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马平姚氏人物(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08-3-20 17:54
标题: 马平姚氏人物(一)
]姚胜时传略
# ~7 E# W& P4 w, @7 t* h  公讳胜时,号占春,乃清江公九世孙,副贡生,州司马修职郎。公英姿俊秀,天资聪颖,十二能诗文,以至成名贡生。胜时公之毕生,处世忠厚有道,积善好施,疏财仗义。2 @2 ]( q0 S8 E: D5 K" L7 l' j

/ C$ X; I$ M) U& M  距洞心二里许,有大水河一道,乃容浔必经之途,此河面横切通道十余丈,素无桥梁,每遇雨瀑河涨,行人受阻,月夜霜天,过客惊寒。姚胜时恻隐为怀,慈悲心切。于道光二十五(1845)年,聘北流县建桥工程师朱肇润同议建桥,需巨资,踌躇之间,朱师对胜时曰:何不发部募捐乎?公诺。于是进行募捐,但此桥工程是拱形结构,全桥分为三拱,桥长十五丈,高三丈,基层全用粗大松木打桩,深约丈余,全桥均用条形石砖砌构而成,工程艰巨。一次募捐,仅造一拱,又接一次募捐,也仅是以建第二拱,尚差第三拱,时募捐艰难,而桥未就。姚胜时为完成此举,则把自己田产卖去四百余石,全资投建于此桥,始峻。自此人来车往,均无受涉,众颂公之功德深厚,祈桥悠久永固,故取其义而美名曰《万年桥》也!越光绪年间,胜时公之后裔旭升公又增建桥之两翼,以固此桥。
; y) N, }+ p& ^" W2 G( x3 S9 V
  h/ T1 M+ g$ ~' m# y! R     万年桥
& s7 P. Y& d8 x* t! Y( ?& ], E- t" D7 P8 _/ ^
  位于罗秀镇新垌往麻垌镇路二里许,过去素无桥梁,河水瀑涨,阻隔行往。建于清道光二十五(1845)年。桥长十五丈,宽一丈四尺,高二丈七尺,河中有二个大墩,全桥结成三个大拱。每个墩阔六尺,墩前另用石砖砌成三角形以利切割河水,减少阻力使水流入拱内。三角形的石尖比桥低三尺。每个拱横跨河面二丈六尺,结构全部为花岗岩石,雕成长方体石砖,大小长短根据桥体而定。有的石砖长三尺九寸,宽一尺,高八寸许,结拱用的石砖平滑面要求严格,砖与砖间隙很小。普通每个石砖约重150斤以上。估计全桥用石砖4000多块。桥的中间拱前面正上方,正中凿有《万年桥》三个横书大字,桥名左边竖书《大清道光》四个小字,右边竖书《乙巳年》三个小字。左边拱前面上方,正中横书《风恰》二个大字,右边拱横书《河清》二个大字。: u0 q. Y% X, Z" k& R( i

