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公盛堂姚氏字辈里的玄密 [打印本页]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4-6-10 08:30
标题: 公盛堂姚氏字辈里的玄密
江苏省赣榆县姚朱范村公盛堂姚氏先祖系明初从山西移民至山东莱州府潍邑,靖难之役,山东为主战场之一,为避兵始祖公举家迁至江苏赣榆朱范村定居,至今已六百余年,自始祖公始,连续三世为官,可谓世受皇恩,明末清初所排的字辈为:圣在永世继;万克焕开明;德立延敬慎;肇建善庆同。请注意二十个字辈的谐音,即“圣在永世记,万克唤开明...”,“圣在”,据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朱慈焕在明末清初隐姓埋名,但很多人借着拥立他的名号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朱三太子”成了当时的一种旗号。显然我姚氏祖先也了解这一情况,所以说“圣在永世记”,希望有一天能够'万克唤开明"。然而不幸的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捕,并于当年被清康熙帝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凌迟处死,享年七十六岁。其子嗣亦皆被杀害。从我姚氏字辈中可看出看出姚氏祖先在明亡后,不忘前朝,希望能有朝一日复明的念想。后为了避免文字狱之害,对这二十字的字辈局部也进行了修改,如圣在改为在思、明改为鹏。公盛堂姚氏不忘前明,在整个大清朝,无一人出仕为官,直至民国后,才打破这一局面,虽无十分显赫人物,也算人才济济。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4-6-10 09:55
情之所至,感人至深!赞一个啦!! J* V% P% `" k5 _2 d% q" p( I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10 13:30
       你是怎样知道公盛堂姚氏字辈里的玄秘的?族谱里有吗?
5 u( E. ?5 E4 k) F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4-6-10 18:57
pszyyao 发表于 2014-6-10 13:30; t; c: @4 u4 U; o
你是怎样知道公盛堂姚氏字辈里的玄秘的?族谱里有吗?
7 ^! o  w+ M3 O1 S5 B2 S/ E& d
老族谱于清末遗失,这个是家族内部的传说,您看看字辈的内容就知道了,常见的族谱字辈多为一些寄予美好愿望的用字,而我们的字辈:圣在永世继,万克焕开明,德立延敬慎,肇见善庆同,且字辈的续立时间恰好在清初,我族最晚的字辈已经到敬字辈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4-6-10 19:02
姚先登 发表于 2014-6-10 09:55( W' L' n, c8 e  o; e
情之所至,感人至深!赞一个啦!

+ v% w* M6 y8 l" }谢谢宗亲关注,我们姚氏一族分支众多,但同为舜裔,大家互相支持!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12 09:48
东海姚鲲鹏 发表于 2014-6-10 18:57) n/ A! Y0 n7 k3 M8 }
老族谱于清末遗失,这个是家族内部的传说,您看看字辈的内容就知道了,常见的族谱字辈多为一些寄予美好愿 ...

0 ^0 F0 i0 ?6 ?$ X       我们的字辈:圣在永世继,万克焕开明,德立延敬慎,肇见善庆同,且字辈的续立时间恰好在清初,我族最晚的字辈已经到敬字辈——你是几世什么辈字?
/ e0 {* i' u( n: o" W,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12 09:50
东海姚鲲鹏 发表于 2014-6-10 18:577 T! W( {0 r1 q0 A) Q, M
老族谱于清末遗失,这个是家族内部的传说,您看看字辈的内容就知道了,常见的族谱字辈多为一些寄予美好愿 ...
! t" p$ q) w$ J# g
        老族谱于清末遗失——老族谱于清末遗失后有没有再修谱?从你发帖的情况看,似乎应有新谱,一百多年了。% N/ k  E  z2 [% d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4-6-12 21:24
pszyyao 发表于 2014-6-12 09:500 Z9 B6 ?2 C3 i: v* i+ n( O% k
老族谱于清末遗失——老族谱于清末遗失后有没有再修谱?从你发帖的情况看,似乎应有新谱,一百多 ...
3 U0 v3 U# N5 I1 U
感谢前辈关注,我为明字辈,老族谱据老人们讲大概在1900年丢的,后来一直到1933年才续,续的新谱只能追溯到永字辈,只有一支到圣字辈,再往前就成了断代史了,这是我姚氏族人的一大遗憾
' D: a9 l+ A. Z2 M6 {& N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6-13 17:40
“圣在永世记,万克唤开明...”不是附会穿凿,确实是内萌反清复明之志,姚氏祖先中历朝历代不乏忠君志士,清统治者是异族入侵中原,当时反清复明的各种势力遍布天下,我族必有忠君志士参与其中,这是无庸置疑的。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4-6-14 14:41
姚维侃 发表于 2014-6-13 17:40
4 D5 E# ?5 A+ U. ~! ]& r. q“圣在永世记,万克唤开明...”不是附会穿凿,确实是内萌反清复明之志,姚氏祖先中历朝历代不乏忠君志士, ...
3 o7 C* D" L7 D5 i1 \
谢谢宗亲关注
: P+ I1 N8 Z# R7 }& N( N1 j) {
作者: 姚士俊    时间: 2014-6-14 16:01
东海姚鲲鹏 发表于 2014-6-14 14:41( Q  L% D8 W, N& ?" [, z
谢谢宗亲关注

