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舜帝嫡子商均封虞——陈振邦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5-5-7 13:17
标题: 舜帝嫡子商均封虞——陈振邦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15-5-7 13:19 编辑 3 ~5 E) ~ [2 E- M8 N1 ^" ]
- r( [* h' C0 a: {* ~6 T$ L* f9 Q 舜帝嫡子商均封虞
陈振邦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2009年12月我会成立时,淮阳陈胡公文化研究会陈树芳会长赠送我们的《周口姓氏文化(三)·陈姓》一书记载:陈氏族人都认为自己是舜帝后裔,舜帝是自己的血缘始祖。
《史记·陈杞世家》记载,陈国胡公满,是虞舜的后代;《新唐书》记载:“陈氏出自妫姓,虞帝舜之后。”广东陈立钦主编的《中华陈氏源流》、《漳浦与台湾陈氏综合谱》的世系次序是:舜帝嫡子商均传箕伯至33世满公,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
史学界及陈氏公认,陈胡公乃为陈氏的得姓始祖,舜为陈姓血缘先祖,舜之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将舜嫡子商均封于有虞,以奉舜祀。有虞即今虞城县北至山东省西南一带。商均是孝忠仁义的第一传承人,被封到虞国之后,他继承传统,践行孝德,不与大禹争帝位,一心为民着想,为民分忧,发明弓舟,为民造福,是一位很得民心的有道国君。商均辞世后,每年春秋,虞国百姓都来这里举祭,香火不断。老百姓举祭时人人都要从外地带来一兜土添在陵墓上,年复一年,使陵墓越添越大。其陵墓已经4000多年的岁月,仍高若山丘,证明商均是很受百姓爱戴的国君。明虞邑人进士张鹏翼上呈请建商均祠一座,还有历史建筑和石碑。到了清代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知县程本节亲笔撰文,又在墓前立大小石碑两通。雍正十年(1732年)上虞人张元鉴任县令时建社稷商均坛,每年春天举祭。历代都有专人看管林墓,几千年来,从几户守陵墓的人家,如今已经发展到上千人的商墓村了。
“商均”在中华陈氏族谱编委会编辑、河南淮阳陈胡公文化研究会监制的2006年版《中华陈氏族谱》上卷文化篇第455页有较为详细记载。
依据《姚氏百世源流考》记载:自商均至齐王建历1963年,又自秦灭齐至大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2年)历2124年,再自1902年至2015年历113年。那么,商均祖至今历4200年。
根据姓氏学专家研究,舜出生于姚地,姓姚。姚姓衍生出虞、陈、胡、田、妫、袁、孙、车、陆、王等110多姓氏两亿多民众。商均乃舜之嫡子,这些姓氏自然就是商均的后裔。子子孙孙,枝繁叶茂,流布甚广,名人辈出,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虞城建置沿革至1954年,治所南迁马牧集。原虞城县城改称利民镇。所以,利民镇西南三里商均墓是舜的后裔寻根谒祖之地。
各位舜裔之贤达,一定是:“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践行者。
——作者系商丘市陈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首届会长
% s6 t+ @, g: ~ Y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5-5-7 13:25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15-5-7 13:27 编辑
& \5 i# W8 D6 ]% o) j( K! m* {3 E. j' m/ P
五帝世系图. {; W# a+ V: H1 ?% P7 z& a$ U
7 Z* ]2 x" s& r% b( s/ Z" x* T
9 v& O) j8 I# F. V
/ `4 K) ~, \* @7 j
5 Q1 k' V B8 W+ \资料提供——陈振邦
! e- g5 Y' |0 l, X ?6 l+ D8 U9 k& m& u% L; }- G+ r( k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5-7 22:06
商均是孝忠仁义的第一传承人,被封到虞国之后,他继承传统,践行孝德,不与大禹争帝位,一心为民着想,为民分忧,发明弓舟,为民造福,是一位很得民心的有道国君。——弓舟是什么?弓舟,弓和船?) H; q# e8 b: W1 J0 M
谁发明了弓箭?张姓的始祖。
% z5 P B& J' P' @( }0 d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5-7 22:12
商丘陈振邦说:”根据姓氏学专家研究,舜出生于姚地,姓姚。姚姓衍生出虞、陈、胡、田、妫、袁、孙、车、陆、王(尧曰:顺序改为“妫、虞、陈、胡、田、王、袁、孙、车、陆”)等110多姓氏两亿多民众。商均乃舜之嫡子,这些姓氏自然就是商均的后裔。“ 6 D% q+ R; w0 e% r8 |) q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5-7 22:15
(河南省)虞城建置沿革,至1954年,治所南迁马牧集。原虞城县城改称利民镇。利民镇西南三里商均墓是舜的后裔寻根谒祖之地。
9 F0 b4 }+ C# q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5-5-7 23:23
