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转发】(广西桂平)高冲山清江公之墓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2-17 08:01
标题: 【转发】(广西桂平)高冲山清江公之墓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12-18 09:51 编辑 - S8 @, ?1 n$ J$ m
5 P2 L, a7 T8 O, E高冲山简介
, [/ e4 V5 t! M r 高冲山是广西桂平市罗秀镇新垌村马平屯姚氏始祖清江公之墓,位于罗秀镇新伟村高冲屯(桂东南大容山支脉大泽山西面),坐寅向申。此墓由清朝京都地仙江玑湖所点宝穴,名师命名为“武星壁上挂灯高”,每年农历二月廿二日为纪念始祖诞辰拜祭高冲山吉日。
# z) |" F6 u& a% X清江公支派属吴兴姚,源远堂。清江公号源远,历两朝七王(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及清顺治) 由广东广州府新会县迁至广西浔城屡迁至桂平县内罗秀马平。清江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庚戌岁,终于清朝顺治三年丙戌岁享寿九十七岁,康熙十年辛亥葬于高冲山,乾隆七年壬戌,五世祖世豪公葬家定公及光祖公于清江公之墓前至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三月二十日,復德与復元二公(六世)筑灰竖碑,嘉庆十三年戊辰五月十九日寅时著公重修阶池,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五月十五辛亥日健生公(十二世孙)又生修阶池,民国十一年壬戌十一月十五甲戌日甲子时健生公砌砖改回原向并加大碑茔,六十年代部份损坏,至一九九零年庚午九月十五日补修。% M* `0 i# J5 c0 B
马平姚世系辈字: 一世: 清江……八世为尔字辈,九世为胜字辈,从十世起使用《大学之道》节选为字辈: 大(10世)-学 -之- 道-在-明- 德- 新-民- 于 -善 -有-定-能-静- 安-物- 本-事-始-先- 欲- 治-国-修- 身- 正- 心- 诚- 意- 格- 平- 自- 天-皆- 厚。至2016年已繁衍20世,人口约2万人。5 }& j" Z0 G8 a: z8 c, w
资料整理:马平姚理事会
2 N% i* o0 x l8 s- F2 T, g$ `5 ] 2016年12月16; h4 a' r( ^ L% ]; J) @# I. ]
7 [1 N, d z7 g( N/ L& n% p% @% d. Z7 b n1 \8 P
. w' }; [8 [7 h, }$ v6 Y3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2-17 10:53
姚德泉是马平姚十六世德字辈。
& C! L& D& ? |% }+ S& D F7 h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2-17 11:5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12-18 14:27 编辑 5 q1 X! d- U7 f' j+ y0 \
* |9 j k# q$ r$ @3 e2 j' V# ~% d1 g% a
自第十世(代)始,以《大学》名著的精炼字句排序安名、起号:# K6 c# G' t( M X6 y
“大学之道在明德新民于善有定能静安物本事始先欲治国修身正心诚意格平自天皆厚。”
+ G1 N. @, [8 N6 i+ O& n0 \ 大(10世)-学 -之- 道-在-明- 德- 新-民- 于 -善 -有-定-能-静- 安-物- 本-事-始-先- 欲- 治-国-修- 身- 正- 心- 诚- 意- 格- 平- 自- 天-皆- 厚。
7 q: q, h9 A- H1 p" l2 `0 ~0 J/ Z" H9 C& O& ?; @1 s: @) f! [. A& q
——怎样断句?“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新)民于善。有定能静安物,本事始先。欲治国修身,正心诚意格平,自天皆厚”?
