迁来。其派辈为“文章华国宝,诗书传家长,光全守厚昌,盛世正贤良。”
武穴市大胜湾姚姓人光绪以前的派辈是:“圣宗万古邦,富贵华锦佳,才学盛百世,明志登金榜”。光绪以后沿用派字是:“熙均铿涣,和灿基錞、洪材炳奎、钟源荣照”。鄂东黄梅县有一支姚姓人,是明永乐年间从江西豫章(今南昌)迁至黄梅小池镇,今为姚湖村,其派序是:“宗光明广,世泽隆昌,腾蛟起凤,华国文章……”
作者: 姚高霖 时间: 2014-3-28 09:42
二、汉阳金牌姚春和
武汉市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在这里聚集姚姓人较多,不仅有从江西直迁武汉的,也有从浠水、黄陂、沔阳等地再次迁入者。在武昌有一支姚氏派字是:崇开宗绪胜,庆起文明长……在汉阳的蔡甸和永安堡,姚氏家族人员众多。其一世祖为兴一公。派辈为:“廷火土金水,木必应昌光,传宗开运会,辅国启贤良……”汉阳有个姚家岭,是湖边半岛,自清代以来,这里的姚氏精于铜艺,在汉口设有铜货铺,招牌“姚春和”,1915年,精工铜具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以其精湛的铜工艺术获得“金牌奖”。解放后铜制品逐渐消失,但姚春和这个响亮的品牌一直留在武汉人心中,现如发现一件“姚春和”的铜艺品,就会受到收藏人士的热捧。
在武汉市的江夏姚姓人,是明初从江西南昌筷子巷迁来(筷子巷是明初移民疏散地),一世祖姚道亨。荆门掇刀河车桥村有一支姚姓人,一世祖姚道隆,也是明初从南昌筷子巷迁来,似乎与江夏姚姓有同根之源,其派序是“应时开昌运,献瑞重国珍,盛代从文德,锦世传芳声……”武汉附近新洲县有一支姚姓人,派序是:“名承文绍世,弘德志存永……”武汉南面的咸宁地区,辖嘉鱼、蒲圻、通城、通山、崇阳等县市,咸宁市姚姓较多,其中有一支派辈为“仁大功秋,庆远佑长……”咸宁赤壁,紧靠长江,这里是三国时著名古战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姚氏有一支就在这里生息发展。其派辈为:“持身孝友,秉胜温恭,德业巍焕,闻见明聪,华庚复旦,寅亮天功……”
作者: 姚高霖 时间: 2014-3-28 09:44
三、康熙赠派黄陂姚
黄陂姚家集在武汉市北面,有姚姓的一大家族,现聚集居住地多达九个村庄,人口三千余众。始迁祖姚仕远及其族弟姚仕显于洪武二年从江西,新昌县天德乡二十五都灵源迁来,仕远落籍黄陂县滠源乡(现名蔡家店)“姚家老屋”。仕显定居黄陂北乡太极堂会,姚家大湾。派序为:“仕志用伯叔,季元宏自修,英标才盛世,继武定公卿,绍起奉景仰,向尚可必任”从黄陂姚姓派字看,与南昌斗门姚姓派字基本相同,可见有密切联系。此外,据传黄陂姚缔虞为官勤政有功,康熙为奖励他,为其家族赐派24字,自缔虞公起遵行:“承虞姚之正绪,立芳名于永世,诚为善以必昌,念前修其复志。”
孝感邻近有两支姚姓人,其一派序为“文章华国秀,忠厚传友家……”其二派序为:“道同明克德,光耀俭文祥……”元末明初,麻城是鄂东一带移民集散点,许多姚姓人从这里出发,迁到四川重庆等地,在宣汉、蓬安、大宁、奉节、巫溪一带仍有很多姚姓后裔在思念麻城这个故乡。有一位始迁祖叫姚唐是从麻城丁字街迁巫溪。从湖北迁川渝两地姚姓人,多是从麻城孝感乡迁去。据“麻城县志”记载,明初设有四乡,其中孝感乡后併入仙居乡。麻城有一支姚姓人派辈是:“文元开万世,正大启朝纲,吉成思学玉,国祚永代昌”。
应山县,现名广水市,有支姚姓派字为七言二句:“日锡嘉铭行继序,惟宗大体世培元”。他们的先祖是明永乐三年从山西洪桐县大槐树瓦石沟迁来。其族发展达到4000多人。
作者: 姚高霖 时间: 2014-3-28 09:46
四、江汉姚姓有联谊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中部,南依长江,北夹汉水,东邻武汉,西至荆州。现居住着20多支姚姓人,多属明代初期从江西迁来,也有来自浙江慈溪和湖南临湘。这多支姚姓人在各县市中互相渗透,彼此居住。如沔阳天福公家族,几乎分布在整个江汉平原及武汉市,还有不少人迁居外地。这支家族是明洪武二年从江西吉水县迁来,属吴兴堂,派序是:“上万一之大,光国有文章,道高朝盛世,仁厚继贤良,才学承先训,宗嗣永吉昌”康熙初年创修族谱,光绪十六年在沔阳城内建有祠堂。
沔阳宗圣公家族于明初从江西吉水螺川迁来,派辈是:“家邦宏化,允协钦明,显承先烈,修齐治平”。沔阳桑林垸姚姓家族是从江西吉安县竹林村迁来,派序是:“元亨利贞,仁义礼智,忠厚传家,文章继世”。沔阳隆公家族,是明初从江西安福桃溪迁来,谱传为姚崇后裔,现居沔阳深江,潜江杨市一带,有的分居江陵、监利姚家集一带,派字是:“大舜开先,(或是国应开先)安昌一传,圣作贤述,道德克权……”
天沔昌期公家族,属姚僧坦长子最公后裔,元代中期从浙东慈溪宦居竟陵养马咀,后有一支迁仙桃姚潭一带,派序为“文章重群英,定国守上先……”或曰“守上先祖德,允远发兴隆”。天门张港姚姓人派字:“仕宏大道,登永安昌,肇修人已,家生有光”在天门渔薪姚祠村姚姓人,明初从江西迁来,派辈是“廷上大臣,朝中明相,以道康时,其佑克壮,弘惟家正,孝友思常,笃清兴仁,风高节亮”
洪湖坪坊和黄蓬山一带有一支姚姓人,明初德庵、翠庵二公从安福县新乐乡迁移到此,派字为“立志存敦厚,齐家世有荣”以锦江堂为号。属南宋状元姚勉公家族。洪湖瞿家湾姚湾村,姚姓人是清代初期从湖南临湘迁来,派学是:“世泽昌盛,仕品维常,传家孝友,赞国贤良……”
潜江渔洋姚姓家族一世祖俊公,明初从江西南昌县瓦子街迁来,其派序是:“宋朝开基,本源自长,祖德宗历,万世克昌”。潜江王场姚姓人是明代初期从江西新干县迁来,他们是五代时宰相彦章公后代,始迁祖是仲华公,派辈是:“家以厚传,国本齐治,祖泽敬承,永世善继”。潜江龙湾,积玉口也分别有不同的姚姓家族居住。在姚家集的姚氏,与沔阳深江一带姚氏同为一宗,其派辈为“圣作贤述,昭明先修,齐家克成,远绍世祚”。监利另有两支姚姓人,派序是:“道隆朝廷,其惟仁孝”“世忠诗书,立本启后……”
汉川姚姓人分支较多,有一支是明初从江西吉水县仁寿乡,徙居应城,一世祖姚安定,其九世迁居汉川马口,派字是:“必定应兆,家国懋昭,志士贤良,宗德永绍”。这一支据姚立行考证,与元代大学士姚燧可能有联系,而姚燧又可能与姚崇家族有关系。城隍姚花台派字是:“朝廷之文,振起致泽,荣华富贵,长发其祥”。汉川神灵口、刘家隔姚姓人的派序是:“正大光明,敦伦修行,绍先述祖,克振家声,向贤崇德,显忠遂良……”汉川田二河,有一支是从南昌县筷子巷迁来,派字是:“易远向天开,望重汉林才,主谋德正前,学世明高来”
