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南昌发现“烂泥湾”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6 16:17
标题: 南昌发现“烂泥湾”
     南昌发现“烂泥湾”
6 }  d5 q. _) Q+ N8 D5 R  一,回顾。: w! L. G5 _% R. D' W0 }
    从江西外迁到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宗亲经常会提到丰城“烂泥湾”这个泥土味十足的地名。三年前,南昌卿芳卿堂与我曾经到丰城几个乡镇去访问了几个姚家村庄。后来,在丰城地方志办公室袁小英主任的帮助下,我寻访到了丰城袁渡镇的烂泥湾村民小组,了解了一些情况,在姚网上发了“烂泥湾,你在哪里?”、“烂泥湾探路记”的帖子,记载了我寻找烂泥湾的过程。
; t! V4 p! u9 m' b- t  C$ K( L( B/ p; I! {; o0 y
- q' f( g+ ~- Z$ h
相关帖子:0 {; B. @3 V# m# _3 y
烂泥湾,你在哪里?. I# y' D; F+ }, u4 q$ x( X5 C1 h* ?# a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95&fromuid=1! q- ]; Q6 r; o4 P
啊!烂泥湾就在这里!& E; Y; X$ i- ?+ A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38&fromuid=1
" o' H' {& @' p8 J4 w烂泥湾探路记/ `* l- \& D! S+ J- s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87&fromuid=1
' A" U/ I  g/ F+ j4 i1 H7 H(出处: 中华姚网)
( {+ y+ k  ]* H; i0 z9 V2 e: q3 Y7 p  J9 I1 A% ~

, g# k1 g/ C* e6 T/ `6 }% {. L$ }* T% ]* C3 @# Z2 h! K3 d5 f

) x9 a" b8 a/ l
% w+ x: B& M- ]
' Y# ]; o) L0 ~7 K5 c3 v0 C2 P$ V

! \: W2 A2 X2 E$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6 16:5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6 17:00 编辑
$ x; I6 L9 L7 i5 h; F3 I/ T5 W6 U- e. X. A3 ]& ?+ _
    二,新的发现。# i2 Z* l8 D$ c" O( \/ \
   最近,我得到一部【南昌县姓氏志】,该书介绍了整个南昌县姓氏的来源以及发布情况。我仔细翻阅了一段时间,无意当中有一个新的发现。) b2 H9 D4 U# [9 x1 }
   根据1919年南昌县志六修的“南昌古地图”,省城与南昌县是重叠在现在的老城区靠近章江铺附近的一个小范围内,【即现在的滕王阁通往洗马池一带。】
  Q1 x/ d: T/ ?6 U   我沿着赣江往上游看,突然发现在南昌县、新建县与丰城交界的赣江旁边发现了一个叫“烂泥湾汛”的地方。
3 L& V. W+ ^: m0 H# t

SAM_0661.JPG (50.37 KB, 下载次数: 345)

SAM_0661.JPG

SAM_0656.JPG (58.99 KB, 下载次数: 364)

SAM_0656.JPG

SAM_0659.JPG (45.04 KB, 下载次数: 347)

SAM_0659.JPG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4-6 17:14
   关注中!也希望大家都来关注.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4-6 17:1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6 16:55: y% c' w2 {9 Z) x0 P9 ]0 ~
二,新的发现。6 R% |8 {9 f' i
   最近,我得到一部【南昌县姓氏志】,该书介绍了整个南昌县姓氏的来源以及发布情况 ...

/ j7 M" V0 f( T. s( B这可是个重大发现!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4-6 17:36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4-6 17:50 编辑   M9 O. Z! S  I: W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6 16:55
  W) ?4 K7 L9 u: `6 k1 }& a二,新的发现。
% N/ J" j% L+ ^) z6 F. M6 q' I" G   最近,我得到一部【南昌县姓氏志】,该书介绍了整个南昌县姓氏的来源以及发布情况 ...

) J3 J2 Q$ J5 |0 ?8 k  \我已经关注了好大会儿啦!
7 ?. r9 ^, H% D$ K& z& y# ]2 e$ a4 |: B
    在等着看第三、第四、第五……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个“烂泥湾”很那个“南泥湾”之间是否有着什么联系呢?
: a) O/ U9 S! ]7 l4 p5 `& t" {  `) m    在我们国内许多地方都可以找得到关于“南泥湾”的地名或者道路名,比如南京市、武汉市、西安市、延安市、成都市、天津市等地都可以找到有关“南泥湾”的地方。那么在南昌市的范围内是否也存在“南泥湾”呢?
. [( _9 b+ q( I1 S
作者: 南昌姚公瑞    时间: 2015-4-6 19:00
“烂泥湾”也好,“南泥湾”也罢,现在姚氏宗亲皆知的“姚湾”,一个个美丽的地名,让我们沉思,让我们联想!) f; n: c. q- _0 F$ i0 V( Q5 e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4-6 19:37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4-6 22:08 编辑
# o9 [" ?3 R& ~& }# A  {9 z! W, l6 C' g3 @5 C3 \0 {, E5 s
[attach]122653[/attach]
3 m% V' L! S0 c  r$ w# K   姚湾村的地理位置(用红字在图中标注):在赣江畔.
& |: x# }/ l3 i+ \( c' e+ E向南距市汊街十六华里.
+ ]$ D/ f' i- n1 C向北距河泊所八华里.
7 J/ `+ R! ~, I) ]! {

IMG_6457.JPG (588.1 KB, 下载次数: 397)

IMG_6457.JPG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4-6 20:0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4-6 21:47 编辑
$ N! p7 T, M/ {) B' L. P
: d0 M1 L4 W7 G   上面的地图是将姚弦发的地图,剪切放大就可看清楚.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4-6 20:37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4-6 20:024 j3 X8 H; m/ u% L# s" m9 k* w
上面的地图是将姚弦发的地图,剪切放大就可看清楚.
3 j- ?* Z0 p% y, @0 f( M( S4 c
从这个小小截图的地名中,我发现江西老家的很多地名都离不开水,湾,潭,湖,洲,湛,河,江,溪,汛,汉,滩,渡,汊,......一个"烂泥湾汛"更是字字带水,不愧是江右水乡!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6 20:5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6 20:56 编辑
. s& T$ K/ d  P' r7 ?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5-4-6 20:370 A  v8 n% a! X8 @
从这个小小截图的地名中,我发现江西老家的很多地名都离不开水,湾,潭,湖,洲,湛,河,江,溪,汛,汉 ...

' q- k! a  `" b' l! E9 Z9 s! j, |5 f7 z3 z8 d4 z
三。南昌“烂泥湾”的地理位置
. |+ O) z, {7 S$ }5 ?    多谢各位宗亲关注!
- v8 J9 E# g6 z: H: p    卿芳老已经把小范围的照片清晰地处理出来了。整个南昌古地图是一个示意图,因为南昌县都被河水环绕,我基本上能够把大致的地理位置表述出来。
& e' ^9 f: J8 k2 E' f' S" B    比如,烂泥湾大致在今天的岗上镇的位置,离市汊汛还有一些距离,那么从烂泥湾到姚湾的距离就不到16华里了。& ?" Q; A/ G0 v8 s8 W* Z* }
    图上表述的瑞河就是锦江,锦江进入赣江的入口,靠近南昌县岸边就是烂泥湾。% }- R/ R5 J; w
    为什么“烂泥湾”称为“烂泥湾讯”,这是表示这个地方容易发大水。从烂泥湾到市汊一条线都是容易发大水的地方,故称为“汛”。% M- `4 [+ A# a' I6 S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6 21:22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6 20:523 o5 N' {1 v3 }) L  {$ @; [0 Q
三。南昌“烂泥湾”的地理位置" ]5 v5 _5 [, P5 O9 O
    多谢各位宗亲关注!
4 [+ r8 Z. u" e+ k8 l    卿芳老已经把小范围的照片清晰地处理出来 ...

, O7 X( n2 s1 N  D0 ?5 \( E- Q  四,龙雾洲的地理位置。1 E/ Y& n1 q. V5 r" \
  一条赣江把丰城分割成了河东与河西二个部分,龙雾洲位于河西,它靠近锦江汇入赣江的入口,对面就是烂泥湾。事实上,龙雾洲是赣江中心的一个大岛,它离南昌更近离丰城县城更远。姚勉中状元以前就是在龙雾洲的海觉寺读书。并留下了赞扬龙雾洲的诗句“此景江南夸第一”。9 o" C' W4 _; K
   历史上,从灵源一直有水路通赣江,弯弯曲曲的锦江水在高安与新建、丰城交界汇入赣江,出口处附近就是龙雾洲。
1 p2 I5 T" s. h# P- p. A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4-6 22:1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4-6 22:15 编辑 1 e% u4 C1 ?, [; b8 z

  k7 j/ X4 h$ g0 U5 F) D那么从烂泥湾到姚湾的距离应该不到8华里。+ q( i' D1 T; e) \5 I( C' O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6 22:22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6 21:22& D5 \% ^9 ~% N
四,龙雾洲的地理位置。) a4 y+ I7 f3 W3 t0 ?4 R
  一条赣江把丰城分割成了河东与河西二个部分,龙雾洲位于河西,它靠近锦江汇 ...
8 F+ o' x8 E, d: }
   五,姚湾与烂泥湾的关系。
" |" G; T5 J1 K! n* _9 @  从锦江进入赣江到姚湾的距离,大约十里上下。姚湾是烂泥湾的下游。
6 r- s- q5 P& ^   我随手翻阅了姚湾家谱,发现家谱上多处记载了姚家女子出嫁烂泥湾的记录。比如,四房的标忠:妻若岗滕氏,女儿适烂泥湾黄;世炤:女儿适厅下万,次适后岗黄,三适烂泥湾涂。
+ p% A5 D6 a; ~+ u! ^6 a) e$ Y   我正是从上述滕、黄、万、涂等姚湾附近的几个大姓判断,姚湾的女子与南昌县的烂泥湾的男子存在通婚关系。丰城袁渡的烂泥湾还在上游抚河流域四十华里的地方。故丰城烂泥湾与姚湾的通婚关系的可能性大大小于南昌县烂泥湾。
+ K8 f2 P* x0 q& r8 ]- W. A0 T$ h+ g
5 j( C4 n7 c5 l+ F1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6 22:2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6 22:220 B* ~3 k" h1 \# c, h9 O0 e
五,姚湾与烂泥湾的关系。
) D. A( r0 J0 G! S  A  从锦江进入赣江到姚湾的距离,大约十里上下。姚湾是烂泥湾的下游。
: l/ Y. [7 I1 T5 e& o    ...

4 q$ F. K* Z9 J7 f$ U" i9 {, A    从姚湾到烂泥湾的距离,我的判断是十里上下,与卿芳老的大约八里基本相同。% p* Q3 g# n# Q) T: }) u
    而我从姚湾家谱发现,姚湾宗亲与附近的戴氏、喻氏、殷氏通婚比较频繁,与烂泥湾的几个大姓存在着通婚关系。   
4 c' G1 l5 M; U% h- T( y- n7 s
作者: 河南姚树江    时间: 2015-4-6 23:25
确实是个好消息,对于持有老谱提到“烂泥湾”的家族太幸运了。
作者: 姚荣玟    时间: 2015-4-6 23:49
学习学习,长知识了!
作者: 临泉姚殿立    时间: 2015-4-7 07:59
真是个有心人啊!
% r. n* f9 v2 _/ t$ Y0 @3 b另请站长联系技术人员调整一下自动跳转的设置:后发的跳到前面打乱了次序,给阅读带来了不方便。1 e: J6 e) y5 n: H* ~- Y

作者: 菁菁    时间: 2015-4-7 13:05
     确实是个好消息,请于持有老谱提到“烂泥湾”的家族关注.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7 18:1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7 18:48 编辑 1 z. R" g3 O4 }
菁菁 发表于 2015-4-7 13:05
, m  |& U( K& ^& f# A3 m( H确实是个好消息,请于持有老谱提到“烂泥湾”的家族关注.
6 U  L7 C. ?* G* w* o1 o

$ N0 i' z3 O9 x( ?6 x; P; T5 S六,南昌“烂泥湾”的地理位置及人文。" g5 {. t7 y: s# L) V; v# M6 u% M
    锦江进入赣江的对岸是南昌县的冈上镇,我查阅了冈上镇的一些资料,以熊姓为最多,来源也是丰城。
) X5 d/ X1 O7 o7 x) V8 {4 h     熊姓在全国的人数不到360万,比咱们姚姓少了不少。但是,在南昌附近绝对是一个大姓。我记得,当丰城人数刚刚说过了一百万的时候,丰城熊姓的人数超过了八万。【现在丰城人口号称150万】高安、宜丰、奉新、安义的熊姓也是前几名的姓氏。
7 C$ e" r* Z3 J9 K) N4 F     南昌县的熊姓超过四万四千人,其中冈上接近6000人,富山超过了3000人。
- _4 @  I- ]7 O: v     有趣的是,南昌最早的熊姓是唐朝熊焕章【719·801】从南京迁入南昌豫章沟。925年·970年熊立最早来到南昌县富山三山村,现在依然叫做东岸、北岸、南岸、店里四个自然村;从富山发展到冈上镇的十一个熊姓村庄都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周围。南昌烂泥湾周围都是熊姓人。
1 ~: j1 V& p* w4 T+ T0 W3 O  
5 }! q  E8 \9 g8 R8 U- L* U; Y5 y8 g8 b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4-7 19:0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7 18:10
4 J* H7 o1 f4 P( i! y1 k六,南昌“烂泥湾”的地理位置及人文。
0 W# N$ C  ?( s/ {5 z6 [    锦江进入赣江的对岸是南昌县的冈上镇,我查阅了冈上镇的一 ...

