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舜裔姓氏:我的舜裔姓氏观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11 21:50
标题: 舜裔姓氏:我的舜裔姓氏观
我的舜裔姓氏观
最后,说说我对舜裔姓氏的认识和理解。
●“姚”是舜裔诸姓氏的祖源姓。
舜帝因生姚墟而姓姚,因纳二妃居妫汭又姓妫。所以[宋]郑樵言“知姚与妫,二姓可通”。因生远先于居,所以都称舜帝爷姚重华,称姚氏是“舜裔第一家”;无论是姚姓人还是陈姓人,无论是舜裔还是非舜裔,都视“姚”是舜裔诸姓氏的祖源姓:
姚振宗“姚姓别出他姓七十余”(舜裔姓氏77个)【⑴】
姚恩健“姚氏衍生繁姓纂” (舜裔姓氏60个)【⑵】
山西运城舜帝陵“舜帝传裔遍五洲”匾,用吊线图的方式记载由“(有虞舜帝)姚(重华)”衍生的舜裔姓氏104个【⑷】。
“姚,是舜帝本姓。也就是说,姚是虞帝一系的第一个姓氏”【⑽】。
从姚姓中又繁衍出陈胡田陆袁等姓氏(见 网站Chen98.cn(陈氏乐园,中华陈氏宗亲重点网站),陈得亲录入的”陈氏总世系——舜重华世系”)
然而,也有例外,诸如:
濮阳舜帝宫“舜裔姓氏录”碑,标称舜裔姓氏104个,这些姓氏是以笔划多少为序的。我称这份“舜裔姓氏录”是个奇葩【⑸,⑿】。碑文撰者“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陈守仁博士 2004年4月9日”。文中舜裔姓氏104个,是根据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绍侯和濮阳舜帝文化研究会会长化迪华研究。
宁远九嶷山舜帝陵《舜裔姓氏系统简图》”碑,舜裔姓氏80个,姓氏之间有连线和吊(竖)线的系统简图, “乙酉仲夏(公元2005)菲律濱裔孙姚嘉熙敬献”,未知著者(责任者)。【⑻,⑿】。这个系统简图的第一行是“舜——虞——姚——陈”,由此4个姓作为源头列出了其衍生的一系列姓氏。在姚衍生的一列中,首先叙述的是“姚——舜传大箕伯,以姚为氏”。
“舜——虞——姚——陈”内涵是什么?要表达什么?(尧曰:在此图中,姓氏之间的连线或吊线表示姓氏之间什么关系?连线或吊线的方向(箭头)是什么?我读不懂,有莫名其妙之感。因为不关这里的主题,不展开叙述)
“姚——舜传大箕伯,以姚为氏”——好像“大箕伯为姚氏之始”,乱说!舜帝是我姚一世祖,“大箕伯”应是三世祖,是商均子,又称“夷伯”。为什么不提“舜传子商均”?难道二世祖商均不姓姚吗? “商均”姓姚;“大箕伯”也姓姚而不是姚“氏”;须知在秦汉之前,姓和氏是有区别的!不单“商均”、“大箕伯”姓姚,就是后面的虞国君虞思(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国)也是姓姚,——夏王相被寒浞杀和簒位,相次子少康逃奔虞思;虞思“命为庖正而妻之以二姚”,就是将二个女儿许配他,并协助“少康中兴”。这姓姚的虞思公就是“妫汭五姓”三祖公像之一。
不知九嶷山《舜裔姓氏系统简图》”碑文撰者,而碑却是祖籍福建泉州晋江(永和镇)钱仓姚氏姚嘉熙敬献的。姚嘉熙宗长已作古,倘若当年知道这些历史有何感想?
