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元代“包青天”姚天福(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4-4-11 08:50
标题: 元代“包青天”姚天福(图)
4 Q8 U* D2 W4 c& Q! F9 Q
6 R4 ~7 m- r: `$ J0 B( v8 V4 a8 M. b
2014-04-10 02:46:41   ; b9 U  V% H7 M7 a5 f# o# |
来源:河南商报   我要评论
9 x2 Q2 l* j$ q1 d$ @姚氏族谱中,记载了姚氏的祖先和历代名人姚氏族谱中,记载了姚氏的祖先和历代名人2 y! ^& H  \7 i5 x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电视剧《包青天》的流行,让人们认识了宋朝的包拯。8 O) q+ K2 T7 e9 C
  在元朝,同样有一位断案如神、刚正不阿的治世能臣,人称元代“包青天”的姚天福。姚天福何许人也?为何能与包拯相提并论?# S2 u9 F: q9 G( J& f/ d9 e& O9 L% q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李政 文/图8 X. ^' O8 g6 a! _: W* K
  后人评价. U0 f0 i& A7 y6 Q  `% I  {$ o
  媲美宋代包拯4 V) i+ L* H+ ], N4 X
  姚天福是什么人?为何被称为元代“包青天”?姚氏后人、河南渑池县的姚亚峰说,姚天福是唐代宰相姚崇的后代,出自姚姓郡望“吴兴姚”一支。《新元史》第184卷中评价:“宋之包拯,元之姚天福,所谓邦之司直者也。”2 s2 h$ n5 ^- m# n5 {
  在河南省姚姓姚崇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姚学谋看来,后人之所以把姚天福与包拯相提并论主要有两点原因。
% T8 M8 D  M2 z8 `: q# x  “一是姚天福不畏权贵、铁面无私。二是对他断案如神,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能力的肯定。”姚学谋说,姚天福之所以美名不及包公,有宣传力度不够的原因。" L5 h! e4 Z0 s% p  B6 x
  相对于手中握有生杀大权,可以先斩后奏的包拯,姚天福在元朝只是一个监察御史,其职责是查办大案,对案件没有处置的权力。因此他要为民除害、为朝廷铲除奸佞,无疑要比包拯困难得多。4 D# `, n+ Q4 z9 s* z' r  Q! p
  不畏强权* P7 _. p8 L( v# i5 W- D% P7 f
  干“纪委”工作的第一天弹劾“总理”
6 c. N8 @4 s/ O; }/ S6 K3 b  史料记载,姚天福为官的40多年中,弹劾权奸,冒死不辞,就连元世祖忽必烈也称他为“当朝的魏徵”。
2 Y( p" v. J. W. w5 M' l- x  元十一年,当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纪委干部)的第一天,姚天福就震撼了朝堂。
) N0 V; ?  B0 t9 J& h# l  这一天,姚天福要向忽必烈揭发宰相阿合马,这让满朝大臣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不过小小的七品官,何来如此勇气?”4 m7 ?- Q7 q; V! r1 K/ y! ^7 s! ~
  在姚天福的坚持下,忽必烈将阿合马找来对质。“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买卖官职……”当着皇帝的面,姚天福原本要列出阿合马的二十四条罪状,但只读了前三条,忽必烈就发话了。; w3 n8 ?& ^2 t  P: D4 ?! M
  “就此三条,已够斩首。”忽必烈被姚天福的无私无畏而感动,当众赐姚天福“巴尔思”(蒙古语即老虎),表彰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如虎精神。
