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祖地濮阳风光之三---戚城文物保护区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兔子    时间: 2011-4-14 08:32
标题: 祖地濮阳风光之三---戚城文物保护区
本帖最后由 老兔子 于 2011-4-14 08:35 编辑
# C4 K1 j* z7 k3 T0 K) t; q
3 F& [) j/ T3 \9 |

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濮阳市内有一座饱经沧桑的古城――戚城遗址。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泽民总书记在此视察时,称这里是春秋时期的“联合国”戚城遗址是濮阳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戚城文物景区总占地面积760亩,自1991年3月起,历时5年建成,其中有纪念景点5处,文物及遗址展示3处。

) r" M/ x( I( \4 M: @. Z( }

戚城城门

6 ^9 |7 R4 A! c/ h$ o


- [8 F) U! R9 x! d$ G! d. v

1963年公布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老兔子    时间: 2011-4-14 08:41

/ R- b3 }! J  g# C  r: S
+ f& T$ D% t0 d: |5 s$ j% z
    戚城是黄帝之孙颛顼帝建都和进行宗教改革的圣地--玄官所在地, 戚城的入口就是颛顼帝塑像和他的玄官复原建筑。

7 |0 E' L) U9 e# `/ [' t


作者: 老兔子    时间: 2011-4-14 08:44
春秋时期是戚城的黄金时代,文献和考古资料都为我们描绘了这一时期戚城经济文化的辉煌。《春秋经传》中共四十次提到戚。而记载最多的是各国诸侯在戚频频会盟,使它成为会盟胜地。据《左传》记载,从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531年这九十五年间,各国诸侯在卫地会盟十五次,在戚会盟就有八次之多。戚城遗址东墙外80米处的高 4.6米、长20米、宽16米的夯土台(1958年此台尚有一亩多大),就是当年的会盟台基址。
( y1 D) ]7 x* O0 Y$ V$ p2 b
作者: 老兔子    时间: 2011-4-14 08:48

戚城,当地也称孔悝城,相传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采邑,戚城古城垣周长1520米,残高最高处8.3米,最厚处16.5米,城内面积14.4万米。现存东西北三面墙体。戚城是豫北地区保留的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它地下依次叠压着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汉等文化,该城始建于西周后期,以后历代多有增建。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自楚丘迁都帝丘后,该城因位于古黄河的东岸,东有齐、鲁,西有秦、晋,南有曹、 宋、郑、陈、吴、楚等,不仅是卫都帝丘北面的重要屏障,而且是诸争霸的战略要地。《荀子儒效》 记载:“武王之诛纣也……朝食于戚……”说明商末周初时,“戚”已闻名遐迩了。


作者: 老兔子    时间: 2011-4-14 08:53
戚城最初是卫国的第十代国君武公之孙孙耳的采邑,孙氏在此袭居六代,为卫世卿,他们世代掌握着卫王室的实权, 演出一幕幂活剧来,最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96年,太子蒯聩谋害灵公夫人南子未遂,逃到晋国避难,13年后潜入戚城,与其子辄(已立为卫出公)争国。蒯聩勾结其妹控制了执政的外甥孔悝,出公辄被迫出逃鲁国,蒯聩自立为庄公。 子路是孔悝的邑宰,为救孔悝而惨死在与蒯聩的甲士的厮杀中。今戚城东北里许有子路墓冢。戚城遗址、子路墓祠、蒯聩台遗址(在油田供应处院内)三处文物古迹,同是这一事件的产物,形成一个自然景区。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将孔悝遗址公布为河南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4-24 17:50
有机会的话,一定到实地去看看。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25 09:21
戚城又称"孔悝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是春秋时卫国的重要城邑。城东80米处有一夯土台是当时诸侯会盟的盟坛基址。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