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重修族谱亲历记 [打印本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0-9-13 00:09
标题: 重修族谱亲历记
本帖最后由 闽南姚斌 于 2010-9-13 00:12 编辑 3 L0 ?5 ~0 z. ]# J
4 s- ^7 m# P, n$ S! }
经历过一个打破旧的宗法观念的时代,再加上“文革”浩劫,很多氏族的宗祠被改为民居,甚至被夷为平地,族谱也被当作“四旧”焚毁了,宗族观念淡薄到了最低限度,同族之人路上相遇不相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之后,百业兴旺,国泰民安,温饱之后又重新掀起了寻根问祖的热潮,都在探知自己和那些人是“几百年前在一口锅里吃饭的”,这便是诱发我们重修族谱的大环境吧,0 |; A/ I4 a& T5 V
一九九五年,雪明叔和贵林叔出资叁仟元倡议重修祖墓,道信兄弟当即拿出壹仟元响应,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族人都拾元、贰拾元、叁拾元、伍拾元、一两百元不等的纷纷响应。很快凑足了近柒仟元,于当年冬至日将我们里善姚姓始祖君德公夫妇坟墓修葺一新,在集资重建祖墓的过程中,原先长期未见面的族人又开始了接触和联络,在互相交流中才知道租内已经没有一架族谱了,感叹之余,也多次提出重修族谱,从始祖君德公至今已传十四代人,历经四百多年,在没有老谱的情况下要整理出头绪难免令人畏难,在萍的族人中又没有文史方面的专业人士,推选编修人员也难如意,鉴于上述种种原因,重修族谱的事拖延了几年都只停留在议论上,未能付诸实行。: P& ?+ D' K7 w7 I/ y* g
近几年,族中略知些家族史的友生公和洪斌叔、贵鑫叔、财生叔等相继去世,大家感到越往后,则重修族谱的难度越大,于是去年春族中热心者相互邀请,在桂林叔家中举行了一次在萍各房都有人参加的聚会,一致认为重修族谱已迫在眉睫,首先是资金短缺,人头摊派每人10元是肯定不够的,当场多人表示愿出资200元赞助族谱,道信兄慷慨承诺万一不足,短缺部分由他一人补足,一定能,也一定要修好族谱,于是在掌声中一致通过了重修族谱的方案,推选了编修委员会,正式开始了重修族谱的工作。
* W( A0 z; k$ a4 S+ a受众人之重托,我也被公推为编修委员会的一员,随同洪连叔做了漫长的逐家逐户的走访,为了弄清渊源脉络,也漫山遍野寻找各代祖坟去抄写碑文,为了广泛收集材料,也随同洪连叔和道信兄走访了本市多处同姓宗人,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极大多数族人对修谱的赞同和支持是感人的,接待是热情的,交谈是亲切的,交点人头费也是痛快的,亲情驱散了奔波的疲劳,感受到了自家人的亲密,尤其是有几件感人的事值得一记。
% i+ t) g' Y* z) m) o0 }在宜春,我们和族侄爱民是初次谋面,在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后,爱民侄立即说好事好事,我赞助400元,热情的招待姑且不提,从他表态的果断和爽快,足以看出我族旅外游子宗祖睦族之心是炽热的,4 _/ T! b5 g: h1 Y8 E) a. `
道忠兄之子永龙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并曾获得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奖项,可说是族中当代的杰出人才,我们提议在谱中为他写一篇传记以勉励后人,永龙一直婉拒,愿以普通一员出现,可见族中犹存谦谦君子之古风。
8 T  x# `% E  n5 L绍云是贵祥叔已出嫁之女,她却保存了她父亲由老族谱上抄写的部分资料,正是她保存的这一手抄本,才使得我们这次重修族谱能更清晰,难能可贵,也可嘉可喜。9 p# f8 M) a) |, K
在排上乡的小山田有一座六世祖炳一公的坟墓,还是清朝时修建的,已多年未曾祭扫了,但当地几户由湖南渌口迁来的姚姓宗人,他们每年扫墓时,也给炳一公焚香烧纸祭奠,当地宗人带领我们找到炳一公坟墓时,看见不仅墓碑完好无损,墓堆周边杂草除尽,墓前仍有燃烧过的香烛痕迹,感人至极,可见海内宗亲皆一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
+ q5 _, Z% b+ r2 k; y0 l3 p2 D限于文化水平,我只是做了些跑腿联系登记之类事,微不足道,但有一点可剖白于族人而问心无愧的是:我们都是自愿,无酬劳为重修族谱而付出一点心力,经费开支上做了最大的限度的节约,年届古稀的洪连叔在走访中多是步行,是全族人的共同心愿和热诚激励着推动完善了这次族谱的重修,' N* n  Z5 J( x) j
族谱完成之时,寄望今后每一代都有热衷于族中公益失业的人,三,五十年能续修一次族谱,则仰无愧于先祖,俯不负于后人。
$ ], X& X* R" p% Z8 N5 W
. {- |/ T! _6 i0 H4 G, k《萍乡里善姚姓族谱》摘自                                                
) b1 m/ h( m; U/ ?+ v                                              二〇〇〇年岁次庚辰仲冬月9 T3 f( g! s) h6 X, s2 j* @
                                                十一世孙 道友谨记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9-13 09:51
读后令人感动。世事变迁,导致很多家谱年久遗失、被烧,今再重修,确属艰难。但从江西萍乡姚氏宗亲们所付出的努力即可证明,付出终会有回报,他们收获了丰硕成果,成绩斐然,令人钦佩!:victory: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0-9-13 16:14
姚氏族人们都应学习江西萍乡宗亲这种精神,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3-19 18:46
读后感动万分,修谱如果沒有无私奉献和任劳任怨的精神是不行的。向萍乡宗亲学习!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3-19 19:55
江西萍乡姚氏宗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