●妫汭五姓以及“姚”和“妫”的关系
“妫汭五姓”就是“舜裔五姓”,是“舜裔姓氏”或“舜裔诸姓”的先驱。“妫汭五姓”是哪五姓?各地各人各有叫法。据商丘陈氏会长陈振邦介绍:菲律宾成立有“妫汭五姓联宗会”,五姓应是姚、虞、妫、陈、胡。
我以为,妫汭五姓可以是“姚、妫、虞、陈、胡、田、王”等7个姓;或从中选5个,但“姚”不可或缺。因为“姚”是源头姓,因为自汉姚平公和姚敷公复祖姓为“姚”之后,迄今难得见到“妫”姓人。然而,我们不能忘记舜裔有“妫”姓。
[汉]许慎《说文》说 “姚”: “姚 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为姚、娆也,史篇以为姚,易也。余招切。” 即舜帝本姓姚。后来,“《尚书》所谓‘釐降二女于妫、汭’也”,即尧帝“妻以二女”(娥皇、女英为舜妻),居妫汭,因而得妫姓。(蒲坂历山)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妫水。我看“妫汭”可认为妫水和汭水会合之处河滨,“舜纳二妃处”。正如[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而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二姓可通”
尧曰:生在前,居在后;舜因生地姓姚,因居地又姓妫。孰先孰后,谁承谁,明明白白。可是有些糊涂人却说“姚氏源于妫姓”,有些姚姓人也跟着说跟着转帖,讹谬至极,可笑至极!
有人说:称“妫汭五姓”,不如称“虞帝苗裔”或“虞帝舜裔联盟”。我看,可以;而“舜裔姓氏”或“舜裔诸姓”就是“妫汭五姓”的发展,《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则比“虞帝舜裔联盟”更实际和贴切。
(1)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11 21:52
●单源姓和多源姓以及异姓同源和同姓异源
舜裔诸多姓氏可分为2类:单源姓和多源姓。因此,也便有了“异姓同源和同姓异源”问题。
单源性的舜裔姓氏,例如:姚,妫,陈,第五,第八,等。
多源性的舜裔姓氏,例如:
胡,田,王,陆,车,吴,蒲,申屠,甄,满,
陶,孔,艾,光,孙,丁,厉,敬,苟,文,
宗,邱(丘),箕,等。
胡——胡有三支:一是来自陈胡公妫满的后人,是舜裔。一是西周胡国王族。一是少数民族改为胡姓。
田——敬仲陈完避难奔齐改姓田(完),为田氏始祖,这一支是舜裔。土家族改姓田,非舜裔。
王——来源复杂,支分派别。据《通志 氏族略》记载,除了出自舜后妫满妫姓之王(北海王,陈留王),还有出自姬姓之王、子姓之王、虞姓之王、被赐姓之王、少数民族之王。仅《广韵》记载着名的王姓家族,便有“北海王、陈留王、太原王、琅琊王”等20家。以致有人说“姓王的想要从姓氏上追溯自己的血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陆——齐宣王少子田通封地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其子孙以封地为姓,此乃舜裔。而后魏步陆孤氏入中原后改为陆姓,非舜裔也。
车——车氏多源,其一源出(齐)田,而黄帝时车臣、春秋时子车氏、以及鲜卑车非氏,均非舜裔。
多源姓氏,就是来源不单纯。因此,姓“王”者未必都是舜裔;或者,是“舜裔姓氏”的人,很多实非舜裔也;姚网版主姚小平有参加九嶷山祭祖的丘(邱)姓朋友是舜裔,而姚网版主姚寒松有参加河南省“首届中原家谱展评与互联网家谱研讨会”的丘(邱)姓朋友,不是舜裔,因为他的“邱”来自“姜”姓。——这些现象是“同姓异源”造成的。
“同姓异源”还有一层意思,即在“真正的舜裔”的姓氏中有“同姓异源”问题, 姚振宗公很注意这个问题。他在“姚姓别出他姓七十余”有,舜裔姓氏77个,其中“司徒”和“陈”各重复1次。 即:“其中司徒氏、陈氏两见,盖其时其地前后不同,非关重复。” 2“司徒”氏:一是“舜为尧司徒,子孙氏焉。”;一是“陈成公子司徒招,其后为司徒氏。” 2“陈”氏:一是“舜后胡公满受封於陈,为楚所灭,以国为氏。”;一是“齐国陈氏,陈厉公生敬仲完奔齐,以国为氏。”
