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大舜传》:跨越历史与文学的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4-4-13 12:05
标题: 《大舜传》:跨越历史与文学的写作
《大舜传》:跨越历史与文学的写作
石万鹏
徐北文教授几年来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探寻,披拣驳繁芜杂的古籍史料,辨别真伪是非,在发表了《大舜行迹考》等一系列研究论文后,又出版了一部长篇传记《大舜传》,应该说,这对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是有筚路蓝缕之功的。
面对几千年来有关大舜的种种传闻,徐先生把它们归列为三类:一是神话中的大舜。他主要依据《山海经》中对“帝俊”的记述做了整理,认为帝俊就是大舜;二是传说中的大舜。因为关于大舜的传说历经十分久远的时代,所以徐先生从先秦时的《书经》和《孟子》等书开始,直到汉代的《列女传》、《孝子传》,唐代的《舜子至孝变文》等进行整理,归结出在民间传说中的舜,是一个先苦后甜的好人奋斗的 典型;三是史传中的大舜。著者对上古时期帝王的种种记载,以及后代出于各种目的而编造出来的古帝王,进行了考订与甄别,主要依据《书经》、《论语》、《孟子》、《墨子》等古籍的记载,特别是通过对《书经》中《尧典》、《舜典》所记尧舜二君事迹的考察,发现了古帝王中“其主要人物是舜”,“上古最早的圣王真正的主题人物是大舜”,从而得出“尧舜是最古的可信的历史人物”这一结论。
既已肯定舜是一个可信的历史人物了,徐先生对古籍中所记载的大舜的经历做了尽可能全面的梳理,得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有关大舜事迹的轮廓。然后,从众多的记载中提取出孟子“舜,东夷之人也”一句话,作为考证大舜行迹的起点,并结合古史记载和古代地理进行论述,从东夷地区所包括的范围内找出所有名为“历山”的山,再从中辨择出“济南历山(又名舜山、舜耕山,今俗呼千佛山)应为舜所耕之历山”,确定下了“舜耕历山”的位置后,徐先生进而对大舜生平活动的地区作了考证,最后得出了大舜行迹之地名的大致范围:
大舜生于诸冯:今山东省诸城市。
耕于历山:今山东省济南市之历城区。
渔于雷泽: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
陶于河滨:今山东西北与河南东部一带古黄河处。
作什器于寿丘:今山东省定陶西北。
灰(贩)于常阳:今山东省鄄城县。
迁于负夏(尧得之于逢泽之阳):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
卒于鸣条(葬于南己):在今鲁豫皖三地之间。(第254页)
徐北文先生称《大舜传》只是一部“通俗读物”,但是我们觉得它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因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看似是“通俗易懂”的文字,然而作品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的后面,几乎都是以充分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在《大舜传》的写作过程中,徐北文先生一再强调的是对史实的尊重,虽不能说整部作品都是处处以史实资料作为依据,但是,即使是在史料不足征引的地方,徐先生也是以“尽可能地不背离史实过远”为原则。《大舜传》是一部以先秦儒墨两家及其传习的《尚书》所述事实为主干,以诸子书乃至汉代的传说为补充,并以先秦神话(如《山海经》)等所记载的为文化背景,以著者的想象对所有的史料、故事加以连缀而写成的,是一部具有一定文学想象成分的历史传记著作。因此,它的价值是表现在历史、文学两方面的。
《大舜传》最大的成功之处除它的史学价值外,还表现在它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中国古代的孝子、贤臣、明君的典型形象,使几千年来在儒家典籍中一直面影模糊的圣王形象,终于清晰地站立在了今天读者的面前。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四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看到了先民们劳作、生活的身影。
因为有了相对实在的生活环境的描写,所以徐先生在描绘大舜的形象时,就开始还原、摒弃先前的各种有关大舜的材料中那些传说、神话成分,而尽量引用经过考订而认为是可信的史迹来刻画形象,把大舜当做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来描写。
因此我们说,因为有了徐先生的《大舜传》,大舜的形象从此结束了似神似人、亦真亦幻的模糊面影,而以一个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孝子的典型形象站立起来了。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既还原出了一个中国古帝王的信史,又为广大读者贡献出了一个可以带来审美享受的文学典型。
(石万鹏:《〈大舜传〉:跨越历史与文学的写作》,《东岳论丛》2001年第5期)

0 {9 g9 k7 u+ h6 q0 `4 {0 m( f5 E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