! U6 g. V! v) i) D* z  X绍弦大哥聊熊姓,肯定又是抖了个包袱,后面的内容一定很精彩,急盼下文!!!!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4-7 19:0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7 18:108 K4 Q8 I3 H1 H9 E3 b- Q
六,南昌“烂泥湾”的地理位置及人文。1 l/ X& n/ K# I0 Y, n
    锦江进入赣江的对岸是南昌县的冈上镇,我查阅了冈上镇的一 ...
2 T, k2 V; ^, y3 h  t6 X
绍弦大哥聊熊姓,肯定又是抖了个包袱,后面的内容一定很精彩,急盼下文!!!!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7 19:2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7 21:18 编辑
4 `/ m3 S( I+ A0 z8 K/ a"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7 18:10
5 I" \" T! r/ B: o六,南昌“烂泥湾”的地理位置及人文。
9 v8 g0 d  D7 c3 f9 T    锦江进入赣江的对岸是南昌县的冈上镇,我查阅了冈上镇的一 ...
- b- k3 R6 Q& K6 U

9 P( y& X% S6 i0 D七,丰城有“对岸乡”吗?: V& ~/ R& T7 K1 @0 C# u" h' p
  曾经有几位湖南的宗亲,说祖籍是“豫章丰城对岸乡”。嘱我查一查。我认认真真的翻阅了丰城几个版本的地方志,没有发现这个“对岸乡”。% u& e( Y! k; y  B
    历史上丰城一直归南昌管辖,四大官窑的“洪州窑”其实在丰城的河西。唐朝【滕王阁序】里的几个典故其实讲的都是丰城的事情。南昌、丰城、新建交界的地方以水面居多。有的地方根本讲不清楚界线。1 `2 e# l- h4 z3 h: P% F! U* t
    据个例子吧。丰城与新建县交界地方有个药湖,海拔仅仅18米。当洪水季节,锦江的水倒流,药湖汪洋一片。现在的高速公路正好通过药湖,从东到西湖面就是十公里。上海老市委书记夏征农祖籍是丰城同田乡,可是老家村庄叫夏家,又靠近新建的岸边。他带领了新建的农民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新建县说他是新建人,丰城县说他是丰城人。他的儿子小鲁说,最后二个县都认了。+ q# g; a- c# o) b, k
   南昌冈上与富山对面就是新建,而三山村四个小村庄分别叫东岸、南岸、北岸。往对面一指不就是“对岸”了吗?正对面是丰城,斜对面是新建。如果站在丰城的地盘,这个“对岸”又怎么说得清楚呢?$ z( L, c' O$ X+ c/ P' J0 g

作者: 姚源盛    时间: 2015-4-7 20:13
绍弦宗亲辛苦了!: |5 S/ _9 n3 m& o" _1 x6 L
烂泥湾或滥泥湾是我支寻根的关键连结点,期待有更好的信息……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7 21:0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9 08:54 编辑 ) m& v/ j, _: s: S! l% I  C/ N, |
姚源盛 发表于 2015-4-7 20:13- |: s; T5 Q! m0 }
绍弦宗亲辛苦了!
" M) I/ |7 V" Z" ~烂泥湾或滥泥湾是我支寻根的关键连结点,期待有更好的信息……
! t- Y9 O  n% `& t& l) r
$ W) k1 J. ?1 V$ q* n$ ~5 L, Z
回复源盛宗亲:8 q& ]9 z" z: {& H: j  f9 u/ `
    在南昌家谱姚勉状元是彦国公第20世,字雪坡。据记载,姚勉有一个堂兄弟叫雪岑。雪岑的孙子叫德辉,大德年为江西参知政事;德辉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文仁、文义、文云、文皇。显然,他们是南昌姚氏的旁系,故南昌家谱记载到23世文字辈,就没有记载下去了,用了“兄弟无稽”来表述。+ b% q0 y7 T$ R
    在1427年的灵源南垣家谱上记载:文仁居“烂泥巷”。- J) ~+ k; m% c0 r
    湖南平江与湖北赤壁与灵源老家失去联系600年以上,他们的家谱记载:“德辉承旨学士返豫章烂泥巷”。请注意,一个“返”字,说明德辉前面几代就有家人入籍了烂泥巷。而根据湖南与湖北家谱都没有提及丰城烂泥湾,仅仅提及“豫章烂泥巷”。我的判断,这应该是指南昌县的烂泥湾。
0 }/ n3 G+ h1 a  Z2 w7 Z    为什么?过去的交通是以水路为主,出了锦江,上岸的地方就是南昌烂泥湾。这是灵源来到豫章府的必经之地。而丰城袁渡的烂泥湾还在南昌烂泥湾上游的几十公里处,并且已经属于抚河流域。# a, b- D, f1 C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4-8 08:13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5-4-8 19:04 编辑
  F7 {* }& z. K. q! O  }& n- z0 x4 x& _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7 21:07回复源盛宗亲:    在南昌家谱姚勉状元是彦国公第20世,字雪坡。据记载,姚勉有一个堂兄弟叫雪岑。雪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南昌县的烂泥湾才最有可能是元明时南昌府外迁移民的一个聚居点?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4-8 12:45
        在1950年前姚湾姚村,姚湾黄家,店前戴家.海山姚家,南冈黄家.涂家.东山.北山.南山熊家.都属南昌县第十区,区政府设在(冈上).姚湾姚村,姚湾黄家,店前戴家.属第十区店前乡.乡政府设在店前戴家.1 f$ m" y& O* ?6 l' H: F
当时南昌县苐四区.区政府设在虎山喻家.也就是现在的富山乡政府所在地./ e' Q$ n# V: r2 r
       1951年姚湾姚村,姚湾黄村划归抚河支流的对岸虎山区管辖至现在.已改为富山乡.富山二字是新名字.从口音来听以前叫苦山,后来口音叫虎山.现在叫富山.: B' q" F- q: t# W: U0 P
      1950年涨大水.广福圩内数十里一片汪洋.县里发了救济粮到区政府.我们村划了五艘小渔船,去冈上区政府领救济粮我也在其中.
9 Q, g! V6 r$ V+ i # f. T7 n1 z0 H  |, `1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8 13:5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9 08:55 编辑
8 Q  d* z7 Q0 u) j' |* h; c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4-8 12:45
- r" v8 k9 b$ S" @* w! v在1950年前姚湾姚村,姚湾黄家,店前戴家.海山姚家,南冈黄家.涂家.东山.北山.南山熊家.都属南昌县第 ...

' f. u0 W7 [$ ?4 g5 {& O/ p
+ H; H, A5 ?. ~3 j    卿芳老这么一解释,我对姚湾与周围村庄的地理位置就彻底清楚了。, y2 p; p+ J6 d$ o2 S8 R
    经查阅,姚湾与下游的几个喻家通称为“滩上村”。顾名思义,就是河滩旁边的意思。姚湾上游大约一公里的地方就是店前戴家。戴家再往上就是冈上的地界了。姚湾历史上与冈上竟然是一个区!都是容易发水灾的低洼地区。& M5 s( |& Q* I& E! v
          不久前,我写了一个“姚湾故乡行”的帖子,介绍了姚湾佘家与廖姓的历史。可以作为这个帖子的补充。/ f! v" I+ m9 s6 |! }2 D$ b( r
5 [4 T5 I3 G2 _- E$ a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8 23:2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9 08:56 编辑
+ [0 _! S( n4 g- C' I  R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8 13:57( k0 o3 K0 d+ `% L/ f3 t
经卿芳这么一解释,我对姚湾与周围村庄的地理位置就彻底清楚了。
/ }1 B7 c3 f& y8 M5 v    经查阅,姚湾与下游的几个喻 ...
# _; W' }" }9 D4 H2 p
, D! w7 V3 d$ e1 @2 G! s
  八,漂移的龙雾洲。' D* ^2 g. q# V, ~+ X$ m, G
  在丰城的地方志中,姚勉状元被列为“寓贤传”,在清朝的康熙【龙洲志】记载:“昔宋姚公勉,虽原籍新昌,实生长于此地。”从丰城顺着赣江而下,大约过了20公里,赣江中出现了丰城最大的三个洲滩,面积超过了四平方公里,这就是著名的龙雾洲。
) S/ q* Y" D+ b0 Y    原来的龙雾洲与丰城河西的龙头山、感山几乎接壤,龙雾洲的最北边一眼望去就是南昌县的烂泥湾。现在我们看到的龙雾洲好像离南昌县的土地更近,而与丰城河西更远。这是什么原因?1 r: b7 w1 `+ N& i5 i
    这是赣江水起的作用。龙雾洲的地下一定有坚硬的变质岩,赣江水对它侵蚀作用很小,对面的沙滩在长年累月的赣江流水的作用下,使得西面的江水面逐渐变宽。在视觉上就会产生整个龙雾洲向南昌方向漂移的感觉。
- @4 X2 p6 a% t- S2 s' M: ]    清朝【龙雾洲志】还说,“雪坡旧寓,在今姚巷口,宋状元姚勉所居故址”。姚巷,在龙雾洲北口乌衣巷,遗址今可见到。4 I. l, @2 m& A# k- r  I

7 z4 q) H0 s, ~& D+ h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5-4-10 11:03
相关帖子:7 D+ k4 |* J! f2 X# ?) z
烂泥湾,你在哪里?- g, y* O! Z5 F7 R, m8 d0 b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95&fromuid=1: Y: {6 X+ N- V% }
啊!烂泥湾就在这里!4 x( B5 }* g  Y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38&fromuid=1; Y. D1 ]/ B% U+ {
烂泥湾探路记* m" J4 t% b# W2 ?: P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87&fromuid=1
7 @, O$ \+ w5 x3 S% y9 A1 q  H(出处: 中华姚网)
5 I$ \# Q9 U2 ^, u7 R- t5 H% K5 r2 W7 a* M
' o, e5 b1 u( W3 o2 K
+ s; e( A- e, c2 E' M, A3 e
+ A' Q4 O5 ]3 u$ c4 r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0 18:27
姚尚明 发表于 2015-4-10 11:03
- R" F; Q" s8 u9 ?相关帖子:0 q: x9 H" e6 g" }* j, ~. F7 f
烂泥湾,你在哪里?% g2 U' p- K( F. ^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95&from ...
. \2 ^. I) w2 G5 \' t
    这个帖子已经引起湖南宗亲的关注,今天浙江湖州元沛老与我通了电话,湖南二位宗亲向他打听我的联系方式,想与我私聊。十分感谢元沛老的关心。4 l3 p3 ?2 }. @/ Y! W9 O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5-4-10 18:33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6 22:22$ W; \+ r7 X. A) W' U5 ]
五,姚湾与烂泥湾的关系。
! ~- F4 u+ |# U9 Y  从锦江进入赣江到姚湾的距离,大约十里上下。姚湾是烂泥湾的下游。9 Z$ ~- `+ |: V7 V
    ...
( ~4 K8 l. |# W$ L. h
       几天没上网,谁知绍弦宗亲又传来好消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在这段文字中更能充分地说明了当时我们谱中记载的“烂泥湾”这个地名确实存在。期待更多好消息。+ M/ k  W8 X4 w1 E" J8 L$ d4 b5 o" t&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0 18:59
彩云之南(姚良文) 发表于 2015-4-10 18:33
9 j6 M! s! B  x* V几天没上网,谁知绍弦宗亲又传来好消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在这段文字中更能充分地说明了当 ...

