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民族成分确定:为了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保障我国公民正确表达民族成份的权利,做好民族成份填报工作,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联合于 1990年 5月 10日下发了《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对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问题作了如下规定:
4 d. ]5 K4 T! y% X3 K9 f' U5 p- f: W0 a: s' E
1 、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定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B) J0 N. r. ~ @; M$ q
2 、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者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 w* |2 m# t( l q& e$ u( Z6 w
3 、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不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可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 }1 A1 e: C9 N7 q
4 、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十八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分。
+ C8 Y- e" Q* z/ ~. ] p& ]
5 、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 Q* y) j! F, u; k8 v
6 、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1 ^6 r s: ~+ _8 g' P# u0 f* Y" I4、姚姓少数民族的形成:姚姓乃黄帝后裔,本为汉族,由于历史变迁等原因姚姓迁入某少数民族集聚地居住,入乡随俗,或与该民族通婚等,经过漫长岁月逐渐与该民族同化,再加上我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有优待政策(如生育、升学等均有照顾),一些姚姓可据《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登记为某少数民族,由于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或地域性,有同胞兄弟姐妹分属不同民族的情况!这在大汉族地区的宗亲看来可能是件很奇怪的事!所以说姚姓不一定都是汉族!
作者: 姚晓风 时间: 2011-3-16 18:56
源盛宗亲对少数民族姚姓的来龙去脉解释的很清楚!:handshake
作者: 姚元文 时间: 2011-5-11 13:25
我也是君赞公的,但没族谱,能否将族谱共享。谢谢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1-5-12 17:22
[fly]我们都是姚姓这个大家族,可在各分支中又有具细的记载,要找到和找准过去的历史资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荣幸的是我已经找到和认定我是“文献”公之后啦。宗亲们,加油!寻根问祖终将使我们的族谱更加完善。[b[/fly]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1-5-12 17:28
回复 12# pszyyao
* u. u) d2 V1 o" E/ E" A5 ]0 N; y7 e; k! i
+ H& |! G8 {2 A 这位宗亲,前面姚源盛本家解释得很清楚,我赞成源盛本家的解释,据我所知,“姚文献”是侗族,而我是汉族。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5-13 12:28
回复 16# 彩云之南
; w6 g, G4 r; l& C
Z! C% d# k( A, D |" o; T( U9 P8 V O T
9 {" ?' v( o; C$ W) a7 v/ _7 J' q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1-27 22:19
何时因何誓咒?族谱有记载吗?现在通婚吗?0 U" E7 D' p1 {: \" h7 `8 A' n# I; e
pszyyao 发表于 2011-3-12 16:09 
# B0 f8 D/ s% ^0 v! p, D1 y1 Y$ M4 I! ^( b7 {" @0 d. e
2 p |) c3 r' L3 @! l7 z7 W
我也不清楚是为啥诅咒,据说曾姓嫁给姚姓,不会有孩子。但姚姓嫁给曾姓就好好的。霞溪已有好几个娶了邻村曾姓,都没有后代。
作者: yaoheping 时间: 2011-12-2 01:06
新晃姚姓分二支,一支是良珊之后文献后裔。另一支是良能之后文彩后裔。共有五万人左右,文献公与吴杨二姓结为兄弟是真实的,本月我看个吴姓祖譜也有记载。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2-3-8 22:15
该谱中此页就记载了文献公与吴、杨二姓结为异姓兄弟,这是我支保存下的资料,已有二百多年了。
作者: 姚庆庆 时间: 2012-3-9 18:17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3-10 10:01
好资料!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3-31 18:55
从源盛宗亲的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作者: 姚源盛 时间: 2012-4-1 22:22
回复 24# 姚元周 5 g. o8 `3 d. {1 ?6 K. a0 r
7 J [! D! F( n# t6 {; q- l+ C
0 s, H! {+ E2 V. N 相互学习!
作者: yaoheping 时间: 2012-4-1 22:36
寻找新晃良能公之后第十二代良才公后人,生于清庚申年,迁长沙,葬下冲.
