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这些舜裔姓氏是怎么回事?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1-2 21:10
标题: 这些舜裔姓氏是怎么回事?
这些舜裔姓氏是怎么回事?
这些姓氏舜裔是指: “胡母”和“胡毋”氏,“母丘”和“毋丘”氏,“母”和“毋”氏。
我在《分析李生顺“舜帝后裔姓氏214个”》一文中,讨论了“胡母”和“胡毋”、“母丘”和“毋丘”、“母”和“毋”3对姓氏,同时提出疑问:
●“胡母”和“胡毋”
胡母——⑴,⑶,⑷,⑸(疑似),⑹,⑺,⑼,平远谱。
胡毋——⑵,即是姚恩健独有的。
“胡毋”和“胡母”,形相近音相似,只有姚恩健独有“胡毋”。二者很可能是同一个姓氏。
●“母丘”和“毋丘”
母丘——⑹,⑺。    毋丘——⑵,⑸。
“母丘”和“毋丘”形相近音相似,二者是相同的1个还是不同的2个姓氏?是“母丘”还是“毋丘”?
●“母”和“毋”
母——⑶,⑹,⑺。    毋——⑵,⑷,⑹。
不同的文献认“母”或“毋”是舜裔姓氏,⑹是唯一既认“母”也认“毋”。 “母”和“毋”形似音同,是不是同一个姓氏?是“母”还是“毋”?
文中的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平远谱”是我收集和点评过的下列舜裔姓氏文献:
⑴姚振宗“姚姓别出他姓七十余”, 清光绪三十年(1904),舜裔姓氏77个。
⑵姚恩健“姚氏衍生繁姓纂”,2002年12月,舜裔姓氏60个。
⑶世舜会和河南陈氏会会刊《舜裔春秋》封面“舜帝后裔姓氏”,未知著者(责任者),未明确时间,舜裔姓氏110个。
⑷山西运城舜帝陵“舜帝后裔传遍五洲”匾,未知著者(责任者),未知立匾时间,舜裔姓氏81个。
⑸濮阳舜帝宫“舜裔姓氏录”碑,碑文撰者“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陈守仁博士”, 2004年4月9日。碑文中舜裔姓氏104个,是根据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绍侯和濮阳舜帝文化研究会会长化迪华的研究。由于碑文有模糊不清者,只能读出80个,欠缺或疑似的24个。因此,该文献用作检索源有缺陷。
⑹李生顺“舜裔姓氏214个” (见湖南人民出版社《有虞舜帝》第四章),2005年9月。
⑺未明氏“舜帝姚重华后裔姓氏183个”,未知著者(责任者),未知著作时间,名义183个,实际原著欠缺8个,其中空缺2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有6个(其中我注明疑似的3个)。因此,该文献用作检索源有缺陷。
⑻宁远九嶷山舜帝陵《舜裔姓氏系统简图》”碑, “乙酉仲夏(尧注:公元2005  菲律濱裔孙姚嘉熙敬献”碑,未知著者(责任者),系统简图(有连线)舜裔姓氏80个。
⑼陈泽钜《舜裔十姓源流的探索与考证》,未知著作时间,含舜裔姓氏104个。
⑽舜文化研究《大舜后裔源流》,未知著者(责任者),未知著作时间,含舜裔姓氏73个。
平远谱-[广东]平远姚氏三修族谱“姚氏分姓二十九姓”,(最迟)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
上列文中,“母丘——⑹,⑺。”表示文献⑹、⑺认“母丘”是舜裔姓氏;“胡毋——⑵,即是姚恩健独有的。” 表示文献⑵(姚恩健)认“胡毋”是舜裔姓氏,也即是只有姚恩健认的姓氏。
      我的问题,就是怀疑“胡母”和“胡毋”(还有“母丘”和“毋丘”“母”和“毋”)不是2个而是同1个姓氏。


(1)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1-2 21:12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11-3 07:53 编辑