江汉平原姚姓人,在2011年3月成立了江汉姚姓宗亲联谊会。仙桃市原政协主席姚海波出任名誉会长,湖北宏达路桥公司董事长姚德祥为会长。关于江汉地区姚姓家族的来源,江西安福县《桃溪姚氏族谱》记载,约在元末明初,正雅公的后裔17世至22世中,先后有10多次迁徙到湖北江汉平原,分别居住在沔阳的洛河、平坊,深江、潜江的唐家庄,监利的新观前、鸡鸣渡,汉川的小里潭。这一记载,为江汉平原有关姚姓人寻根觅祖提供了线索。
作者: 姚高霖 时间: 2014-3-28 09:47
五、随州姚庙状元村
襄阳地区八县市的姚姓人,有从河南南阳迁移而来,是唐宰相姚崇的后裔。另有一支是从江苏宿迁县徙居襄阳,派序为“文学成章,道大宏昌……”。另有一支派辈是:“天理兴国有,治国安邦定……”当然也有从江西迁入的。明中期,沔阳天福公的六世姚瑚公迁居襄阳仁和村。清嘉庆年间,襄阳的白莲教义军首领姚之富与王聪儿率众起义,转战湖北、四川、陕西三省,势震朝廷。
襄阳东边的随州,是战国时期曾侯编钟的故乡,这里的姚姓人的辈字是“尚国连宗德,永远世泽长……”。这里曾都区姚庙村被誉为全国状元村,村长姚德平介绍,这个村子现在人口不过六百,自建国以来,有333名学子考上大学,16人拿到博士学位。其中多为姚姓子孙。随州城里有一支姚姓大家族。祖籍江西派辈是:“鸣佩克赞,惟子争光,立世起家,秉德用良”。
宜城县在襄阳地区的南部,位于汉水中游,由于汉水冲击,明末以后,湖泊早已消失,原有的姚家湖,似不复存在。但有几支姚姓家族的先祖,据族谱资料记载,分别由宜城姚家湖迁出。如郧县东良河姚姓是乾隆三十六年由宜城迁来。其派字是“显玉碧金萃,安治焕锡荣,子方进士修,光大正朝堂。”另有一支从宜城迁到江苏盐城,派字与郧县同,可见此辈属宜城姚家湖老字辈。郧县现有新派:“崇祖迁禄寿,福泽传承长,敬业守诚信,世代必宏昌”。民国时期宜城还出了一位陆军少将姚积昌。
作者: 姚高霖 时间: 2014-3-28 09:48
六、荆州姚姓有少将
荆州,古为九州之一,是楚国都城所在地,刘备借荆州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荆州姚姓人分支甚多,有江西的安福桃溪,正雅公的二十一世姚载华,于明初徙居松滋。在江陵有一支姚姓人,是清代从宜都县迁来,他们的派序是:“道德光华远,贞祥自可荣……”也有一支派字是:“相朝姚天显,应有居必大,学传万世永,明德习荣华,孙承祖佑启,贤良方正家”。还有一些家族是由浙江、湖南,不断辗转迁徙而来。荆州沙市姚姓家族中有一位少将,大名姚科贵,曾任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政治主任。荆州城附近有姚姓人,只知其派字十五字:“长开其元本,教育振家声,守道如珍友”,这一支字派与湖南益阳相似。沙市对江的石首市有支姚姓人派字是:“炎启德纯,胤锡祖泽远。”在江陵普济镇和秦市乡有象鼐公家族的后裔在此居住。荆州北边的纪山,住着一支姚姓人,其派辈是:“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才高泽世远,永保万年春。”
荆州北面的钟祥县,居住的姚姓人较多,仅地名就有姚集、姚台、姚湾乡、姚家村等多处,这个县还广泛流传机智人物姚幺爹的故事。其中有一支姚姓家族派辈是:“宗纯才炳,大孝珍贵,万国安康,祖德广远……”荆门有一支姚姓派字为:“学成圣道,光在昌明……”荆门城西20公里处有古民居九十九间屋,是明代初期江西吉安姚姓和周姓两家迁居此处。民居纪年最早为万历46年,后来历年都有建修。至今仍居住很多姚姓人。
作者: 姚高霖 时间: 2014-3-28 09:49
七、宜昌恩施姚姓多
宜昌地区的姚姓人,在枝江县姚家港较多,其一世祖姚志显,明万历四十二年从江西南昌蒿子坝积颂村迁来,另有一支是明中期从吉安县迁来,明末有族人迁居长阳县高家堰,其辈份仅知一句:“朝廷尚文学……”枝江附近的宜都县,有一个姚店乡。姚店附近有条姚家河,明代初期有姚子富由江西临江府新淦县迁到宜都,后辗转定居此处,其派字是:“大德光华远,贞祥自可荣,学明功必在,金玉尚生成,达善全忠义,人才永胜宁”这一支有人分迁到荆州江陵县定居。当阳官垱有两个村有姚姓人,大约在清初从山东迁来,现在共有100多户。
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地区,崇山峻岭,是土家族集居地,但在这里也有不少姚姓人。紧邻湖南龙山的来凤县,有一支姚姓人来自于湖南桃源县郑家河,明永乐年间从江西吉水迁来,一世祖姚宗贵,堂号大孝,清代初期其后裔迁到来凤县,派序为:“家厚德自大,志诚政世昌,学贤友文仕,隽秀永荣芳。”在恩施城附近,有两支姚姓人,其一派序是“崇朝忠启应,之来远大成,明高登云华,德胜佐开元,孝友为家顺,诗书礼立先。”其二派序:“大作开来泰,成先世永昌,乾延生瑞秀,严庆日云长”。恩施地区有一支姚姓人是江陵监利界姚家集迁来,迁始祖姚应儒。原本吴三桂部将,康熙平藩后,潜入恩施建始大山区,购地置房,发展成旺族,现有人口一万多。其派辈是:“应国世周文,光明道永昌,志宏传宗远,启绪德泽芳。”恩施的宣恩、咸丰、利川姚姓人是清乾隆年间从湖南沅州、辰州迁来,老派为“世文思志子,天永必通惟,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乾嘉年间联谱续派:“绍祖本源茂,敦伦景象昌,国朝隆上选,英秀哲联芳”。他们的祖先是姚良能、良德、良珊,称为“三公”,明永乐十四年从江西丰城县迁居湖南辰州。“三公”的祖先称为“尚忠公”,三公的后裔发展较快,现分布在湘鄂川黔桂等交界地。
湖北有81个县市,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姚姓人,姚姓人口估计在15万以上。因资料所限,还有许多散居各县市的姚姓人不能一一介绍,恳请鉴谅。
作者: 姚高霖 时间: 2014-3-28 09:51
八、湖北姚姓名人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为瑞州姚氏族谱作序有言:“祖泽深则桂兰秀,世德隆则官声奕。”自明代以来,湖北姚姓贤达辈出,有的名彪史册,有的名噪一世,有的驰名中外,都不愧为湖北姚姓楷模,兹昭列如下:
姚 善,安陆人,洪武时举人,苏州刺史,执政以明大体著称。
姚明恭,浠水人,万历时进士,历任礼部尚书,崇祯时为宰相。
姚天动,湖北人,明崇祯时鄂川边农民起义军首领
姚缔虞,黄陂人,顺治时进士,官左都御史,为官公正廉明。
姚复旦,宣恩人,道光时期举人,侗族教育名师,诗人。
姚晋圻,罗田人,光绪十八年进士,参加戌戍变法,著名教育家。
姚 斌,沔阳人,湖北军政府参谋,辛亥革命壮士。
姚家芳,英山人,红军七十五师师长。
姚运良,大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姚昌元,武汉人,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少将。
