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原创] 匡庐浔阳记游(下)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6-30 21:31
标题: [原创] 匡庐浔阳记游(下)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4-6-30 21:33 编辑
( `9 ~4 g7 L. a+ M; b# p. S' j5 G' L% H( { k

5 @2 `' n2 N' G# [问度娘,得知以下关于仙人洞传说“吕洞宾在游历庐山时遇上了‘八仙’中的汉钟离,授给吕洞宾丹诀,后来两人一起成‘仙’。《庐山志》也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4),吕洞宾漫游江湖过庐山,遇五龙真君传授他剑术。吕洞宾既得五龙君剑术又得汉钟离丹诀,便在庐山锦绣峰下的仙人洞内精心修炼。至今,仙人洞内的神龛里,供奉有身佩宝剑,仙风道骨的吕洞宾雕像。”刻印耽搁跟团,待到得仙人洞时,团友参观仙人洞已毕,遂只能匆匆拍下外景门楼,内中景观不得与闻焉。
5 ` B( W: O( e
3 y5 R5 Z7 F( U5 }7 C4 V2 O曾看过资料说,这驮碑的叫赑屃,是龙的一个儿子。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怪不得它的头上鼻子上都被游客触摸得光亮可鉴呢!' U* {9 ]( A8 a' R* w
]
$ ~ P& G8 F7 ~- { ^$ H骑青牛的这位当然是道家创始老祖老聃了。据司马迁《史记》索隐引《列仙传》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7 f) K% L+ h7 q0 }! ^7 }5 I7 q
4 j/ b0 I, g& R
仙人洞前此一镜头甚是精美,只是浓雾依旧不散,既不见百里云海,也没有“乱云飞渡”。胜景不再,就像神仙眷侣、风流人物,终究要被历史的书页翻过去一样,与浩渺无垠的时空比起来,终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5 C! ?: Z6 [( V
' A7 [* s! X4 D
御碑亭——文革浩劫之中,这典型的“封建帝王”遗留的文物何以能保存下来呢?3 z8 e2 K( _1 b$ K: y& s' e, j( Q# E
( B$ z- J0 d0 R
下山来,复乘车数公里,步行约一华里,来到含鄱口,本来说这里是庐山观景的最佳位置,可是,鄱阳湖千呼万唤不出来,松门山隐踪潜形何所见。; i2 e# \+ h7 H/ c

( K* q9 k, i2 _% a. W8 |2 Y# v烟云渺渺,雾霾茫茫,目力所及,不过百米,兴致勃勃而来,将满怀遗憾而归。
& K; }+ V: [4 n C/ \! l/ T- \/ G
5 P; V; Y2 g3 F/ \) U
循含鄱口石门拾级而上,数十阶后有含鄱亭,今人所建,彩绘鲜明。此地冷风利飕,衣袂翻飞,美景难见,不如归去。1 J, ?; }6 U7 Y: P& D
8 s, [& k" ^6 [' N& J' C) U/ n
离含鄱口,发所见所闻于QQ,文曰:“大雾弥漫,山景朦胧。花径乐天草堂桃花尽谢,松畔仙人洞中香烟缭绕,含鄱口冷风强劲,翠树枝横,鄱阳湖云遮雾障,娇颜藏匿。”
# K" u9 u8 q( f+ T+ \" ?% y1 f/ y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6-30 21:39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4-6-30 21:40 编辑 _3 _" r0 a% Z. [9 P' f, T0 A* V1 p
0 r; l4 m: `0 K3 X3 C9 _
2 t: r# Z3 r5 i) V' r11:50,来到美庐。此地清幽静雅,乔木参天。
' o2 ?; K6 Y7 | V- c5 N
1 f0 C' I A8 T ~1 W) M2 D
进美庐参观。拂去历史的尘烟,瞻仰俊杰的风采,不禁对宋美龄肃然起敬:八年抗战,募捐劳军;赴美演说,仪态雍容,学识丰富,英语流畅,完美优雅,风靡全美。不只争得战略外援,亦且引领“中国旋风”。抗战救国,功勋卓著。然而党派偏见,湮其功绩,毁其声誉,千秋功业,谁人曾与评说?