; o- }! |$ C% U" c  m- J, V: k/ r    是的。请你仔细看看卿芳老标注的古南昌地图就明白了。它离南昌姚氏最早集聚地姚湾的直线距离估计就是三公里,沿着弯弯的赣江大堤估计就是五公里的距离。卿芳老昨天还给我打了电话,问我最近在不在南昌,希望我陪他去实地看一看。这几天,南昌初暖还寒。我想过一段时间陪他去一次。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5-4-10 19:25
             江西、南昌、丰城、豫章、灵源、烂泥湾、姚湾等地名一个挨着一个,一地紧接一地,而又是3、5公里的距离,这还能说明什么呢?——真值得深思其中的渊源!
作者: 斗门姚卿堂    时间: 2015-4-10 22:51
绍弦侄看了卿芳会长古南昌地图烂泥湾地名,我回忆2009年,湖南平江伍市鎮湖源山,青林白云洞姚训青,姚先进,姚进保等六,七位宗亲来我斗门寻根问祖,要找丰城烂泥湾,我倍同他们找了两天未果。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1 22:08
斗门姚卿堂 发表于 2015-4-10 22:51( N0 D! W# H, J+ O. [1 P+ _
绍弦侄看了卿芳会长古南昌地图烂泥湾地名,我回忆2009年,湖南平江伍市鎮湖源山,青林白云洞姚训青,姚先进 ...
7 O  @% x* D  u% z% t6 R! B* v
     卿堂大叔辛苦了。想当年,湖南宗亲来南昌寻找烂泥湾,是您带他们去丰城寻找了二天。我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情,您与卿芳老又专门陪我去了一次丰城。正是你们为外地宗亲真诚服务的热情感染了我,我才乐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1 22:1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11 22:08
6 y  I8 y7 ?0 Q* l" K+ U4 w卿堂大叔辛苦了。想当年,湖南宗亲来南昌寻找烂泥湾,是您带他们去丰城寻找了二天。我后来听说了这 ...

  Y6 W; i$ {3 D4 U+ r8 V   正当我在【南昌县姓氏志】上发现了姚湾上游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烂泥湾”的地名,引起了几个话题。湖南姚祖军宗亲在姚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涉及到“烂泥湾”,以及“三公”祖原地的话题。我把祖军的帖子复制在这里,便于保存。
; l, a5 f. f7 h8 b  . b$ h' f8 M! ^$ M! g4 N

7 {/ \. _/ F6 }% a' o4 X' k/ h# A ( {: j# Z4 J) m! U2 K9 d& m' \. z! p

; `! ~, X: f! f7 b1 d2 r2 O. |( _* |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5-4-10 23:05 编辑 . T4 ?% }& e$ f5 C
/ |  L" {- t' \5 N: l: t  j% [# u8 j& H: D& m
                         姚氏新修族谱序: q$ b+ [3 T$ x" s
" u+ d  C) v& b3 m
    谱牒之难,非修之难,而考据之难也。
- Q* o" B- [2 y      
吾族自大明永乐十四年始祖良珊公及兄良能、良德二公由江西迁於湖南之辰州。至宣德八年,而我珊公復自辰迁於沅州之芷江。/ _7 @, n4 L3 h/ x
6 Q' Y4 n# r3 A) V1 z# _
    历明之世,苗瑶土酋屡有猖狂,国初吴逆判乱,又数十余年。几经兵燹,而老谱遂失矣!后乃本诸传闻,註始祖之居地,或以为自福建漳州迁居江西之新昌,或以为南昌之丰城,或以为南昌之新建至所居之里,则曰濫泥湾兴贤坊,莫不同也!注始祖之世系,一为唐时思廉公之裔,一为崇公之裔。至所云传几世至勉公,则又莫不同也。
9 b$ a' E2 x' w0 D, r   辉曾祖
文旻公
,以传闻异词,欲订正之,有志未逮。先君乾贞公,与叔辈多闻继圣,甫议修考。而辉祖适自沅州迁四川之酉阳,事又不果。然其意念间,未尝不拳拳於斯也!屡感慨係之,而以命於辉,辉谓可缓图也。
7 [3 h3 m) @. N$ H6 Q  丁巳春,先君辞世时,餘多闻叔辈亦亡,苟不汲汲为之,前人遗恨,其有终窮乎?用是适来凤、龙山,逰宝宁、顺庆访亲支、察老谱,奔走数年,卒无寔际,而辉年又五十余矣!+ A" z. G! f  `& k& d, s  t* U7 ]) ]( B, ]; V
   已巳秋,回沅省墓,三聚族人商度于祠,而以逰豫章访老谱之谋告於众,曰:谱之修,取其传,寔也!吾族虽肇姓于有虞,而编谱宜断自珊公,第珊公独非人子与?次弟其子孙,而不上溯其祖宗,非理也!知吾身所自出,而昧始祖之所徙来,非情也!豫章之逰,寔为修谱之先务,可不急乎?众咸首肯。于是勝杰、寿山、仕华、沧龙、知易父兄等倡其议,孟湖、大成、荣佩、华台、华贵弟侄等输其资,辉始果於行也。$ m  R  `% g: \* b3 [9 {( {% F8 O; a$ X" R, N# a3 n% S
   据手录之言,因径趋江西之南昌,询族人之住於濫泥湾兴贤坊者。果有族人一村,地名濫泥湾。此(比)至其处问诸长老,言由新昌迁居此地,姚湾元季为洪水冲頺,始移居於此濫泥。稽其谱牒,寔在珊公未迁之前。随趋丰城徧(遍)访之,虽有同姓之族,并无地名濫泥湾兴贤坊者,辉不勝太息!行数千里,所事竟归乌有!将如之何?6 \+ ~$ r( p2 P" @( e% |) Q
3 {2 d7 n5 ]+ P  o
   居一二日,适闻有山名雪坡。因憶先人手录,载远祖讳勉号雪坡,宋理宗朝,廷对第一,或即此与?急趋问近地居人,绝无同姓之户,咸言公本新昌人,入赘邹氏,读书於此山,因自号焉。览其遗迹,尚有雪坡书室及纳凉地,公及邹夫人之墓在焉!8 g) }" n! w& R& A; ?8 i
: x& G) T+ j8 q' G  Q( ]" }
    解缆去之豫章,省垣中,居月余,又遇新建族人。询先世之派系,皆由斗门,而斗门又係南昌姚湾,今名濫泥湾之所分。於是遂往瑞州之新昌,访得同姓而考之。入其村,见石坊屹立,额刻“兴贤坊”三字,谛观之,即雪坡公之状元坊也!同族居坊之上下左右者数千户。因入阅其村,遍访濫泥湾地名,得一二长老言:此地土壤膏腴,喜晴苦雨,此(比)大旱则禾黍倍收。今名坊里、衙里者,即古之濫泥湾地也!客问何故,辉告之情,求聚众于祠,叙始祖之名讳及迁移之里居、年代,出谱牒而共证之,历历不爽。然后知吾族手录中,误以新昌为新建也!其曰丰城者,因勉公入赘而讹传也!以为思廉公之裔者,辉在豫章凡所遇问,并无有称为其后之人,其支分派别又崇公之先,非吾族所自出之始祖也,明矣!以为福建徙江西,又因雪坡次、三二子迁居福建而讹传也!
7 E; o. @1 K  J. U  老谱言:吾族自汉侍郎雲公为一世祖;十一傅至荣公;九傅至崇公,为唐贤辅;七傅至尚忠公,由河南陕州硖石迁新昌之灵源,其元孙振、来孙旦、及九世孙勉,俱状元及弟,郡守蔡谟为建 “奕世状元”坊焉;振公次子渠公,乃吾房分支祖,传六世至文龙公,從元世祖平定江南,诏为 “袁、临、瑞”三路总管,传七世至珊公,则吾沅之始迁祖焉。. e  O- [4 J4 o- [$ R
; p" s6 x% \2 ^% R1 i
   后本曾祖
文旻公
所遗之草稿,继参姚学儒先辈,註清始祖分析之原委,三则据先伯、占魁、先君乾贞手录,我支之世系折衷裁定,一一禀诸父老同考,则弟孟湖、大成、荣佩编校,则子沧溶、舜民反覆審慎,伪者去之,真者存之,十三寒暑创稿始成,若是其不易也!- G9 R; @7 s; d# _: y, ~
& b' N. ~" `  r- U
   噫!曾祖欲订正而未逮,辉先君欲修考而不果,今借父兄弟侄辈之力,使辉获考知,数百年不傅之世绪,而本源源,赖以不墜,难与否与?谨述先人之志,意及辉奔走之艰辛,以告来者。  T: a$ `- {, [/ w9 y$ T* E- D" a: ^+ @8 {
   嘉庆十六年 辛未孟春月上浣 十六世孙荣忝(恭)谨識$ y' \  F/ t5 {: [, S% b
, `1 W7 p; {9 d- l$ O: ~  S* g5 t# v4 [( Y: K
( N) I! Y. }5 ~$ G; I
* G2 l) X8 A7 y. n0 c7 r7 |. i. H' @
7 W0 @: N3 L* x: u  g
(良能公第二十三世裔孙、四川蓬安姚波誊录,良能公第二十二世裔孙、湖南会同姚祖军断句、校勘)' Z6 g" W5 ~  D% h

$ q0 ^* t0 |5 {! m( @7 a
+ P! X# F, z' ~/ R) L! M; {7 k+ f% A
/ j( D- C. B* e; a5 B0 I8 T
- i* T' D2 i; Q5 d5 @" |
# z' q, p8 j0 o

: ?) `( P9 i) h" h4 d( L  z6 A
) l( F! }# V2 L, M8 R1 I9 R  x
* r6 g7 t# H- T# {9 b1 S3 W- W
9 `9 Q9 J/ d# i" w0 Y( z* |
, }7 y2 `6 l% {3 Y: c
/ ^; W5 g! D2 I( i6 K( d

+ A* V5 i3 Q4 U/ g; ]& Z5 F2 ~

3 Q6 A. ?3 [) z, l

7 V* t9 H( ^1 v  A$ D% w& m/ H  D8 I

0 e) `9 Q0 Y* U7 N
" n/ [! f) q5 v( m) M% K  I' E. J! ?" z8 A8 C6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1 22:2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11 22:19% l6 @8 O2 a# ^, l- o; p* p
正当我在【南昌县姓氏志】上发现了姚湾上游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烂泥湾”的地名,引起了几个话题。 ...
1 `2 V, E$ e! l/ C; ]2 ]" @0 S

$ P- v. m% l; I0 G' W. L2 G" J: D祖军宗亲的翻译如下: + J3 A1 j: n6 o
                   姚氏新修族谱序(译文)m4 p; U! o; d7 x" \8 O
5 z' R/ @; e! G) ^% [2 j8 ]- l
   谱碟之难,不在于编修之难,而在于考据之难啊!
  m7 h( S1 a1 {( V, ~; g" W
, Z' N- v2 r  \8 l( o9 h
   我们沅州府芷江县姚氏家族的来历,系从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始祖良珊公和兄长良能、良德二公从江西迁到湖广辰州府,而再到大明宣德八年((1433年),我良珊公又从辰州府迁移到沅州府芷江县。
4 o. e; Q$ v; Y$ l7 m1 K7 s$ G* P
4 r! I% `/ z7 Y% @& x* M$ c" q- Q8 ^6 [
   有明一代,辰、沅一带,屡有苗、瑶少数民族土著首领率众猖狂作乱;本朝(大清)建国初期,又遭遇吴三桂乱党叛乱,辰、沅一带成为朝廷和叛军激烈争夺的战场,这样又过了数十年。期间几次经历兵毁战乱,于是老谱就丢失了!后来,先辈们就只能根据各种传闻,在各自手抄的草谱上标注始迁祖原来在江西居住的地方--有的以为是从福建漳州搬到江西新昌,也有的以为是南昌丰城,还有的以为是从南昌新建迁到目前所居之地,大家各自都将这些地点,说成是祖源地“滥泥湾兴贤坊”,各自的说法都不相同!而记载标注始祖的世系呢,也有很两种迥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唐代思廉公的后裔,一种说法是唐相姚崇国公的后裔。至于说,所述传几代到姚勉公,那就更加有多种说法了。
* V" C! n& v3 i2 ^) S% d: a5 o
$ n+ O7 l, l9 k: L9 t0 F
   我的曾祖
文旻公,因为考虑到关于家世来历的说法众说纷纭,曾谋划去修正,虽然有这个志向,但没有获得成功。我的父亲乾贞公,与叔辈们经常听到,因此想继承先祖遗愿,办成这一英明之举,但刚开始商讨考证修编之事,却赶上我祖父正率领大家从湖南沅州迁到四川酉阳,事情又没有成功。但是他思虑之间,其拳拳之心皇天可鉴!多次感慨系之,而后将这一使命来勉励我去完成,我当时说可以慢慢来吧。  W" d3 q3 B' d- [! M/ V. n( H/ k2 ?+ ]# g+ x4 b; {9 L
   丁巳年春,父亲辞世前后,我经常听闻叔辈们也先后辞世。如果不把这当做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提上议事日程去努力完成,那么前人留下的遗憾,还要让它无穷无尽延续下去吗?因此,我去湖北来凤、湖南龙山,到四川宝宁、顺庆等地遍访亲支、观看老谱,奔波了几年,最终没有结果,而我却年逾五十了!

