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呼吁原址保留和重修扬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7 07:30
标题: 呼吁原址保留和重修扬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8-7 07:34 编辑 5 h6 r6 B4 ?/ W, g( b% K
# g7 }9 a6 k- I0 q7 k 我一直呼吁原址保留和重修扬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 V* X! i. G. A6 G+ C1 o4 j
扬箕村和寺右村是同一始祖的兄弟村,两村原有姚姓祠堂近10座,目前仅剩扬箕村村中的2座:始祖祠凤仪堂和(五世祖)两山公祠。扬箕村是今年(广州)亚运会前首批要拆迁改造的城中村,7月份开拆,两山公祠是必然被拆和行将消失的。按照《羊城晚报》等报道的规划,扬箕村只保留玉虚宫,重建姚、李、秦、梁等4姓4个祠堂。
7 C% m& A5 F: L 在广州有句话描述扬箕村的姓氏构成:三姚两李一秦梁。就是说,扬箕村有3支姚氏、2支李氏、各有1支秦氏和梁氏,以前各支都有自己的祠堂,特别是姚氏,是大姓,祠堂更多。凤仪堂是三姚之一的宗祠,奉祀其始祖礼廷公;礼廷公后的五世,个个(房房)都有公祠,例如一山姚公祠、两山姚公祠、…、万山姚公祠。
) R2 w% t7 R6 b" v5 d2 d O+ u
扬箕村姚族强烈要求始祖祠凤仪堂原址保留和重修,不要拆了真祠重建假的,要旧祠不要假新祠。他们的要求是完全合理的,与重建规划也没有矛盾。
" I# \: ^& U3 @) j$ v
( E7 ~9 ]& |& D, Z, ` 扬箕村中的玉虚宫(奉祀北帝)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而始祖祠凤仪堂与玉虚宫紧密毗邻,仅是一墙之隔。实际上两者是按照广府传统文化的庙祠相依、庙“前”(凸前)祠“后”(在庙的后面)的建筑格局构成。如果将凤仪堂拆除重建,便破坏了文物建筑格局、风貌和氛围。
) ?8 y, {. b/ l1 h$ u/ G+ Y
广州人都知道曾是广州八景的萝岗香雪,那曾是萝岗锺氏的地域,现在其中的萝岗寺是广州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由玉岩书院和观音阁等建筑构成的。玉岩书院其实是锺氏祠堂,奉祀锺玉岩公。玉岩书院和观音阁是典型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格局。然而,萝岗寺在远郊、在山区(当然,广州新设萝岗区,是新城区了),而扬箕村在城中心,在中轴线线上,原地原址保护“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玉虚宫和凤仪堂这原汁原味的岭南特色建筑和氛围有多好呀!
; D6 r: Q# t/ z' ^# E
前省委书记欧初在保护南海神庙(波罗庙,中国仅存的海神庙)出过大力,他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表示有点遗憾,当年没有更多的考虑保护保留神庙的环境和氛围。欧书记的经验教值不值得拆方思考?
: U9 y% H# e; E 此外,凤仪堂本身实质上是文物或具备文物意义。《簸箕 寺右 姚氏族谱》明白地记载,“大宗祠于簸箕乡西北,明季毁于兵。雍正十二年复合建大宗祠。”(簸箕即今扬箕村)现存的凤仪堂是珠三角少见、广州姚氏唯一的“三进”大宗祠,是典型的广府建筑风格的大祠堂。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专家,《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都认为,广州高楼大厦不少,像扬箕村凤仪堂、琶洲村徐公祠这样的古祠堂不多。民盟广州市委的“聚焦亚运盛会,挖掘广州文化”论坛以及文化专家都认为不应“拆完真祠堂又建假的”,“呼吁保留杨箕村琶洲村祠堂”(见《广州日报》2010年5月31日A18,《羊城晚报》2010年5月26日A19)。
3 W9 k6 v5 q) e$ L! U( J
5 F& ?) W* D& B8 d 不知为什么,过去没有人申请或登记凤仪堂为文保单位,不能怪扬箕村姚族,平常百姓不懂也不可能做到。致使今日事到临头诚惶诚恐,为了更好保护祖宗的文化遗产,不得不四处申诉,以求原址保留和重修扬箕村姚氏宗祠。
& X8 J9 b1 B* T 最近广东省委做出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决定,汪洋书记在座谈会上,表示现在的建筑少有岭南特色,担心岭南特色文化建筑断在我们这一代。有汪洋书记和省委的警惕和关注,今后岭南文化特色可能不会断,会发展。而已有的城中心的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建筑玉虚宫和凤仪堂,该不该好好保留和保护呢?!
