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典故:“老子出关”与“紫气东来”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6-11-21 22:52
标题: 典故:“老子出关”与“紫气东来”
老子出关与“紫气东来”* b4 z8 \! i9 y  ^0 W/ i5 P

' u/ H' m+ K3 S6 o( l5 v* j
  |0 l: p) i: Y4 l* c+ ]

: V( `3 `. F5 H' n5 ^7 x5 z5 z5 O
+ l5 b, e$ r( s

' }/ Z# ~' E: i4 A# F8 I* s
$ J+ j8 O6 q7 l) u+ `9 K
, e3 ?1 k: m& z
   中国传统文化里,认为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有云气,云气和地气都有五色之分,其中紫色最为吉祥高贵,为圣人和祥瑞的气色。
   相传西周王朝中的一位函谷关令尹喜,懂望气之术。一天夜里,夜观天象,忽见东方紫云聚集,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滚滚如龙,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而紫气之首有白云缭绕,圣人当为白发,是老翁之状;紫气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
: c3 M& z7 |, L. a3 R) l( R1 u   不日果见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车,其牛大而车小,车板薄而载人重。车上坐着一位白发老翁,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竟然是老子!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C. s7 Z" F0 z  i
   老子无奈,取其精华著书,名为《道德经》。老子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言罢,老子飘然而去。
- ]3 W7 N7 @3 _7 N" [* Y   所以中国人物画中的“老子出关”题材,经常是用来寓意“紫气东来”。在中国民间,当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和“紫气东来”有关的书画物品张贴或摆放家中,祈盼祥瑞降临!
* q, I; }2 |; p* D
$ ]- v' O  B) F6 [' \8 F$ T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6-11-22 01:21
成语出处[url=]编辑[/url]
# `" c: Y- w( {, |$ ]. N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2 Q! f' Y0 C7 d2 q
【典 故】- L4 S& \3 q- z" I" h# r
老子很有学问,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大约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
! l" h$ V% o) r. }9 }4 v( a“紫气东来”乃“老子出关”时的一大胜境,流传千古,代代传诵。, P, ^8 x* j4 c1 {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各诸侯国热衷于权力争夺,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老子对周室失望透顶,于是决定辞官西行。老子在经过函谷关时,把守的关令尹喜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只见一位老人骑着青牛徐徐走来,这就是老子。' e+ q- R, Y2 [% c  g: M3 h1 h
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来历。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道德经》,又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此外,学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出关所指的关并非函谷关,而是散关。
  ]4 N0 [$ ^, K. |据记载,老子留书之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然后就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7 h3 F3 ?/ J2 Z; G' W$ @( O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是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u/ d4 k8 i4 c- ?5 d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dān)。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老子,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据说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就源于老子学说。
8 W/ R) W# K  }/ ^1 k! T. T由于函谷关散发出来的“紫气东来”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着海外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千古雄关的美丽风采。但是史学界有关老子西行至何关,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这是多数人的观点;另一说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张炳玉说,老子西行是经过函谷关,而真正意义上的“出关”是指散关,理由是: ——老子对周王朝绝望,决定远离周朝到他国去,如果到了函谷关就算“出关”,并未达到他的“去周”的目的,因为函谷关仍属周朝版图;& `& Z7 I# X* W
——从历史典籍可知,郦道元在其所著《水经注》里,早已对老子西行出关的“关”锁定为散关;
: V2 H* a0 K# K/ x——强老子“著书”的关令尹喜,字公文,春秋末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秦国大夫,曾作散关令,而非函谷关令。东晋葛洪著《抱朴子》有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这说明老子“至关”著《德》《道》二经的“关”是散关。 学者王克煜认为,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临洮县城东的岳麓山至今还存有“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锋塔”(又名“笔锋塔”,相传为老子写经插笔的地方)等遗迹。《庄子· 养生主》记载云:“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这说明老子死在秦地陇西古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他在秦地的生前好友失(一作佚)前来吊唁,哭号三声而别。老子在临洮“飞升”后,老子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 M! R! q; T' c) S2 Q" j
据了解,老子在临洮得道“飞升”后,当地人一直在尊奉老子,东汉以来道教香火在临洮一直旺盛。如今,仅临洮县城就存有白衣庵、公输庵、西庵、北庵、斗母宫、五瘟殿、太平观、总真观、九华观、万寿观、北极观等数十家全真派道观。2000多年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老子“飞升”这一天,临洮民间都要举行各种祭拜老子的活动。老子的后代在临洮安居乐业,兴旺发达,皇帝高官辈出,有名的包括狄道侯李瑶、陇西侯李信、西汉名将李广、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等等。甘肃两位学者研究认为,老子西行落户甘肃之后始有“天下李氏出陇西”,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眼下,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7 x& i2 W% g/ h/ r

