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求我村姚姓始迁祖与先祖姚枢中间几代真相
[打印本页]
作者:
姚保海
时间:
2014-11-19 14:36
标题:
求我村姚姓始迁祖与先祖姚枢中间几代真相
我是河南辉县峪河姚屯村人,我村姚姓分东西姚两支,现在无任何资料证明两姚有无联系,居西姚家谱和碑文记载是姚枢文献公后代,因各种原因老家谱丢失,致使从先祖姚枢到我始迁祖之间几代无从考究,望各位宗亲提供信息资料来求证真相,谢谢。。。。。。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4-11-19 15:51
姚网欢迎保海宗亲!
* q/ x) I8 d9 i5 i7 M4 |7 V
你的问题,姚网会员-辉县姚勇宗亲可帮你解答。
" ~* B$ l7 ~( n2 Q8 C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1-19 15:56
河南辉县峪河姚屯村西姚姚保海,求先祖姚枢到始迁祖之间的世系。
* X0 b1 q9 r6 D' B) F. i0 P; }
你有族谱和碑文。知道
姚枢以上的世系吗?
$ i8 M7 S4 S1 Z- k3 j' M/ |! ]' M
作者:
南昌姚公瑞
时间:
2014-11-19 21:47
一姚有困惑,众姚来相助!这叫滴水成海!
( g. Z" a+ x: `
作者:
姚立行
时间:
2014-12-16 13:49
姚屯西姚系姚枢后代的佐证
2 @* n0 M! g. y4 t) v# U
(姚勇撰文,详见枢燧姚氏专栏)
% D7 c& V& A; j E6 S; y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
http://www.yaogens.cn/
)原文地址: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02&extra=page%3D3&_dsign=612015a8
; O) b% F B3 q# V, }$ ?/ O
3 E& g& L; G* T+ `/ E5 m, }
姚屯,河南省辉县市(县级市,隶属于新乡市)峪河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处,全村2800余人,其中姚姓占80%。
7 ^6 B# F% ^* Y
在姚屯的姚姓中,分为东姚、西姚两支,家谱、辈分各不相同,是毫无瓜葛的两个姚姓。
( X; H0 X- B2 |* d
多年来,东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寻找自己祖上的来源,始终未得其果。而西姚坚持认为自己是姚枢的后代,主要有几条证据:
5 z* k9 c* J n Y( u- [. c
一、家谱说
5 }3 r: r* d1 A1 b
西姚以前的老家谱上有姚枢画像,详细地记载了姚屯西姚的来历。可惜,家谱在文革期间丢失。据目前仍健在的姚学廉等年长者回忆,民国时期,西姚和石门口姚家因西关姚公祠归属问题发生争执,后诉至官府。县知事根据双方提供的家谱,判决姚屯姚家胜诉。
. w3 d, i0 U t& y
二、传统习俗说
6 F) S* a9 k' L
据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回忆,文革前,每年春节都要组织族人到县城姚枢墓前祭祖。
/ D1 C5 \, I5 k* e7 ]5 L( x$ W1 w
三、碑记说
; S7 H; t) N5 U' o+ c
清同治11年,西姚的一支移坟,立碑纪念(现石碑仍在),碑上记载,祖上系直隶柳城人,与史书记载的姚枢籍贯相符。
9 U8 q2 P: @0 W9 D2 g& t4 Z
四、民间传说
0 [. e3 j1 U" y6 r3 T; h; r/ c* h
相传,元顺帝时期,姚枢第四代孙举家犯抄。由于提前得到了消息,全家从姜南姚固搬至前、后姚村(此前这里是一片树林)。不久,又被官府知悉。于是,家人分为四支,分别逃往上海、江苏、山东聊城以及黄河南岸。明朝洪武二年至永乐十四年间,黄河南岸一支返回辉县胡赵屯(今姚屯)。
5 V& b9 k# W9 U
五、历史记载
- i0 a9 `8 t2 t0 F/ l
据清朝道光年间辉县知事周际华所著《共城从政录》之《重修姚文献公祠堂记》记载,在其任内,姚枢嗣孙一峰主持重修了姚枢祠堂。姚一峰,字峻严,姚屯西姚三门始祖怀法第七世。
% k r* M3 z7 T
综上所述,姚屯西姚确实是姚枢后代。
# J& x. J. n6 h" K
3 z3 `# t& |3 T5 M6 K B0 s9 D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
http://www.yaogens.cn/
)原文地址: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02&extra=page%3D3&_dsign=612015a8
. I( f% X9 ?# Q; `
作者:
姚立行
时间:
2014-12-16 13:52
听姚成麟老先生讲那过去的事情
- b+ U3 L y* M a
辉县姚勇(原创)
' Y3 a( y: ^4 d' l& u; ` A% \" V
初次听说姚成麟这个名字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老先生撰写了一篇《中书左丞姚枢》的文章,在《辉县市报》连载了六期。
& b" B. O: L! e {
文章介绍了姚枢的生平事迹,最后写道:
: o7 y, `: r. A N. t7 t) |1 d+ g
“元顺帝时期,姚枢的第四代孙因犯法被判举家犯抄,由于事先得到了消息,全家从姜姚固、南姚固出逃,躲至褚邱村南的树林中,修房盖屋,暂时生存了下来(这就是今天辉县市褚邱乡前、后姚村的来历)。若干年后,官兵又追至姚村。无奈情况下,一家人就此作别,各自逃生。兄弟四人分别逃往上海、南京、山东聊城以及黄河南岸。不久,元朝灭亡,黄河南岸的这一支返回辉县,居住在姚屯村。
/ l9 L' ~9 t9 W2 Z! |: x
“籍贯山东聊城,在甘肃玉门油田担任负责人的姚树悌说:‘我的老家在辉县姚村,我们祖上在元末因逃难来到聊城。我们的老家谱上有记载。’”
) D! \- o4 ~$ e( T8 z& }