/ f8 G- {* M- c4 e/ s1 [9 o  已巳年秋季,我回沅州府为良珊公等先祖扫墓,三次聚集族人在祖祠商议此事,把自己计划游历江西豫章寻访老谱的想法告诉大家。我说:家谱的研究,关键在于其传记,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姚氏虽然肇始于有虞氏,编修家谱应该说在良珊公这代中断了线索,但难道唯独良珊公非为人子,是从天上掉下的么?依次记载其子孙,而不上溯他的祖先,这是极不合理的!知道我们自己出自哪个始迁祖,却不知道他从哪里迁徙而来的,这是极不合情理的!这次豫章之游,的确是当前修谱的当务之急,能不急吗?大家都点头首肯。于是胜杰、寿山、仕华、沧龙、知易父兄等人倡议,孟湖、大成、荣佩、华台、华高弟侄等出资,我开始付诸行动。7 j% V) r* y* V  Y2 Q3 D' a& S. E: i4 b
   我依据草谱上先辈手抄之只言片语,就径直去到江西南昌,到处询问是否有族人居住在滥泥湾兴贤坊的。果然寻访到一个聚集着族人的村庄,地名也叫滥泥湾。及至那里询问族中众长老,都说他们系由新昌迁居此地,新昌姚湾在元代遭受洪灾被冲毁,于是便开始移居于这个滥泥湾。根据他们的家谱,是在珊公没有迁移之前。随后赶到丰城遍访,虽然有同姓家族,但并没有地名滥泥湾兴贤坊的,我不胜叹息!行程几千里,所苦苦追索的事情最终化归乌有!这将该怎么办?
+ T! H/ d% \$ `( l
  在这里住了一两天,刚好听到有一座山叫雪坡。于是回忆先人手抄的信息,记载远祖名勉号雪坡,南宋理宗朝时,当廷对答第一,状元及第,也许就是这个雪坡吗?赶快去问附近居住的人,却没有同姓的户,都说勉公本来是新昌人,入赘邹家,就在这座山上读书,于是以雪坡自称。观其遗迹,还有雪坡书室以及纳凉地,勉公和邹夫人的坟墓就在那里!0 L2 ^7 E' l: R: C* W1 `: ]9 m9 Y$ A
   我又坐船离开豫章,探访垣中,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又遇到新建族人。于是向他们打听先辈的支流世系,都是出自斗门,而斗门又是由南昌姚湾,现在叫滥泥湾的地方所分出来的。于是就去瑞州的新昌,访得同姓族人而进行考证。进入村子,见到一座石牌坊屹立于此地,匾额上镌刻着“兴贤坊”三个字,仔细观察,这就是雪坡公的状元坊!同族人住在“兴贤坊”的上、下、左、右的多达数千户。于是深入研究这个村子,遍访滥泥湾地名,有一两个老人说: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喜欢晴天苦于降雨,及至大旱,则庄稼倍收。现在这个地方叫坊里、衙里,就是古代称为滥泥湾的地方!他们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告诉他们实情,并恳求族人聚集在祠堂,向他们叙述始祖的名讳以及迁移时的住址、年代,出示家谱而一同证实,都一一清晰无误。然后我才知道,我们手抄草谱中,误以新昌为新建!而以为祖源地是丰城的,是意因为勉公入赘丰城邹家而以讹传讹造成的!关于系思廉公后裔的说法,我在豫章所见所闻,并没有有称为思廉公后裔的族人,而思廉公分支派别又在崇公的前面,这不是我们所出自的始祖,我终于弄明白了!以为我们是从福建迁江西的说法,则又是因为勉公雪坡次子、三子迁居福建的缘故,以讹传讹所造成的!
" \8 b0 u$ \- M( s  O) v" Y9 ?: _' X" v3 o0 _
   老谱上说:我们家族从鼻祖汉侍郎云公为第一世;十一世傅到荣公;九世傅到崇公,是唐代贤相;七傅至尚忠公,由河南陕州殃石迁新昌灵源,他的长孙振、来孙旦、以及九世孙勉,皆先后状元及第,郡守蔡谟为之建“奕世状元”坊;振公次子渠公,是我房分支之祖,传了六代到文龙公,文龙公跟随元世祖平定江南,朝廷下诏将之任命为“袁、临、瑞”三路总管,传七代到良珊公,即我们沅州姚氏的始迁祖。
- ]& A) \1 L* p. U) N  X
  后来,我根据曾祖父文旻公所遗之草稿,继参考姚氏学儒先辈的考证,在家谱上注清始祖自祖源地分析并迁徙的始末,三则根据先伯、占魁、先父乾贞的手抄,这样我支的世系就取正裁定了,一一禀报诸族中父老共同考证。于是乎,兄弟辈孟湖、大成、荣佩等编校,子侄辈沧溶、舜民等反复审查,通过一番去伪存真的艰苦工作,经历十三载寒暑更迭,初稿才开始形成,如此这般实属不易呀!' l2 ~1 Z! M! n( {+ l4 F, s
     唉!我的曾祖父想订正未达到目标,我父亲想考证修编而没有成功,现在借兄弟侄儿辈的力量,使我得以完成考证并知晓了前因后果,几百年失传的世系,终于找到根本,可源源不断流传后世,赖此而不致断绝,难易与否?这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谨述先人的遗志,意及我自身奔走求索的艰辛,以告后来者。6 m4 D) t% M1 l: b% F3 \0 R$ w9 D1 d" L5 V
   嘉庆十六年辛未孟春月上浣 十六世孙荣恭谨識
( w% s2 Q4 u3 d$ n8 {
( v$ }! Z# E* a4 S4 p% i4 T
7 H! K1 t+ y# ?
     (良能公第二十二世裔孙、湖南会同姚祖军敬译)
: c* m6 ~& l' u2 t( S- _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4 14:0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14 15:47 编辑
; [4 _3 ^. H2 j4 o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11 22:25
) Y  F- W. |& O2 B  }6 z+ c祖军宗亲的翻译如下: ) m9 y; K7 W6 E3 ^- Q% C& k
                   姚氏新修族谱序(译文)m4 p; U! o; d7 x" \8 ...

" V0 L/ Q5 O3 f  A/ w+ a
6 f0 d" S% I( T  G# J) J- _    正当我在写作这个帖子的时候,姚网上看到上诉来自重庆的姚氏家谱序言。我目前不知道这篇序言的出处,没有去判别序言的真伪。大致说来,这是三公后裔在清朝嘉庆年间回到江西南昌、丰城、新昌寻根问祖以后留在家谱里的文字。有机会的话,我会在有关帖子上说出我的看法。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4 15:1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14 15:39 编辑 % k, [- l% F0 r: }( x& I+ k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14 14:062 |% c. [8 b5 n+ E, G; M) `( o1 K
正当我在写作这个帖子的时候,姚网上看到上诉来自重庆的姚氏家谱序言。我目前不知道这篇序言的出处 ...
  q- j' {3 z" O$ M% I3 o

6 _- Q* H$ f8 d' c  九,厚田的土有多厚?3 E% L" U9 A: j7 y/ B5 w
   南昌有二个厚田。一个是南昌县幽兰镇厚田村,有一个姚家村,被命名为“南昌姚氏厚田族”,它位于南昌的东面,离南昌县城有几十公里。  
2 Q  k1 t9 ?; Q, I0 |/ y    另一个厚田,属于新建县的一个乡。当沪昆高速在新建厚田立体互交,形成了南昌昌南一个地标性地名。“厚田”之名从此大噪,外地宗亲往往把幽兰厚田理解成了新建的厚田。! s  W" D" }6 ^5 _4 N5 `6 {# z
    幽兰厚田属于抚河流域,新建厚田属于赣江流域。流经丰城的锦江就在新建厚田的南部汇入赣江。
7 X1 ~+ t: D' S1 h- T7 |    我这里说的是新建厚田。# X  E6 O& f$ |# S# z8 X3 Q4 q
    我为什么会提出一个“厚田的土有多厚”的问题?' t3 E- h* R8 H/ G; U; h
    这是一个需要地质学知识才能解释得清楚的问题。6 S! B# i' u, _2 m$ U
    赣江的东西划分了南昌县与新建县的界限,新建的生米、厚田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竟然是一片大沙漠!
/ ~/ S) x1 b. S3 e2 r/ h    原来江西的地貌从东西方向,从萍乡到上饶的广丰是一条大断裂,厚田就处于这条大断裂的合力部位,经过170万年以上来自上游赣江之水的冲击,泥沙俱下形成了一个盆地,沙漠因此堆积。- u, M2 X0 e, {- u6 h
    上世纪的70年,我的父辈们用一台只能打700米的老掉牙的苏联改装的设备,在李四光地质理论的指导下,竟然掘进到了1500米的深度,创造了当年的“江西之最”。
3 i: G4 S2 z. m5 C: K2 u    从姚湾到对岸的厚田,赣江中间一个几百亩的沙洲至今依然叫“姚公洲”。从河州南部上岸就是冈上的烂泥湾,从河州的北部上岸就是“滩上姚湾”。4 u6 l, ~- {( ]; a! u$ x5 p
    姚湾比斗门早了四代人,形成村庄至少早一百年以上。可是现在姚湾家谱上查到的宗亲人数不及斗门的十五分之一。什么原因?) {: S+ D7 ^- T
    从家谱上看,1200年以前到1400年再到1529年,在家谱上失踪的宗亲占了大多数,失踪的地点在新建的厚田附近,姚湾共有十房人,现在仅仅四个房还有信息,六个房下落不明。  I% u. G, @) d2 L' o$ q; S" j
    姚湾家谱的厚度与厚田沙漠的厚度有得一比!# d! r5 e6 ^) S* k  H* G, w
   
: P: a" O& c8 }) F  ?
+ Z$ a9 v6 X+ F/ ]" ?; e
4 P) B3 I# J6 }: r' c: a; q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5 08:4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15 09:43 编辑
( G' I+ W- P9 E! `* l* T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14 15:14
3 z7 P4 R: W: ^  S6 K7 S5 S$ f九,厚田的土有多厚?4 \- S4 G3 F: h- w+ l# H6 O
   南昌有二个厚田。一个是南昌县幽兰镇厚田村,有一个姚家村,被命名为“南 ...