姚科贵,沙市人,装甲兵指挥学院政委、少将。
姚治华,应山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
姚从工,汉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化学专家。
姚凯伦,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著名教授。
姚卫东,沔阳人,中国警官大学著名教授。
姚期智,孝感人,美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
姚伟钧,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著名历史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锐敏,老河口人,华中师范大学著名教授。
姚时章,武汉南湖人,辛亥志士姚金镛之子,建筑总设计师。
2012年12月
作者: 姚行斌 时间: 2014-3-28 13:28
多谢宗亲分享,我是随州历山姚,可惜只记得我们“有德行仁”这几个辈份,我是行字辈,附近好像还有“修,启”的辈份,长期在外工作,将来有机会回家收集齐字派补上。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8 15:54
姚高才宗亲将前年的《湖北姚姓概述》修订,并亲自放上姚网。赞。
7 U, y/ X4 p" G; L9 M4 K/ a
3 s7 N" c: r! m/ R8 Q8 H& d 难得的好帖!/ t0 T. ]8 F, h0 d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8 16:03
; b4 c* E ? b0 G' a4 c 楼上姚高才宗亲的《湖北姚姓概述》(修订版),未含你随州历山姚氏(有“有德行仁”辈字)。期待你补充。
' E% p! S1 R+ [# S8 L% f& l- u M
你族在随州什么地方?有多少人?完整的辈字是什么?有族谱吗?始祖或始迁祖是谁?- x# B* Y# w, N$ n. B* x) @
" f! n. X+ W* h% h1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8 17:34
N( n. H3 ~' [4 L5 b4 R8 P
“在武汉市的江夏姚姓人,是明初从江西南昌筷子巷迁来(筷子巷是明初移民疏散地),一世祖姚道亨。荆门掇刀河车桥村有一支姚姓人,一世祖姚道隆,也是明初从南昌筷子巷迁来,似乎与江夏姚姓有同根之源,其派序是‘应时开昌运,献瑞重国珍,盛代从文德,锦世传芳声……’”# }6 O/ A: C' t* f
) b4 b$ O: Z( K% g ——高才宗亲可以提供荆门掇刀河车桥村姚姓族人及其联系方式吗?有浙江安吉宗亲要与车桥村姚姓族人联系。
* ]3 l# A9 Q1 O2 L2 U- y3 m% U; D
* S/ e |5 ?' z$ j9 f4 ^ d5 c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3-28 18:45
姚高霖 发表于 2014-3-28 09:51 八、湖北姚姓名人宋代史学家欧阳修为瑞州姚氏族谱作序有言:“祖泽深则桂兰秀,世德隆则官声奕。”自明代以 ...
% d4 U7 ]8 r! H+ }+ G好资料,收藏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3-28 18:5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3-28 20:11 编辑
: V7 t1 v! J* b/ K
5 ~& y( h% p& |9 Z% J: i 高才宗亲辛苦了。4 F: V9 T, q) ] i; T+ q
认认真真看了这个帖子。应该说湖北的大部分的姚氏宗亲都来自江西。其中,来自南昌的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 R' g7 Z( Q0 W/ \! {4 Y% _. V 已经确认是南昌姚后裔的三支,一是以黄陂为中心的子实子显后裔,集聚地涉及到孝南孝昌大悟孝感及河南部分地区大约8000人;二是以红安为中心的子泰后裔,他们大约5000人;三是黄梅姚湖大约1000人。" C7 g& x9 j, ]# f6 b I
1404年南昌姚氏第一次统一修谱的主修是子善,其父亲与子泰的父亲是亲兄弟,二人同时中进士,被封为“中宪大夫”。子善的父亲还任武昌附近一个县的县令。所以,湖北红安的家谱关于元朝的一些记载比南昌家谱还要详细。
3 f# ~+ M n0 V( J9 I+ w 因为子善对湖北家族的熟悉,有幸在南昌的家谱中记载了子泰下面三代的谱名,从而使明朝初年逃离湖北,后来陆陆续续在江苏泗阳等地定居的上万宗亲得以成功的认祖归宗。
6 I! x9 {9 Q! |' d$ u 湖北不少从红安离开的宗亲,因为不知道老家南昌的具体地点,都把老家记载成了南昌“筷子巷”,我在黄陂调查时,当地宗亲也说自己来自南昌“筷子巷”。0 h, Q. R9 O2 ?6 H- K* w6 W& M* b
所以,我认为,大凡说来自南昌“筷子巷”的湖北宗亲与南昌姚氏是有一定关联的。
9 [( n7 u; C' C4 i9 i- H1 ?3 d
作者: 姚行斌 时间: 2014-3-28 18:58
- U5 y- H/ Q) s( Z9 e! a& _ ~# E
我们这边姓姚的比较多,辈份也都能对上,只是住的比较松散,很多村子都有姚姓,只记得十几年前附近一个村里清明节时修过一次祠堂,只是那时比较小,记得不是很清楚,好像还有专门拜过始迁祖墓,记不太清了,来的人姚姓人很多,如果有机会到时专门做一个帖子发到姚网和各位分享。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3-28 19:0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3-28 19:10 编辑
$ m2 E7 F p4 b9 N1 _) f% Q姚绍弦 发表于 2014-3-28 18:508 F; m( w6 `& |9 y: n
高才宗亲辛苦了。
( w" \2 B& ]; q+ H, {) y. u 认认真真看了这个帖子。应该说湖北的大部分的姚氏宗亲都来自江西。其中,来自南 ...