6 O, J7 ^1 a9 S H
( W/ v7 L3 ]# Q u& u美庐内有宋美龄墨迹。美龄信基督,并引渡蒋介石也信奉之,此举间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将来或许有人能对此进行研究,历史自将作出公论。3 X8 [5 b! o) R F

* ]( s4 W# R& v下午乘车2小时余,盘山而下,至上汤温泉度假村,浴于温泉,宿于此。第二日晨,离度假村往晤浔阳楼。% i, D& x6 Z% D' D/ C6 z+ r: h. H

- O. r: F) @8 h访百度获知,浔阳楼占地1600平方米,楼高31米,外三层、内四层、青甍黛瓦,飞檐翘角,四面回廊,古朴庄重,具有明显的仿宋风格。
浔阳楼大门外一长联。上联曰:“千秋庆复兴,喜重临楚尾吴头,呼吸遥通万里。”下联曰:“九派分仍合,能一览长江彭蠡,风光岂让三楼。”此为九江宗远崖(1918~2001)撰、武汉姚励群(1933~)书。此上联既为庆贺重修浔阳楼,又是说浔阳楼的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古代楚国与吴国的接壤之地,南来北往,交通四通八达。下联是说浔阳楼是天下名楼,可饱览长江和鄱阳湖的风光,其名气并不逊于中国三大名楼。从门柱楹联之间、“浔阳楼”横额之下进大门,便入浔阳楼内。
0 m4 ^7 g" u# r4 y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6-30 21:45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4-6-30 21:47 编辑 ! d( E! t& _% ~; ^4 X$ d ~' l
' n! z @9 h& q. |
% C1 M8 C! h; Y$ u7 d9 Q8 d
楼前悬挂一幅对联,大气而豪放。上联是:“大闹江州,人言此事桩桩有,百代流传,无非天下英雄借题抒壮志。”下联是:“细观水浒,我觉其文句句真,千秋炳焕,信是世间才子因史撰奇书。”横联是:遐迩流观。
浔阳楼原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历史。由于浔阳楼处于水陆交通要冲,历来是名人雅士荟萃云集之地。唐代白居易、韦应物、宋代的苏东坡等,都曾登楼题咏;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佳作。 如:
旖旎风光,江声山色无双地;
峥嵘台阁,楚尾吴头第一楼。
烟雨锁浔阳,楚水吴山美如画;
风雷涌湓浦,骚人墨客唱入云。
楼绕三分水,看江南掠飞一行白鹭;
旗飘四面风,问天边吹醉几缕红霞。
读宋江反诗,想豪杰悲歌,仿佛浔阳曾血染;
望庐山秀色,纵飞云变幻,喜看湓浦新高楼。
浔阳楼不高;四层。是一座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楼宇。
浔阳楼一楼大厅内,陈列着全国唯一一套《水浒》一百单八将人物瓷像。该瓷像乃国内孤本。
一楼大厅左右两壁,有两幅大型瓷板壁画——“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和“梁山泊好汉劫法场”。也是瓷画艺术的珍品。浔阳楼宋江反诗: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楼后可观浩瀚长江。
当年曾在此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青杉泪湿之后,又曾迈步登上浔阳古楼,赋诗于此:“今日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匡山,即庐山。
浔阳楼对面不远处即是文峰塔亦名回龙塔。出浔阳楼数十步,于马路边可摄得塔身远影。
从浔阳楼过马路,沿长江边东行几百公尺,便是锁江楼。 由此入内得以近观塔身。查百度知晓,明万历十三年,九江郡守吴秀等筹集民间款项,汇集高师名匠,修锁江楼和锁江楼宝塔于回龙矶上,并铸铁牛四条以为护卫,为的是镇锁蛟龙,驯服江水,消灾免患,永保太平。然兵燹战火,毁其大半,今仅存锁江楼和回龙塔矣。
从题有“塔影锁江”的门楼进入,二进可见此“观鱼轩”。凭栏观鱼,文士雅趣也。
回龙塔高35米,造就七层,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如撑天大柱突兀江畔。塔内原有木梯,沿梯盘上,登临顶端,极目环顾,北瞰远山渺黛,南视古城幽雅,仰观蓝空蔚媚,俯看碧江波粼,正如当年悬挂在此对联所云:“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
日寇侵华时,曾在对岸发炮轰击此塔,宝塔数处中弹,其中两处弹洞直径达3.5米,致塔身向东北倾斜。但屹然不倒,雄姿挺拔。1998—1999年,国家拨款,对此塔纠倾加固,使其恢复正常。
4 C9 n3 Y' |! l' G8 _- ~; a: y6 B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6-30 21:56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4-6-30 22:02 编辑
$ Z. p) J) J: z% I& k0 x0 k& ~2 ?$ B3 z. n
1 ?( s8 u, ~6 K
锁江楼位于长江之滨,九江市东北隅,傲然屹立,高耸蓝天,潇洒古朴,伟岸轩昂,塔影锁江,风雅微妙。
( m, F2 f8 w! y7 _$ x7 [( x
4 f3 d( k) L/ w2 ]锁江楼虽然古朴轩昂,然色彩鲜丽,不见历史遗迹,想是近年仿古重建。
( T; f& y& T( m9 b; Z
