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曲剧名家---姚军良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宜廷    时间: 2014-3-30 12:30
标题: 曲剧名家---姚军良
本帖最后由 姚宜廷 于 2014-3-30 17:25 编辑
! q4 a1 Q- e" d$ l, `8 Z, l, D1 O3 j, W; U8 M
姚军良3 `) C6 H* F/ p2 [& n
     曲剧演员1967年出生于许昌市襄城县, 平顶山市曲剧团副团长;是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的入室弟子;国家一级演;2009年5月,首届中国曲剧节被评选为“当代中国十大曲剧名角”。 2 k- Y$ {7 w2 k# I/ M- X7 X* Q
        父亲是个戏迷,从小就带着他看戏。幼时的姚军良就表现出了在戏剧上的天赋,很早就能看懂戏的情节、演员的动作是否到位等。16岁初中毕业,姚军良报考南阳戏校,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唱了几个段子之后,就被招考老师慧眼识中。在戏校的3年,姚军良专门学唱曲剧,练功学艺极为刻苦,同学们开玩笑称他有“夜游症”,因为他经常在晚上熄灯后跑到楼顶上练功。在戏校的3年,姚军良先后在几个剧目中饰演角色,如《断桥》中的许仙《陈三两》中的李凤鸣、《屠夫状元》中的胡山等。
- Q& X) }4 @6 u- R" G          1988年姚军良毕业了,很快就被平顶山市越调剧团。1994年,姚军良调入市曲剧团,正式成为一名曲剧演员,圆了儿时的梦想。从1988到1999年11年时间里,姚军良在两个剧团里基本上是在跑龙套或演一些小角色。回忆起这段经历,姚军良说:“在我眼里角色没有大小之分,不管演什么都要尽全力去演好。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悟出了‘戏’的真谛。一个好的演员,一定要在表演上下工夫,要在唱腔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在戏曲舞台上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才能赢得观众的欢迎。 $ G; t, [$ w$ H) }4 K: x% E
        1999年姚军良在曲剧折子戏《打金砖》中饰演刘秀,获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三等奖。此后姚军良一发不可收,2000年饰演《王宝钗》中的薛平贵,《王宝钗》在省第八届戏曲大赛中获金奖,姚军良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饰演《狸猫换太子》中的陈琳,获省第二届曲剧演员大赛表演一等奖,同年该剧由河南文化音像出版社录制成光盘发行;2005年领衔主演的曲剧现代戏《明月芳魂》在省第十届戏曲大赛上,获“河南文华新剧目奖”和个人表演二等奖;2006年随团赴台湾演出《屠夫状元》、《大保国》,深受台湾同胞好评;2007年饰演《杨六郎招亲》中的吕蒙正,获河南省第三届黄河戏剧奖表演二等奖。今年5月在我市汝州举办的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中,姚军良荣获“当代中国曲剧十大名角”称号。随即,姚军良又获得国家一级演员称号,成为市戏剧男演员中获此称号的第一人。
" Y# W* L! i* W! B- I      姚军良还撰写了多篇理论文章。他认为,河南曲剧是一个历史很短却又发展迅速的剧种,从民间演唱的“鼓子戏”发展成戏曲剧种,不过80年时间,但由于它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贴近生活、清新活泼,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河南曲剧经历了鼓子戏、高跷曲子和舞台演出3个阶段,从单纯简单的说唱艺术演变为复杂华美的舞台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本质性的革命,没有勇于变革创新的勇气和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是不行的。因此,曲剧的发展在保持传统精华的同时,必须走创新的路子。谈及未来,他说:“对曲剧,我会不离不弃,永远坚守,因为它是我一生的追求!” 4 P' q/ }' o, u
& O: i8 D0 L. z& B
- F  W: t, i% B; K! A
代表作:
  r8 j6 T& {& _0 w- G姚军良《刘全哭妻》一折5 E# x5 C2 x* Q5 I
【高清戏曲】曲剧《屠夫状元》选段 姚军良 晋红娟等7 X. j& U, i. t& ~4 V
河南地方戏《二十四孝》之(孝感天地)
3 ^& s" h, a5 t! q  w* W0 }" b《断桥》当中的许仙
. s2 k! n+ P$ m5 n+ L2 t- J0 C) [《陈三两》当中的李凤鸣5 l$ R& I8 x: M
新改编的传统名剧《王宝钏》中饰薛平贵(武生)
" s0 i8 j& `2 f0 U/ K主演了大型曲剧现代戏《明月芳魂》* X: e6 z- w+ G4 q2 i* w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3-30 20:0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3-30 20:04 编辑 " J5 X  Z* v: I0 ?
5 B& ^+ k8 s3 Y* m2 T, I, ?
          姚军良认为,"河南曲剧是一个历史很短却又发展迅速的剧种,从民间演唱的“鼓子戏”发展成戏曲剧种,不过80年时间,但由于它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贴近生活、清新活泼,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河南曲剧经历了鼓子戏、高跷曲子和舞台演出3个阶段,从单纯简单的说唱艺术演变为复杂华美的舞台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本质性的革命,没有勇于变革创新的勇气和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是不行的。"' N8 ~3 \* J5 ?6 B& G

9 Q, n) g3 |& F% g! R+ z         河南曲剧应是河南的地方戏,用什么话唱、有什么音乐、有什么板式、流行在什么地区?是在剧院还是在民间演出?         曲剧和豫剧,哪个受众面广?
3 O! c7 S0 N# f         现在还有独立的鼓子戏高跷曲子演出吗?
1 |5 H  w2 \+ r1 B& |; A# H0 c# C- Q7 f# B' H( |0 ^

作者: 姚宜廷    时间: 2014-3-31 17:36
pszyyao 发表于 2014-3-30 20:01
3 o7 ]" I$ ~2 g* n姚军良认为,"河南曲剧是一个历史很短却又发展迅速的剧种,从民间演唱的“鼓子戏”发展成戏曲剧 ...
3 ]# ~+ y, x. M
曲剧、越调,豫剧在河南是最有影响的剧种,深受河南及周边省市人民的喜爱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4-3-31 18:57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4-3-31 19:01 编辑 4 a& a( t* S8 D& }) n
% J/ h; {; A5 y1 x5 ^5 c
“ 曲剧演员1967年出生于许昌市襄城县, 平顶山市曲剧团副团长;是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的入室弟子;国家一级演;2009年5月,首届中国曲剧节被评选为“当代中国十大曲剧名角”。”# Y# x  h) U. x" I6 f

+ O+ `- X6 [& V, @3 K% c胡希华是南阳人。
8 u+ ^, D. T) |% C, `, m在河南,豫剧是在各地都有,曲剧是在大部分地区有,越调是部分地区有。——南阳有豫剧团、曲剧团(二十多年前,胡希华是南阳曲剧团的名角),没有越调。2 @3 y# y& R, n- D! H1 _/ k6 \+ Y
姚网版主姚文书宗亲所在的南阳内乡县,有一剧种——内乡宛梆——剧种和剧团在全国是唯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y8 e% @/ c1 W% x+ h) h) J
作者: 姚宜廷    时间: 2014-4-1 16:59
2006年5月20日, 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4-9-3 10:59
希望姚军良宗亲的戏剧事业更加辉煌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