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纪实原创】寻觅历史 书写未来(三)初次行动
[打印本页]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7-12 11:10
标题:
【纪实原创】寻觅历史 书写未来(三)初次行动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7-12 11:45 编辑
* o) ?! z. r! P% A
% [+ p1 }# t0 T: {0 }. [- Z; u' D
【纪实原创】
: x' C- j _- J
寻觅历史
书写未来
1 w4 S, L7 W6 R; b. C" V7 k$ [
, k) I& H" n: {6 o
# U& C$ m8 v7 L3 o3 o! `
姚建中
2 E4 I- J& v2 `$ u9 C
: ~% M% @; ~, A/ v- B; C
(
三)初次行动
+ ]$ w0 d a( K
通过一段学习和了解,得知我们姚姓人口在全国各地都有,包括港、澳、台地区及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不少地方的姚族,都有祖传家谱,但也有很多地方的宗亲们,没有家谱。我的家族,以及与我们有着同宗渊源的一个家族群,就是没有家谱的这部分姚族。
3 |+ d Z% @0 h( q# s
进入姚网后,知道了一位在网上很活跃的人物,他是江西南昌退休教师、年近
70
的姚公瑞(姚科成)宗亲。他在姚网的发贴量排榜第一,而且很具鼓动性。只可惜,从去年
11
月至今,不知何故,公瑞宗亲没再上网。自己一直没机会与他直接交流。但是,公瑞宗亲在网上发出的“从自身开始,靠近亲启动,向宗亲扩展”的寻亲方法,让我感到眼前一亮,尤其对于我们没有家谱的家庭,这个方法很具指导意义。
- B- ]. t1 Y( c9 @( H8 }
受到这一方法的启发,寻着自己已知的粗略脉搏,付诸实际行动,开始寻根问祖。大致思路是,在半年内,先把知道的宗亲联络起来,与他们特别是老年人逐个地交谈、了解,搞清历史渊源以及昭穆关系,然后再逐步向外扩展。
' q! k7 m, ]( Q$ K$ j: O" l
约在
80
年前,我的爷爷姚清君带着我奶奶侯桂及我大姑姚文荣和我父亲姚文斌,从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的何营(村),向南迁徙
20
里,来到潦河(乡)阎庄(村),给地主家种地。主家也姓姚,且与何营、朱王营、姚营等地的姚姓是同一支系,因此,对我爷爷一家也比较关照。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爷爷奶奶就在阎庄住了下来,之后又生下我二叔、三叔和小姑。爷爷在
1942
年(
50
岁)去世后,奶奶带着儿女们仍在阎庄生活,直到解放时,就落户在潦河阎庄。爷爷兄弟三人,他是老大;二爷姚清臣,一生未婚;三爷姚清林,年轻时为吃粮出去当兵,之后杳无音信。把爷奶作为第一代算起,在阎庄,现在已有第五代人了。
) {' p9 T: |8 n. @( q
爷爷带领全家走出何营
80
年,而我父亲在
1952
年进城参加工作、离开阎庄已有
58
年。因我母亲是城里人,我们兄妹五人基本上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当然,这期间,我和我弟幼年时曾跟奶奶在阎庄生活过,不过也只有两三年就回城了。因此,对于和朱王营、何营姚族的关系问题,我们兄妹一点也不清楚。
0 `% _4 m+ m- z
为了有的放矢地寻亲,我只好先打电话给阎庄的堂兄弟,企望得到相关信息。虽然大家都说不明白,但堂兄建亮、堂弟建生都让我去找找何营的姚傅中、姚金中,因为他们兄弟二人和我们是平辈,以前与我们有往来,只是这二十来年没联系了。
# j3 D* G7 U/ l8 V$ z/ H; @% _
还不错,这倒是一条线索。
2 l1 m: |5 P2 @' l `