这就是舜裔姓氏中“同姓异源”问题。只因为2司徒氏和2陈氏的顶源头是相同的,都是舜帝姚重华,所以我将姚振宗的舜裔姓氏计为75个。
只因为舜裔姓氏中存在“同姓异源”,所以我不敢断然说运城舜帝陵“舜帝后裔传五洲”匾含连续的2个“登北、登北”是错误的。要等待回复:是应有2个“登北”还是其中一个是“登比”之误?【⑷】
再说异姓同源,舜裔姓氏,例如“妫汭五姓”,五个不同的姓氏,却是同根同源。“真正的舜裔”的姓氏,诸如:(齐)田,第五,第八,汉丞相田千秋(车丞相)的子孙的“车”氏等是同根同源,近源是陈敬仲(田完),源头是舜帝姚重华。
●舜裔姓氏的总个数
舜裔姓氏究竟有多少个?
实际上,本文文末前10份文献的各位著者以自己的研究水平回答了上列问题:六十多姓,一百余,183个,214个。直至2014年,专家还说“明确的六十多姓,后来统计有一百多”
一百多年前,[清]会稽姚振宗开了舜裔姓氏研究之先河,指出“姚姓别出他姓七十余”,我验证实际总数应是82个。振宗公考证和论述的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和严谨性,迄今未有出其右者。一百年后,2000年福州姚恩健论述“姚氏衍生繁姓纂”,列出60个。我认为姚恩健的舜裔姓氏实际上是57个,合并“二姚”(姚振宗和姚恩健)的舜裔姓氏是102个;而“三姚”(姚振宗姚恩健姚钟尧)的舜裔姓氏135个,详见表1;可以说“明确的”舜裔姓氏有135个。
我尊重每一份舜裔姓氏研究文献及其研究者(或专家),我承认每一位研究者的真诚和独立性,但我不仰视专家,对于有些专家的说法,必须审视之。
我认为每一份每一位都是有其特点的,譬如:
姚振宗的舜裔姓氏75个(或82个),却不能完全覆盖姚恩健的57个,姚恩健的20个是姚振宗的所不含的【⑿】。
李生顺“舜裔姓氏214个”,数量够多够大,但不能完全覆盖姚钟尧 “补说的”33个、姚恩健的57个和姚振宗的75个(或82个),后者“三姚”不被李生顺覆盖的舜裔姓氏是【⑿】:
姚钟尧的(2个):箕,姚铁。
姚恩健的(7个):申屠,艾,即墨,安平,厉,丁,姚李。
姚振宗的(9个):釐子,子仲,廪邱,子芒,穰,爰,苴,息夫,恭。
甚至 [闽南]陈泽钜《舜裔十姓源流的探索与考证》,虽然只含舜裔姓氏48个,但不被“李生顺的214个”完全覆盖,“有虞,柄,爰,穰,东郭”5个是李生顺不含有的【⑼】。
关于舜裔姓氏总数和个体姓氏,为什么不同的文献有这样大的差异呢?我看,有几个原因:一是研究者的查阅(或检索)广度,一是研究者的研判水平,一是研究者的研究态度。举个例子,同一资料,不同研究者的不同研判和利用:
《路史·后记十一》说:“舜年百十有一。三妃,娥肓(尧曰:是“娥皇”吗?)亡子。女英生义均及季厘。季厘封缗,为桀所克。义均封商,是为商均。”“次妃癸比氏(有的书籍近笔画为“登北氏”),生二女曰霄明,曰烛光。…… 庶子七人,皆厘降于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饶、潘、傅、邹、息、有、何(尧曰:李生顺是“河”)、母、辕、馀姚、馀、姚(尧曰:疑“馀、姚”是“馀姚”之误和重复)、上虞、濮阳、馀虞(尧曰:李生顺是“徐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
这段资料,在不同网站不同贴吧(不同人发的或说的)可见到,而这里引用的是蔡建军、雷运福在其专著《舜帝与九疑山》中所述(见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潇湘文化专题网),我未搞清整段话是否源自《路史》。《路史》是杂史,记述了上古以来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取材繁博庞杂,是神话历史集大成之作。[南宋)]罗泌撰,全书47卷,其中后记14卷,国名记8卷。