- c* b9 N+ R) l1 \
沔阳桑林垸姚姓家族是从江西吉安县竹林村迁来,派序是:“元亨利贞,仁义礼智,忠厚传家,文章继世”。
& {- |: s3 X/ r$ _$ G& q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565&extra=page%3D1%2523pid237987%2523pid237993&page=14 _. l! P5 T3 y# h) i- B
[6 A [3 S2 G! y# _ 我还注意到,沔阳桑林的一支从吉安竹林村来的这一支。也应该引起湖北与南昌姚氏的共同关注。因为,我没有听说吉安有竹林村,倒是南昌有个竹林村。明朝洪武时期,'仕‘与'子’字辈有83人。大部分人下落不明。竹林的仕显去的地方就是黄陂。: J4 i j% A2 f! x, a" a- o8 m: h
Y1 G; D& W/ q! @5 Y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3-28 19:22
) d( P2 h/ K8 V) u- ?9 G
洪湖坪坊和黄蓬山一带有一支姚姓人,明初德庵、翠庵二公从安福县新乐乡迁移到此,派字为“立志存敦厚,齐家世有荣”以锦江堂为号。属南宋状元姚勉公家族。
7 f$ B! Y8 w7 f$ N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48565-1-1.html7 P, s1 o# g" _
我还注意到以上信息。( w- E# T$ {% r1 y/ r3 N3 D- @
洪湖坪坊和黄蓬山一带的这一支。灵源就在锦江流域,姚勉被誉为“锦江四俊”,说明灵源姚比较早就曾经到了安福的新乐,后来从安福来到了湖北。
% \6 t2 s6 ?" B$ T% e7 u5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3-28 19:35
3 j4 H9 W$ _& v: W" l& p$ a
潜江渔洋姚姓家族一世祖俊公,明初从江西南昌县瓦子街迁来,其派序是:“宋朝开基,本源自长,祖德宗历,万世克昌”。
& @. ~) L& i3 e8 z+ {- o5 n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565&extra=page%3D1%2523pid238000&page=1
) n. V2 Y# {& N! K7 _ 潜江渔阳一世祖为俊公的这一支,南昌家谱是有记载的。南昌的老地名叫“瓦子角",是南昌历史上的城中心,现在还是。
" @8 ^8 q4 }. {7 b, I1 d4 s: C 我希望这一支积极与南昌宗亲联系。
( _7 w7 a, U1 Z" A: `6 Z+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3-28 20:03
; X L3 f/ R: n ]0 G& q/ q 沔阳隆公家族,是明初从江西安福桃溪迁来,谱传为姚崇后裔,现居沔阳深江,潜江杨市一带,有的分居江陵、监利姚家集一带,派字是:“大舜开先,(或是国应开先)安昌一传,圣作贤述,道德克权……”6 n6 }9 g" T# f5 _
9 K3 Q' F3 n, [. G9 D1 G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565&extra=page%3D1%2523pid238000%2523pid238003&page=1 4 D, v1 e' f# t/ L) B
我注意到,高才宗亲在表述来自安福桃溪的这一支,用了”谱传“二字,说明高才宗亲是严谨的。我曾经看过高才宗亲以前的一篇论文,他说,安福正雅公后裔是姚崇的后裔。我当初保持了沉默。, F: E# T/ ~( f# w
早些年,吉安的一位宗亲在江西大放厥词,说江西百分之九十姚氏宗亲都是姚崇的后裔。我懒得与这种没有常识,没有基本文化素质人去争议。南昌姚不止占江西姚的百分之十,南昌姚不是姚崇的后裔。”江西百分之九十“的命题还存在吗?* H. ~6 H2 \$ Y3 M
安福桃溪正雅公后裔在江西也是比较大的一支,也是出自灵源。与姚崇是没有关系的。正雅公是唐朝离开瑞州的,以至在他们的家谱中对状元姚勉都没有记载。2 P, t; F$ s+ u* J/ M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3-28 20:16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3-28 20:21 编辑 + I, k, `3 C" ^2 v6 I
& ]2 @, z0 \' z8 d. c' H% ], D
姚高霖宗亲辛苦了!你转载姚高才宗亲将前年的《湖北姚姓概述》修订,并亲自放上姚网。给宗亲寻根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i# |6 j5 D% J! V( j6 M
4 m. j9 q( |& k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8 20:32
+ s& V( t6 q% r3 {7 q
' B4 l7 `! A5 k2 |) n, I+ R: l% T) ^% S5 f' |
姚高霖=姚高才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8 20:43
6 u0 D' p/ _; \) ^; o" H 期待分享你的研究成果和帖。
' P1 n: i C1 N" i% B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4-3-28 22:22
听说我们这支来至湖北,但没有一个对得上号的。
作者: 姚述斌 时间: 2014-3-29 07:22
高才宗亲也上网了,学习了您的帖子。
9 s' P! a9 R L* Z$ z' M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9 09:42
" W0 u6 `9 `/ }& r# V' I 潜江王场姚姓人是明代初期从江西新干县迁来,他们是五代时宰相彦章公后代,始迁祖是仲华公,派辈是:“家以厚传,国本齐治,祖泽敬承,永世善继”。
& E8 O2 o# U$ s" L. V& S
/ F$ A+ B- n6 i; b2 R! z7 e; `7 k
! X3 `6 G7 h: O
4 U5 V! k8 B& D潜江姚治洲是不是属潜江王场姚姓人?
: C v; h% Z+ o
1 H, `$ i' n4 B* _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9 09:59
% J; P ~ b, A0 M7 j "听说我们这支来至湖北,但没有一个对得上号的" 来至湖北什么地方?是na yi dai 祖?. i& H! L: w: D" P; M* p1 b# b
( @- Q: k8 h5 {0 Q8 h0 y! a3 ~! z
6 ?; g% W- c8 S8 l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9 11:04
/ H( p$ E u* Z* N6 R) p 给你的专帖 "期待姚行斌详讲湖北随州历山姚"
4 g1 j( k8 Q* Y4 \( X" }1 ~
作者: 姚行斌 时间: 2014-3-29 13:23
: o6 s9 m/ l9 ^
宗亲千万不给我压力,天下姚姓是一家,所以怀着这种心情加入到姚网,不过经常看到各位宗亲的帖子,确实没有我们这边的信息,将来争取发给各位宗亲们看看,也好帮忙解惑。
作者: 姚士俊 时间: 2014-3-29 15:52
( R- Q) x1 t7 l
从江苏宿迁县迁居襄阳的这支姚,堂号?始迁祖?何时迁居?怎么没有详细记录?
