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月是故乡明,人是桑梓亲! [打印本页]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15-11-27 00:09
标题: 月是故乡明,人是桑梓亲!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5-11-27 00:29 编辑
: I' Y. G8 A& @' m
1 I& C% n- M3 x4 K 总听别人说什么道德滑坡,人性泯灭,善良消殆,也总是看到这样的事见诸媒体报端,所以,人们在这个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急切地渴望着善良,渴望着人性,如同沙漠中的人渴望一抹苍翠饱满的绿色。幸运的是,我投入到了家族这个行列中,与祖国各地的宗亲们网上交流并相识.相见,他们中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以他们的热情和敦厚.朴实和纯真感动着我。
此次南昌之行,我处处浸润在浓浓的亲情包围中,时时感受着宗亲们给予的关怀与呵护,每时每刻都被宗亲们热情洋溢的氛围所感动,在南昌斗门故里四天半时间,夜不思寐.食不甘味,并不是家乡的饭菜不香,也不是故土的床不舒适,而的确是不忍放弃和宗亲们面对面.情景交融的分分秒秒,
亲情,多么温暖的字眼啊!它使人联想到合家团圆.其乐融融.骨肉之情.桑梓之地。可是对于我们来说,亲情的內涵却真真实实的融入了血脉和骨髓,而这,足以温暖我们的整个生命。宗亲们相见.相拥的瞬间,让人感觉到真的是骨肉情.血脉亲。这种亲情是无以言表的温暖,贴近生活,浸润肺腑,滋润了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宗族团结之树,贴近了所有姚族人的心。
看看现在的有些年轻人,任性、偏激、冷漠,根本无法体会到亲情对于我们而言的重要意义,仿佛自己的存在与家族无关,甚至埋怨长辈,责备他们,这种行为,恰恰是无知的表现。血脉情源的纽带关系与他们的唯我独尊态度恰好相反。家族情愫的存在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笔无法丈量的财富,有的人因为不懂得珍惜而错过,从此报撼一生,再无机会。
希望所有的姚家人都能好好珍惜与宗亲相亲相爱的时光。
. L6 R1 ~8 ?+ c) b: I4 C8 f% A( J( G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15-11-27 00:15
月是故乡明,人是桑梓亲!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15-11-27 00:16
<待续>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5-11-27 11:27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作者: yyq666666 时间: 2015-11-29 16:25
我客居北方,这里很少人本家宗亲。家乡在湖北,回去一趟也没有过去那种热情的亲情了,关于这个我在《故乡,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谈到过。真没有你其瑞的荣幸了,你着实让人羡慕。我是个故乡情节很重的人。人,一生就活在一个情字里,离开情,我们就成了无情的活物,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从你的文章中我更感到这一点。明月与桑梓,这是中国人的故乡情节。也是习进平说的乡愁。
作者: yyq666666 时间: 2015-11-29 16:25
我客居北方,这里很少人本家宗亲。家乡在湖北,回去一趟也没有过去那种热情的亲情了,关于这个我在《故乡,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谈到过。真没有你其瑞的荣幸了,你着实让人羡慕。我是个故乡情节很重的人。人,一生就活在一个情字里,离开情,我们就成了无情的活物,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从你的文章中我更感到这一点。明月与桑梓,这是中国人的故乡情节。也是习进平说的乡愁。
作者: 姚定堃 时间: 2015-11-29 20:30
“夜不思寐.食不甘味”,切实反映了其瑞宗亲对祖籍故地的眷恋之情,也正是“近乡情更怯”的充分体现。这种游子回乡时高兴与依恋、亲情和友情重叠的复杂心情,才有其瑞宗亲的“月是故乡明,人是桑梓亲”的感叹。
% @+ j4 r* a4 j# i0 L1 X6 W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