1 l) b9 E) V9 t* ]6 z: A( ]1 B出此门,即出离锁江楼。
昨日下午即已浓雾尽散,天青气朗。千里迢迢,未能一览胜景,心中不能无憾。稍稍错过半日,便可饱览五老峰三叠泉飞瀑全貌,更可将庐山云海,鄱湖风姿尽收眼底。还是古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不遂人愿,只能怨自己运气不佳。
忽然想到浔阳楼的那幅长联:“大闹江州,人言此事桩桩有,百代流传,无非天下英雄借题抒壮志;细观水浒,我觉其文句句真,千秋炳焕,信是世间才子因史撰奇书。”《水浒传》本是小说,然而英雄之事,人们宁可信其真有,岂非世人本有英雄情结乎?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施耐庵撰成才子奇书,也可谓“立言”,“千秋炳焕”矣。而我等庸碌之辈,唯有感慨古时英雄,悲叹今世无为,皆将归入“速朽”流矣。今人感慨古事,百年而后,今人亦成古人——复令后人感慨今人,一如今人叹古人,呜呼!人生世间,悠然过客而已也,存世时不曾立德、立功、立言,与瀑水流石略无痕迹同也。此非人生之大憾乎?较之大憾,几处景观未得赏识,不过微憾末恨是也。大丈夫当虑人生之大,不当患细碎琐屑也。
又忽然联想到刻印人推销的两枚闲章来:“知不足”即是教人追求真理、知识永不满足,承袭的是儒家“入世”的理论:大而言之,人生世间,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小而言之,不远千里,莫辞辛劳,为寻美景而来,本是一番追求。而追求之不得,不宜懊恼沮丧,宜持“常心”也。“常心”迹近道家宣扬的出世思想,劝人把功名、红尘看破,劝慰世人,以平常心看待人生顺逆,永葆心态平衡;“知不足”与“常心”二章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人生百年,当创英雄业,建杰士功,但建功立业的过程或许“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或许“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则此时依然应信念坚然,以平常心视之,以平常心度之。
刻印人竟是从尘世翻滚的斤斗中跌出来的高人隐士啊!
是为记。
5 h0 ]1 q* j% j ]- f 甲午年己巳月
5 q( c% r( h& a) _
/ R# H: M, W0 E" N7 i# A: R d' Z0 W d8 n
作者: 渝/梁平姚奎 时间: 2014-7-1 02:42
同游了,好玩,好看,好美啊!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7-1 07:41
! R, k9 V3 }7 `9 W6 h' j- B: ]1 [5 V
这样的天气,庐山上的许多景致是看不到的。秋高气爽的时候,在含鄱口上可以看到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维侃兄在这样的天气下,能见度低,虽然也象神仙一样在云雾当中穿行。如果不穿雨衣,几分钟,身上立马就湿漉漉的。你就会亲自感觉到“天上有朵云作的雨”,云中情,雨中情,云雾之中的云雨情。。。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7-1 09:43
D* O- V, d5 A+ j% r5 w
谢姚奎宗亲鼓励!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7-1 09:49
& h4 _ S7 a8 U; e+ I在含鄱口那阵,冷风利飕,雨雾迷濛,能见度极低。一阵风来,树上雨滴播洒。因无法观赏景物,匆匆下山了。后来听团友说,前面有个有名的植物园值得一看,可惜没有去,擦肩而过了。什么时候能和绍弦宗亲一起逛逛,估计收获一定是双倍甚至是多倍的。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7-1 10:5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1 10:53 编辑 ' f. U4 b; Y/ v% S# S3 e' z) z/ K
3 ^/ y4 X9 w% f3 r- h
, ^3 Z. l* J* E2 h) d! k$ a' ^ 含鄱口脚下不远处的庐山植物园原来是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园。它的创始人是胡先骕先生。胡先生还是国立中正大学的创始人。他是国际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原中央研究院院士,有着中国植物学之父的美称。
6 N/ @. Z8 X1 A" ^3 z 胡先生对世界植物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几乎已经绝迹的“水杉”,在庐山植物园培植,现在成了代表中国的景观树而遍及全世界。同时,国外的不少树种经过庐山植物园的培植在中国推而广之。3 p8 l. g A& F
/ W. E( W+ z' m' e3 E
8 m2 P2 d1 ^7 H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4-7-1 11:31
& r6 y: h: M, g/ a+ P# z) B谢谢维侃宗亲.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7-1 15:13
6 d9 M& i3 U; k' k8 |# \8 t总爱周游列国的小平老没到过庐山?什么时候去,咱俩可以一起到绍弦宗亲那儿去蹭饭啊!