作者: 姚源盛 时间: 2012-4-2 11:41
寻找新晃良能公之后第十二代良才公后人,生于清庚申年,迁长沙,葬下冲.! R5 Y7 T" a3 j& D* y
yaoheping 发表于 2012-4-1 22:36 
4 p' f" g, {; `( n5 w
( h( g2 z0 f" _5 Q: o0 g
- I0 Z* m: @: r" C$ t1 W: ^. d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4 19:43
翻翻老贴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24 20:1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24 20:27 编辑 , z9 c2 w- M+ |/ _
+ i6 v s4 u& m$ J2 j
回复 1# 彩云之南
) K. ]' A: R: j! l( D
$ ~8 w# w( Z( M7 y% \% x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1 o$ ]: `) n4 |+ x. c& ^4 [/ N
你可以说姚文献是新晃侗族姚姓始祖,但不应该说“ 姚文献(1440一?)侗族。字君赞,祖籍江西南昌。”
; |) c+ F3 x/ b! z5 j7 S5 O2 X) l 姚文献在生时(明代)应是汉族。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10-25 17:33
回复 彩云之南 6 q( g* ]1 Q8 ~1 F* p8 J
" i# w: O# r$ Z# P3 P8 w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 w8 h3 b: X+ i! ^+ |* N 你可以说姚文献是新晃侗族姚姓始祖,但不应该说“ 姚 ...
/ g1 R4 v7 T* l; L- W6 {pszyyao 发表于 2012-10-24 20:14 
3 m9 k/ b$ `4 _7 w2 K! a4 r& V3 s. ^ 支持教授观点,文献公应该称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25 17:54
姚姓乃黄帝后裔,本为汉族,由于历史变迁等原因姚姓迁入某少数民族集聚地居住,入乡随俗,或与该民族通婚等,经过漫长岁月逐渐与该民族同化,再加上我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有优待政策(如生育、升学等均有照顾),一些姚姓可据《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登记为某少数民族,由于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或地域性,有同胞兄弟姐妹分属不同民族的情况!这在大汉族地区的宗亲看来可能是件很奇怪的事!所以说姚姓不一定都是汉族!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0-25 18:20
黄帝不是汉族。知道什么是汉吗?刘邦称汉始为汉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0-25 18:24
汉民族是伴随着古中国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发祥而逐步孕育成熟的,这个民族的名字的来源是与公元前2、3世纪~公元2世纪的伟大的汉王朝的崛起和强盛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有了汉王朝才有了汉人、汉民族的称谓。以炎黄子孙自诩的汉民族在汉以前称华夏,那时往往把中原以外的民族分别叫做夷、狄、羌、蛮。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10-25 19:04
闻闻宗亲:
- L6 d& d a( |' F4 N* z: H' t言之有理!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25 19:57
查百度: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25 20:02
汉族的起源:5 n, _# x9 v& I( m& n! Y/ p* S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5 Y1 ]- Z3 I! D
6 K7 X+ {, ^( E) o3 y$ W! Q$ h8 U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如周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0-25 20:04
回复 35# 姚双全 % S. w1 T4 K, t" v9 s
4 X8 P7 S; e' B0 \" a% U
楚河汉界,楚汉相争。汉为刘邦封为汉王之故,看看《汉书》去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0-25 20:06
回复 36# 姚双全 % w& c( D5 ?+ L/ [
8 R3 }4 E) H7 x* h7 S8 v* T: S; h5 z5 A( i* ]5 d
在汉以前,炎黄子孙为华夏族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0-25 20:32
汉族的称谓就因有了强大的汉朝,才为汉,汉与胡对举。此为历史常识,就如把中国人称为唐人一样。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25 20:52
回复 39# 姚闻闻
$ e, U7 Q5 a5 P( q/ J" V) O+ b- a" }3 z
X& i0 F) j4 |1 e
请闻闻宗亲给大家讲讲五胡乱华的故事。。。。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2-10-25 21:09
感谢各位宗亲的指点!有错必纠。
作者: 姚茂波 时间: 2020-1-12 11:34
你往上看看祖上循环七字派几次了,对应到辰州源谱字辈就好。* v$ ], Z$ m8 t; x6 o
作者: qzuser 时间: 2022-7-12 06:03
湖北小新川字派;光昌顺启秀,再正通茂杨,德时朝天忠,锡荣庆义长,文章超百世,志量永刚强。永隆生二子希圣希贤。丰城县南门外第五都对岸,湖南靖州姚家坝。碑刻字样。有知晓老谱的宗亲回复18009232853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