作者: 姚述斌 时间: 2014-3-29 16:00
. N$ x+ ]3 |( n; y9 M 治洲宗亲是潜江王场人,我前几天搞错了,他的祖籍是江西新干线的。# Y/ [9 O! I* ]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4-3-29 22:32
回复钟尧老:
6 f2 m2 f6 }- t* x* [, \7 {我支始迁祖(谱记)伯龙公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高岗堰姚家湾迁来。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9 22:33
2 @: E" \! I5 N8 E& x 在“潮阳及广东姚氏”专栏给你发了一个专帖 ——"期待姚行斌详讲湖北随州历山姚"。
" u) J6 A. H$ ~& e2 ?+ ^; U
4 q; \1 Z- x6 H" }7 R# Q" j# a' Y) ] 随州起码有4支姚,其中随州历山姚鲜有人知,故期待你讲一讲。你不要当压力,而是当为弘扬你族的动力。* e `: g- L; S" |5 j7 v
& W( @6 o- k, `( A+ V1 \# t
1 q6 |2 h% j+ D* r" H# f$ t
6 X2 I/ S( y& I, F! @
0 W* O ?2 r! B E+ H6 N7 a
9 h8 D d, d& v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29 22:36
- |1 Q; T( p0 ^# G3 o# J0 d 好。知道了。多了一个线索。
3 X. q: O. O: n. b. R
作者: 姚士俊 时间: 2014-3-30 00:26
! D/ D: ]% o9 F* q$ n2 v
还有这支姚具体是宿迁的哪个地方的?这很重要。
, ?6 x9 G% \ i
作者: 姚高霖 时间: 2014-3-31 12:23
谢谢各位宗亲对本帖的关注和指点。" n( S# C6 W9 U X; t$ Z! A
6 |+ t" o" Q) z# u, x& N2 a
由于高才宗亲不谙电脑及网络,( Y: ]8 b1 X: y' x
托人在姚网专门注册“姚高霖”的网名,
1 K8 d3 {8 \7 k2 a' V用于刊发高才宗亲授权所发文章及言论!7 W7 C- Y4 J" R- h% n, i'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3-31 14:12
姚高霖 发表于 2014-3-31 12:23
; l( ?4 y, f: f, L9 \谢谢各位宗亲对本帖的关注和指点。' |" u ~$ `. @8 D
, I W7 u+ z3 e, x6 y, ^9 b8 g
由于高才宗亲不谙电脑及网络,
" V8 w! t1 }/ V! P. P* c5 ]) I2 ? 再一次感谢高才宗亲!感谢高才宗亲的辛苦劳动! c4 z2 I, j- ^, y' d* a
这是我看到的关于湖北姚氏最为详细的资料汇总,应该引起湖北以及帖子上提及的祖源地姚家人的共同关注。从资料上看,湖北姚氏点多面广,涉及的祖源地复杂。并且,他们大部分都在湖北另外立了字派,这样就使甑别工作格外困难。迫切需要大家的共同沟通。
' I5 |% i( Q* {7 [9 P- X9 n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3-31 15:3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3-31 16:01 编辑
5 L9 a: R& R% M+ m( f* k
% o8 [2 H- a9 F
0 i6 n) c$ A8 T9 _# s5 V 说说南昌姚与湖北的渊源" W0 k: s4 H( |1 i4 y" F
现在我们说的南昌姚氏是指公元1170左右,从灵源到南昌县姚湾登陆,经过斗门发扬光大,开枝散叶的这一支。7 _4 [ H+ ^7 Y$ [% I2 O% w
灵源状元姚旦【1087·1127】,授湖北黄州教授,他的儿子姚锡曾经在湖北当过武当军节度推官。这是灵源姚氏来到湖北的最早记载。! ^. G8 H. W) J; m) i# p
现在的南昌姚氏是姚旦孙子辈的后裔。也就是说,灵源姚氏到达湖北的时间要早于姚湾与斗门。- ~. \/ l0 q3 Y8 o$ z
到了元朝,达仲,晋仲兄弟同时考入进士。达仲在黄州讲经,晋仲任武昌县尹,封“中宪大夫”。达仲大儿子子泰官至五品,在黄州为官,是为今天红安八斗姚氏之祖先。达仲二儿子子实,先在江西为官,1369年到黄陂为官,是为今天黄陂姚氏之祖先。
6 L( o4 ~/ W" b' J8 N& B$ |9 K 后来,从南昌陆陆续续到湖北去的宗亲,家谱上记载的主要在江夏,荆州,公安,襄阳,武昌等地。当然,去黄州的特别多。
: k E3 W2 r; J' e2 F 南昌姚氏中的斗门中间门房,正是这支湖北姚的后裔,先在浙江当县令,后裔广在江苏山东为官,形成了一个团队。扩大了南昌姚氏的影响力。
+ p3 ~8 d1 f" d/ R! { 南昌姚氏家谱修了16次,前面几次都是斗门中间门房为主修的。可以说,斗门中间门房是南昌姚氏历史上的主力部队。
[: r3 {7 l% h/ \# e/ e 至于后来,南昌姚氏以行医遍及大江南北又是后话了。
) _+ g$ e' f6 K5 y6 v, a5 s0 | 我粗粗的将南昌姚氏与湖北姚氏的渊源关系点到为止,是因为我没有作深入持久的研究。发此文以期卿芳老,卿堂,卿宸“三卿团”和绍峰等对湖北宗亲的特别关注。/ W8 q; Z4 ?$ u4 k
7 z9 L8 j6 Q G# t' b
6 W/ n9 j5 \0 v! [* {
作者: 姚士俊 时间: 2014-3-31 18:2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3-31 15:39
- ]. T5 q/ I# h8 u说说南昌姚与湖北的渊源! N% r: l! E- f6 a. [' A+ h
现在我们说的南昌姚氏是指公元1170左右,从灵源到南昌县姚湾登陆,经 ...
7 F* V: _6 m: [, h拜读了,这也是南昌姚氏的发展史。期待绍弦宗亲更多的研究发现。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4-2 07:0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3-31 15:39% ]; m/ O& P0 ]# a1 P
说说南昌姚与湖北的渊源
/ q" {- E i9 s! O0 \+ R 现在我们说的南昌姚氏是指公元1170左右,从灵源到南昌县姚湾登陆,经 ...
: V; z" E/ ~1 M0 p; A y; H 是的,绍弦哥对于南昌姚氏客寓湖北地区的情况,作了一个大致的介绍。从谱中可以看出,南昌姚氏各团族,或多或少都与湖北有联系,正像绍弦哥介绍的那样,是姚旦及姚锡父子及子泰子实兄弟先到了湖北,并且打下的深厚的基础。去往湖北地区的族人,一部分可能融入红安谱中,另有一部分可能融入了黄州谱中,而大部分是独立存在的。由于年代湮远,他们的后人与老家失去联系,或自成一系,或者只记得自己是江西籍了。这个问题从南昌谱中特能反映出来。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4-4-2 08:24
$ j) i. y2 ~* c8 W4 E2 f- l“襄阳八县市姚姓人,有从南阳迁移而来”,请问有没有“姚家沟”这一支的?
0 |" y+ A6 T4 J6 P+ n7 I" [" p+ d
2 @! g9 x0 X! H9 Y: M7 H1 g
; k; j4 G1 v4 R+ a( l, Z" Y- M5 s详细情况:% l- M6 y) C$ P1 I
河南省南阳市邓县龙堰乡寺耳湖姚营村一世祖为汝湘公,其中四世祖姚承舜,妻门氏,迁居湖北姚家沟,推测目前已历12-14代。今受十三世万奎公(85岁)委托,希望通过姚网找到这一支,以重续家谱。! D7 Z( ?+ x* _
# {' h; Y" k) V' O" A# }
; L. }4 L0 _9 x0 {0 Z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4-4-2 08:26
: B3 {- g5 f2 C/ Z& ?4 \6 K! F寻找河南邓州迁居湖北姚家沟宗亲6 _, ^: @( k7 p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55&fromuid=1860843 Z+ q* z; k, F G4 b$ _9 f+ @# Z% V; O
(出处: 中华姚网)
; q" ]! k2 q" O% v N' ~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4-4-2 22:13
(手机发不了帖) + p+ S D6 B2 C% O' P6 x2 `; T
谱书上有“历山世第”和“三能堂”的是属哪支?最近发信的。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4-2 23:25
& U7 ~/ h- c% s+ C4 q* G7 x8 Z6 g& R) ?! G
寻找湖北监利火把堤的南昌族人; G4 r# y8 r" ?