( b" K4 t, a5 Y2 C, c$ C; C谢谢钟尧老观帖!!我一定把你的意见转告给商丘陈会长; S* a7 e# J" r/ d' z- M" ]" h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5-5-8 06:54
禀教授:古籍有载商均曾发明弓箭和舟车。我曾看到过,回头找到出处后公布。
9 L3 F' Y% j3 g, G8 z" e2 T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5-8 10:38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5-8 10:40 编辑
, W# R3 i/ m7 f7 a
. u5 z2 L1 S& Y2 s( g 据说弓箭发明者是张姓始祖,黄帝的属下,出于濮阳。他比我们的老祖宗舜帝还早。5 p# h1 F* p& k; i! Z; Q4 l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5-5-8 22:13
0 ^# w$ [9 T9 Q& `- G6 q在今年的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年会上,张姓人也是这样说的,濮阳人到山西后被赐予姓“张”与弓箭有关,当时没注意听讲9 g4 o% \* k- g0 Z+ c' e. p% u" ?& v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5-5-11 11:16
“张”与弓箭有关,是有历史渊源的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5-5-17 22:26
& B& |# ?' d. s* n, C# t
钟尧老;商丘陈振邦会长的回复是;$ U: r+ t, |5 e# A b9 G
版主上午好!. y2 S2 H1 _! c0 r; R1 A/ Y C
回复
2 o# k3 D. z; n' X* N其一,请钟尧老参阅何光岳 聂鑫森老师的“多才多艺的商均”一文。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中说,“《海内经》云,义均是始为巧倕。义均即商均(见今本《竹书纪年》)。”倕就是弓,《苟子》一书也提到义均始作弓矢。义均即虞均,商均是后来被封于商时才被叫出来的名字,他是中国弓箭创始人。弓矢的创造正是渔猎社会的发达时期。与此相应的是,《墨子》一书也写道:“虞婀作舟”,“姁”疑乃“均”字误,字近而讹。《墨子》又云“倕作舟”,商均造倕,故又有人叫他巧倕,所以倕即是商均,与虞姁是一个人。( C# D0 g. a# }! P% E1 R3 o" J
* M4 m2 C3 Y o. }+ }% U, _# e# s6 _/ T: z/ V
发件时有两个错字:一是“任”为“倕”,二是“婀”为“姁”,劳驾请修改。
# ^) x9 Z% `( ^& p6 F% B- J; Z. y. t2 c) R3 O: \0 K
. A' N* e; i- _
其二,尊重钟尧老建议的姓序。
+ l5 `* F/ W+ j1 x, |. _% B5 W/ L
( g! B5 v2 b9 l8 f* q( l
% \2 U+ b, Z8 [. G( q* c4 }再者,关于舜裔100多姓资料,是转载: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主办,河南陈氏文化研究会承办的《舜裔春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第1期封面。
' ^) i3 b) n/ H2 o! O( u% I/ c, O9 r- U2 L
" L% P& n' N# ?还有:《商丘陈氏祭拜二世祖商均》栏目的开篇小标题和照片下面加的字,把“舜帝”改为"血缘"二字就合适啦。
! ?9 W9 i9 @* _2 U& W8 g再有,感谢钟尧教授、绍峰和关注商均祖的各界宗亲,欢迎来商丘指导工作。7 M7 z) g) Y# `" H8 p s
最后,赞舜帝诗“舜帝美德华夏魂,商均传承第一人。裔孙数亿满环宇,寻根谒祖利民镇。”" W" W7 M) O6 b6 q. U
振邦拜托9 M* L1 G: p- o9 e
7 c- Y& P9 {1 @) X* B
' \5 C( [4 t( o1 V9 x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5-17 22:38
姚寒松 发表于 2015-5-17 22:26. k" r" p: @& e) C* G1 D7 c, x/ @4 D
钟尧老;商丘陈振邦会长的回复是;
$ G9 X( O& L2 c% Q: R版主上午好!
5 B6 y- n% b1 z/ u b- V回复
& r8 {) v* B% l) G/ w/ V 关于舜裔100多姓资料来自: 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主办,河南陈氏文化研究会承办的《舜裔春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的第1期封面
5 V, Q9 Z. y4 _/ q" J9 r
- \8 |0 Y* C5 y2 X. ]7 T
4 T3 v9 a& `9 {$ T' v8 ~0 j* r5 {) p, Z3 s8 r
谢谢寒松兄。也谢谢振邦老。
7 V$ _- T) l, ~# n( k' w: \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5-5-17 23:35
, k* t1 k) P& {4 _) L2 P谢谢钟尧老!!
2 D( k7 G$ L# O( v一定转告陈会长。
4 B, i( P. K, E( m. w6 N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