  |) q' v: o: y" q3 O成语辨析[url=]编辑[/url]
1 V; Q) t! p7 @- g) z: O紫气是紫色的气,古人认为紫色与当官有关。很多官服是紫色的。紫气东来主要用于书香门第家的大门口上的牌匾。
8 g, U, Q1 y2 \6 r3 C' [. \, e. i! |# E# n  P
成语示例[url=]编辑[/url]
4 ^) A$ w8 m" y1 F4 w& q1 ]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舞前降。 (清·洪升《长生殿》第十六出 )
0 {! B9 u. Y- v香烟品牌
1 N0 p. Y  I& n0 Y) V5 Q* ]. g$ A另一含义0 P+ X+ [' e  f# D
“紫气东来”也为《虹猫蓝兔奇侠传》中紫云剑主“莎丽”的紫云剑绝招之一,其威力巨大。0 X0 [' F# P& S) |  e" f
9 W  G: U. d, R1 Q7 t& k
成语故事[url=]编辑[/url]
0 z; l( h* V- E5 r) N$ S* L' q) J《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 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后遂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V* m3 V9 z% [3 a8 Q/ N' w  h1 ~4 @
尹喜,字公文,原是周康王朝中的一位贤大夫。他少时好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尹喜上任后,在关旁结草为楼,称之为楼观,每天在这里观察天象。有一天夜里,尹喜在楼观上凝视,忽见东方紫云聚集,长达三万里,形状犹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十分惊喜,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知有大圣人将从此经过,他便立刻召见守关兵卒孙景说:“传令下去,九十天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要时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车服异常者从东而来,要求度关,切勿放行,立即禀报,不得有误。”同时,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斋戒,净身等待。
' b4 L# t3 q7 g' \七月十二日午后,日已偏西,光华东射,关卒孙景不敢懈怠,仍在关上守望,忽见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车,其牛大而车小,车板薄而载人重。车上坐着一位白发老翁,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孙景飞奔下关禀报。尹喜闻报大喜,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子有意试其神智,故意说道:“吾乃一介贫贱老翁,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请大圣人暂留神驾,到关中小住,指点修行之道。”老子说:“老夫家居关东,田在关西,今往田中取点柴禾,怎么会是圣人呢?”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扫路焚香、沐浴净身,在此恭候多日,诚望圣人赐教。”老子笑道:“你说的圣人是古先生,此人善修施教,有绵绵永存之术,老夫正欲西去求教,还望大人放行。”尹喜再拜道:“今视圣人真姿超绝,望圣人略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尽。”老子道:“汝何以知道老夫是神仙?”尹喜道:“尹喜好观天文,略知变化。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滚滚如龙,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而紫气之首有白云缭绕,圣人当为白发,是老翁之状;紫气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数试尹喜之后,见其态度诚恳,所言真切,确是可度之才,便怡然含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知汝,当得度汝也。”尹喜闻言大喜,叩头问道:“敢问大圣人姓名?”老子道:“吾姓字渺渺,无世不出,本人现在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焚香叩首,行拜师大礼,做了老子的入室弟子。9 O' j0 K% j# e+ i) a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见尹喜心慈人善,气质纯清,于是融静修、服药、画符之效为一体,取其精华而为尹喜著书,名为《道德经》。《道德经》写成后,老子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言罢,老子飘然而去。
- [1 ^% e' P( G老子去后,尹喜辞去关令之职,终日在楼观之上修习,初时不甚明了,诵之口熟,渐渐品出其中妙蕴。后终于悟出真谛,修成大道,成为文始先生无上真人。5 d; s% j) k! }# w
尹喜在升天之前,来到老子故里,并把自己的躯体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恩师的家门,以报答五千至言教诲之恩。
; V6 G1 K) [" j& X: Q- R- |崇山峻岭,绵延起伏,象一条巨龙盘踞在西北大地,这就是“万里终南山”。在这郁郁葱葱,绵延不断的崇山之中,在周至县的一处山麓修着一区草楼别墅,这就是周大夫关令尹喜“隐德修行”之所。
1 B. {) W2 p! O1 R' [9 A尹喜字公文,自动聪颖好学,善观天象,遇事沉着,长于思考。瘦削的面孔上嵌着一对深邃明亮的眼睛。他喜爱凝神沉思,能把一切世事看穿,度大量宽,以德化人,故而下人对他无不五体投地。遇有疑难之事,都要去请教于他。
# o2 j8 o8 }' t9 ?) H一天,尹喜正在草常和夫人奕棋,忽听门外吵吵嚷嚷,接着便有下人神色慌乱地路进门来,语不成句地说:“大夫……大……夫,大事不好 !”% {& o4 p- E4 R- C* j, i/ @
喜将手中举着的棋子稳稳地落在棋盘上,扭过脸来不慌不忙地问道:“什么事,如此慌张,这样大惊小怪 ?”
: v; A" V5 [( j8 B% @下人说:“东方天空突然涌出一股紫色云霞,形状奇异的很,活似龙蛇遨游太空,滚滚西来,势不可当。小人们想,如今战乱四起,这股紫色云霞,不知主何吉凶 ?请大夫上楼观望!”: F4 ]3 T  A4 X3 ]% P( @% m" o
尹喜听说有这等事情,便站了起来,随同下人外出,登上草楼,举目遥望。果然见一股紫气如蛟龙腾舞,自东西迈。喜观后,掩不住心头的兴奋,连声赞道: “妙哉,妙哉!此乃祥瑞之气,真人将至矣!”6 L3 R1 n/ t+ W2 N6 p# X$ M
尹喜本善于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彻。他自言自语地说: “夫阳气尽九,星宿值合,岁月并王,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吾当于函谷关遮迎之”。于是便上书朝廷愿为函谷关令,遂蒙恩准。到关,敕门吏曰:“若有老翁从东来,乘青牛,勿听过关,当禀我知。”