南昌家谱记载:+ Y" u# s" L+ M$ L
叔绪,字宗宪,生于明朝弘治六年,【1495~~ 】客寓监利火把堤。妻,万氏。% |# s# i- J5 T% C* \
子三;季圣,季贤,季祖。+ w8 f7 z- b$ z1 O4 D
据了解,现在尚有火把堤这个地名,不知道当地现在还有姚氏村庄吗?8 k8 F, l0 @& o- w( j( u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4-3 11:5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4-2 23:25
# p# D; K9 } ]$ `寻找湖北监利火把堤的南昌族人0 ?" A9 z- e( K; \( } N8 h$ q
南昌家谱记载:5 |+ e* k$ ^9 Q4 v$ x$ N
叔绪,字宗宪,生于明朝弘治六年,【1495~~ ...
' T ]9 y% L6 N* b! o
0 w/ E/ X6 B7 h2 z0 R 我也发一个信息:南昌姚氏寻找客寓湖北蕲水县团陂冈的族人
; y$ t# f j* X% C 南昌谱载: 第二十九世 庭芳公 则兴长子 名儒 行太二 医寓湖广蕲水县 生於明永乐四年 殁於明成化二十二年 (1405~~1485) 享年八十一岁 妻乌盆窑头箫氏 侧室团陂冈王氏 夫妇俱葬团陂冈山原 生二子 允恭 允逊 俱寓团陂冈后无稽3 \* U% \) M3 M3 C O9 R* N6 u
) i' @; |3 B% Y% ~9 E$ m4 c0 S. w
据查湖广蕲水县是在今湖北省,湖北有蕲春,蕲水二县,不知那里是否还有我南昌姚氏族人居住。; O# ?' r* `" G. K; l.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4-3 12:19
( Z4 |( b! o+ S' S
南昌谱中记录了很多族人客寓黄州府的信息,百度得知,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王朝建立,改黄州路为黄州府。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撤蕲州,隶属黄州府,自此蕲黄合一,史称“蕲黄”。黄州府领一州七县,即蕲州、黄冈、麻城、黄陂、蕲水、罗田、广济、黄梅,隶湖广布政使司武昌道。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诏令,割黄冈(中和乡)、麻城、黄陂3县地增置黄安县,黄州府领一州八县。, D& _ N) w5 m
% @/ M' W( ^$ }3 N( i
根据谱载:用徇公 志郁次子 字孔膳 行文四 生于明洪武二十年 殁於明正统十四年 (1387~~1448)妻熊氏 生殁葬俱未详 子三 伯钦 伯铪 伯鑑 俱寓黄州后无稽。
d! [+ E8 t! d8 q: Y
作者: 姚立行 时间: 2014-4-3 12:55
转发三年前所写湖北汉川范岭厚本公裔姚氏与江西姚氏源流探讨文章,供宗亲们参考!) `( \# G9 y1 W3 d+ [
- |7 V* n; C; \
湖北姚姓宗亲与江西姚姓宗亲历代互有迁徙,有很深的渊源,非常值得大家慎重研究!
. w0 @! R) S' c) V* i& C1 I% P2 |" m1 L0 @! L, f3 M* S. J- `
4 x o3 a: j: y5 x
之远公迁出地及所属宗系初步考察报告(2011年4月11日)/ _. X* Q# x3 A1 i
3 Z2 V5 h* F% k0 P3 k- E- r; g @
1 g- a0 x! ]5 C; h$ v
据本家宗谱记载:明朝初年始祖之远公二子安定公与安国公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仁寿乡陇口堡徒湖北应城(长江埠)与当阳。之远公仙逝后葬江西吉水故乡凤凰山某庙旁。明朝末年远公第九代孙崇本公、崇厚公再徙汉川。据闻民国年间本家香(志)藻公等部分宗亲转徙随县环潭。根据以上信息,参阅《姚氏百世源流考》(姚振宗先生编纂)和《姚氏通史》(姚峰先生编辑),经反复询问吉水族人乡亲,获悉之远公迁出地及所属宗系粗略情况如下:5 X+ p; A/ s4 k4 V# X* B: j) B; |6 t
一、关于之远公的迁出地5 {- q- {' }: P1 |6 k: a
1、仁寿乡陇口堡5 o: S1 \, G! y I7 U4 H
据吉水县志记载及询问吉水族人乡亲:前清吉水仁寿乡辖九都二百七十余自然村,仁寿乡建置现已拆分,无同名乡镇。“陇口堡”不可考。- v. p3 f3 u$ F5 |& q4 o8 Q/ W9 M. \
前清仁寿乡现仍有姚氏族人居住的有三村:一为醪桥镇日岗村,二为水田乡姚(窑)上村(源为虎溪),三为八都镇洋田村(虎溪迁出一支)。: _2 l- D% Z+ W' p2 ^6 R
前清仁寿乡曾有姚氏族人居住的约有两村:一为醪桥镇(日岗)江前村,二为双村镇姚家村。但据说两村姚氏族人早已迁出,现均无姚氏宗传。
x" D7 o" Z8 K6 p9 T& ] 通过电脑地图查找,前述五村,村边皆有山岭。
8 B- x5 S3 ^4 u: N2 S2 H7 m k 2、凤凰山
% n7 E( Z" J: Z7 }5 K. o 据吉水族人介绍, “凤凰山”在乡下村民中有所口传,但具体地点不详。通过查找文献得线索一,即《豫章罗氏家谱》记载其第十世先祖:“配姚氏,分宁双溪姚选公女。葬凤凰山,己山亥向。生子四:霅、霄、雲、霓。副配赵氏,双村赵汉公女。葬凤凰山。生子一,薛雍,继薛令羊和世系。晋初徙居山东,后见唐将。生女一,适丰城县姜舍万诚”。《豫章罗氏家谱》中的“凤凰山”与“双溪”、“双村”相连,故疑凤凰山与双村镇姚家村东南边的双山相涉。
+ f" A3 c) r9 w0 w! N0 W# y$ S 二、关于之远公所属宗系
5 A U* }) u" Z, ?3 v, N4 h' s 1、锁漳公姚氏支系(虎溪系)
5 t4 ]' C+ L( v9 k' i# |3 G; o 据吉水《虎溪姚氏族谱》记载:公元620年(唐武德年间)始祖讳锁漳号吉常,自湖广汉口黄泥巷徙江西临江府新淦县巴丘。公元717年(唐开元年间)漳公玄孙二,长邵兴公徙永丰清塘、次邵廉公徙峡江上盖。又五世后于唐朝末年永字辈明、晃、暄、晖四先公分别再徙吉水虎(符)溪村、江前村及外地楚南、益阳。但《虎溪姚氏族谱》记载与振宗先生编纂《姚氏百世源流考》难以衔接,疑中原及江南除吴兴、京兆、陕州三大支系外还有其他姚氏源流。
- v- O* d3 l/ E _0 H6 j& |5 _ 水田乡姚(窑)上村、八都镇洋田村两村姚氏为大郎公后,公元864年大郎公由永丰清塘迁仁寿双园符(虎)溪(现水田乡鸭田村)。公元1403年(明永乐年间)大郎公后裔帮和公、绚和公分别迁至姚(窑)上村、洋田村。醪桥镇江前村始迁祖为永暄公,于公元821年(唐长庆元年辛丑五月十五日)由永丰清塘迁江前村。水田乡姚(窑)上村、八都镇洋田村、醪桥镇江前村三支姚姓均属虎溪系,如之远公属此支系,则为明朝初年依朝令循先祖回迁湖北。