按照此资料,可以认“圭、胡、负、遂、庐、蒲、卫、甄、饶、潘、傅、邹、息、有、何、母、辕、馀姚、上虞、濮阳、馀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25个是舜裔姓氏。然而,不同的研究者所认不同:
李生顺不认“无锡、巴陵、衡山、长沙”4个为舜裔姓氏,认其他21个。
二姚(姚振宗和姚恩健)是读和查过《路史》的,其舜裔姓氏不含“圭、卫、饶、潘、傅、邹、有、何、馀姚、上虞、濮阳、馀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16个。
上虞,传说舜帝会百官之地。传说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是虞舜后代的封地,地名虞宾。甲骨文中有“上虞”的记载,建县2200多年,今仍有大舜庙。《太平寰宇记》说余姚:“古舜后,为余姚之墟”。我也认“余姚、上虞、馀虞、西虞”等是舜裔姓氏,因为古人因地域为氏而名,“余姚、上虞、馀虞、西虞”这些地名,反映出是舜裔迁徙之地,有可能为氏而名。
说到这里,可以再次回应“舜裔姓氏究竟有多少个?”的提问:舜裔姓氏大约180多(详见表1和表3),不会超过200个。接着顺便回应下述的问题。
未明氏云:“中国姓氏经历过不断演变,诸如:战乱、灾害、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这为研究其一姓出处、考其一姓源流带来了很多困难。《家谱》虽有记载,但《家谱》何其多,谁也无法窥其全。同样,舜裔族谱浩如烟海,难以搜括殆尽,舜裔究竟有多少姓氏也许永远找不到完整的答案了”
这话有道理,但不是完全的道理,结论有点绝对和悲观。社会统计数据,不需要也不可能有十分精准的答案,相对完整、大致准确可也,像中国人口数量。
(2)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11 21:5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12-12 11:48 编辑
● 舜裔(姓氏)现状和《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
舜裔姓氏现状怎么样?
舜裔姓氏,无论是“三姚的135个”,还是“姚钟尧认可的183个”或“李生顺的214个”,其中不少姓氏现在是难得一见或不见了;也就是说,在通常的四百个(或二千个姓氏)中难觅踪影,据说今天全国还流行四千多个姓氏。究其原因,一是复姓改单姓,一是消失了。例如,“第一”~“第八”8个姓氏,今天只能见到“第五”和“第八”(陕西富平可能还有“第二”),其他的改为“第”或不见了。
然而,有10个舜裔姓氏表现得生机勃勃很活跃,人称“舜裔十姓”,(按“妫汭五姓”和兼顾历史长短排序)是:
姚,虞,陈,胡,田,王,袁,陆,孙,车。
陈姓人于1982年发起和组织成立了《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简称“世舜会”),“舜裔十姓”参加了,也只这10姓参加了,陈姓人和世舜会的排序一般是:
陈,姚,虞,胡,田,袁,孙,车,陆,王。
2004年9月25日岁次甲申年八月十二日,世舜会国际大会暨祭舜大典在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隆重举行,主席陈守仁主祭。不知是祭典大会还是世舜会制作的纪念圆徽章,中心区铸有“至孝笃亲 德泽天下 世界舜裔 梦圆九嶷”,圆周上“舜裔十姓”,“姚”和“田”分别置于正中上、下方;按顺时针排列依次是:
姚,虞,陈,胡,袁,田,孙,车,陆,王(见图)。
虽然不知这种排序的深意,却是比较靠谱或中规矩的。
图1 世界舜裔2004年湖南九嶷山祭舜大典纪念章(江西永丰县石马镇姚坊村姚文凤收藏,估计不是世舜会而是祭舜大典大会制作和发行)