        我的问题,就是怀疑“胡母”和“胡毋”(还有“母丘”和“毋丘”、“母”和“毋”)不是2个而是同1个姓氏。
        查姚恩健和姚振宗是怎样说这些姓氏来源的。
        姚恩健说:“胡毋。毋丘。毋。  出自田氏。齐宣王田辟彊封其弟于毋丘,以封祖先胡公满之祀。于是,远本胡公,近取毋邑,遂赐姓胡毋氏。其后代分为三支,形成胡毋、毋丘、毋三姓。后胡毋、毋丘二姓,后省文为毋姓。至于毋盐、毋车、毋将、毋楼、毋终、毋知等复姓省字改为毋姓,则非田派血统。”
          姚振宗曰:“胡母氏  本陈胡公之后也。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为胡母氏。”还引用《元和姓纂》说胡母氏和“汉有太史胡母敬;汉景帝时博士胡母子都、后汉执金吾胡母班晋、河南令胡母辅之字彦国”,并给予注释和补充说明,其中有注释胡母敬“为秦太史令非汉太史也”。
        二姚说“胡毋”或“胡母”氏,虽然详略不同,但是都是指向齐宣王母弟,都是说“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为胡母氏”,即是指向同一个姓氏无疑。
        这个姓应是“胡母”而不是“胡毋”,因为,姚振宗引用《元和姓纂》 《汉书 艺文志》 《汉书 儒林》 《史记》等注释和说明胡母氏人物,不单姚振宗称“胡母”氏,这些典籍也称“胡母”;因为,[广东]平远姚氏三修族谱“姚氏分姓二十九姓” 也称“胡母氏”,其时最迟是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或更早;还因为,⑴、⑶、⑷、⑸(疑似)、⑹、⑺、⑼和平远谱都称“胡母氏”,只有⑵,即是姚恩健单独称“胡毋”;人的多寡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前者——姚振宗和相关典籍的称谓。
          因此,可下结论:
       “胡母”和“胡毋”是同1个姓氏,这个姓应是“胡母”。
       “母丘”和“毋丘”是同1个姓氏,这个姓应是“母丘”。
       “母”和“毋”是同1个姓氏,这个姓应是“母”。
由此结论,便会产生一些影响或效应:



(2)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1-2 21:1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11-3 11:12 编辑

          “胡母”和“胡毋”的问题解决了,“胡母”和“胡毋”、“母”和“毋”的问题也便迎刃而解,因此,可下结论:
“胡母”和“胡毋”是同1个姓氏,这个姓应是“胡母”。
“母丘”和“毋丘”是同1个姓氏,这个姓应是“母丘”。
“母”和“毋”是同1个姓氏,这个姓应是“母”。
         由此结论,便会产生一些影响或效应:
●姚恩健的舜裔姓氏60个,其中含“胡毋 毋丘 毋”3个。姚恩健也是根据《元和姓纂》等典籍编写“姚氏衍生繁姓纂”的,为什么查考出“胡毋”(并且是姚恩健独有的)呢?
●由于“胡母”和“胡毋”是同1个姓氏,在验证姚恩健与姚振宗的舜裔姓氏异同和数量时,在计算二姚(姚振宗和姚恩健)舜裔姓氏个数时,就要注意“胡母”或“胡毋”了,就要注意“胡母”和“胡毋”等3对姓氏了。
●认“毋”姓为舜裔姓氏的还有⑷,即山西运城舜帝陵“舜帝后裔传五洲”匾。我在前文对此匾略加点评,未指出这一姓氏的问题。
●认“毋丘”姓为舜裔姓氏的还有⑸,即濮阳舜帝宫“舜裔姓氏录”碑,清单是根据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绍侯和濮阳舜帝文化研究会会长化迪华的研究二列的。
      立碑挂匾是严肃的事,是机构向公众宣扬的手法或手段,特别是舜帝陵、舜帝宫这样的大古迹、大旅游点。不知机构们有何想法?
●有人认“母”,例如,母——⑶,⑹,⑺。  有人认“毋”,例如,毋——⑵,⑷,⑹。这不奇怪;但是,⑹是唯一既认“母”也认“毋”,即是李生顺“舜裔姓氏214个”既含“母”也含“毋”,这就怪了!虽不知李生顺是如何能得到这2个姓氏的,但是,李生顺“舜裔姓氏214个”应变成“213个”、此文献又多了1个缺点则是明摆的。
     都是负面影响,麻烦。

(3-完)







作者: 湖南临湘姚郑保    时间: 2015-11-3 06:58
pszyyao 发表于 2015-11-2 21:14
占位置,待续完。

教授好认真,佩服!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1-3 07:46
湖南临湘姚郑保 发表于 2015-11-3 06:58
教授好认真,佩服!

      谢谢关注,已续完,请继续关注,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