2 Z% \- ?2 j0 ?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4-7-1 15:38
7 [* H0 A! U' E, ` r0 l好呀!不过今年计划去海南!有否兴趣?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4-7-1 15:57
/ k, ?* T. A2 z1 i; H7 N8 v( F& J. `: ]
好地方,犹如人间仙境。好文笔分享了,谢谢维侃兄。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7-1 16:15
$ O, @+ ~+ {- @9 `1 I2 u2 [$ C紫洪宗亲过誉了:其中关于浔阳楼的描述文字,多从网上“截”来,一是现成的资料性文字,不截白不截,二是网上文字写得极好,便模仿李白题《黄鹤楼》故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
# D; Y2 c* E/ {: o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4-7-2 14:47
; a( _6 ^: X) H$ M+ S4 d
“截”得好呀,图文并茂的。
" B* I" x; C8 z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7-2 20:49
/ j2 D/ x4 F8 S! O4 S# b
欢迎维侃、紫洪、小平诸位来江西!/ D9 Z6 P0 L; k, r6 n/ |. @
江西的山山水水都可以入画,我当个导游是没有问题的!
/ N9 `, z1 k- @* R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7-5 17:4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7-2 20:491 J: M; b8 |6 F* C
欢迎维侃、紫洪、小平诸位来江西!
+ h. k/ H. m- [5 M+ v0 [$ g 江西的山山水水都可以入画,我当个导游是没有问题的!
- w. _+ `" H0 o/ o$ ?! i9 l- ^# p, t
让绍弦宗亲当导游,那不是拿高射炮打蚊子——太屈才了?
6 q' h1 C1 j. E3 ^ F2 W5 i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4-7-10 19:40
想当年,李逵真有眼光,打个杂工也要找个好去处。哈哈
4 Y, A. C, t( [. L" q3 ]6 N7 a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7-11 09:11
J6 @+ A. a" T0 B1 f
海南是个极好的旅游胜地。去过一次,觉得是我游过的最好的一处!不过这大夏天的去可能受不了。还有,如果是去海南的话,最好能带点辣酱、榨菜之类的下饭菜,海南的菜除海鲜外,真心不好吃。; S5 a3 R5 V: ]: y$ R7 Y8 y9 L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4-7-11 09:28
) Z2 C% \6 f& F6 {0 g, i
有人读《水浒》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梁山上众头领,越是杀人如麻、崇拜暴力的人,越缺乏人格的独立性而甘愿为奴,“匪性”和“奴性”在同一个人身上竟不可思议地奇妙地共存一体。一般说来,土匪是最不讲规矩、天不怕地不怕的,而奴才却是最恭顺的,两类性格怎么可能结合在一起呢?可是在李逵的身上就这样高度统一地表现出来: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书中谁最是匪气十足的人?估计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李逵。没错,李逵是最具匪气的蛮汉:眼中只有两把板斧,心中没有任何的规则概念。可他在宋江面前却是奴性十足,给他的宋公明哥哥做奴才虽九死其犹未悔。书中有大量的故事情节将李逵的这个特点演绎出来。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