& r. H" H. y% z! F) b3 F+ y" Y  石砖原料方面,少部份为附近河道雕凿而成,大部份是从容县运来。缝隙是用石灰与蔗糖,整个桥用料不少,花人工之巨,耗资难以估量。桥的两头,原竖有不少乐捐芳名和桥序,惜毁于文革时期。
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08-3-20 17:55
标题: 姚大英传略(抗法英雄武显将军)
大英,奇珍,乃清江公十世孙。其文韬武略,智勇过人。同始十年十月二十三日,接委管带广西巡抚部院亲兵左营,开赴越南谅山,与法军作战,后于冯子材将军门下,督师八营,激战于红河一带,屡战屡捷,继而直追北宁。姚大英率敢死队直闯法军阵地,法军尸横遍野,俘法军卒兵数百,终使法军惨败涂地,被驱出境。姚大英要中法战争中,为国为民,立下不朽功勋,官衔跃居副将。深得时人歌后人颂,是时公官司衔二品,荣戴花翎,贻封三代,例授《武显将军》之称,封妣二品夫人,赐宅为“将军第”。
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08-3-20 17:57
标题: 姚灵山传
姚氏灵山公,罗秀里邑庠生,道光三十庚戌,土寇四起,日渐猖獗。姚灵山洁家避中断,筑堡于石狗山,为守御计。稻田被匪霸据,乃种杂粮自给。命次子姚尚亲习拳棒以自卫,集练丁救邻急。咸丰丙辰间道赴省闱,谒劳抚院陈匪事,委归办团。灵山令长子姚步初襄理之,复令同族姚大变立桂安分局,以资犄角。丁已春匪首梁日寇入境,姚灵山与子尚亲率练丁竭力堵御击毙之,未几匪党复鸠合大股,而至势不能支,徒家迁避麻垌梁杨各村及古垌寨,所至皆集团护送,回甲喜保坚守。有北流山根罗村陈虞亭以急告,令子姚尚亲率练丁27人。逐匪千余,围解。同治壬戌浔城克复,姚尚亲辞团务应试,获进庠。时匪势渐衰,谋行贿伪降,而仇杀劫掠如故。灵山公献策歼匪,当道不纳,步初以招抚北流匪首蚊子牛滋谤。姚尚亲乃就甲子科赴省闱,上禀办白,羁留于省。乙丑步初被匪害。王达才自郁升浔,徐延旭自容调桂耳。尚亲名甫下车即为请雪,并委以办匪专权,尚亲鉴前车,辞不就。王徐皆加慰,藉誓同仇,乃慨然诺之。招练丁百余人,随除剿匪,一接仗即歼巨魁,并计擒其党,悉诛之。事平,以功保举训导。姚灵山以地方多匪,皆由赌起,命姚尚亲禁止,具仿王阳明堡甲法,编定乡约。捐资买产收租息,为永远计。光绪庚辰又命姚尚亲禀县丈田,以清民累。辛已春灵山殁,尚亲读礼家居,谢乡曲事。丁酉冬尚亲亦殁。
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08-3-20 17:58
标题: 姚大鸾传略
大鸾,亦侯。副贡生,乃清江公十世孙也。道光十二年壬辰31岁入县学第六名,四月十三日考正场复试大案十一名,三十六岁丁酉科中副榜第八名。公办团有功,同治元年,钦赐五品蓝翎顶戴,加捐内阁中书赐御,同治八年保举即用教谕署理修仁县正堂,光绪十八年又蒙得横州学政,惜公已辞世一年而不见矣!! C( G; u" k6 i# K# x

' Q- V) g! T+ ?% G/ i. O  公之为人而志洁,其行廉。清咸丰年间,匪资蠢起,民无安宁,公志在安民扶国,云集义士聚于门头之堡,爰起义旗,毅然与匪抗衡,匪困者十余年,屡次围攻,色坚守不馁,以寡敌众,把匪击溃,闾里艾安。救民于水火者皆公之力也,遂获时人歌,后人颂,而留名青天史矣!
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08-3-20 18:00
标题: 姚新昌传略
姚新昌,大愈,乃清江公十世孙。生于道光七年,牺牲于同治五年五月,享年三十九岁(1827-1866)。是桂平县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首领。' G5 e7 r1 y- E+ n

3 j7 Q. G: \4 [9 c) I* I' C  姚新昌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洞心(位于罗秀新垌村,马平旁)倡拜天地会,组织农民起义,后为大成国北路大元帅。其率领之农民起义军,最盛大时达一万多人,以洞心为中心,扩展到桂平、容县、北流、玉林四属交界,纵横百余里广大地区。自咸丰四年到同治五年达十二年之久。; H* E" }. ?* W& p0 R4 Y% o! s3 Q- _

, \% F& M) V- e1 {2 o% w$ Q  大成国农民起义军是十九世纪中期,中国革命高潮组成部份,姚新昌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是大成国起义军的一支。他们反抗清朝暴政,反对贪官污吏,赈济饥民,推行减租制,为当时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大农民做了大量好事。他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活动,在玉、北、容、桂几县人民革命斗争史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 \  l4 ]9 ?0 L* r+ }( r
0 X8 l5 N+ a; z! d  新昌公在十多年辗转斗争的岁月里,在指挥战斗中,沉着坚定,机智勇敢,对敌无所畏惧,对友军大力支持,他的英雄气概令后人所敬仰,其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