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G* S! `! ^, {' y66、对社会团体的处罚有几种责任形式? , O. G9 {/ X0 G6 A; l# K 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对社会团体的处罚有6种责任形式:4 i6 E- e, e" s/ D+ ]
(1)警告。这是一种行政处罚,属于申诫罚的范围。施行警告处罚,主要是为了警示、提醒和批评轻微违法行为,使违法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1 h+ a; F3 P+ m+ r R; k+ V
(2)责令改正。这是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中经常用到的处罚措施。它在实践中力度大于警告,而且比警告的处罚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易于执法机关监督违法者纠正其违法行为。9 }& T$ Q- [5 \1 M, {/ t$ u3 x: Y
(3)限期停止活动以及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这两种处罚均属于行政处罚中的能力罚范畴,即限制或者剥夺违法者民事权利能力,主要是针对法人设定的。限期停止活动,可以使社会团体法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作为法律主体从事其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而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则是对社会团体内某些主管人员引起或从事违法行为后,对社会团体法人自由给予一定的干预和限制。这对加强社会团体的管理十分必要。" z. L; i% Z( C2 O1 k+ _
(4)撤销登记。这也属于一种能力罚。社会团体的民事主体资格是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取得的,当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取消,即撤销登记。. s( G) R7 L9 @
(5)没收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和罚款。"没收"和"罚款"是属于财产罚的两种处罚措施。这里对没收非法财物的规定,之所以将没收违法经营额和没收违法所得两个概念并列,是因为有时两者并存,比如社会团体违反规定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便会有违法营业额,还可能有利润,也就是违法所得;有时只存一者,比如可能出现经营本身合法而经营手段不合法的情况,这时只能就违法"营利"即违法所得部分进行处罚。另外,社会团体违法接受的资助和捐赠,也视为获得了"违法所得",应当将其没收。罚款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行政处罚。操作的方法是,只要有违法经营额的,可以以经营额作为基数来计算罚款的数额;没有经营额只有违法所得的(对于社会团体来讲主要是指违法接受资助和捐赠),可以直接根据违法所得来计算;既有违法经营额又有违法所得的,处罚机关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有利于打击违法行为的角度,选择罚款所依据的基数。9 x5 R# S. g) R6 w. _: M8 D F, E2 Z- s! G
(6)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涉及到社会团体犯罪问题,是《刑法》上单位犯罪的一种。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在社会团体构成犯罪的场合,对于该社会团体要处以罚金,对于社会团体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判处《刑法》规定的其他种类刑罚。 ; W t% D. F4 ?5 g* L 1 x! b0 G3 G" L1 t L# s- f8 |( G+ ~+ F/ ~0 Y {# e0 E 67、社会团体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应当怎样处罚?3 U, Y9 {# w8 U
按照规定,社会团体要有合法的经费来源,即会费收入、国内外捐赠、有偿服务收入、政府部门资助以及其他合法收入。其中,有偿服务收费和接受国内外捐赠、资助,也要符合有关规定,履行合法程序。社会团体如果无视这些规定,巧立名目向社会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登记管理机关可以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其处以相应处罚;对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由有关机关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其刑事责任。1 C1 P! {3 e( B$ G l. W5 g . U. c- R( G0 B. u1 | & {: k7 p; f4 W& W3 v+ t68、社会团体应当怎样使用捐赠和资助的资产? ; F( o, O& w2 @: z 社会团体在按照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有关规定接受捐赠、资助后,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使用用途,反映了捐赠人、资助人的意愿和要求。为了取信于捐赠人、资助人,社会团体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其社会义务,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方式和用途,也不得违背捐赠人、资助人的意愿挪作他用,更不得延误期限。 & V0 C7 ~! ~$ L! \7 A! h, u8 G6 [ 为了保证社会团体使用捐赠、资助的资产得当,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其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向捐赠人、资助人反馈所捐赠、资助的资产使用的情况,主动接受监督;二是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情况;三是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这里所说的"适当方式",包括对社会公开的和便于公众接触、查询的方式。" Q9 S# i$ W% u4 }- P3 c$ @9 n + y) y, V z1 B9 U M4 N
+ p, S+ s: x4 h8 W1 @* Q69、秘书长是社团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吗? 5 r, k0 V* x" u$ }& U, [' o; g( [ 根据新《会计法》的精神,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第二十八条);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第五十条)。因此,社团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第一责任人应当是该社团法定代表人。 % R! v+ e0 q( b% a* N . h$ S* u9 j/ z, F" z8 W6 _( ^' r+ u( Z! g/ Z' `, P 70、对登记管理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社会团体可否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q! V: R, j: z$ c4 }' g. u& e
登记管理机关对违法社会团体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社会团体对登记管理机关的处罚不服,认为侵犯了该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据《行政复议条例》或《行政诉讼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是法律、法规赋予社会团体的权利。 : p( D4 |" K' y( k) u 0 ]' Y( t6 }7 b6 j( |* u' x7 B ) a3 r/ T6 k" s71、怎样设立社会团体的财务机构? ]" q' k" z( l
社会团体的财务管理机构,应在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由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直接领导。根据社会团体的实际情况,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财会人员。无论财会人员多少,也无论是兼职或专职,会计和出纳都要分设,不能由同一人兼任。 & F1 m1 y5 G& \6 L4 B/ j; y : s9 t, B) e# l6 j+ z ; P$ C9 ]& n5 m! q, M72、什么是社会团体的代表机构? 9 c5 h2 R2 Y! a ^0 e7 |. ^) k4 S! ]4 i 所谓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在住所地以外属于其活动区域内设置的代表该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承办该社会团体交办事项的机构。! F; p& R% C, }: t % V* j3 G1 Y2 Y0 H* @! X2 e , d) `$ J+ ]7 a$ s9 a! A73、社会团体设立或注销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否需要办理登记手续? , {, G( ]5 _0 h: [2 A- ]8 I: I 社会团体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履行民主程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负责该社会团体登记的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后,方可开展活动。 4 z5 P; w3 c7 {8 n: R 社会团体决定注销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申请注销登记:" |( X0 h6 [/ J* k+ k- D9 I0 l. @" C8 S
(一) 注销登记申请书; 1 k7 r" v4 O8 g: A" A% n (二) 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意见; ! t' r" U: H( M) B- z' p% p% W7 a (三) 社会团体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议。% J' A4 O) c/ X' S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该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证书》或《社会团体代表机构登记证书》、印章。 + j8 M6 t" L6 v% J: W5 {' W# N1 @4 ^' p
1 ^% c3 @- w! f8 S* n! E; I0 I74、什么是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 W; {/ f( J" L/ ^& G% s
所谓分支机构,是社会团体根据开展活动的需要,依据业务范围的划分或者会员组成的特点,设立的专门从事该社会团体某项业务活动的机构。分支机构可以称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等。 % G( O, m O x. m/ S: C2 D2 C) [1 {3 a7 q, m. E. O, g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