另外,二哥建平告诉我,我的舅爷(
2008
年去世时
96
岁)以前曾给他讲过,何营、朱王营的姚家,都是从东边的姚庄铺迁过来的。
& g6 C: O: b* l& f/ t% h4 ?* ^ \
姚庄铺,在南阳火车站西边、麒麟路尽西头与
312
国道交接处。过去,它离老城
10
公里,所以人们也称这个地方叫二十里岗。在它东边的十八里岗村,是归属靳岗乡董岗行政村,而我在靳岗乡任团委书记时,工作包村(
1982
年
11
月至
1984
年
9
月)就是董岗村。那时候,自己只知道我包这个村的边界以西,是(原)南阳县的地盘,我们是南阳市(当时是县级市),哪里会知道,这姚庄铺却是自己的族居地!从姚庄铺向西下去岗坡三里远,有三个村庄紧相连:北边的张营,就是我舅爷家(我奶的娘家);偏西南二里远,平行两个村,东边是何营,西边是朱王营,两村之间只有一里多远。
5 O2 t: _- Q$ ]; r7 m6 C9 F" [
2010
年
6
月
1
日
,我迈出了寻亲行动的第一步。为了赶在中午时分好找人,提前吃过饭,首先抵达姚庄铺。一位
72
岁的老人对我说,他们家是
1948
年南阳解放时,来到姚庄铺的,他记得,在那时,姚庄铺就没有一家姚姓人了。他这一说,我在心里不予肯定,毕竟他是外来户,也许他对这事不太清楚。但这时寻不到其他老年人,只好失望地走向村外。恰到村口时,一位老先生提着青菜、面条进村来了。我赶忙迎上去:
! o" U, r0 [3 g. h8 I
“您好啊大叔,您是这庄的?”
4 H/ X. k R" m4 K
老人向我点头:“是啊。”
- _1 c: }: f$ o5 z! n3 `
“我想打听一下,这村里还有姓姚的人家吗?”
9 a. W, `+ c$ U0 X/ j* w3 e, T9 K
“没有了,这庄连一家姓姚的都没有。”
+ T9 } j2 V! S. k( |9 M: S
“您老高寿多大?”
) [8 D$ B" [4 P, T
老人笑笑说:“七十六岁了。”
- M$ r D5 D* B* r; C
“您知道,这姚庄铺是啥时间就没有姚家人了?”
1 g% i9 p6 C3 E
“早就没有了,从我记事起,这庄就没有姓姚的,恐怕不止七十多年了。你问这,有啥事?”
- V/ |' W, ~) I* [2 ?
“我就姓姚。听说我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迁走的。”
. {% t/ l0 Z+ K1 b
老人慨然到:“哦,是这样。早就没姓姚的人家了,不过,庄子的名没变,一直都叫姚庄铺。”
$ f* [* M2 i! F! d
“谢谢了,老人家!”
7 z2 A# d1 ^' i2 I! p" T. N
看来,要想了解姚庄铺的姚家人是何时迁出的,已是无从问起了。没奈何,只有向西下岗去何营了。
7 p* @/ a* b# M" O" @6 ?8 V
顺着
312
国道往西二里,左边有一向南的路口,就是去何营的下路口。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这条在我记忆中的土路,现在已经是宽阔的水泥路了。去何营,必经张营,因为这条路正好从张营中间穿过。而这张营,就是我奶的娘家,虽然舅爷去世了,但还有我三个表叔在这里居住生活;今年五一期间,有个表弟结婚,我
82
岁的老母亲还来祝贺、吃喜宴。但今天,正值中午,我又是两手空空,怎能看望表叔们呢?也罢,以后再看吧。
+ @8 s, T+ X# O+ G, l
穿过张营往南一里远的地方,有一条向右拐的土路,经打听,这就是到何营的路,而水泥路则继续向南延伸。右拐不远穿过一道铁路涵洞,眼前便是何营。到村口时,正好有一骑摩托车的人出村,我就直接问到:
+ I. `9 U8 O: _2 F' F: Q/ ?# E
“您好。问一下,姚傅中家在哪里?”
1 k. S7 u }5 g" E
“他们搬到新村了。”
4 q. @2 a6 G' i, k1 K
“啥新村?”
0 }7 w9 `% f7 J$ T
“何营新村。”
0 j" t* f% D; m- q$ n8 K& I
“这里不是何营啊?”