- n* F2 a3 V/ C. e7 E1 i- m
/ Q. p/ \3 s$ U+ {7 T5 ?) N% ]   十,大环境与小区域。
# K; a1 Q% Z* w9 m& h. J! I  我手里拿到一本【南昌县姓氏志】,为我研究南昌姚氏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方便。
& h! m; C, T- R' @8 a   我所说的大环境,指的是整个南昌县有记录的180余姓氏发展轨迹产生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虽然,南昌县紧靠南昌城,区位优势明显。但是,南昌县的许多姓氏都是从周边或者相邻县市迁徙而来。主要来源于丰城、新建、高安、永修、奉新、进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南昌县的地理特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分不开。南昌县地势较低,水网密布。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地势低洼的地方成了不适宜人居之地。再一个特点,南昌县南高北低,赣江与抚河这二条江西最大的水系环绕整个区域缓缓地由北向南流经鄱阳湖。千百年来,人们从丘陵地带向低洼地带不断迁徙。越靠近鄱阳湖,人口的密度越少,姓氏随之减少,村庄的历史越短。
! K  O. X5 N8 U8 }4 A$ V   我说的小区域,指冈上镇至富山,截取以南昌县烂泥湾附近的十几个主要姓氏来分析。3 q! q, m& T9 S/ u- ~
   万姓:1631人,唐朝初万大海从向塘迁入;
8 y( j/ D' p$ p# g, N& {   李姓:3918人,现有九个行政村,最早元末明初迁入;
1 Q; N! S& N3 x6 n   刘姓:1731人,现有八个行政村,最早宋朝绍兴年迁入;
+ T* \# j2 E' X; l$ |- X1 e' Y   熊姓:冈上,5867人;富山3265人,熊立【925·970】从富山三店迁入。. n7 G) }' b4 u
   姚姓:1165·1173年,从高安灵源迁入。
( T. h' C/ Y; W6 B: i   殷姓:隋朝殷聚之从江苏丹阳迁入;现有2364人。
8 Z+ C9 W2 c; t- P, N   戴姓:1075年迁入;- `4 d/ a/ i2 c; O- O
   喻姓::1075年从新建迁入。" ^0 C& y! v" T' ^1 I
    熟悉南昌历史人文的人都会知道,万姓是南昌县最大的姓,人口超过了十万余。单单三江口万绍芬家族的后万就超过了三万人。烂泥湾附近以万姓的历史最长,唐朝初就有记录;以熊姓的人口最多。
, T8 l. Z5 [: r9 s0 o( R       现实的情况是,姚姓比许多姓氏晚来到冈上与富山一带。- v9 b6 l+ t% q1 V/ n6 h/ ^
   
- }; P2 g1 Q/ l5 y
# t5 Z  @& a) t& D1 S2 k
+ k& ^6 k% }( T1 x, |& Z9 ^+ I' Y4 K2 a0 A; b/ x0 p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5 12:5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17 10:53 编辑 ; K0 _. I, z; E, T/ q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15 08:429 Y9 O1 q: G* Q8 G0 }. T) L# ^) w
十,大环境与小区域。
3 G  A* {% y# K7 b2 @  我手里拿到一本【南昌县姓氏志】,为我研究南昌姚氏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方便 ...
1 O% ~/ b4 D, G/ r

5 s# @- E- v; Q# F; f4 H8 h. X  十一,灵源存在烂泥湾吗?
1 t9 C$ K. _0 }9 M- s  在36·37楼,我把三公后裔于清朝嘉庆年间来江西寻根问祖的文字录在里面。他们的考察线路是先到了南昌,再到了“雪坡山”,回到南昌,再去新昌灵源。
& f7 D5 k! b; {1 m0 U   从路线上看,这是够折腾的一条线路。我因此推测,他们可能没有去“雪坡山”。因为姚勉的墓埋在邹家的祖坟山,当地叫“燕山朱氏门首”,离湖塘邹家还有一段距离。当地称为“状元山”,没有称为“雪坡山”的说法。从上文的描述上,“雪坡山”指的是南昌烂泥湾对面的龙雾洲,离湖塘邹家还有几十公里。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回到南昌再去新昌灵源。. G( l1 N1 N' \+ J! N3 _
   但是,去没去“雪坡山”,看没看“雪坡墓”,不是主要的。* G7 W# c, B$ y2 s# z- J
   主要的是他们听了灵源芳里的一、二老者说,芳里、衙里就是古代的烂泥湾。这就让人不解与奇怪了。
$ J: M2 ^1 j% r* v   我看过“宜丰地名志”,书中记载了明朝洪武以后地名的演变,关于灵源附近的地名,细致到了小山头的名字,我没有发现“烂泥湾”这个地名。
0 ^/ c* k+ F6 w% P# ]  C' A( r   灵源芳里与衙里这二个地名,是因为姚勉与姚文龙才得名的。从状元牌坊往姚勉的出生地灵源坑仅仅不到一公里。这个喇叭形二座山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百米。姚勉写过一篇“灵源天境记”的散文,记载了这里的地貌。姚勉说:“未至灵源二里许,实为先夫人墓。”周围有“佳泉石”“万石亭”“圣僧岩”“钓矶”“渔翁岩”“延月台”“石屏”。。。等景致。“屏之前,可为‘桃源’,梅之所,可为‘梅谷’,松之所,可为‘松坞’。”这样的景观,分明就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意。在二里许的群石与桃、梅、松交相辉映的地貌下产生出“烂泥”,并且形成一道“湾”来?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k* O% H# m; ^
    姚勉状元离开我们才不到八百年的时间。我再往远处说一说。. d% ^8 i6 i+ K; \1 @
    请允许我用地质学的语言描述:这种地貌至少是165万年以前第四纪冰川以后才能形成的地貌。我胆子不大,加上五万年的时间,说是170万年的历史长河才形成的这种地貌,不算过分吧。如果按“新近纪”的时间推算,还要比第四纪的时间翻上十几倍.# {4 @# x( u8 o
    灵源之水,在锦江流域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种地貌产生的泉水源源不断地从石头的缝隙里喷流而出,清澈如许,又无愧于“有灵之源”这个称号。所以,无论如何,灵源之水不可能在几公里的地方产生一个“烂泥湾”。
% p  A2 Q) h/ t" @- a' @& t# q  ?! U9 }4 A9 e0 g

2 D/ j) D: f7 v) P, [; H( p6 u) a" Q% x8 _$ `5 t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8 12:4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15 12:54- r- B. y  C( o7 i1 X- ?
十一,灵源存在烂泥湾吗?( d0 L% e8 v% m4 Y( A3 V
  在36·37楼,我把三公后裔于清朝嘉庆年间来江西寻根问祖的文字录在里面 ...

6 W' ^' [8 F4 _- J6 Z请看以下卫星截图:- }4 F# a3 s( F; p6 B0 _
6 d5 g) c( g2 y% j* U+ K* A5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18 13:12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18 12:47
; w0 S$ M4 I; V" E/ B请看以下卫星截图:
" Q2 w5 i: E# ~. ^
    图上的A是现在芳里村所在地,表彰姚勉的状元牌坊旧址就立在附近。往上走二里许,如图B,就是姚勉的出生地,叫灵源坑.过去是宜丰通往高安的陆路要道,现在修了芳里水库。修水库时,发现了姚锡的墓碑,碑存宜丰博物馆。
7 W9 u. U" v6 L( I    整个灵源地区就是一个小小的盆地,灵源之水从灵源坑流出。灵源坑以石头山体的地貌存在了以百万年以上的地质年限,二里许的距离,泥沙如何可能冲积成为一个“烂泥湾”?! Z3 O. U. s! q( U/ a% w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5-16 08:20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5-16 09:30 编辑 " a; X' N4 s% x& h
5 O# D/ Z) N, _1 B0 J' S+ t7 X2 ^
     今天去瑞河(又称锦江)出口处去看看.泥湾究竟在那里.
3 D- X1 E  W1 h0 G
& f( B1 X3 d2 I* ~1 O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5-16 11:3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16 22:24 编辑 ' O; h2 _& Q; V/ @: o" e8 E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5-16 08:20* y7 |+ z; z: x7 P- _0 r' p6 ~
今天去瑞河(又称锦江)出口处去看看.泥湾究竟在那里.
. w/ A+ n! F+ n6 }+ w0 \) D3 q
    卿芳大伯辛苦了。
6 o8 d8 C$ F1 L% K' `8 O    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历史上丰城与南昌的水路码头就是市杈渡码头。往丰城方向的小港口、大港口依然是居民集聚地。
, {* \  j- o9 B6 n  u    从姚湾到烂泥湾的距离比姚湾到斗门的距离还要近。而烂泥湾的对岸就是姚勉读书的龙雾洲。 ! s3 H4 o* v' k% T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5-16 11:59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5-16 12:00 编辑
& V2 @# O  D) s% r2 k8 W0 H7 t6 d) z# c6 e; H
我俩个侄儿陪同我去看锦江出口处的下游找泥湾
, N" n/ N: x& F$ B+ q1 z2 j ) P8 e1 l! D3 j) g4 Q' z" I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5-16 15:53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5-16 15:57 编辑 " D/ ?6 C. S+ B, z0 ^% a1 K

7 \' f6 J% r( ~5 C) b8 M4 Z  O, ?3 q : o# o( W# ~! B4 d2 |" N7 L+ g. b7 ]( p% G
         我是站在赣江右边,南昌县石湖村的大堤上拍摄的,3 r2 w; ?# D. T- X8 U+ m
       在下游三公里的地方是湾子涂村.也就是老地图上标的
) Q4 L# |9 `2 p% s6 \, G烂泥湾附近.由于数百年来赣江河床向南昌这边移动,
4 T: i5 Z# k/ E9 Z4 i0 b" S$ o堤的外侧都逐段堆有石矶顶水进行保护.我估计烂泥湾也被冲涮了,4 g+ v8 G3 e) _5 t' z
       我姚湾原来是在萄竹湾迁向里了二公里.萄竹湾也冲到赣江中去了!
" {* m( a3 e! j" O6 t       故现在找不到烂泥湾这个地名,萄竹湾也只是在我家谱中才能找到.& T8 ^& M1 @8 b1 B" }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5-16 16:29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5-16 16:34 编辑 1 F8 o, E5 V" L) U& b9 G. J
# u1 {% ?5 D# E: P/ `
     以上是我看了实地之后的分析、请卿堂弟绍弦侄研究一下.
2 O0 Y0 D3 M' e; V. e. |% G! G$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5-16 20:37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5-16 16:29
  _' @( c4 V2 p# p以上是我看了实地之后的分析、请卿堂弟绍弦侄研究一下.
6 @% z8 x7 a% y
     烂泥湾是在来水的正方向,几百年来赣江与瑞河汇集成新的赣江之水,从北向南冲刷大堤二公里十分正常。而现在的姚湾离原来葡竹湾的地方在水流的下方还有二公里距离处。也就是说,当年的烂泥湾离当年的葡竹湾与现在姚湾的距离还要接近二公里。
+ Q& v9 B3 ]7 a* a+ ~' i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8-5 10:3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6 20:371 m2 Y7 [0 I8 Z7 C/ d
烂泥湾是在来水的正方向,几百年来赣江与瑞河汇集成新的赣江之水,从北向南冲刷大堤二公里十分正常 ...

+ \/ G/ \% f8 z1 h4 h  j% S% e8 p    昨天晚上,湖南沅陵的祖成宗亲给我打来电话,希望了解烂泥湾的情况。他的口音我听得不是特别明白,因此,建议他上姚网看看这一系列的帖子。
$ b  Q4 V6 P  ^4 ?)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8-5 11:47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5-8-5 11:50 编辑 " G. D1 k5 K- ~  E% h: `) L

5 Q3 V2 ?; G! o# }湖南的宗亲做事认真!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8-5 11:4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8-5 10:34
# [4 `9 ?, j. R5 N. D% Z+ A9 G昨天晚上,湖南沅陵的祖成宗亲给我打来电话,希望了解烂泥湾的情况。他的口音我听得不是特别明白,因 ...

) S2 T4 Y' d& F0 n) e+ j: C祖籍地的宗亲考证事情是及其认真的,从以上的帖子中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了。关心烂泥湾具体位置的外迁宗亲特别多,关心固然好,实地考证更加重要。
作者: 六合居士    时间: 2015-8-5 12:37
绍弦宗亲好!为姚家事不辞辛劳,感佩。凡“三公”后裔新老族谱,在提到迁出之地时都有“烂泥湾”之说。对这一地名的详实考证,不这是与否对“三公”裔一定有益。谢谢!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8-5 14:54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8-5 15:03 编辑 ) B5 m9 z) K) D: }5 i

: k: Q5 w% J6 P" ]4 X4 J" S" x$ V' k
对"三公"后裔肯定有参考价值
请看"三公"谱中的记载"江西南昌府烂泥湾"

( `2 I. Q* ]" K1 r% m* v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8-5 15:53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8-5 20:49 编辑 - C4 p. N, M0 ?' b) \/ c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8-5 14:54* a% G$ {; k5 A$ q3 w+ P1 b
对"三公"后裔肯定有参考价值请看"三公"谱中的记载"江西南昌府烂泥湾"

! Y6 o; J* i: f2 J; B' {
; F; j3 B7 V) U' m4 ^- ?9 `  请祖龙宗亲仔细看一看上图:  {/ b: ]1 M: B7 O( ^: z2 f! h5 d
  “荣公元末迁江西南昌府烂泥湾繁衍数世,及勉公状元及第廷对万言。。。”* @3 T$ c7 V# F
      关于“烂泥湾”的表述有几个版本,这个版本没有提到“丰城”。在元朝的时候,丰城一度叫做“富州”。" S; b1 C: y- q/ r5 w) F
     另外,请祖龙宗亲再看一看1·2楼的帖子。嘉庆16年,湖南宗亲来江西寻根问祖,他们把南昌姚湾与烂泥湾看做是相同的一个地方。
3 I. s" O' {6 A8 ?: X; U9 J     再有,从嘉庆16年的记叙当中,没有看到湖南宗亲到过丰城烂泥湾的痕迹。
+ F% R  F9 t7 n: D# ]4 E9 ~6 }2 q- ~* Y2 I
9 T9 `3 N, x) {* Z( r( |+ ?  A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11-21 21:53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1-21 21:56 编辑 2 n0 e( q1 A, p: H
5 O) n: g* F- m  {5 q: }
     湖南宗亲一行五人,于11月21日下午来到南昌烂泥湾进行实地考察。得到了南昌姚氏宗亲会的热情协助。
作者: 六合居士    时间: 2015-11-22 16:28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1-21 21:53* Y5 @3 E; S, N7 o. `' ~
湖南宗亲一行五人,于11月21日下午来到南昌烂泥湾进行实地考察。得到了南昌姚氏宗亲会的热情协助。

  K) j; R% ^! D- z% V+ n% h感谢卿芳老、绍弦及南昌所有宗亲:从本好所传图片和简介,南昌的姚氏宗亲对外地宗亲真是一片赤诚之心。崇宗敬祖,人皆有之。南昌姚氏宗亲的热情相助,定当铭记“三公”后裔之心。再谢!
5 h! R6 d* ^. W% \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11-22 17:29
       我们理解"天下姚姓是一家"应该有生动的实质内容,不是口号,更不是当棍子用的.
作者: 六合居士    时间: 2015-11-22 20:59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1-22 17:29
9 Q& }4 q+ e" i; ?% B( c: l3 }我们理解"天下姚姓是一家"应该有生动的实质内容,不是口号,更不是当棍子用的.

