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045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15-3-25 10:2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5-3-25 10:34 编辑
6 V& c& F( [& P1 }/ `$ g3 f# d/ @, i2 E* O8 E3 I/ }
' g/ `4 v/ v& m6 Z4 j
彩调的表演艺术如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这两个行当身上,摇旦(即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是彩调“三件宝”(扇子、手帕、彩带)中的主要的一件。扇子在表演中,还可当作用具和兵器,故有“万能”道具之称。
- V# h1 I4 i! y+ _- J7 |/ S& Z/ S- ^. V" Y5 @6 y8 @' H, V
3.广西壮剧,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 y0 B1 v2 q7 M7 Y5 q. F
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
- H" K) N' s: T& r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配胡是土胡(又叫厚胡)。 B% l2 c. v4 A3 [
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都博得观众的好评。6 H3 l+ f }* m, A3 w0 K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剧种: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广西苗戏 广西侗戏等," ~" G: y#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