# B) U( a- U5 J/ ?% x& O2 N7 Z
“这是老村,现在还有个新村。”
3 K( M- y5 J' R, h4 R0 e. X7 N
“新村在哪里?”
4 @" ]$ b9 K4 w5 U3 |% Y6 u
“回到你们下路的地方,顺着水泥路往南走,就到新村了。”
8 r. ]7 a6 L5 u: q
沿着水泥路向南走,路西是铁路和即将收割的麦田,路东是国家粮食储备库,这里明显有着城乡结合部的特征,但没有脏乱差,有的却是干净卫生、田园静谧;水泥路顺着储备库的院墙转向东走,左拐后的景象更是幽静,两边的果树把进村这段路罩成了林荫道,透过林隙,隐隐看到红顶黄墙别墅式的建筑,这,就是何营新村。
6 o7 \1 U* {; s. p3 l: I7 s
来到村口第一家,我就直接问道:“请问,姚傅中家住哪里?”
/ H1 E2 e$ M) ]. O, Z& N! Y5 r$ M
这家女主人,两眼睁得好大看着我,疑惑地反问:“找他有啥事?你是谁?”
3 [) V! ^! Z) _) f4 X
看她那神情,我不得不解释:“我呀,我也姓姚。听说我和姚傅中是一家子,我这是来寻亲的。”
9 G( \1 b+ W/ y) Z& X! o ]! d7 Y
我一说是和姚傅中一家子,女主人立刻满脸喜悦,亲切地让道:“哈,半天是一家子来了,快进屋里来。”让座,倒茶,又转身把里屋正睡午休的男主人叫起,她的儿子儿媳也从另一间里屋出来,都围着我坐下,拉起了家常。
7 t" B" Z; ^6 C
原来,这家男主人正是姚傅中的儿子,名叫姚长山,女主人是傅中的儿媳名叫华君。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进村问的第一家,就是我要找的宗亲。长山、华君一边和我谈家常,一边让儿子姚华雷去把爷爷奶奶喊来。
2 p6 H+ B6 x/ ?
姚傅中老两口住在新村前排,离儿子长山家很近,不一会儿,老俩就到了。
0 P' u( c6 k5 t+ P: Y0 n
傅中兄今年
75
岁,和我是平辈,看起来,他们夫妻二人的身体都挺扎实。其弟金中在银行工作,退休十来年了,住在城里。
( @ \) Y' L4 d1 M
我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就聊起了家族之事。我说:“阎庄的姚建亮是我哥,姚建生是我弟,这些年你们还在来往吗?”
6 d2 o' ?- ? B
“来往。建生结婚,你嫂子俺们还去呢!”
7 R5 F) V2 P6 J7 w$ S& _7 Z T
华
君接过话说:“长山俺们都去了,那时候还没有
(
指着她儿子
)
他呢。”
, P1 f4 t! S' S* B" D2 ^1 n
老嫂子又接着说:“建生的媳妇是郭庄的,我都知道。”
1 ` R& e6 k5 K) |1 E8 a$ s
我说:“呵,这可是二十多年了。建生的儿子现在正上大学,年龄也有二十出头了。这些年您们又去过阎庄吗?”
) i6 y* W, [" x4 p3 Y# j; g! B
“没有。这些年,年龄也大了,走动不多了。”
2 @) {& _& n- Z% r
我又问傅中:“您的爷爷和父亲叫啥名字?”
, w& k5 x# m/ y; J8 D6 i
傅中回答到:“我光知道我父亲叫姚玉科,不知道我爷的名字。我爷年轻时,出去要饭,后来一直就没消息,也不知道死在哪里了,家里连个坟也没有。是我奶年轻守寡,才把我父亲拉扯大。我爷出去时,我父亲还很小。”
% X, Y9 l- r7 `, r2 x
“您知道,咱们有家谱吗?字辈咋排?”
; f; R8 ~$ c" L3 a8 z% b# p6 t9 A
“哪有家谱?字辈都是各家起各家的。我和金中的‘中’,就是随便起的名。不过咱老姚家有祖坟,现在被平了。你爷的坟就是那时候起走的,是你父亲和建亮来起的。”
+ M7 l. c- Y5 A3 a' I" i( Y
“祖坟有石碑吗?”