. F0 f5 |0 M( Z! \% T您老高龄凡事亲力亲为,践行姚氏一家,诚为楷模。愿您老长寿,姚氏之福!3 U) x$ [! T4 p5 Q4 |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11-22 21:39
       湖南宗亲一行五人,于11月22日下午在绍弦的陪同下沿着先祖的脚来到灵源方里.南垣进行实地考察。得到了方里.南垣姚氏宗亲会的热情协助。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6 10:17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4-6 19:378 F  H( M* J. I* S
姚湾村的地理位置(用红字在图中标注):在赣江畔.
3 P# r3 G$ H" h( {向南距市汊街十六华里.
% C6 X7 I# c: s! n3 P5 ^向北距河泊所八华里.
) `$ h# G1 u+ w- a, F
确实是个好消息,对于南昌姚氏这种热情而又执着精神实在是佩服!9 R# e) t# R) X5 g  e9 }" `
我看过清朝乾隆十七年、道光五年、同治十二年的三部《丰城县志》,从县志的地图上看,并没有烂泥湾或烂泥湾汛。( K' o3 J! R$ A+ B6 t9 r+ k, ~0 x
据绍弦宗亲说此图是1919年丰城六修县志的古地图,这个古地图是1919年的还是什么年代的还需进一步考证。+ _+ e- ~+ f5 j. }
现选取同治十二年《丰城县志》地图结合你提供的“古地图”以及现在的地图做一个对比。
2 W( P% C  C. |+ E
% [# n! z7 |0 S% Y) _; K  f, i4 v. i) _- {5 o  F) |. E

古今地图对比1.jpg (405.02 KB, 下载次数: 314)

对照图

对照图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6 10:30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1-26 10:170 n3 [! x3 U4 S# D2 d
确实是个好消息,对于南昌姚氏这种热情而又执着精神实在是佩服!
/ N# N3 Y% q* n我看过清朝乾隆十七年、道光五年、同治 ...
7 m- C. Q) i8 k: V4 F- l) G
烂泥湾汛​
, Y5 Q- b" {0 ?$ t% F7 k; f 汛:明清时期称军队驻防地段。
3 o8 U/ o4 `* ]9 T' x) m8 W 古同“讯”:~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
0 V- V, A% {$ _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  E3 F. d7 p3 \6 \2 X. n. N& h* @9 G
7 h% _6 r2 F3 L& k1 ?. I( S2 t
光绪二十八年的《沅陵县志》;同治十三年、民国十九年的《永顺县志》都对三公后裔出现的千总、把总有记录。
3 p0 H% x' f) a$ Y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6 10:41
绿(lù)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乱及在乾隆中叶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 x0 _! |$ I6 M5 O! p4 H; h8 W0 F& q, c9 ?. w. X
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则子继。将兵由兵部直接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有效地防止军人拥兵自重。随着八旗军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8 s2 a+ t* z( m9 |( |3 {" y
9 m( V$ H0 f6 j8 _
清朝中期以前,绿营尚称精锐。但以后承平日久,营务废弛,日趋腐败。自嘉庆初年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时即已不能得力,至咸丰间镇压太平军时,更屡战屡败。于是自同治至光绪年间历经裁汰,最后被改编为巡防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绿营之制仅存空名而已。4 }7 l' e) V4 ^' Q; J
: X" x. v( W+ P$ E
清朝由汉兵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用绿旗做标志。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11-26 13:4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1-26 14:07 编辑 0 s5 M/ d+ m: ^( X
& ]) ?2 d. y+ c- T6 o6 s
   三公后裔茂勇宗亲:
       谢谢你提供丰城县的古地图并和南昌县的古地图着了比较,很有参考价值.我现在在你的比较基础上再加上我南昌姚氏姚湾团的族谱进去再比较一下.

7 ^: m, \8 X2 Q# @& Q' H
(一) 苦竹口与葡竹湾
    18.4 谷清(1151-1217):姚湾团始祖17.5铸长子 字钟秀 号云谷道人 行五 由灵源始迁居南昌萄竹湾即今姚湾 生于宋绍兴廿一年辛未二月廿五日巳时 殁于宋嘉定十年丁丑正月初十日戌时.
(二)我谱中多次记载与烂泥湾涂,罗,黄姓联姻关係.
36.1 标忠:35.2 英瑚长子 字贤仁 行济五生于清顺治元年甲申七月二十二日午时殁于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初三日辰时葬土地林
妻若冈滕氏 生于清顺治十六年己亥四月二十二日卯时殁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十一月初四日卯时葬铁炉下
子三 才龙(37.1)才颺(37.2)才风(37.3
女三 长适西昌刘次适滥泥湾黄三适泊所魏
38.58 盛沂:37.39 才鍸长子字春浴 行检四生于清乾隆六年辛酉十一月初四日未时殁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己卯十一月十八日亥时葬东屋桥口南向
滥泥湾涂氏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己卯闰六月初一日午时殁于清道光十三年癸巳十一月初十日戌时葬东屋桥口南向
子二 世榜(39.61) 世棨(39.62
女一 适北山熊
39.16 世炤:38.13 盛椿四子字圣万 行准三生于清乾隆十八年癸酉正月二十六日酉时殁于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二月廿九日巳时葬熊家地生母邓氏左侧妻集家坊周氏生于清乾隆十八年癸酉五月初三日寅时殁于清道光九年己丑八月初七日亥时葬铁炉下 南向
立继胞兄世 三子文墨(40.13)为嗣
女三 长适厅下万次适后港黄三适滥泥湾涂
42.35 定旭:41.35 武锠长子,行二。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九月十二日巳时,殁于民国十二年癸亥六月初三日午时,葬黄甲坡,南向。
澜泥湾罗,生于清咸丰二年壬子三月初二日戌时,殁于民国十六年丁卯八月二十四日酉时,葬同夫处。
43公叠42.3定忠四子字德耕行钏十生于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十二月初二日子时殁于民国三年甲寅十月十九日寅时葬乌鸦东向
妻周坊周氏生于清咸丰十年庚申九月二十一日吉时殁于清光绪十八年壬辰三月初二日巳时葬乌鸦东向
子一卿钱44.10)。
女二长适泥湾涂次适石岐万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6 14:55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1-26 15:06 编辑 $ w. T& N6 P/ @8 c* g( a" F: B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1-26 13:42- G& O8 E$ u7 A6 a8 H4 {9 P  G* T4 i
三公后裔茂勇宗亲:       谢谢你提供丰城县的古地图并和南昌县的古地图着了比较,很有参考价值.我现在在 ...

/ B" E; R1 A/ O2 A谢谢卿芳老前辈提供的信息,从通婚信息来看,确实说明姚湾离烂泥湾是比较近的。
3 ~( m% b9 J/ I" y5 f( U! I" L从现代的地图上量出的直线距离是8.1公里。  ^, M* h( J  H9 j5 o4 R
从这个地图上来看,当年在赣江丰城这边驻扎的兵营是非常多的。三公三个千字辈孙子都是指挥使,我猜想可能三公在烂泥湾有军籍。
% r' i" D, t! Z) o4 q  O! E清朝时期几份丰城县志的地图都没有标注烂泥湾汛,唯独你提供的这份地图有烂泥湾汛,我想继续考证下去,不知道你这份地图具体是出自什么年代?
. J; W" ^  E. U3 M5 I$ A4 F% W$ ]/ K

丰城边界布防.jpg (260.52 KB, 下载次数: 327)

丰城边界赣江布防

丰城边界赣江布防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11-26 14:56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1-26 14:59 编辑
5 t3 a4 D7 |  b( V' T- o( Y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1-26 10:17
2 B& J  R( A: q0 g确实是个好消息,对于南昌姚氏这种热情而又执着精神实在是佩服!
% d8 `6 X7 U( k) r# D我看过清朝乾隆十七年、道光五年、同治 ...

. H3 U) w6 m, R
5 t  k9 ]" I$ l0 \( {8 I 3 l8 N! A/ Y* }) D, d; C0 `/ p+ Z: r
据绍弦宗亲说此图是1919年丰城六修县志的古地图,有误见上图." A7 h- ?7 A6 i9 y4 m1 u: X, k+ y# f0 ^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6 15:12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1-26 14:56& O! e2 P' B; l: A, ^6 n
据绍弦宗亲说此图是1919年丰城六修县志的古地图,有误见上图.
5 J9 h- E# F# O1 K
看清楚了:( f/ W5 V# k' q3 G" ]7 J. W
1919年《南昌县志》(六修)版
4 T* w3 G0 i7 T5 G7 D! I9 K% _谢谢卿芳老前辈!8 N7 ]3 }6 g% Z4 N* m8 `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5-11-26 15:20
第二十三世8 A" W$ u- B! W& H
1、濂夫:德宏子。子二:仲远,仲适。7 M- p3 o! L& I# t0 f* g
2、文仁:燧公长子,居兰泥巷。
4 M3 s% @8 c1 h- h
这是前几年南垣姚氏从道光十三年的《南垣姚氏谱》简化下来的片断,文仁是宋未元初人,他是谁的儿子不要紧,但说明那时有姚在烂泥巷且收入了彦国公谱系。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6 15:25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1-26 15:12; ~9 I' _( \: ?' _1 U
看清楚了:' d7 _$ z' t. _
1919年《南昌县志》(六修)版' U* P/ z0 ~) S5 x; }
谢谢卿芳老前辈!
+ F! {" ?: S5 i2 l3 B- H; m" x, w
) B5 q( f; \# N1 O3 U* B
   以下是【南昌县姓氏志】上发现的“南昌县古地图”,1919年根据“南昌县志”六修版引用而来。
7 Z2 d% p  C0 I0 \5 G   红字“姚湾”是卿芳老亲自到现场目测以后标注的。
" }, w) ?% g+ k! w7 X& L. n   3 V9 k7 P1 z4 ?' u) N4 v( v

: e* h9 A! O1 t4 H+ L" j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6 15:2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6 15:25# X) i% r# T7 [7 S4 o" H
以下是【南昌县姓氏志】上发现的“南昌县古地图”,1919年根据“南昌县志”六修版引用而来。
9 B6 z  g& q% |2 }) w   红 ...