- ?$ v! O# i0 u" z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2-17 12:02
马平姚,自第十世(代)开始,以《大学》名著的精炼字句排序安名、起号:“大学之道在明德新(亲)民,于善有定,能静安物,本事始先欲治国,修身正心,诚意格平,自天皆厚。”$ ~; z/ {! [; r5 F$ g# g3 ]2 |
% i/ l. y* I. }: @% S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 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9 m8 _7 A- ~% ?1 i8 F% _8 L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 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 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 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v7 t; p- e4 y2 @3 c+ [+ B
o* J: c' C& X+ m
+ G1 A: y. H6 m, g3 S大学之道
) X; s& O0 W+ s# K" L* d4 h6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5 X8 {2 N& I- q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6-12-17 12:45
+ u, d2 l8 [( H! W$ H8 ]谢谢钟尧教授!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6-12-17 12:47
2 }+ r! P5 E1 |: {广西桂平马平姚氏 排辈字:( X: K+ e% r; _6 Y. V( \
八世多为用尔作辈九世为胜字辈,从十世开始使用《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之道》节选为字辈:4 S) H- w" {( |8 f) L/ q
大(10世 )学 (11世) 之(12世 ) 道(13世) 在(14世 ) 明(15世 ) 德(16世 ) 新(17世) 民(18世) 于 (19世) 善 (20世) 有(21世)定(22世) 能(23世) 静(24世 ) 安(25世) 物( 26世) 本(27世) 事(28世 ) 始(29世 ) 先(30世) 欲(31世) 治(32世) 国(33世) 修(34世) 身(35世) 正(36世 ) 心(37世) 诚(38世) 意(39世) 格( 40世) 平( 41世) 自(42世) 天(43世) 皆( 44世) 厚( 45世). S7 u) i: Z0 Y P
附:大学首篇
{' w, E) j6 K* D6 L0 C% U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未,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6-12-17 12:50
+ m4 z7 O% u/ {# W/ a7 Y
教授好!新还是亲?这个我也是听族中长辈传下来的,几十年了一直都是按新字的,或许是以前的长辈其它原因就不清楚了,抱谦!
% m/ u$ j$ ~1 e& O: q: K+ K; h) Q7 \8 M( m7 Z3 z5 b4 }$ B; h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6-12-17 12:53
* q, z- m+ f% A# p/ G; y《大學》心得
體篇
6 s" B" ~" m; S: j+ k
《大學》首篇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我個人以為此段文字的核心在一止字。止者至也。即做事應達到的標準。求學態度應達到什麼標準呢?
《詩經》里有一個很好的例子。《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
赫兮宣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就是說學習首先要向磨象牙、磨玉石的工匠一樣精心恒久,還要莊重光明,
否則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學習精神確立后,再研究學習的方法。就是要近道。即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再加一條,要做到知崇禮卑。崇是崇高的意思。禮者,履也。就是走路。卑者
再加一條,還要做到知崇禮卑。崇是崇高的意思。禮者,履也。就是走路。卑者, 卑下也。
意思是智慧要尋求高遠,著手要從腳下做起。
再進一步,什麼樣的智慧配得上高遠呢?要明明德。明德為何物呢?我認為即《易經》中所謂“與天地合其德
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非此無以當之。唯有胸懷包含天地者才可探討之。正如佛祖于
《楞嚴經》中云:“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浀體······”佛說我們眾生那個本體如大海一般,
不知比太平洋大多少.你的神身體在那不過就那么一點,我們反而把大的拋棄了.只守着那一點.這樣即是顛倒眾生.
即違背了明德.