: ]% Z0 Q9 J! c* P' Z6 d# M  姚天福的弹劾令站在朝堂上的阿合马惊慌不已,虽然皇帝念阿合马善于理财,并未将其罢免,但姚天福此举着实让一些贪官汗颜。
* c  i5 {0 b6 i% D4 b8 h1 |  还有一次,姚天福在淮西逮捕了七名大盗,全部杀头示众,他还从中查获了中书右丞和其儿子在淮西贪赃巨万的大案。姚天福排除众难,果断将其抄家,从此淮西大治。; N$ B: e" }% ~
  姚氏青天
6 D* o5 _, s) x  元代名臣姚天福出生在山西省南部绛州,山西省晋剧院于2013年推出了新编晋剧《巴尔思御史》(编剧梁波、导演石玉昆),成功地塑造了刚毅正直、不畏强权的元代清官姚天福的艺术形象,感动了观众,也受到专家的好评。
  p$ i( o' c5 {0 h% ~! y  为民做主
3 b  j  _8 Y' \% y) S7 ]0 \& p4 j0 E  欺压老百姓,皇帝的人也不放过. x% ]* }% y; u9 T6 q
  据史料记载,忽必烈为了严肃法纪,加强吏治,在中书省门前建了个“登闻鼓”,凡是大冤无处申诉的,可随时前来击鼓鸣冤。# H% R( c0 S9 o8 v8 H4 i! K
  河北大名县的百姓击鼓申冤,状告官员小甘浦随意杀人放火的暴行。小甘浦自认为有皇帝撑腰,姚天福的前任御史非但没能制住他,反而被他的家丁痛打一顿逃回京城,当地老百姓苦不堪言。姚天福得到消息后,微服私访,查得小甘浦十七大罪状,按律,条条死罪,他亲自带领捕役将小甘浦捉拿归案。
% m3 D$ A) ~' Z+ b% ]  面对姚天福的审问,小甘浦全部招认。由于他是皇帝的宠臣,在皇帝那里也有亲信,有人将此事送报皇帝后,忽必烈下令释放小甘浦。皇帝都开口了,姚天福就是不同意放人。皇帝就对姚天福说,小甘浦虽犯死罪,但朕之前说过赦免他十次,不能失信。姚天福说,小甘浦犯下十七次死罪,免去十次,还有七次,皇上并未失信,他罪有应得。在姚天福的坚持下,小甘浦终于被正法。从此,姚天福“老虎”形象威震朝野,传遍京城内外,大小贪官无不惊怵,百姓们拍手称快。
* b# z0 g* n* L  断案如神- Y7 b! U7 v: Y( S* b; [
  “铁钉案”中发现“案中案”6 K' h0 `( B/ e8 _. h" ?3 }3 A/ S( k8 g
  姚天福能与包拯相提并论,断案能力自然出众,“铁钉案”便是其中之一。有学者指出,在包公案和狄仁杰审案中都有铁钉案,其实历史上,这个案例来源于元朝,判案者是姚天福,《新元史》184卷中对此有记载。
+ d4 _0 a& T" W6 i$ h2 t/ W, L" S  姚天福出任山北辽东案察使后,武平路武平县刘成暴死,他的弟弟刘义告官,说嫂子阿李与建州王怀私通,怀疑是嫂子害死了哥哥。县令丁钦虽觉得此案有蹊跷,但让人开棺验尸,并没有发现有何疑点。案子报到了姚天福那里。姚天福不相信找不到证据,给了丁钦三天期限查案。
5 G+ y: F7 C2 E  s" u  回到家,丁钦的妻子韩氏看他苦恼,便问清了事件始末。她分析道:“死者头盖骨的顶骨中说不定有异物,可能是被药物涂抹,不好分辨而已。”) }2 i: \* Y2 j  v
  丁钦再次开馆,打开顶骨一看,果然留有三寸铁钉。得知此事的姚天福有了疑心。他让丁钦找来韩氏,当面问她:“你能辅佐你的丈夫,真是不错,你跟着你丈夫多久了?”" o: Q# e! E* z& \& P$ x
  韩氏说,“我是莱州人,前夫是李汉卿,汉卿死后无依无靠就跟了丁钦,有半年了。”事后,姚天福派人问清了李汉卿的葬所,派人验尸,发现李汉卿的顶骨内也有一根铁钉。原来,这是一宗案中案,韩氏的前夫,也是被她用铁钉钉入头骨致死的。7 x3 J- }8 [* T9 G; J

& h, d3 P0 k9 |' V0 U$ K  o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4-4-11 08:58

作者: 渝/梁平姚奎    时间: 2014-4-12 00:23
完了?  我正看得起劲呢!
作者: 姚雄生    时间: 2014-4-12 16:39
包大人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