' t8 Y: z: N0 A1 h- i
# x6 V7 k' O0 [5 `1 O+ z    南昌家谱上有一篇“姚公洲记”是清朝乾隆甲戌年即1754年写的。记里记载了:姚公洲即匍竹之故址。谷清公从灵源最先到此。开始这里是一个道观,观西有竹。元朝元真初,河水漂泊。四世祖义恭惧有沧桑之变复徙居今之姚湾村。" V2 E( @, E& \/ Z  J
    0 t2 y' O' x& @& G0 B6 e$ o
    + h6 a- C1 x9 S! X" M" t6 l: H
SAM_4984.JPG (204.4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4 A; U/ j5 F) p  }5 y. b8 [
5 分钟前 上传 * {- V' x* ]2 W9 M% w: w7 [) v- @
9 @! ]. H- n% p7 p3 u
# n( T8 m3 w% b4 I$ Y6 r

0 l2 _$ E2 X! Q, N
6 _2 k, F% p9 ]
6 a  h& F6 i+ h$ D& U
SAM_4982.JPG (227.2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6 @( P2 Q, W3 ~9 q4 A1 W5 分钟前 上传 ; P  Y) k% r& g  G1 v+ G" ^& n
+ U$ p  D. z) d3 T' M

/ P) C% q9 D9 w( a$ W& T& G4 y$ _& S! H8 V: [4 e( H( M
" x! u( w! J1 M' A* z3 ~# u' p! `
* O( C# |% v+ S! Z& u
SAM_4983.JPG (231.7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 A/ i4 v& U# j4 n% r5 分钟前 上传
- f1 ~! x0 V. H% G1 g& G. d! I3 [, n
8 u# b8 w* w6 J

( e$ ^$ y2 n& K0 a" S
: p8 z9 m# \& Z' R# Q; n
) I) [- M/ e! o' _, E0 @, E" a' s* h. r; P/ S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6 15:2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1-26 18:38 编辑
8 S; ?1 a4 b% ]5 }$ }7 l: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6 15:27% e* N8 i2 I7 T! ?* h. E9 D
南昌家谱上有一篇“姚公洲记”是清朝乾隆甲戌年即1754年写的。记里记载了:姚公洲即匍竹之故址。谷 ...

# l6 x" {% k5 s6 E7 Z2 X      前几年,赣江对岸的新建居民与南昌县富山滩上喻家村【姚湾是喻家村的村民小组】就姚公洲的隶属问题打过官司,结果南昌县拿出了姚湾的家谱,证明起码从1754年以前就属于南昌县。南昌县胜诉。
  X+ t# F7 @/ y4 I& n! M      经过近千年河水的冲刷,姚公洲肯定往下游漂移。但是,即使是现在的位子,姚公洲的最南边,左边依然是烂泥湾汛的地理位置,右边便是新建管辖的河滩。而历史上即使是现在赣江对岸新建县的河滩,一直属于姚家人种地的土地。姚湾分了十房,有六个大房的宗亲就是在对岸的新建县失踪了。
5 Y5 T5 t8 i, v7 {9 F0 M# `      卿芳老在上面帖子上,归纳了姚湾宗亲与烂泥湾村民通婚的信息。一般来说,女子外嫁是不留地址的。发现了姚湾宗亲与烂泥湾村民通婚的记录,说明地理位置不远,交流密切。
5 F' X( P. z) ?  {
; h% @- U% O8 V$ I7 ]7 H: |; j+ x: w- Y) r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6 15:59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1-26 16:02 编辑 - H+ k- u% v1 u& r

- O' S/ |2 j5 R8 W同治十二年《丰城县志》对苦竹洲的记录。

苦竹洲.jpg (267.1 KB, 下载次数: 257)

同治十二年《丰城县志》

同治十二年《丰城县志》

苦竹洲文字记录.jpg (168.67 KB, 下载次数: 253)

苦竹洲文字记录.jpg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11-26 16:33
我俩个侄儿陪同我去看锦江出口处的下游找泥湾4 u$ q4 _9 M% c; i" _
+ }. V7 l  J! V* M; G4 H
5 H3 |6 q* u% d/ s# A6 h. y. _
去瑞河(又称锦江)出口处去看看.泥湾究竟在那里.  Z5 t$ A" Q" b, u* e2 a5 c
) D7 D5 u4 j7 x4 a) Y

  F% Q, J3 q3 T( i' r0 M2 Z. P8 t1 q5 r8 ~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11-26 17:04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1-26 18:07 编辑
5 b% M8 Q" x+ K/ X2 ]% _/ Y% H! c3 s1 q8 x% b4 V" x6 p
我俩个侄儿陪同我去看锦江出口处的下游找泥湾
# {' I  U* l6 ~3 e( k1 E
$ x% B! u' Z! {' @" F% k  B1 o$ \8 a2 K. M) _
' W. M3 S, c1 {, F' F8 w7 w# s

4 K. b' s: `8 R# K/ ?
9 h$ t' h3 y- q' {! s+ h我提出下面几点供宗亲参考
# y: @9 k8 t0 ^0 C4 V; P0 H1 z
1.滥泥湾.澜泥湾.泥湾.烂泥湾.是同一地点.苦竹与葡竹音很近似.地理位置非常接近.
2.现在的姚湾在古时,是在葡竹湾的下流向内地迁了三公里左右,葡竹湾很早就被水冲入赣江中.
3.烂泥湾汛是一个大范围的地区.有好几个村庄,现在还有一个叫泥湾涂家的大村庄.及江边的洲和湾地等.
4.据我父亲说:"他小时候到公洲上去放牛,听到新建农妇锅铲响和喂猪的呼唤声,种瓜耕地时,一个早晨只能在洲上耕往返一趟(东西向).由于瑞河水与赣江水汇合后指向南昌.更严重的是新建县象牙团(听音)在江边逐渐形成了一个石头山,将江水挤向南昌.因此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之说,也就是沧海桑田吧!

0 u4 Q8 m; H) a. a3 V: N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6 17:32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1-26 15:59
6 p$ c* P: U$ x% R% n9 ~. @8 s同治十二年《丰城县志》对苦竹洲的记录。
/ ?+ C8 V1 O, @2 W
    永顺姚宗亲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地图。
1 O4 H/ m) N' N' s# D1 h) g/ ]8 u    从苦竹洲到丰城袁渡的烂泥湾直线是25·7公里,实际上现在的公路超过了40公里。过去是水路交通,如果从赣江与抚河故道通行,则远远超过了60公里。而从苦竹洲到姚公洲因为是顺流而下,几乎是近在咫尺。" t2 l3 s: Y7 p7 `3 f6 f( g& \
    三年前,因为经常有三公后裔给我的提示是“丰城烂泥湾”,其实误导了我。我二次来到丰城。我同学袁晓英是丰城地方志办的副主任,她帮我查到袁渡有一个“烂泥湾”,现在是一个村民小组,宋朝开始就是余姓人的集聚地,村庄的对面居民姓王。为了郑重其事,我找了我的学生余文峰带路,看到了“余氏家谱”。我特意关注了明朝洪武时期,余氏的通婚情况,没有发现余与姚通婚的记载。4 R4 Q5 g$ q6 J6 J1 U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6 18:0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6 17:32
4 T3 p( i0 b6 Y6 }永顺姚宗亲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地图。
; Y6 q5 [/ F; p+ N* n  G    从苦竹洲到丰城袁渡的烂泥湾直线是25·7公里,实际上现在的 ...

/ `* U6 D4 L7 c% h    从永顺姚宗亲以下地图可以看出,属于丰城的苦竹洲实际上已经与南昌县接壤,而与丰城的龙雾洲相差甚远。这是赣江长期冲刷的原因。丰城历史上一直归南昌府管辖,解放以后才划归宜春。丰城与南昌县交界以赣江及抚河划分,有的地方根本无法区分。
# y% h& e0 P# i$ }9 k    我再举一个例子。
, v' W2 V: Y7 i    赣江在丰城段叫“剑河”,丰城老城区依然叫“剑光镇”,“滕王阁序”里有“龙光射牛斗之墟”的典故说的就是丰城之剑。好几条河流就是在“烂泥湾汛”这个地方合流于赣江。
6 }. D# L* B. M  E& d3 n  c: w) ?. i    锦江在新建段称为“瑞河”,锦江之水倒流在丰城与新建交界的“药湖”,然后缓慢地注入赣江。“药湖”有多大?横跨“药湖”的高速公路大桥差200米,就到了10公里。涨水的时候,汪洋一片。枯水的时节,小路相通。上海市老市委书记夏征农老家其实是丰城同田夏家人。新建县说夏老是新建人。因为丰城同田夏家耕种的地属于药湖对面的新建。夏老参加南昌起义时带出了不少新建人。这就不能不认新建为老家了。夏老的儿子小鲁告诉我,只好二边都认了。
* j4 D* ?3 H" t) `/ L( n* O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7 23:3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6 18:056 V3 [) E& E+ U& @
从永顺姚宗亲以下地图可以看出,属于丰城的苦竹洲实际上已经与南昌县接壤,而与丰城的龙雾洲相差甚远 ...

) I5 v8 k  J# u3 s, h# @清朝乾隆年间的《南昌府志》烂泥湾汛与民国八年1919年的地图位置一致。
/ U3 d  z, @# ~! N

爛泥灣汛1.jpg (233.55 KB, 下载次数: 267)

烂泥湾汛

烂泥湾汛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7 23:40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1-28 00:06 编辑 3 B8 G, T% Y3 g, S7 H# Y% B1 b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1-27 23:39

' M% p! P9 ]# h' M, h同治十二年的《南昌府志》烂泥湾汛与前几份地图位置一致。0 t8 i  w6 M) P9 M

同治爛泥灣汛.jpg (263.03 KB, 下载次数: 271)

同治爛泥灣汛.jpg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8 07:22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1-28 07:25 编辑 ' c; j7 N: }( w; j3 ?
1 j/ F4 Z# B& `! v4 e
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
6 W9 q, V9 d/ n5 W(萬曆)新修南昌府志
  J7 n9 o/ Q. M7 d1 j萬曆十六年戊子歲《南昌府志》
# F3 r+ C! ~: A從這份地圖結合之前發佈的幾份地圖,可以確定爛泥灣的位置,就在錦江河入口的對面。
7 \" `/ i/ ~& l% Z6 A3 o三公後裔們夢裡尋它千百度的爛泥灣!: _  p7 P! f+ H9 T# K; E4 n

烂泥湾.jpg (366.22 KB, 下载次数: 251)

爛泥灣

爛泥灣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8 11:44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1-28 07:22# c: F& m. m- Q+ K  d5 s
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3 y& a0 n' u0 n: I$ `  f
(萬曆)新修南昌府志( |. U% ]0 K" k: {$ T9 I
萬曆十六年戊子歲《南昌府志》
9 L) x" \( r6 G' `0 v6 F- a
    永顺姚是一个务实的宗亲。佩服!
) j6 `/ ?6 \' K4 W0 t9 A, R    从上面提供的地图看,明朝万历年间有关“烂泥湾汛”的地理位置,与现在的地理位置是吻合的。
! W# a9 k# W( v7 u  }% n    属于丰城的龙雾洲是赣江丰城段最大的河州,与感山相邻。姚勉正是在龙雾洲上面的一所寺庙里读书的。在三县交界的丰城地域,现在依然有一个叫“姚巷”的地名,可惜没有一家姚姓人居住了。1 B- _4 Z3 ^1 s1 u4 {6 f' J5 n$ o1 c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8 11:5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8 11:44! u' h5 U7 `9 K4 U6 R# s  ]
永顺姚是一个务实的宗亲。佩服!
: w0 k- G/ L8 ^# E9 k1 |    从上面提供的地图看,明朝万历年间有关“烂泥湾汛”的地理位置 ...
% L9 y& }2 @  t
丰城历史上是一个水患频频的区域,请看“丰城县志”的记载:; ]# E9 U" z  c6 h
   
3 Y$ `& e$ s. A8 y% t

SAM_4985.JPG (204.46 KB, 下载次数: 274)

SAM_4985.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8 12:1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8 11:58
  {* v3 k. U. R$ q, x丰城历史上是一个水患频频的区域,请看“丰城县志”的记载:

) b+ |" c" r$ k1 y# r) {) T. w2 e    从上面的记载当中,记载了三公离开江西的前二年,即1414年,赣江发生过一次比较大的洪水。" F$ M, q6 e- _# T3 f& b! i, T
    “烂泥湾汛”是一个水路交通要道,沿着赣江往上游方向,现在依然有“大港口”、“小港口”地名,赣江从这些地方可以进入到丰城的其他水域。( v+ i1 [; W9 P2 u
    “烂泥湾汛”还是一个战略要地,锁住了从丰城进入南昌的咽喉。从赣江的上游往南昌方向进攻,这是一道关键屏障。
5 w& Y1 U1 ^: [3 }, W: U8 b: b    我在回答湖北宜都宗亲家谱关于“宁王之乱”的记载,查阅了王阳明抓放朱宸濠的水域,正好在姚湾与赣江对面的新建生米水域。而最近南昌市的规划,南昌的最大的码头即将在这段水域兴建。
# d( X% S& D" i% D  i: {8 A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8 12:4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1-28 13:53 编辑
+ _& }7 l5 \4 z: R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8 12:17
4 R8 M- o) u& m8 H6 d5 F从上面的记载当中,记载了三公离开江西的前二年,即1414年,赣江发生过一次比较大的洪水。
1 U% e/ G/ |) Y    “烂 ...
) B5 K/ h1 C  G: ]7 `  O1 W