: Q2 Y0 }" J2 d关令尹喜计算时日将至,便令下人全部斋戒,恭侯迎接。至期,果见一老者,天庭饱满,鹤发童颜,两耳垂肩,眉长三寸,目光炯炯射人。青牛嘀嗒嘀嗒,迈着有节奏的步伐,老者坐在牛背上,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喜见之,赶紧迎上前去.再三稽首参拜: “圣人来矣,有请!”7 W# y8 ^1 D1 O8 f
原来,这骑青牛的老者,便是太上老君。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系东周守藏室史。因周室内乱,去官,准备西行,路过函谷关。他见面前这位官员,清奇不俗,气度非凡,躬身迎迓,便问道: “你是何人?为何得知老夫将至?”尹喜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乃函谷关令尹喜,去年冬天,我看见天理星西行,今春又见紫气东来状如龙蛇,知真人将西行,故于此迎之。”老君曰:“吾亦知子之奇”。遂相与入关。
& f! J+ J$ T' v4 b( A关令尹喜在老君前执弟子礼甚恭,不时请问道要。一日长跪请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于是,弃却关令,同回草楼,老君为之“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其他问请之精义,喜另行整理成为,名《关尹子》。2 R% f* V2 A$ L  b! b
楼观台的青牛柏,即是老君到草楼观系他青牛的柏树。
5 E6 T# }; G1 w' b, e; Y/ x# J$ I因老君还要西行,告喜曰:“你好好修道‘予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 H- X" V- ]0 S- s: l* C尹喜将此话牢牢地记在心中,千日后果于青羊之肆再会老君。
9 Q+ V# d$ `) d( W! _, `7 i2 j& m这就是“紫气东来”的故事。后人因之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 v, I. k" u- @! D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登关巡视,但见东方的天空有团紫气飘然而来,他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这种吉祥气象,是表示有圣人要来了。于是他便沐浴更衣,恭敬等候。果然那团紫气越来越近,当他再仔细看时,只见一位白发老者,骑着一头青牛缓缓而来。啊!原来是大思想家、大学者、东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也称柱下史)老子到了!尹喜大喜过望,他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大学者,并苦苦挽留他在函谷关住些日子。老子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从此,尹喜便拜老子为师,每天恭恭敬敬地向老子学习。几天以后,老子要出关西行了,尹喜想请老子写点什么留做纪念,老子考虑了一阵子,便把他用毕生心血所撰写的一部书《道德经》赠给了尹喜,然后出关而去,从此杳无音信。
4 M' z" x0 t% H4 Z6 b尹喜十分思念老子,常常登关西望,希望再看到那位白发老者骑牛而归,然而一次次他都落了空。后来,他便在关前修建了一座高大宏伟的“望气台”,或晨曦初露,或晚霞夕照,他常常登上“望气台”,默默背诵《道德经》,以寄托他对老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 V+ k4 G! O% O1 d2 l2 C此后,人们便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如杜甫就曾写有“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的诗句。2 ]* T) Z$ T9 p, C+ l9 i- k
关尹,相传是春秋末年的一位道家人物,曾当过函谷关的长官(尹为官名);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姓尹名喜。5 D) B7 u1 t' T+ S5 ^  H
函谷,古代东西二京(洛阳、长安)之间的交通要道,“深险如函”,谷中置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克,具有重大军事价值。函谷关有二:古函谷关,又称秦关,位于今灵宝市东北。近些年,当地有关部门对其遗址进行了修复,成为郑、汴、洛“三点一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新函谷关又称汉关,位于洛阳市西约三十公里、新安县城东约一公里处,关楼已毁,关洞大体完好。关洞西口留有楹联:“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祖籍新安的楼船将军杨朴,因耻为“关外”之民,便上书汉武帝,愿以自己私财,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重建新关。武帝性喜广阔,便批准了杨朴的建议,遂在今新安城东建成了新关。近几年的考古勘察表明,汉函谷关,并不只是新安县城东的一座关楼和关洞,而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很长的防线,而关楼、关洞只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罢了。. ^: z! ^$ @' K- w! r/ n
从时间上看,老子西出的应是古函谷关。他出关后哪里去了?有一种很有趣的说法,老子西出函谷关,度过大沙漠,到了西域,并创立了佛教,佛祖释迦牟尼就是老子的化身。显然这种说法只是一种传说。
7 K, w- M# y9 H% H5 L5 [) ]7 @7 @
相关词语[url=]编辑[/url]: @! p  J8 B9 a
开头相同
, U  p9 T" I& K! k% U紫绀 紫艾绶 紫庭 紫方馆 紫駞峯 紫玉函 紫檀 紫萚 紫金丹 紫绂 紫泉 紫芝歌 紫苏 紫阁 紫泥封 紫水晶 紫荷 紫历# j# u; ?- G$ M# |! ^
结尾相同
3 s7 h7 [- M+ j$ p0 d4 S5 V$ o红得发紫 怀金拖紫 拾青紫 血紫 被朱佩紫 酱紫 兼紫 带金佩紫 左紫 葡萄紫 龙胆紫 赤紫 佩紫 阿紫 玉紫 怀黄佩紫 绛紫 红紫[1]  I5 d4 s/ M  y6 C* N" j
参考资料! [( E2 v8 ]( O9 y3 j7 {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6-11-22 15:06
愿我们的网站天天都有紫气凝聚,紫气东未,幸福快乐永远相伴着各位宗亲!!!
作者: 姚桥箭    时间: 2016-11-22 21:23
“典故”内容中的“唐高宗李渊”错,应该改为:“唐太祖李渊”。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23 06:18
姚先登 发表于 2016-11-22 01:211 F* b% l' J4 z+ R. y' T4 T: ~) y
成语出处编辑8 M1 f% X( w& W
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 ?: C4 y2 l* f& l6 g* A【典 ...