在下一步呢?要做到止于至善.王陽明所謂“知行合一”,明明德是知的層面,知道了還要有行動,即止于至善。
否則項羽當罵錦衣夜行了。佛家有個修證三部曲與此相應,即見地,修證,行愿。明明德即是見地,止于至善则對應
着修證與行愿。
這還只是個方向,想朝著這方面走還需要有相對應的素質,即定與安。定即定力,定力的產生不僅在于
知止,還要知命,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何以知命呢,看一下孟子說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
則知天矣。存其心,盡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6-12-17 13:03
% j/ ^& w* k% P7 c" g! Y6 G+ Q4 s 大学篇确实是亲。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6-12-18 10:12
高冲山简介, ~5 C: T' @# W* }2 I- z; x% g% p
高冲山是广西桂平市罗秀镇新垌村马平屯姚氏始祖清江公之墓,位于罗秀镇新伟村高冲屯(桂东南大容山支脉大泽山西面),坐寅向申。此墓由清朝京都地仙江玑湖所点宝穴,名师命名为“武星壁上挂灯高”,每年农历二月廿二日为纪念始祖诞辰拜祭高冲山吉日。<br>清江公支派属吴兴姚,源远堂。清江公号源远,历两朝七王(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及清顺治),由广东广州府新会县迁至广西浔城屡迁至桂平县内罗秀马平。清江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庚戌岁,终于清朝顺治三年丙戌岁享寿九十七岁,康熙十年辛亥葬于高冲山,乾隆七年壬戌,五世祖世豪公葬家定公及光祖公于清江公之墓前至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三月二十日,復德与復元二公(六世)筑灰竖碑,嘉庆十三年戊辰五月十九日寅时著公重修阶池,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五月十五辛亥日健生公(十二世孙)又生修阶池,民国十一年壬戌十一月十五甲戌日甲子时健生公砌砖改回原向并加大碑茔,六十年代部份损坏,至一九九零年庚午九月十五日补修。3 N% M: g: N5 Z/ B* [# h ?5 ]
马平姚世系辈字,一世:清江……八世为尔字辈,九世为胜字辈,从十世起使用《大学之道》节选为字辈: 10世起:大学之道,在明德新民,于善有定,能静安物,本事始先,欲治国修身,正心诚意格平,自天皆厚。至2016年已繁衍20世,人口约2万人。& p) l" R& e' f" M& I$ v' T) n
资料整理:马平姚理事会
8 S' s1 G \! h; [2016年12月16: i3 [& T* d7 P8 F1 O& H% s- j$ E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2-18 18:23
4 X' B/ w+ E5 n/ _0 r应该这样读马平姚辈字: 0 d$ F3 E/ u5 [' ]$ e5 h2 }; X$ v
一世清(清江公),……,八世尔,九世胜;从十世起使用从《大学之道》节选的九言四句36字: * \: P$ a9 C% D" c q% }, v
大学之道在明德新(亲)民,# {1 b8 B1 {5 G* {6 x, e* _
于善有定能静安物本,( _( X; h' s4 d4 p, d
事始先欲治国修身正,4 k# ?" O+ b! f& a6 u
心诚意格平自天皆厚。
+ q4 X; v& o6 f% u1 b' V# K8 Q, i, i4 `: A, ~; f% N
作者: yaode22 时间: 2016-12-22 16:24
- z, v! `- Z @- Y! {1 L0 j) u" Y(马平姚)高冲山简介
高冲山是广西桂平市罗秀镇新垌村马平屯姚氏始祖清江公之墓,位于罗秀镇新伟村高冲屯(桂东南大容山支脉大泽山西面),坐寅向申。此墓由清朝京都地仙江玑湖所点宝穴,名师命名为“武星壁上挂灯高”。每年农历二月廿二日为纪念始祖诞辰拜祭高冲山吉日,是日在马平姚3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开展三天的拜祭活动。
清江公支派属吴兴姚,堂号:源远堂。清江公号源远,历两朝七王(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及清顺治) 由广东广州府新会县迁至广西浔城后屡迁至桂平县罗秀新垌马平屯。
清江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庚戌岁,终于清朝顺治三年丙戌岁享寿九十七岁,康熙十年辛亥葬于高冲屯,名高冲山。乾隆七年壬戌,世豪公(五世)葬:家定公(三世)及光祖公(四世)于清江公之墓前。乾隆三十五年復德与復元二公(六世)筑灰竖碑。
嘉庆十三年著公(七世)重修阶池。光绪三十二年健生公(十二世)又重修阶池。民国十一年健生公砌砖改回原向并加大碑茔。六十年代部份损坏,至一九九零年补修。
马平姚世系辈字: 一世: 清江……八世为尔字辈,九世为胜字辈,从十世起使用《大学》节选为字辈, 10世起:大学之道、在明德新民、于善有定、能静安物、本事始先、欲治国修身、正心诚意格平、自天皆厚。至2016年已繁衍20世,人口一万多人。
资料搜集:马平姚理事会
资料整理:十六世裔孙姚德泉
2016年12月22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2-22 21:12
姚氏先祖先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4 ?7 k9 _+ j2 n4 R) p, U) O4 Q U. w5 H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