作者: 姚军 时间: 2010-8-7 08:27
阅: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7 20:20
要求原址保留和重修扬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是合理的,但要实现却是阻力不小。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8 09:25
扬箕村现存的凤仪堂是广州地区姚氏唯一的“三进”大宗祠,是典型的广府建筑风格的大祠堂。而像扬箕村中的玉虚宫与始祖祠凤仪堂这样,按照传统文化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建筑格局,在广州地区,乃至珠三角地区已很少见,目前只知萝岗香雪存有玉岩书院(锺氏家祠)和观音阁(锺氏家庙),是同样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格局。' T6 q( s2 {5 `# x" y0 @! l; @' @
偌大广州,特别在中心城区,多保留这样一处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格局有多好,又不与规划矛盾!) @' ?$ M# x4 Q1 v; f$ o
不知扬箕村的宗亲有没有像越秀区、市文物文化局反映?直至向主管市长或万庆良市长反映?$ P6 C4 g; j: }7 l- m5 H; T
不要拆了真祠重建假的!为广州多保留些真文物!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8 10:17
保留下来,就是保留特色,这对广州市的长远发展只有好处。游客们看中的是地方特色,例如建筑、文化、风味小吃等,而不是高楼大厦。因为全国各地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不足为奇!:lol
作者: 姚阳贵 时间: 2010-8-8 11:34
强烈支持保留。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呢?有没人去跟进?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0-8-9 10:37
保留下来,就是保留特色,这对广州市的长远发展只有好处。游客们看中的是地方特色,例如建筑、文化、风味小吃等,而不是高楼大厦。因为全国各地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不足为奇!:lol * _8 q1 c. A8 e. X; e% L, u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0-8-8 10:17
坚决支持!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16 10:26
扬箕村是一条有八、九百年历史的古村。
1 F) J+ {2 z- C* l1 {7 ?0 I5 @- j0 D 多部姚氏族谱和从化灌村姚宗卿墓碑记载:5 x: J, c- V# [5 Z
公讳宗卿、字希德、号印巌。生于宋明道癸酉,登嘉佑丁酉进士,授广东提刑巡按。政绩生平载于史册。卒于宋重和戊戌,享年八十六岁。! l+ M4 i1 d/ q% B9 H2 }8 N5 {
宋朝嘉祐二年(1057)官授广东提刑。宋熙宁年间(1068~1077),隐居番禺簸箕堡(今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不久,转迁博罗宿鸾冈哈塘面,后再迁增城山下。
1 h( D3 e0 p) W1 ~2 ^5 V 按宋熙宁年间(1068~1077)的下限计算,杨箕村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它将变成现代化的乡村,留下的古建筑记忆也只能是玉虚宫和姚氏宗祠凤仪堂,为什么就一定要拆或迁移与广州文物单位玉虚宫紧紧靠在一起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凤仪堂呢?8 O# N4 h0 B' R
“庙祠相依,庙前祠后”是一种岭南传统文化的建筑格局,在广州原老4城区(越秀,荔湾,东山,海珠区)大概也只剩下杨箕村的玉虚宫和姚氏宗祠凤仪堂了。我所知的广州城还有一处,就是新设为城区的萝岗区的、在"萝岗香雪”公园中的萝岗寺(观音阁)和玉岩书院(玉岩锺公祠)。萝岗村民有幸,锺氏子孙有幸,广州有幸,萝岗寺(观音阁)和玉岩书院(玉岩锺公祠)是广州文保单位,又处于山区,处于广州偏僻之处。没人想或没人敢去拆它。
