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杨箕村四大姓氏祠堂将全拆 拟异地复建
[打印本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0-12-4 16:35
标题:
杨箕村四大姓氏祠堂将全拆 拟异地复建
. F' m, {, {) b
杨箕村民在浏览未来村里的蓝图。
4 y& P. W' q8 A( |' x1 ?, W& B2 u
杨箕村四大姓氏祠堂将全拆,异地复建“祠堂群”
9 n2 m3 y, Z8 U. ?8 b0 H/ h, i
记者昨日从杨箕村内公布的最新效果图中发现,村内姚、李、秦、梁四大姓祠堂将全部拆除,之后将在唯一得以保留的“玉虚宫”旁复建“祠堂群”。曾作为村中“最有话事权”的姚氏后人最近正在为此事奔走:“我们打算联合寺右村姓姚的村民约4000人,请求相关部门将祠堂原地复建。”
d# s/ o# L+ i: k. c* U) ~
记者昨日在杨箕村城中村改造展示厅内看到了一幅杨箕村总平面规划图,图中显示改造后的杨箕村将以杨箕大街为界划为两部分,北面为回迁区,南面为出让融资区。同时包括一所酒店式公寓和幼儿园,南面则设有公交站、超市及小学等配套设施。
% N5 [* z; \9 b4 V
记者留意到,在唯一得以保留的“玉虚宫”旁,规划将建姚、李、秦、梁四大姓氏的“祠堂群”,每座面积都在200平方米左右,这意味着现时村中祠堂的旧址将全部拆除。
5 Y6 Z: q9 X7 D& F9 j1 i3 s
据村民姚先生介绍,李氏祠堂曾是村中历史最悠久的祠堂,建了800多年,但因为保护不到位,已逐渐被拆完,现在只剩下位于长庚街的两个书斋了,位于雄镇大街的梁氏祠堂也只剩下几十平方米,但是复建后全部祠堂却按同样的面积复建,“这是不公平的,现在我们姚氏的两座祠堂加起来已经超过200平方米了。”
1 e! ~4 |# K- L. N( o
不少村民也认为,原来东、南、西、北四社各自按自己所看中的风水位建造的祠堂,现在全部移到一起,并不好,“复建其实就是‘翻版’了,我们还是希望能原地重修。”村民梁先生说道。
: y9 ?! I7 p# y9 P
华工教授姚钟尧:原汁原味保留更好
0 h, u* T5 \/ G3 u ?% b4 R
专门负责编写姚氏族谱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姚钟尧表示,虽然现在位于杨箕小学旁边的姚氏公祠已经不完整,第一进已被拆,但是中厅、后厅仍在,且紧靠文物玉虚宫,“我认为原汁原味地保留更好,其实这座姚氏宗祠早就满足申请文物保护的标准”。
; ]7 C- V5 V8 [2 ]
2 r5 B+ P6 S# }4 B! ^' p6 r$ I6 `
转自广州本地宝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12-4 17:30
我们无法预测结果会是如何,但钟尧老为保留杨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原地不动的辛勤努力,是有史可鉴的,令人钦佩!
作者:
滇人姚
时间:
2010-12-5 00:30
如果政府规划能整体迁移也不错啊!至少有关部门是考虑预留空间,就像三峡工程迁移张飞庙一样未尝不是好事——没办法的办法,不过要尽量争取更好的方案和措施。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0-12-5 10:23
现在这样了,只能顺其自然,要不,只能做钉子户。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0-12-5 10:45
要尽量争取更好的方案和措施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12-5 15:40
广州市开埠多少年?有什么古迹见证?广州市历史文化怎么演变?有什么文化遗迹见证?中华文明是多少年?拿什么服人?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0-12-5 19:20
拆了建,建了拆。如此反复,不知浪费了多少钱财。一个城市把古建筑都拆了,也就没有历史了呵呵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0-12-5 23:05
一个城市把古建筑都拆了,也就没有历史了……把五羊也拆了吧,哈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0-12-7 09:05
拆了建,建了拆。如此反复,不知浪费了多少钱财。一个城市把古建筑都拆了,也就没有历史了呵呵
1 P' \0 v. H1 l) K: k
姚紫洪 发表于 2010-12-5 19:20
说的好!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