) U- E2 _1 M- k# C4 f- t& m8 P 2、玉玑公姚氏支系(日岗系)
1 ?% C# e s2 y0 p- K2 q' E; m9 X 据《日岗姚氏谱源史序》记载:醪桥镇日岗村姚氏为思廉公、崇公后,若此确切,则可与《姚氏百世源流考》中的京兆系、陕州系相接。该支始迁祖为玉玑公之子本源公、崇德公,于公元1164年(宋隆兴二年)迁至日岗村。但据现该支系后裔姚和民先生查其宗谱,明初未有日岗宗裔迁往湖北,如核对无误,则之远公非从日岗徙出。
2 ^3 |( m; ]) M/ O% B; Q8 b 3、正雅公姚氏支系(桃溪系)- ^* E9 e% c* q- a
吉水县姚峰先生分析本家《本宗世.迁居川邑大房始祖》前九世字派后认为,之远公很可能属桃溪系,他说在桃溪老谱上曾见过相同字派,甚至见过相同的名字。/ k; i, ]3 W, @( ]
据吉安市安福县《桃溪大汾姚氏第三房谱》记载:早在桃溪第十世(约北宋末年)的弘公即徙湖广。明正德年间(约公元1510年前后),第二十一世、第二十二世桃溪宗裔大规模向外迁徙,湖北监利、潜江、松滋为最多。汉川小里潭姚氏即为桃溪第二十二世裕兄弟后裔。
% k! L& p7 I: P. b; v 之远公是否确属桃溪系,需核对桃溪老谱上的字名及服饰、墓形等宗系传统后确定。
! m0 ]8 m+ h, P% \ b7 {) D& x& Y7 F6 ^0 `" K% a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9676-1-1.html?_dsign=d90bb05c7 U- _) s D0 h& _9 h+ v1 z
作者: 姚行斌 时间: 2014-4-5 19:15
pszyyao 发表于 2014-3-29 22:33+ U. B0 ]4 @, S0 n8 A+ ^1 O/ }# d
在“潮阳及广东姚氏”专栏给你发了一个专帖 ——"期待姚行斌详讲湖北随州历山姚"。
0 q" c* D( ~& J) v8 Z
, S- O+ t( ~8 q- ^1 q6 w) } 随州 ...
' _! }( T e) m, M各位宗亲,前几日托我堂妹,堂哥打听到我们这边的字辈是“大中志啟,修德行仁,义道云昌,明贵金玉,学仕文章”只是口述,不知字是否有错,之前讲的“有德行仁”要改为“修德行仁”,还没有堂号和其它信息,如有消息到时更新。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4-4-5 20:36
学习并关注中!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4-6 17:35
1 N0 Z; \5 a, R6 ^3 [2 M/ C# U
姚行斌: 你们这支湖北随州历山姚,是鲜为人知的湖北姚氏。请多讲。' ^) [/ M S$ q& [
9 g: S/ d1 C6 ?2 T9 C' `
作者: 姚行斌 时间: 2014-4-6 18:38
_8 A% `# F( g6 H! G
祠堂在离我们村的不远一个叫姚家井的村子里,离本文开头介绍的姚庙村只有几十里,不知是否有什么联系。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4-6 20:13
! ~. y. f5 h8 R4 e% C7 k
“祠堂在离我们村的不远一个叫姚家井的村子里”——有堂号吗?主祀哪位先祖?
& h! X4 l2 k. }& T0 h' S' J5 r5 X: t3 b
姚庙村有祠堂吗?堂号?主祀哪位先祖?
1 h# d8 J! Q0 j3 Y: B: y
作者: 陕西姚阳辉 时间: 2014-6-4 17:51
很有价值的资料!辛苦了!
作者: 姚明国 时间: 2014-7-29 18:58
0 o; w- Z. g3 {
你好!我在荆州北面,钟祥南面,属于荆门沙洋县姚家集,汉江边上,与钟祥、天门、潜江交界,字辈是:...学成圣道 志在昌明 大光先绪...,看了很多文献,一直没有弄清本支源流,主要是没有族谱,只有传说(江西)。不知专家有何见地?, D3 d8 e* \; J
作者: 姚家义 时间: 2014-8-17 21:16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3 11:58! c; w+ m5 m/ c) E1 x- v
我也发一个信息:南昌姚氏寻找客寓湖北蕲水县团陂冈的族人
U! u: ]' Z( h; i, k) S7 c" k! G3 u 南昌谱载: 第二十九世 庭芳公 则兴 ...
+ m# R6 Y r, p; x3 b: ^团陂冈是我地,本地全部是宗茂公后裔,没有外迁其他姚姓后裔) ~9 _! l/ H1 S
作者: 姚老师 时间: 2015-8-4 16:15
为高才宗亲点赞!我是江夏的姚姓。据我目前了解到的江夏几处姚姓没有一个与高才宗亲所说的字派相同。我湾子老人说是从江西瓦渣(“擦”音)街过来的,但又与潜江渔阳那支从瓦子街迁来的字派不一样。唉!寻根问祖真难啦!(江夏姚辅文。QQ547858840)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8-5 12:05
; \- R; n$ M- J H! z- L因为历史的原因,不光是姚姓,很多姓氏的族谱都存在多支合修的情况,你们一支能做到支派源流清晰,殊为难得。
作者: yao13god 时间: 2019-3-15 11:59
姚高霖宗亲辛苦了! 我是荆门的姚姓,宗派是“...学成圣道 志在昌明 大光先绪...”不知道我们祖上是从哪里迁来的? 有没有同宗字派的宗亲?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3-15 15:23
( A: C1 X! f" n9 V. Y9 R/ d$ G+ c
47#,谢谢姚行斌。
6 f$ F9 h( w- o+ E" s——前几日托我堂妹,堂哥打听到我们这边的字辈是“大中志啟,修德行仁,义道云昌,明贵金玉,学仕文章”只是口述,不知字是否有错,之前讲的“有德行仁”要改为“修德行仁”,还没有堂号和其它信息,如有消息到时更新。2 E+ ]+ }$ _# A+ Z8 P4 m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3-15 15:36
: }! A, E( ], O4 |* G
50#,“祠堂在离我们村的不远一个叫姚家井的村子里,离本文开头介绍的姚庙村只有几十里,不知是否有什么联系。
+ d) U5 g% J$ W0 \5 p2 U7 Y+ H6 n" Y1 S8 i
你族祠堂在姚家井村?距离姚庙村只有几十里。你姚行斌的村是哪县哪镇哪村?