: L: \$ E  M0 Y6 M8 B5 [& E- a( f    第一。 灵源的南垣家谱,记载了明朝初期丰城县的水患,并且提到了老地名“长安长乐”乡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关键是南垣老谱还记载了“兰泥巷”的信息。$ }. S0 R- ^( B' f9 Y. s  Y5 X
    第二。南昌家谱与现在新发现的老地图,基本确定了“南昌府烂泥湾”位置。' v  F! h& x+ {, o, ~1 M
    第三。从南昌或者灵源流传到修水、湖南平江、湖北赤壁的家谱都提到了“豫章烂泥湾”,并且提到了“德辉”这个“江西大学士”。
0 L. b6 O2 _( e0 ~: W. N$ f! O& \# ~  c( O  D, Q

SAM_4988.JPG (189.37 KB, 下载次数: 236)

SAM_4988.JPG

SAM_4987.JPG (181.74 KB, 下载次数: 253)

SAM_4987.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8 13:01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8 12:408 S2 a! I' S7 Z
第一。 灵源的南垣家谱,记载了明朝初期丰城县的水患,并且提到了老地名“长安长乐”乡的老百姓流 ...
  \- d8 D7 t2 ~3 B" F
     应该说明,这篇修水、赤壁、平江同时并存的“姚勉序”是一篇“伪作”。南昌家谱并没有记载。但是,他们三地与1627年南昌家谱记载的“宋末修于勉公”的记载是不约而同的。南昌家谱记载了明朝天启年“亲抵灵源祖族,详查唐宋旧谱,寻流溯源,历世符合,复成完璧。”
* H2 x' v: h$ V- O+ n; N     从三地以及南垣、南昌的老谱都同时记载到了“豫章烂泥湾”,而不是“丰城烂泥湾”;同时,南昌姚氏来源于丰城,丰城又归南昌府管辖;还有姚思廉被封“丰城公”。外迁宗亲无意记错是可能的。" V4 E2 d: ?: E5 N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28 22:1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28 13:012 i: \% N! `, U! n& S6 r2 }
应该说明,这篇修水、赤壁、平江同时并存的“姚勉序”是一篇“伪作”。南昌家谱并没有记载。但是, ...

9 Y6 o6 P7 l& |  D. }4 y2 y   生米是新建县的一个千年古镇,从永顺姚发的地图上注明了烂泥湾汛就在生米的斜对面。
* o* d) }: N% y1 U   2 F& B- ^( \# k4 ]% s' n: |* i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5-11-29 08:33
非常感謝紹弦宗親、卿芳老前輩提供這些非常重要、非常寶貴的資料和信息,經過求證與對比:+ x" J6 K8 D- T* y2 q
爛泥灣的位置在錦江入口處對面,爛泥灣屬於南昌府直轄,只是靠近豐城縣而已。
0 h; s$ _& R  v8 q9 A因為從明朝到清朝的《南昌府志》再到民國的《南昌縣志》地圖很明確的進行了標示。而清朝乾隆、道光、同治年間的三部《豐城縣志》對爛泥灣沒有進行地圖標示及文字記錄。
4 g; f7 |+ \9 H; e9 M
$ i" ]0 ^: l. _/ `" D  d4 e
作者: 贵州玉屏姚卫    时间: 2015-11-29 13:41
我们的初步意见认为南昌的姚湾即是老谱记载的南昌府丰城县烂泥湾,关键证据请南昌宗亲和茂勇共同查证!
作者: 姚为瑶    时间: 2015-11-29 21:07
祝贺三公后裔寻祖有進展。论証有根据,我将继续关注!( @% b8 e( O8 N! Q
+ P; J& [: Y) L$ s

# b& c! L1 g4 \
9 V* _. M. {3 Z9 b; `( O  q/ R4 I

. F. J% F7 e  H& d+ z/ n1 a
2 @$ T1 E3 T+ d- M! J0 z( x  q, k
; @! @0 h: H, I& J6 @+ \  j9 M+ i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11-30 13:0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11-30 15:17 编辑 8 S! G7 p4 r5 q, |, d- I
( T3 ~" f# _4 X, M
地图标注的南昌烂泥湾是一个区域,它包括涂姓,黄姓,罗性,还有姚性,及沿河滩涂。另一方面地图标注的村莊与乡间俗称的某某村是有差别的。9 c9 |6 I) ]- n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1-30 23:0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1-30 23:12 编辑   \" v" |9 _; ]. v5 q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11-30 13:02
( e5 e. j- N- b) n# }" p! C- Z地图标注的南昌烂泥湾是一个区域,它包括涂姓,黄姓,罗性,还有姚性,及沿河滩涂。另一方面地图标注的村莊 ...
: O: I" ]* c4 S3 M6 c: R# g7 q
; ]3 z  v5 T0 h+ d3 O7 O
    南昌县与丰城县在交界的地方向来是犬牙交错,我读到清朝的“丰城县志”,发现过去曾经是以“大港口”为界,“大港口”以北归南昌县。但是,现在又有些不同。界线偏北了。估计与河滩的变化有关系。龙雾洲旁边的几个河州,地方志上记载属于丰城,因为赣江水冲击的原因,明显地靠近了南昌县。
% V2 ~2 e8 E- O, Y$ l    另外,中国古代四大名窑之一的“洪州窑”,肯定不在南昌县范围,而在赣江以南、丰城县的河西。可见,南昌与丰城的密切关系。我在丰城曲江走访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小丘陵的山坡上隆起几座烧窑的遗址。丰城河西是煤炭的出产地,“洪州窑”密布在丰城河西就可以理解了。: n) \( t( `- \$ s2 y'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9 12:24
永顺姚 发表于 2015-11-29 08:33& m9 c1 P" r- Q# T3 ^, f" r7 M
非常感謝紹弦宗親、卿芳老前輩提供這些非常重要、非常寶貴的資料和信息,經過求證與對比:
' r& H' W" R0 y  V3 A6 n, X爛泥灣的位置在 ...

6 |, o# [/ S8 F7 _' Z' \3 i2 v     十二月八日,来自贵州安顺的三公后裔姚福学宗亲再一次到明朝地图上标注的“烂泥湾汛”实地考察。- r  \9 I' p) R* I
    从姚湾村的村头上了堤垱,然后再下到了内河。
3 Q& o5 P5 @5 X: b8 D# l

SAM_5023.JPG (205.08 KB, 下载次数: 673)

SAM_5023.JPG

SAM_5017.JPG (241.05 KB, 下载次数: 700)

SAM_5017.JPG

SAM_5018.JPG (226.65 KB, 下载次数: 667)

SAM_5018.JPG

SAM_5019.JPG (283.39 KB, 下载次数: 655)

SAM_5019.JPG

SAM_5020.JPG (214.25 KB, 下载次数: 653)

SAM_5020.JPG

SAM_5021.JPG (253 KB, 下载次数: 657)

SAM_5021.JPG

SAM_5022.JPG (195.27 KB, 下载次数: 678)

SAM_5022.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9 12:33
贵州玉屏姚卫 发表于 2015-11-29 13:41: x' Z' c5 n0 [' ~6 e
我们的初步意见认为南昌的姚湾即是老谱记载的南昌府丰城县烂泥湾,关键证据请南昌宗亲和茂勇共同查证!
3 `3 n" I9 q2 l% G
    再从外堤垱往瑞河口与赣江的交汇处前行大约4公里,经过了店前戴家、从堤内的罗家上堤垱。

SAM_5028.JPG (167.92 KB, 下载次数: 679)

SAM_5028.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9 12:41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12:33
& H& _6 @  r# r" s, A+ \再从外堤垱往瑞河口与赣江的交汇处前行大约4公里,经过了店前戴家、从堤内的罗家上堤垱。
- S0 Z/ o  P+ ^" n$ y8 J" \6 Z! m1 _, `
    道路泥泞,无法前行。。。
2 K/ c. n# d' P9 g4 W

SAM_5030.JPG (173.42 KB, 下载次数: 643)

SAM_5030.JPG

SAM_5029.JPG (162.22 KB, 下载次数: 630)

SAM_5029.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9 12:4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12:41+ o: h+ a/ e6 h  H
道路泥泞,无法前行。。。

" @) @$ m  ~$ s% J4 Y9 z9 g    锦江与赣江的交汇处清晰可辨,河面突然加宽,形成了一股合力,向南昌县方向的河滩压来。
6 x) |9 ^/ [  O9 K3 u

SAM_5025.JPG (119.44 KB, 下载次数: 610)

SAM_5025.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9 12:50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12:45$ m6 o6 e6 R( Q% Y
锦江与赣江的交汇处清晰可辨,河面突然加宽,形成了一股合力,向南昌县方向的河滩压来。
* R7 n+ O  z4 F  G
    虽然有大堤挡护,堤内依然积水,显然,这里是一块低洼地块。

SAM_5026.JPG (184.74 KB, 下载次数: 663)

SAM_5026.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9 12:5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12:50/ `4 w* o! V+ y# s
虽然有大堤挡护,堤内依然积水,显然,这里是一块低洼地块。

% l/ d0 U3 l) t    起义宗亲说,堤垱的1958年修的。当年的“苦山”乡人民政府设在姚湾祠堂,正是在58年以后搬迁到了下游“虎山”附近,从此更名为“富山”。

SAM_5035.JPG (223.54 KB, 下载次数: 669)

SAM_5035.JPG

SAM_5033.JPG (137.82 KB, 下载次数: 614)

SAM_5033.JPG

SAM_5034.JPG (201.88 KB, 下载次数: 639)

SAM_5034.JPG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9 13:2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12:59
: c: y: M  F4 M& m1 n起义宗亲说,堤垱的1958年修的。当年的“苦山”乡人民政府设在姚湾祠堂,正是在58年以后搬迁到了下游 ...

8 _0 D) P) x) Z       请关注我新发的帖,与你有关——谁知道这枚世界舜裔九嶷山祭舜纪念章?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9 17:5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12:59
0 a+ F! U) P& K  L% C起义宗亲说,堤垱的1958年修的。当年的“苦山”乡人民政府设在姚湾祠堂,正是在58年以后搬迁到了下游 ...

9 z3 X6 Y  P' W. l7 t1 U* |    三公后裔福学宗亲拜访卿芳老。3 d# E$ d7 w, S3 T

SAM_5046.JPG (207.94 KB, 下载次数: 690)

SAM_5046.JPG

SAM_5045.JPG (209.21 KB, 下载次数: 707)

SAM_5045.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9 18:1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17:58. J3 Y/ b1 h+ E. r( o0 x
三公后裔福学宗亲拜访卿芳老。
' h" p( M  L4 D
   卿芳老把他收集的资料毫无保留的拿出来讲解给福学宗亲。

SAM_5042.JPG (247.07 KB, 下载次数: 711)

SAM_5042.JPG

SAM_5040.JPG (230.78 KB, 下载次数: 685)

SAM_5040.JPG

SAM_5041.JPG (252.56 KB, 下载次数: 674)

SAM_5041.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10 11:2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10 12:03 编辑
9 L* w# D' y1 B* M8 E4 m9 g  o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9 18:18: ^# L9 F& b0 S/ d. `5 W
卿芳老把他收集的资料毫无保留的拿出来讲解给福学宗亲。

+ M& w$ e/ j& q$ U$ ?
& b2 L( b0 |. I" k    流传到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关于“烂泥湾”的表述有不同说法:' R# F+ Z9 D! P& I
    1.南昌府烂泥湾;# M2 E$ g; C) U& \* g( z: g
    2,丰城烂泥湾;/ d7 H4 C7 \1 B! d+ {" m
    3.许家烂泥湾等。2 K2 f/ N1 D; `2 P- [0 O3 H
    我们在【南昌县姓氏志】一书当中又找到了旁证:
) D6 ?; s! K. L5 @7 G    1.在明朝及清朝南昌县古地图标注的“烂泥湾汛”的范围内,发现许姓从元代开始从抚州的金溪的许湾搬迁到了“烂泥湾汛”附近。
. v1 O( D' ?$ n6 l, A    2.南昌县的古驿道一条的“进贤路”,一条是“丰城路”,这二条路都是从南昌出发往南,在“烂泥湾汛”附近分叉。“进贤路”往东;而“丰城路”继续往南。+ W" `! J* U. Y8 ^& K# k

' G0 U( ]' a4 Y6 s* q' ]8 O

SAM_5049.JPG (228.67 KB, 下载次数: 640)

SAM_5049.JPG

SAM_5047.JPG (213.21 KB, 下载次数: 707)

SAM_5047.JPG

SAM_5048.JPG (176.5 KB, 下载次数: 691)

SAM_5048.JPG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