. d1 i3 |8 e; }3 Z0 L7 P9 Z( P遗憾的是族谱的丢失,会给族谱续修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X$ L$ l: B7 l, F  Z- D+ b4 z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6-15 08:00
     “江苏省赣榆县姚朱范村公盛堂姚氏先祖系明初从山西移民至山东莱州府潍邑,靖难之役,山东为主战场之一,为避兵始祖公举家迁至江苏赣榆朱范村定居,至今已六百余年”——应当怎样理解“靖难之役,山东为主战场之一”?
/ t3 p8 {& \, r' M5 R; {+ o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4-6-19 07:51
pszyyao 发表于 2014-6-15 08:00
- o+ @& a, c( x& {# a“江苏省赣榆县姚朱范村公盛堂姚氏先祖系明初从山西移民至山东莱州府潍邑,靖难之役,山东为主战场之 ...
- F. C/ G. `, S3 b
据我理解靖难之役,是一路由北向南一直打到南京的,山东以济南为中心,的确是主战场,我也是百度查阅这方面知识的,表达的可能不严谨,请您老多指教
4 @% O. Y0 p# ?* K) ^- M# v: q% a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4-6-19 07:54
姚士俊 发表于 2014-6-14 16:019 A2 Y+ @! u8 E' ?; [$ }* z
遗憾的是族谱的丢失,会给族谱续修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 [+ O4 i* g' z7 l% [1 p' _
是啊,每当看到别的宗亲完整的世系族谱就令我羡慕不已,可惜既往者已不可追来,祖陵墓碑上的迁祖名讳也失考,更是千古憾事,每每想到此则心痛不已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4-6-19 07:58
姚士俊 发表于 2014-6-14 16:01
0 q/ v7 |: O4 @$ W* P$ t, Z遗憾的是族谱的丢失,会给族谱续修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9 B5 Y9 J/ Q- J* p* j1 S& S
我们北方所作的家谱通常是手写的较为简易的版本,且往往为孤本,保存在某一个人手里,其他族人很难看到,所以一旦遗失,将是整个家族的损失,因此建议家谱一定要多复制,多家保存才不至于出现迷失的悲剧
作者: 吉林姚庆财    时间: 2014-6-19 09:08
东海姚鲲鹏 发表于 2014-6-19 07:58
$ D' \* F+ l1 ]$ Y6 a+ \3 M; P我们北方所作的家谱通常是手写的较为简易的版本,且往往为孤本,保存在某一个人手里,其他族人很难看到, ...

+ b2 Y5 R$ [2 |! F8 m有道理!支持一个!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6-23 09:58
圣字辈是几世?* C$ x. d7 m# {

* y, h$ ^$ Z& l; s% }: h 江苏省赣榆县姚朱范村公盛堂姚氏【东海姚兆鹏,明字辈】
# ^7 g; n6 b. b        先祖名讳失记,系明初从山西移民至山东莱州府潍邑。明靖难之役,山东为主战场之一,为避兵举家迁至江苏赣榆朱范村定居,至今已六百余年。祖陵墓碑上的迁祖名讳也失考。
) N( C! h; d6 j4 {        明末清初所排的字辈20字为:圣在永世继;万克焕开明;德立延敬慎;肇建善庆同。已落代到敬字辈。' z) T- n6 |0 k7 b2 o- `
       老族谱大概在1900年丢失,后来到1933年才续,续的新谱只能追溯到永字辈;只有一支到圣字辈,再往前就断了。
$ C+ f8 S$ `' v6 I7 ~3 f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6-23 10:35
请你校对和补充
江苏赣榆县姚朱范村公盛堂姚氏【东海姚兆鹏,明字辈】
先祖名讳失记,系明初从山西移民至山东莱州府潍邑。明靖难之役,山东为主战场之一,为避兵举家迁至江苏赣榆朱范村定居,至今已六百余年。祖墓碑上的迁祖名讳也失考。【今有多少人?】
明末清初所排的字辈20字为:圣在永世继;万克焕开明;德立延敬慎;肇建善庆同。已落代到敬字辈。【圣字辈是几世?】
老族谱大概在1900年丢失,后来到1933年才续;续的Y苏00*新谱只能追溯到永字辈;只有一支【哪一支?】到圣字辈,再往前就断了。【请简介Y苏00* [江苏赣榆]赣榆姚氏公盛堂族谱】
附——我族字辈暗含玄秘
自始祖公始,连续三世为官,可谓世受皇恩。明末清初所排的字辈为:圣在永世继;万克焕开明;德立延敬慎;肇建善庆同。请注意句中字谐音,即:继-记,焕-唤,“圣在永世记,万克唤开明,……”。
“圣在”,据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朱慈焕,在明末清初隐姓埋名,但很多人借着他的名号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朱三太子”成了当时的一面旗帜。显然,我姚氏祖先也了解这一情况,所以说“圣在永世记”,希望有一天能够'万克唤开明"。然而,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捕,当年被清康熙帝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凌迟处死,享年七十六岁。其子嗣亦皆被杀害。
从我族的字辈可看出,先祖在明亡后,不忘前朝,念想能有朝一日复明。后为了避免文字狱,对这20字字辈局部进行了修改,如:圣在改为在思,明改为鹏。公盛堂姚氏不忘前明,在整个大清朝无一人出仕为官,直至民国后才打破这一局面。虽无十分显赫人物,也算人才济济。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