) z; o9 f8 c4 c) S 玉虚宫和凤仪堂位于珠江新城,位于广州新中轴线,是城中心。为什么不为杨箕村姚氏村民和广州留下不可多得的原汁原味的岭南古建筑?; q- @+ V/ C3 e5 s/ {
(待续)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16 16:06
在广州越秀区杨箕村,村中诸姓是由“三姚二李一秦梁”构成的。三姚指三支姚族:始祖礼廷,始迁祖君达,始迁祖竹芳祖;姚氏以礼廷祖这一支人口最多。杨箕村历来的大姓是姚氏,现在人口约1400,杨箕村全村人口4000多。而邻村寺右村,是单姓姚姓村,是凤仪堂姚族(礼廷祖后代),姚姓人口1000多。
^7 p( o) M6 Q$ S( \ 关于君达祖,《簸箕 扬箕姚氏族谱》云:南宋时有姚君达者,唐姚文献之后,曾官于粤,葬于白云之麓岗,名狮腹。其子孙留居簸箕里(今杨箕村)东边,即今之大巷姚是也。礼廷祖以同宗故遂择簸箕里北边名老藜园,即今大宗祠之侧。后转迁南边之大门口。巷有二门、三门。三门内祖旧宅也。 也就是说,当年礼廷祖原住广州城东门外,因同宗大姓姚君达居住簸箕里,故遂择簸箕里居住。
- I1 G/ M" `1 H$ n) C" O 我认为,君达祖应是姚氏岭南始祖姚宗卿的后代。而竹芳祖来自东莞,是宗辅公(宗卿胞兄)之后。- \' a) Q8 f% k
现在,礼廷祖后姚族住东荣里等;君达祖后姚族住村中花园附近(族人姚炳炎,姚志鹏和姚金棠姚永中,姚大乐等);竹芳祖后姚族,住石门约(族人姚永中,姚大乐等)。
( _2 M. W. X7 {$ s! V5 y/ u2 a 往昔,扬箕村这3个姚族都有自己的宗祠,寺右村也有多座姚氏祠堂。现在,寺右村一座姚氏祠堂没有了,扬箕村只剩下一座两山姚公祠和归属杨箕小学的凤仪堂(当然,凤仪堂也是寺右姚的太公祖祠),因此三姚村民都在两山姚公祠活动。6 X7 T% b# }: H4 c( G2 c# m4 v
按规划,拆村重建以后,两山姚公祠也永不存在,只有重建的姚氏宗祠(三姚共有吗?)。扬箕村和寺右村姚氏父老兄弟当然要求原地原址保留和重修仅存的姚氏宗祠凤仪堂,因为它,也只有它,与广州文保单位的玉虚宫紧紧相连、构成“庙祠相依,庙前祠后”有岭南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格局。
( h& u; F' ^* k; T! J2 A2 J% s 扬箕村和寺右村姚氏不仅为自己保留真真正正的姚氏宗祠,也为广州,特别是广州中心城区多保留一处原汁原味的岭南建筑和格局!
: \& f% y7 c. g! l6 c (待续)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18 07:20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8-18 08:09 编辑 1 q2 t! O7 l5 y) s
. Z% P1 K8 o+ D6 E8 V
我对杨箕村宗亲说,可以称黎显衡是“能制造文物赝品”的文博专家,因为他的祠堂异地重建说,复制的是赝品。像我这样看法还大有其人,例如:7 p2 ~; I* C5 M& l. n9 s
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古建筑部经理朱秋利说:“祠堂异地重建,复制的是赝品”
3 p7 T N* I- _% V# @$ F. D 广州著名主持人、名嘴、 《南方都市报》专栏《陈sir扬言》作家陈扬讽刺祠堂异地重建说是“异地重建 割发代首”。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1 07:28
杨箕村和香港宗亲应当特别指出和强调,凤仪堂与玉虚宫仅仅一墙之隔,完全连在一起。这实际是“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建筑格局,是一种岭南民俗,是岭南传统文化的表现。在广州老城区,只剩下杨箕村这一处了。而整个广州地区还有一处,就是广州人都知道的曾是广州八景的萝岗香雪公园中的萝岗寺,是广州文物保护单位,由玉岩书院(祠)和观音阁(庙)等建筑构成的,名叫玉岩书院,其实是玉岩锺公祠,奉祀锺玉岩公,也作书院。锺氏子孙确实将“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建筑思想和格局发挥到极致,依然遵循“庙前祠后”原则——敬畏神明,观音阁稍稍处在锺公祠前方,也不外是一步之长,而锺公祠建得高大辉煌。由于依山而建,建筑密集和空间逼仄,要看清这一格局还真不容易;好在锺氏子孙有心,给予宣传。然而,萝岗寺在远郊、在山区(当然,广州新设萝岗区,是新城区了),而扬箕村的这一“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建筑格局是在城中心、在中轴线线上呀!原址保护这原汁原味的岭南特色建筑有多好,意义有多大呀?也就是说,扬箕村中的玉虚宫和凤仪堂应视为一整体,这也是姚氏宗祠与其他3姓祠堂特别不同的地理差别和特色。