/ q- `% \0 R$ I! Y" R1 [敬佩先登宗亲的学术水平和艺术功底!点赞!
% l1 q4 |. F; y* ?- |  g3 B* `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6-11-25 17:19
姚桥箭 发表于 2016-11-22 21:23
7 i1 e* _) a1 f“典故”内容中的“唐高宗李渊”错,应该改为:“唐太祖李渊”。
2 ]. s  K; A' K9 I. P1 n
桥箭宗亲说得没错,“典故”内容中的“唐高宗李渊”错了,应该改为:“唐太祖李渊”。
! ]. k  E+ G! b* D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6-11-25 17:29
姚湾公瑞 发表于 2016-11-23 06:18& ]4 `+ E4 V6 L# u9 K
敬佩先登宗亲的学术水平和艺术功底!点赞!
, ]9 d" c: w" E7 k
谢谢公瑞老的鼓励和夸赞!可是您老只是夸奖,最好也给先登提提意见,批评指导一下……% Q$ o; ?# P* I. j0 H. L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6-11-25 17:33
姚先达 发表于 2016-11-22 15:06
, i# O% U/ p+ u$ {2 c" Q. H) P1 V愿我们的网站天天都有紫气凝聚,紫气东未,幸福快乐永远相伴着各位宗亲!!!

