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转姚太平<关于新昌两支姚>的论述。答钟尧老问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9-11 12:34
标题: 转姚太平<关于新昌两支姚>的论述。答钟尧老问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9-11 12:54 编辑
& b# }4 y& O! k+ m  I) ?; k& Y7 k0 |2 N9 S
<关于新昌的两支姚>

& s* R) A# E: s( i( i+ V     在姚勉的一篇文章中说,新昌的姚有二支,一支是灵源姚,出自丰城,另一支是城边的姚,出自潍州。而后,钟尧老问,城边的姚哪去了?现在我在这里作过答。8 L/ E# f2 H$ \# g; _. Z
     宜丰县志《盐乘》记,“姚铉,字梦元,北海潍州人,初来为丞,与县令范洁极相得”“洁去未久,遂以铉代之,任满调知新凎,久之不乐,仍解职还新昌,与范氏结邻通婚。”居住地在城北,这是绍兴初年的事。又查《宜丰禅史》咸淳年间,“慧度院由城北耆宿姚德卿施地鼎建”,姚铉死后葬于城北山上,该山后改为姚家山.。离我现居住小区不到一公里地,此山现为新昌镇桂花村(已成城中村)所有。证明潍州姚铉确实在城北边上立了籍。至姚勉写文章的时候只有一百一十多年。
5 T, ^& f- w6 _0 e1 g, _     桂花村现只有一大户姚姓人家,兄弟三人分三户,,五十至六十岁之间,自称世居,姚家山为其祖山,该家人说,周边还有其族人,问其源头,说是来自灵源,与方里同谱,”百”字辈,即方里谱的第九字,且还说,姚家山上葬有姚勉。本人以为:首先,姚勉葬该处是肯定错误的,但是姚家山上葬了姚铉县令,这是确切的,可能是墓制有一定规模而产生的误解。其二,该支姚自称是姚家山的拥有者,且该村的老年人也证实,解放前该山确为他们所有,他们又世居在该地,为姚铉后裔的可能性几乎无法怀疑。其三,他们入了芳里谱这也是确切的。从这里可以得出,这支姚为姚铉后人,本地只剩一大家,余外迁,谱以入方里系。9 n/ Y2 T0 I( A# g9 D" Z
     在方里尚忠公谱系的《存疑》中,有一段话,说的是城北姚铉的后人叫姚经纬的拿了一个汴梁系的谱,因为其中很多错,所以没有用它。。。。。。说明姚铉后裔是入了灵源谱的,但当时入的是大灵源谱,汴梁派的彦国公谱系,后来方里系不用这个谱系,而重新立了尚忠公的谱派,于是姚铉后裔也就随了尚忠公谱系。! |* n+ a: X' Z# v
     方里谱的处理方法是,尚忠公六世孙姚铉迁城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9-11 14:33
            谢谢卿芳老。谢谢姚太平。; U% s7 n/ P# S  @9 }2 V
      你老是怎样得到姚太平的文章的?姚太平是灵源哪一支的吗?2 z! A: Q0 W2 @+ Q" J; {+ c$ _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9-11 16:06
     姚太平是灵源南垣人、居南垣.离方里仅二公里、是旦公后裔、因网络问题、将此文用qq发给我替他及时转发.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9-11 16:11
本人辈字名克保,用名太平。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9-11 16:26
姚卿芳 发表于 2014-9-11 16:06
, L, b3 ]6 W' q1 s) @; d姚太平是灵源南垣人、居南垣.离方里仅二公里、是旦公后裔、因网络问题、将此文用qq发给我替他及时转发 ...

( d% U5 Y( E6 k0 I& y        明白了。8 b* v8 y, F; }5 v5 S2 g  Z
         姚太平是克保兄,灵源南垣人。- d8 m+ W/ e# H" E/ l8 w8 _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3-24 09:24
姚克保 发表于 2014-9-11 16:116 z6 h4 I" x4 g* x0 K
本人辈字名克保,用名太平。

! D1 M/ I7 X3 u$ w1 z9 n2 r, A        昨天读来水宗亲转发的《南垣姚氏简介》,内中也有“宜丰县志《盐乘》”。
4 m( H7 \) `$ O" o0 |" O2 F2 [     不明白“宜丰县志《盐乘》”:是宜丰县志叫《盐乘》,还是宜丰县志内含《盐乘》?# l- G1 B' [% f7 m/ ~
     是什么时候(版本)的宜丰县志(宜丰县志《盐乘》)?
4 l7 c# D/ k4 {1 c5 L( a2 M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7-3-24 13:2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7-3-24 13:48 编辑
( b7 X) b# g0 b
pszyyao 发表于 2017-3-24 09:24
$ U* X' |6 I' p2 c; v" u* I& S, H# ^昨天读来水宗亲转发的《南垣姚氏简介》,内中也有“宜丰县志《盐乘》”。
7 W7 F9 z& s$ M& V+ x% C) e/ G" ]. S9 G     不明白“宜丰县 ...
+ L- \2 [# v/ k8 d