x0 t" C( w) v9 [1 v 假如凤仪堂异地重建,便破坏了文物玉虚宫的建筑格局、氛围和内涵。不知黎显衡等专家是不懂还是故意忽略这一民俗.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0-8-22 06:27
姚氏宗亲网的未来发展,需要每一位宗亲量力支持!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3 21:32
7月6日,黎显衡等5位专家应越秀区官方邀请,到杨箕村考察和论证,做出拆所有祠堂,异地重建姚李秦梁4姓的4个祠堂的建议。越秀区官方变这个建议为扬箕村重建规划的一部分(结论)。7 Y( Q6 d6 C' ~& [. Y3 `
此前杨箕村公示的杨箕村重建规划就是如此。黎显衡们的建议与原规划完全一致呀!难得黎显衡等专家与杨箕村当权者的口径这样一致,步伐这样一致。
+ c& _7 W3 W' o 为什么黎显衡等专家不顾事实、不理民意舆论、不管其他专家的建议呢?( ]+ n! S/ C) W9 G- f
5月,扬箕村和寺右村两村姚氏村人千人联名上书有关部门,要求原址保留和重修扬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此后,《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广州日报》、省市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给予关注、报道和跟踪报道,例如,《南方都市报》发表了《杨箕父老疾呼 勿拆百年古祠》等一系列的跟踪报道。9 B4 A1 `" S* s
2010-05-13 , 广州名嘴、专栏作家陈扬说:杨箕村的姚氏大祠堂据说历史比陈家祠还要长,7月就要拆了,奔走呼号的不是饱读诗书的专家教授,也不是吃国家粮人民饭理应文化保育守土有责的文化官员,而是年逾古稀的村中长老!(见《陈sir扬言》[252期],南方都市报 2010-05-13 AⅡ02)2 f* m8 C0 q/ r1 s5 w! ?
2010年5月31日,民盟广州市委的“聚焦亚运盛会,挖掘广州文化”论坛认为:广州高楼大厦不少,像扬箕村凤仪堂、琶洲村徐公祠这样的古祠堂不多。不应“拆完真祠堂又建假的”,“呼吁保留杨箕村琶洲村祠堂”(见《广州日报》2010年5月31日A18,《羊城晚报》2010年5月26日A19)。( [& W6 L" P' Q; g4 v% ^
文史专家,例如包括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史学院长黄淼章、调研员副处长黄建雄、书法院副院长吴俊明等数位文史专家,5月13日上午到杨箕小学的姚氏祠堂和毗邻的玉虚宫考察,他们建议保留姚氏大宗祠,由于玉虚宫与大宗祠仅一墙之隔,可连成一片设“一庙一祠”杨箕历史文化保护区。
. @0 B7 ?- w8 U+ S7 P 黄淼章曾经就任陈家祠“掌门人”,他表示:综观姚氏大宗祠,主体建筑的技艺也是同样精致难得,代表了明清时期的水平,指点姚氏村民“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向文化局递交申请保留大宗祠的书面请示”。
5 F, b, r, O: R( ] 7月6日黎显衡等5位专家应越秀区官方之邀请,在考察论证和做出,做出异地重建姚氏凤仪堂的建议后,当即收到 广州名嘴、专栏作家陈扬不点名的讥讽,认为祠堂异地重建说是“割发代首,异地复建 即将被异地保留的这座姚氏大宗祠建于清雍正年间,百年来历经战争、天灾及’运动’而不毁,屹立在杨箕村。 ……,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其实在整个城市重建过程中,挡道阻水兼阻人发达的何止一个小小的姚氏大宗祠!东风路上的中山纪念堂无啦啦就霸占了一个超级黄金地带,里面唱歌跳舞,外面用来种树种花养草有乜用?我建议也用异地重建的方法,对中山纪念堂的构件,如木梁、砖雕、木雕等进行编码;每一道拆卸的工序都要拍照,拆卸的过程要进行录像;要求拆卸和重建需聘用具有相关资质的同一支工程队(注:斜体字既是报纸报道的话,也是黎显衡等5人的论证会专家意见书和越秀区杨箕村论证会会议纪要中的话),把它移到金沙洲或者同德围就好。”陈扬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算好账,有数为,什么移山填海的事情不能做?如果姚氏大宗祠异地重建的成本大过收益,谁会做这等费力不讨好、被人指着脊梁骨痛骂的蠢事?”