: a; h: z7 g% f8 e7 L- G7 a& E
“哪有石碑?”
5 ?3 z4 W% L: k# D. f2 d3 u( w s
“一块也没有?”
" C. R4 c* ?( ]/ J8 Q/ [4 ^
“啥也没有。咱们这些姚家都是穷人,谁有钱立石碑啊?”
4 ?. f) Z+ j8 }' p; L$ h0 m8 J
通过这次初步的漫谈,虽说收获不大,但有几点是清楚了:第一,何营与朱王营的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从何营迁到闫庄的;第二,姚家祖坟就在何营(老村)的东南不远处,但无碑无记载,谁也不知道始祖叫啥,后因(
1968
年)修建铁路被平了,我爷爷的坟就是在那个时候才迁到闫庄与我奶奶(
1967
年去世)合葬的;第三,我们这一大家族与潦河姚营的姚是同一支系;第四,我们这一支姚姓,多年没有出现大一点的人物,所以也没有人主持修谱排辈,谁都没见过家谱。
- H4 O, b, x/ D, d6 l
谈到这时,再深的情况恐怕也没啥指望了,可我总是有点不甘心,就继续问道:“您的年龄和我三叔差不多,如果没有家谱,您咋知道自己低一辈?”
6 k- y, c. w6 f6 h" ^" q2 y' S- j
傅中笑了:“我们小时候,是我父亲教的,叫向你父亲他们喊叔的。这庄还有一个比我小,我也问他叫叔哩!”
5 c+ O. T5 e; `4 j; D/ }! c! l
“叫啥名,他住哪?”
- T9 f; A1 ?' R- I8 T4 Y: Q
“叫玉德,就住在这一排的东头。”
9 C8 l, {, E! K7 g
“噢,那我一会儿得过去,和他也聊聊。”
( F( E' v& [ x, h- ~5 m/ w( q
傅中说:“他这两天不舒服,今天你别去了,以后再找他。他可能比我知道的还多哩!”
! K8 w+ J5 ^7 X# ?5 [, [
傅中兄这最后一句话,使我的寻亲活动有了新希望。临别,我要了金中兄的电话号,又为傅中祖孙三代照了合影,待下次再来时,就能把照片扩印好带来。
9 k0 ^" V1 ^9 F b. y
第二天,我给金中兄打电话,结果,他知道的情况也不多。
/ |5 F& D7 v, W+ g8 S
“咱们是平辈,出五府没有?”我问。
1 O i( e" F; K- c: F# V$ u
金中在电话中回答:“我也不清楚。恐怕是出五府了。咱们两家走的近,我看主要还是感情上近!”同时,他还邀请我有空到他家去。
. r U; V3 g1 e4 v% q8 J0 o# x
考虑到已是收麦种秋农忙时节,加之天气炎热,串门走访多有不便。于是,我决定等天气稍凉快些,再做更深入地走访,这期间也好使自己理理思路。
+ [* X. M6 k: U4 ~0 [# g9 L) N& e
6 a8 t1 C) N9 ~, B
! B& X( U" d6 E2 n1 P( n
# `: G" l3 R; P7 c
Q# f o2 m* F" W7 m+ |; B
: I; N) J! T: X6 X! {/ j
(卫星地图)姚庄铺
" N& Y) a- T! o/ s# I0 u
4 I/ C5 {3 @0 H& x. l# j
9 o% C3 E4 e% G8 r* I7 r& O# P
0 w0 @* y: y8 ^2 x1 Y) j& h0 U
姚庄铺与何营、朱王营、张营的地理位置(何营右边未标名的方块即是何营新村)
: ~) q0 k' n1 [% x' w
9 C& r/ l) R' J! u5 b+ {# X; o: M6 a5 v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0-7-13 10:33
寻根的路是很漫长的,祝愿您早日成功!
1#
卧龙姚建中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7-13 10:48
多谢绍明宗亲!:handshake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7-16 17:51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吾将上下而求索。:D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