$ P4 X! ~& [& F    【盐乘】  民国2年,县人胡思敬独立撰写的一部地方志书,冠名为【盐乘】。民国六年刊印,该志突破旧志成法。以志、表、图、传为纲,纲下再立专目。志前【例言】内容丰富,详述其编纂的目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民国30年,县政府曾经多次拟修县志,下拨经费,张罗机构,直到民国38年6月,始议出个县志目录。# P' j8 {: g  k( V
   新编【宜丰县志】始于1963年,1966年曾经油印成册。后中断。1985年,再度成立县志编委会,姚行先担任主编。1989年完成.
. t9 _2 {2 V! E, p6 X    宜丰最早立县相传县治在现在的天宝乡辛会村。后来县治设盐步镇,即今天的县城所在地新昌镇。故【盐乘】因盐步镇而得名。
* O" J7 @; l) a1 N6 j
  ^8 x: ]# `9 a% {- A" X# x! y: }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7-3-24 15:47
姚勉撰《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出自《姚勉文集》,全文如下:8 g: c% \; j& R5 A1 r8 V1 }* }
      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盖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盖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族虽异,然得姓自有虞氏则一。凡询新昌姚氏者,咸以为一族。而二氏子孙亦知柯分同根,派别共源,等百世而上,由耳孙而溯鼻祖,不可以异视,相与讲同姓之好甚密,真若出一族者,非若周秦之刘,宋卫之孔,为碏为尚之石,为宋为燕之乐,其始既异,其终卒不可合者也。4 ], V" p0 V$ p# |  j8 X' L
      运属公讳公烈,字伯武。其先潍州北海人,中散在国初仕至上柱国,传至铜提县令莫者,君之高伯祖也,初以太学上舍生及进士第,后以忠殁王事。庐州教授某者,铜提府君之弟,君之高祖也,曾大父某以伯父任得仕,再转而丞新昌,因家焉,而为新昌人,盍自此始。父某,大父某,皆韬英含章,不愿仕进。) \! J' s; y4 R/ v7 b! _1 O6 g5 b
..........从文中可看出,姚伯武是姚铉的曾孙,我记得前些年,曾有“三公”后裔在网上转录了一篇《宜丰县志》收录的姚铉孙子姚宋卿的铭石简介,这篇文章我在清代编印的《宜丰县志》中也看过,但当时没能复印,大概意思是:清乾隆年间,县城北一工地,挖出一巨石板,上面写有姚宋卿家世介绍,然后便是铭文内容,铭文记录了姚宋卿是姚铉的孙子,世系介绍与上篇姚勉所写一致,结合《宜丰禅史》记录的“咸淳年间城北耆宿姚德卿”,我们可以肯定,姚宋卿和姚德卿是兄弟或堂兄弟,而伯武是他们俩的下一辈。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7-3-24 16:02
首先,姚勉葬该处是肯定错误的,但是姚家山上葬了姚铉县令,这是确切的,可能是墓制有一定规模而产生的误解。其二,该支姚自称是姚家山的拥有者,且该村的老年人也证实,解放前该山确为他们所有,他们又世居在该地,为姚铉后裔的可能性几乎无法怀疑。
- }; `/ C1 l6 _% Y' Z   以上两句话,本人作一解释:一、姚铉葬姚家山是根据县志记载和我的实地了解得出的,不是猜 想的。二、我没有看这几户人的谱,近一千年的历史,变化很大,认定他们“为姚铉后裔的可能性几乎无法怀疑”这句话,现在觉得太武断,应改为“为姚铉后裔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3-25 06:20
姚克保 发表于 2017-3-24 16:02, p- X2 V( ]4 _4 Q6 |
首先,姚勉葬该处是肯定错误的,但是姚家山上葬了姚铉县令,这是确切的,可能是墓制有一定规模而产生的误解 ...

% j: X$ c/ g) f7 z7 P" F谢谢你的佐证文献,谢谢你的认真负责态度。3 h/ }, k! h* P5 V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