% k- W2 z/ m8 }/ P6 Y& p 最近,8月12日,在广州举行的“华南地产论语”论坛上,专家也不赞同黎显衡的祠堂异地重建说。“希望政府在三旧改造中手下留情。”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古建筑事业部经理朱秋利进一步指出,广州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所剩不多了,旧城改造要注意对文物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因为文物跟周边的环境是融为一体的。“比如杨箕村几百年历史的祠堂要异地重建,这种文化拆了就不可能存在,复制一个只能是赝品。”(见《南方都市报》2010年8月12日)$ k% @- ^7 K& N) V
为什么黎显衡等专家不顾事实、不理民意舆论、不管其他专家的建议呢?4 d+ Y. I4 O* l. n9 {2 m: W. c2 v
查黎显衡,原来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4 11:35
昨天杨箕村宗亲说,香港宗亲会再次发函给广州有关方面,要求原址保留和重修凤仪堂。据说增城、潮汕等地姚氏宗亲会也声援和要求。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27 20:58
不知杨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近况如何?望pszyyao宗亲及时发布有关信息,让众位宗亲了解!8 A1 r6 Z' m; o4 P
前天央视报道,安徽泗县城市建设,在文物管理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县政府就让开发商施工,毁掉一座千年古寺。现在追究责任,可古寺永远没啦!真是令人可气可恨之极!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7 21:31
15# 卧龙姚建中 , B* U6 M" m+ M& W6 R% k0 H9 w
这样的事情多得很,有比这更严重的。
9 _ F$ b4 k* e9 M' |% W 镇江2006年发现千年(元)古粮仓遗址,是考古十大发现。结果怎样,强行毁了,是建设局长和开发商勾结一起干的,为了他们的4亿。文化部官员和专家学者徒呼奈何,古粮仓大遗址价值何止4亿、40亿,无价之宝!说镇江领导只配当开发区主任,不配当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
3 I; h) ~; D6 p2 l1 J/ f( I( w( r8 x" ^ 7月中,央视探索节目在播,在评论,那夜我刚好在拉萨,整夜睡不着,很为凤仪堂担心。我对杨箕村宗亲说:你们的要求合理合法,要据理力争,同时要严防被人强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28 12:39
不知这样的悲剧要重演到何时~~~强烈呼吁要妥善保护文物和古建筑!为子孙后代留点值得骄傲的财富!!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9-17 13:11
同人不同命,广州应向临安市 学习! , w* \; |$ N D# I" @7 ]$ t
临安市文物普查队新登录一处清代姚氏宗祠,该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进两天井。现前两进梁架烧毁,后进保留完整。临安市爱惜有价值的古建筑,登记了。
: j3 x8 N7 M- i( v3 K) z N 然而,广州杨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却没有临安市姚氏宗祠好命,《簸箕 寺右 姚氏族谱》明白地记载:“大宗祠于簸箕乡西北,明季毁于兵。雍正十二年合建大宗祠。”(簸箕即今扬箕村)现存的凤仪堂是珠三角少见、整个广州地区姚氏唯一的“三进”大宗祠,是典型的广府建筑风格的大祠堂。并且该祠紧挨广州市文物单位杨箕村玉虚宫,实际两者是岭南古建筑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传统文化格局。可是,有的人却硬是要拆凤仪堂,杨箕村姚氏村民正为原址保留和重修凤仪堂而努力。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2-6 20:07
这么久了,杨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的情况,究竟是啥谁知道?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2-21 16:18
不要再象文革那样四处搞破坏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4-6-27 22:39
凤仪堂古迹没能原址保留,······广州市委书记也没能保留——原来他本不是什么好鸟——查处他,下台了——这就是报应! @ B+ C3 O' Z$ j. V# U0 r) `
" Q( n1 s" Z' k
; j ?- a' s8 |4 w4 m/ t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