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自己的祖先,对自己家族的来源有了个大概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寻根求源的好奇心。
/ J# P6 I! o: s1 G1 _
我打听到姚成麟是辉县西关人,在北云门镇教书几十年,曾主编过《北云门乡志》,现在退休在家。多次想登门求教,唯恐打扰,终未成行。
2 b' T7 @( z, f. `% Q" a, B
2013年5月底,文书、义宽二位宗亲来辉,我们一起去拜访了老先生,才感知到了老先生的热情好客、博学多才,真有些相见恨晚之意。但因当天义宽还要返回洛阳,没能深谈就匆匆告别了。
+ K$ Q p n; ?1 N+ B
前些日子,我专门抽出时间,带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再次拜见了老先生。老先生已经八十二岁高龄了,有的事情记忆犹新,有的事情已记不大清楚了。
2 p" m: s9 e1 L2 N; ?# y* E; k o
老先生说,他对家族文化的喜爱,得益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姚光前也是个读书人,对自己的家族文化颇有研究。
/ b/ J o; B- C: x
成麟老先生记得他父亲说过是姚枢的第二十三代。他小时候,西关姚家的家谱就存放在他家里,家谱有四、五公分厚,上面有姚枢的半身画像。他清楚地记得,姚枢戴着像秦始皇那样的帽子,上面是长方板,前后缀着数串小珠子。(这种说法在我的一位叔叔那里也得到了证实。我的本家叔叔姚学东,年逾八旬,他记得小时候和族人在每年正月初一到西关姚家祠堂祭拜时,正间挂的姚枢画像神轴,就是戴着这样的帽子。)
; ]" ]( [4 M0 A6 b) g% F
当年,姚枢墓占地120墓(亩),是个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在现在的(辉县)城北十字往西有御赐石牌坊,往北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兽等,墓前两侧有一对墓表。
+ ~ u4 z- A/ N% n( S7 z6 ?: s- u
1938年,日本鬼子入侵辉县之前,成麟老先生的父亲召集西关姚氏另两个家族的主事人姚继曾、姚福来商量对姚枢墓的保护问题,他们把神道两侧的石羊、石马全部就地深埋地下。等到辉县解放,战乱结束,姚成麟先生的父亲又被划成地主成份,接受群众监督改造。然后是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家里保存的有关资料都被当成“四旧”销毁,被埋的石羊、石马一直无人敢于提及。后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这些文物被压在了高楼大厦下面,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上世纪九十年代,辉县市修建电信大楼时,曾经挖出了石羊等。几年前,老先生在小官庄村里发现了一根墓表,在路旁被当成凳子,老先生及时报告了文物局。遗憾的是,没有引起文物部门的重视,后来就不见了踪影。
9 h2 F+ x$ N( z0 i7 t. H- O: V1 Q1 b
我问起当年老先生在文章中介绍的姚枢第四代孙,兄弟四人分别逃难上海、江浙、聊城和黄河南岸的依据,老先生说,这也是以前听他父亲说的。但是,上海肯定有姚枢的后代。西关离休教师牛致伦曾经对他说过,1984年,有两位来自上海、自称是姚枢后代的老年人,到辉县西关姚枢祠堂看了看,还打听了辉县姚枢后人的情况。
6 Z; {4 ` n) S
我又问祖籍山东聊城、曾担任甘肃玉门油田负责人的姚树悌说过的话,出自哪里,老先生却想不起来了。
& ~& _9 m6 | ?6 e, ^
我告辞时,老先生送给我两本他收集的枢燧资料,是老先生一字一划、工工整整写在稿纸上的。这些资料现在在网上都可以轻松地找到,却凝聚了老先生几十年的心血,弥足珍贵。
; W3 ^7 d6 d3 c
% K5 }6 I2 K' z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
http://www.yaogens.cn/
)原文地址: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086&extra=page%3D2&_dsign=a5a95186
( s3 T9 ^+ I. W; l6 `& J/ x: l7 j
作者:
姚立行
时间:
2014-12-16 13:55
(姚勇撰文介绍)
3 k. }5 X# G9 M# ~
在河南辉县姚屯姚家坟地现存一块墓碑,系姚家的一支在民国六年四月中旬迁移新茔时所立,后因修路又迁回老坟地。石碑上有碑帽,下有底座。碑帽高0.75米,宽0.67米,为二龙戏珠纹饰,中间刻有“碑记”二字;底座高出地面0.27米,宽0.86米,正面刻着八卦“双鱼图”。碑身高1.35米,宽0.65米,左右有对联,上联:“祖功虽云远,曾焕元勋于元代” ;下联:“宗德犹尚在,克垂儒范于儒林”。碑中间大字是:“姚氏始祖新茔之墓”,前有序文:“先世辽阳柳城人也,复移洛阳,至元文献公复移于辉,又迁茔于张家庄之西北,又卜兆于本村之正北。至今不忍各自迁茔,盖生相聚、死亦不忍相离之意。自前清光绪廿贰年复迁新茔于□,仍然同茔遵□亲亲之义。若不竖贞珉于墓前,将后世子孙亦不知为谁氏之兆矣。于是□备公□立石不替,同族人等不胜欣幸之至。是为序。”落款:“中华民国六年四月中浣合族仝立。”
3 H& p+ K, g, H* V: F+ g4 l! H1 J
此碑的记载,更进一步证明了姚屯姚氏为枢公之后。
: f4 M1 E7 l" m7 t9 S% J
( f6 J) i% ~8 ~& C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
http://www.yaogens.cn/
)原文地址: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191&extra=page%3D1&_dsign=2fa153c4
; @4 c" W; O6 R6 C8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