! u+ `- C8 g, a7 }$ B谢谢四弟每天坚持不懈地给我顶贴和点赞,多谢啦!
( Z4 P7 H$ |( q. c3 d  F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6-11-25 21:46
二哥晚上好!!!我们兄弟倆不用客气,您是我们网站的宗亲好榜样,永远支持您!!!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6-11-25 23:31
姚先达 发表于 2016-11-25 21:46
( D# P# i; m, l0 G二哥晚上好!!!我们兄弟倆不用客气,您是我们网站的宗亲好榜样,永远支持您!!!
% C; r5 _: z( h& G1 S6 b
紫气东来好运常来!
+ y1 e! r* @8 k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26 07:18
姚先登 发表于 2016-11-25 17:29: F+ s, e; I7 _
谢谢公瑞老的鼓励和夸赞!可是您老只是夸奖,最好也给先登提提意见,批评指导一下……
: j& r1 n6 }5 R0 B7 P- N$ u  ^
由于本人学术和水平极为有限,不敢信口开河。但一般好坏是清楚的,所以只能夸奖和否定了。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6-11-26 12:10
都是好宗亲,值得我学习!!!
作者: 姚慕武    时间: 2016-11-26 18:25
很多人都知道紫气东来是预示着吉祥好运来到的意思,但是具体的典故怎么讲,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9 U5 }9 H" ^6 E3 [2 a; y/ g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27 07:13
先登宗宗书法功底惊人,书法语意感染让人心醉!. a/ Y6 z2 o( a

作者: 姚桥箭    时间: 2016-11-28 19:49
先登宗亲,功底深厚。点赞。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29 22:02
姚桥箭 发表于 2016-11-28 19:49
3 t* O6 Z5 r$ l% c" }' t0 [; e* R先登宗亲,功底深厚。点赞。

% I1 ~3 j$ v7 P. q' t% L2 E- L凡是正能量,我们就点赞!' j8 D. f) o5 P( {$ u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8-10-28 02:22
姚湾公瑞 发表于 2016-11-29 22:02  O, T, s: B5 J/ h& o: f. w
凡是正能量,我们就点赞!

3 x4 i8 U0 A& g, l3 b/ v7 }重温经典,温故而知新。5 S8 a, M& H' V0 L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8-10-28 10:21
    学习了,受教了!!!
作者: 宝贝姚卿    时间: 2020-3-2 17:58
    中国人物画中的“老子出关”题材,经常是用来寓意“紫气东来”。在中国民间,当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和“紫气东来”有关的书画物品张贴或摆放家中,祈盼祥瑞降临。* e4 S3 Q$ E  Q/ e9 s4 {; I# O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