世舜会的宗旨是 “至孝笃亲,传承孝道,发扬祖训,团结宗亲,联络友谊,促进商贸,谋求发展,世界大同”。是全球性民间社团,据说是海外第二大华人组织(仅次于世界华人大会),是世界各地舜裔宗亲社团广泛参加的高层次国际组织,参会的社团和组织已有120多个,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舜会荣誉主席拿督陈守仁博士,会址常驻香港,当年在香港开了首届大会。1999年4月21~23日在河南省许昌、长葛、郑州开第13届大会,首次回归中国大陆。
世舜会有自己的会刊《舜裔春秋》,国际标准刊号ISCN 1818-0760。
世舜会的“舜裔十姓”是舜裔中的人口大姓,在“百家姓”前400姓氏中的序列(按最近的2013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是:
王——第1、陈——第5、孙——第12、胡——第15、田——第36、
袁——第38、姚——第51、陆——第61、车——第196、虞——第246。
其他舜裔姓氏的位次是:
吴——第8、夏——第67、邹——第71、孔——第100、潘——第35、
傅——第53、薛——第78、蒲——第177、饶——第181、艾——第184、
直——第191、甄——第243、储——第270、皮——第279、
满——第285、厉——第288、敬——第325、束——第385。
也就是在“百家姓”前400中有28个舜裔姓氏。
舜裔姓氏的总人口有多少?说法可多啰:
2006年,世舜会第十九届国际大会在河南省濮阳举行,濮阳媒体报道:舜裔有60余姓,其中较大的姓有10个,即陈、胡、袁、田、姚、虞、王、孙、车、陆,大部分分布在国内各地,一部分移民海外,分散在世界数十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达2亿多人。
湖南政协主席王克英2008年在“舜帝陵丛书”序中,提到“舜帝后裔衍生为陈、王、胡、孙、姚、虞、田、袁、车、陆等100多个姓氏,人口达2.5亿之多,遍布国内和世界各地”
复旦大学钱文忠2014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从姚分出的姓氏,明确的有60多姓,胡、陆、孙、田、陈等,后来统计100多。2005年舜裔到九嶷山祭拜舜帝,那次统计,舜裔人口有2.6億。
未明氏【⑺】说:估计158个姓氏人口总数有二亿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见舜裔人口之众。
佚名者(可能是九嶷山舜帝陵方面)说:据研究,如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舜帝后裔已达八十余姓,总人口近五亿。其中王、陈、吴、孙、胡、姚、袁、田、陆、车,为舜裔大姓。舜帝后裔中,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有9000余万人。仅台湾舜帝后代就达310万,占台湾总人口13.5%。
上列关于舜裔人口的说法多而不一:2亿左右,2亿多,2.5或2.6亿,近5亿。我宁可信小而不用大;即使“2.5億”也是含水分的,因为前面已指出,“舜裔十(大)姓”中的“胡,田,王,陆,车” 是多源姓氏;其他许多舜裔姓氏也是多源姓氏,即“2.5億”中包含了非舜裔。
(3-完)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11 22:07
长知识啦,谢谢教授。收藏了。
作者: 河南姚树江 时间: 2015-12-11 22:17
沙发被抢走了 ,坐个板凳看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15-12-11 22:22
教授治学严谨,考据清晰,不允谬误流传贻误子孙,可敬可佩!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12 09:21
好帖子!学习了!
值得收藏!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5-12-12 10:55
好帖.学习收藏了!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