7 ]+ N1 J# j0 c1 g H!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3-15 15:47
1 g! N. n' w0 z7 N9 I字辈是:大中志啟,修德行仁,义道云昌,明贵金玉,学仕文章。(只是口述,不知字是否有错)
——上列字辈自几世起用?你姚行斌是行字辈几世?
( f) r1 f1 J7 F8 m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3-15 18:18
6 E% v5 j# `7 o0 w# i* s
求知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姚庙村(“状元村”)姚氏情况
姚庙村姚氏属随州姚氏哪一支系?
襄阳东边的随州,是战国时期曾侯编钟的故乡。从字辈看,随州姚氏至少有10支系。
随州市曾都区姚庙村(“状元村”)姚氏
这里曾都区姚庙村被誉为全国状元村。村长姚德平介绍,这个村子现在人口不过六百,自建国以来,有333名学子考上大学,16人拿到博士学位。其中多为姚姓子孙。
随州[未明地]姚氏【姚网会员姚行斌】
字辈是:大中志啟,修德行仁,义道云昌,明贵金玉,学仕文章。(只是口述,不知字是否有错)【自几世起用?你姚行斌是行字辈几世?】
“祠堂(YC鄂0*)在离我们村的不远一个叫姚家井的村子里,距离“状元村”姚庙村只有几十里,不知是否有什么关系。”——指随州市曾都区姚庙村。
0 T/ [! U4 @8 `- u5 _7 l
作者: 姚义昌 时间: 2020-3-12 13:11
: b9 t ~4 K! w* v/ p飬βикС壬мб壬áС塣7 R& z1 \, ?2 L9 m8 ^$ n6 G& A# `
作者: 黄陂姚 时间: 2020-6-12 14:13
通过姚网我找到了根,源自黄陂姚家山正一公之后,祖上迁居湖北孝感大悟县,离黄陂姚家山直线距离50公里。我们正是康熙御赐字派 :诚为善以必昌 难怪和其他姚姓字派难对上
作者: 黄陂姚 时间: 2020-6-12 14:15
开国少将 姚运良 和我们同宗 也是湖北大悟人 都是祖上从黄陂姚家山迁出 在附近开枝散叶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6-12 15:46
0 p N: W5 a5 s64#$ \6 r C+ W* W+ b1 K
求知湖北大悟县的黄陂姚家山姚氏情况: X7 s: X7 `, i1 E& s& {, {) A" c
1 u2 q _& C4 _% x$ M) } 湖北大悟的黄陂姚家山姚氏有多少人?在大悟哪些乡镇村?4 k# [; b. U4 P( J
祖上,谁?什么时候从黄陂姚家山迁出?/ {9 h) @# K; L! r7 T) n! M2 ]
你是几世哪个辈字?; {: m. }2 k) \. U7 G* V- r. c
你知道黄陂姚家山姚氏是南昌姚?
( @! D h; x# a N. z* [( b
/ x' K# Y) w7 R1 W' D, ]湖北孝感大悟县姚氏【(“黄陂姚”】 G+ U8 v- D& m) I+ q) J) \
离黄陂姚家山直线距离50公里。
7 D9 V% ]8 d4 j: m: f7 K8 l' \, l 沿用黄陂姚家山字辈(正是康熙御赐字派) :诚为善以必昌。) Q: e0 y1 k4 @4 d& D: _. A- Q
开国少将 姚运良 和我们同宗 也是湖北大悟人 都是祖上从黄陂姚家山迁出 在附近开枝散叶。
5 I* c; L/ Y) j
" B8 A0 l1 Q, I" g9 n$ m/ \2 U——通过姚网我找到了根,源自黄陂姚家山正一公之后,祖上迁居湖北孝感大悟县,离黄陂姚家山直线距离50公里。我们正是康熙御赐字派 :诚为善以必昌 难怪和其他姚姓字派难对上
' @: ^, n" ]- a; I# a
作者: [傻°zi]。 时间: 2020-9-3 16:37
hhh..你好。我是随州历山姚家一脉,现在年纪不大,近几年来家族内有数人开始修订族谱,如有需要我有空可借来详细介绍下,的确是 修德行仁,义道云昌 (随州话都不知道是云还是永 类似的词和字我都不确定)。每年祭祖我们还在祭奠一个明朝的祖先碑。具体名字不记得了。传说祖先是陕西的。(真假不知)
作者: [傻°zi]。 时间: 2020-9-3 16:42
不过说起我们那块,我也是今天查阅才知道所谓的“状元村”。我们身边这辈据我所认识的已有3个博士(医/法)。少时便离开家乡,所以就算老家亲人也认识不多。
作者: 姚其发 时间: 2021-3-4 23:50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4-2 23:25
) c$ Q0 {. D1 V" G! T q# F寻找湖北监利火把堤的南昌族人2 v. V/ y* ~& U! z" y1 c
南昌家谱记载:
; ]' m& m9 B) V* p, ~ 叔绪,字宗宪,生于明朝弘治六年,【1495~~ ...
9 B; ]! l( d8 @7 s
这个地名现还在,就是人难找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7-31 07:44
仙桃文史专家姚高霖(又名姚高才)说:“鄂东以浠水为中心的姚姓人比较多,南宋绍熙年间,姚宗茂由江西饶州瓦霄坝徙居湖北浠水团陂。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支姚人逐渐移居到周边的罗田、英山、新洲、广水、鄂州、安陆、武汉等地。建有宗祠,堂号植本,现有三万多人。”
, f) t" t" T, k- c; l0 w5 U$ X( ~2 E ——宗茂公裔姚氏宗祠植本堂是哪里哪支的祠堂?! {; w }3 C& u. H3 h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7-31 07:53
浠水团陂姚家义回复:“我地没有植本堂,应该为务本堂。”
' T$ @: ]% D6 h; p [' T8 v* H9 ?) I$ i$ o* M8 Y
“植本堂”应该是“务本堂”之误?
2 M N5 [: N* S1 P6 \& F
作者: 黄陂姚 时间: 2024-7-23 23:3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3-31 15:39) l) ~! B/ a) k- }" b4 M0 {3 {) b
说说南昌姚与湖北的渊源
: b, _3 s- k" g6 z/ d 现在我们说的南昌姚氏是指公元1170左右,从灵源到南昌县姚湾登陆,经 ...
% N7 _* A& } q1 M1 G5 K" P灵源姚南昌斗门姚黄陂子实—大悟,感谢姚网!筚路蓝缕,一路走来!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4-7-24 07:33
3 E- p& O1 u! p4 H
3 z' C! \0 W4 i& c. C5 a0 h( O% L
F6 H5 W; X$ `楼上#71 黄陂姚(大悟姚):灵源姚-南昌斗门姚-黄陂姚子实-大悟姚8 s8 B' @6 Q2 K* `7 S6 j/ C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