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中国姚氏祠堂》中收录的河南省4座姚氏祠堂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7-7-20 20:45
标题: 《中国姚氏祠堂》中收录的河南省4座姚氏祠堂
旅加摄影师姚廷明,用了四年(2013~2017)时间纵横国内八万里,走了21个省市自治区,拍摄了200多座姚氏祠堂,搜集了200多个祠堂简介,完成了大型民族画册《中国姚氏祠堂》的编创,并于2017年5月1日面向姚氏家族限量发行。
; ] ~: d. M0 ~ T e# ~
为了让全球宗亲更清晰、更直观了解我姚族精美绝伦的祠堂文化,特制定本专辑,请大家将心目中最美姚氏祠堂告诉我们(附每个祠堂的详细介绍),截止时间8月31。
0 W& l$ Z0 N n
1、河南省焦作市孟州西逯村姚氏家庙
# e+ }/ H* @" `# p9 K! |3 v3 h
西逯村姚氏家庙位于河南省孟州市 西禄村村南。
) ?; Y. m1 m) ]5 G5 h) u3 i" t
$ i( `. L; i- z# D5 H* x
西逯姚族系始祖姚景新于明永乐元 年(1403)由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河南孟 州西逯村定居,已 610 多年,传承 24 世。 村内现有本族 1400 多人,迁出族人有 1200 多口。
2 D1 h0 _ h3 b( \
/ e, T/ V+ w6 Y) t$ X8 D, ]8 t5 d# R7 B
西禄村姚族同巩义鲁庄姚族为同宗 共祖,尊陈征东将军姚宣业为一世祖、 大唐贤相姚崇为五世祖。14 世姚起铉 公徙居山西洪洞县柳沟村,22 世姚才 公又迁居洛阳三山村。才公五子:姚恭、 姚宽、姚信、姚敏、姚惠。姚景新公系 姚才公四子姚信公之子。字派为中州定 居,守待修凝,敦厚树基,慎履敬承。
% ], c) F1 a& ]
西逯村姚氏家庙始建于清朝早期, 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修扩建,乾隆 五十四年落成。现占面积 1268 平方米, 有房屋 22 间,由三间街房、三间卷棚、 三间过厅、四间厢房、三间上房和东挎院的街房和上房各三间(原是族人志发 公宅院,后捐给家庙办义学)所组成。 有古石碑 20 余块,柏树 22 棵。门前是 广场,南边有影壁,两边是柏树,大门 口有古狮一对,门外有大石狮子一对, 为族人郑州市厅局级干部姚待献捐赠。
8 Z u, i( f3 F8 U8 ]! h
. }- i1 u- Z+ Z7 o8 J
# g% X$ V, I. t$ T+ b! u
家庙位置原建村中。清朝道光年间, 黄水泛滥,村南千亩良田和数条街道被 河水吞没,危及家庙。时担任治黄官员 姚祖同睹此情景,说“我身为朝廷命官、 吴兴后人,如果连家庙都保不住,有何 颜面见列祖列宗”。遂下令在家庙前面 筑石坝一座。家庙才免遭水患!
8 X9 ~4 o* p3 z- q* }$ n7 @
3 q; ?2 |! b4 i9 m* w, }
1948 年至 1980 年家庙先后被孟县 农场、棉秆剥皮加工厂、民办中学、“531 工程”十三分部所占用,部分设施遭到 毁坏。
4 X% b# j# ]1 i' ]; o% b
: J+ p, b! F4 }" h8 t
上世纪 80 年代,族人对家庙进行 抢救式修复,家庙才旧貌换新颜。家庙 有两副木联:其一书“传帝法绍帝统世系千秋昭虞史,谥文贞旌文献家声万古 著唐朝”;另一书“为帝为王为卿相家 留吴兴,迁硖迁洛迁平阳派衍河朔”, 横批是“吴兴世家”,还有一块木制匾 额上书“沿河居访”,后失落。家庙内 存八扇屏风,古色古香,上画琴、棋、 书、画、渔、牧、樵、耕等内容,历经 战乱、土改、文革等浩劫,是老族长姚 胫州冒风险保存下来,后其女姚葡萄交 于祠堂。现增添二十四孝图等书画内容。
7 A9 d$ Y5 \: _
* Z6 U' ^+ {8 I5 s, o5 G. m6 ]8 l
祠堂内的报本堂是家族祭拜祖宗的 场所。每逢清明、十月初一和大年初一, 祠堂内张灯结彩、鼓乐齐奏、燃放鞭炮, 相约无论在家或外出的族人,都要汇集 到家庙里,上香祭拜,弘扬德孝,商议 族事。
, x( f0 s9 M" r3 N- m" D% p% j
/ m, R( z5 O# u( G3 Q' r
撰稿人:姚居千
( i! ?: ~' g. Q, @- \* c5 V9 R6 C/ l; N& z! b! r8 T) _
, h: F3 [6 [) i9 Z
; x1 T( F1 L7 h( Y7 h
9 ]7 X/ t: q0 d' u5 Q! V3 Z
2、河南省济源市北姚村《姚氏纪念堂》
8 y* J/ Z1 j- a7 c( n
L2 t: a% Z0 m7 Q4 ` U, [
" f) |% Q. T a: ~4 {$ W, Z9 H( f
2 q4 o0 F a$ s8 H1 r1 J' B; |( P; z- z
" [8 ` r/ K6 a7 t0 W: h7 |" l
' i$ G4 o' p3 D! }6 O, }+ f2 p
; u/ @2 a% d w+ q2 b( Q7 W% |! S* O8 R* T: h3 X* q# ]0 W2 @
& M( q7 \7 A; z4 X$ e) u) |9 c
姚村姚氏纪念堂,位于河南省济源 市思礼镇北姚村西部的东西大街之路北。 北姚村姚姓一世祖讳朋贵,自明朝洪武初,由山西平阳府太平县官村迁此, 已繁衍 20 余世。北姚村 1150 余人姚 姓占 450 余人。
, N) A, p7 k$ X* N5 `8 c& o
' J3 h( Z$ f# b7 _; j
1 [) B. M2 X( D2 q+ O
其字派为“义子志得进,承克隆光 廷;顺时希天景,永绍继宗兴;太平传 祖法,振起万家中;学济君王殿,居存 庆允登;开来长聚锡,体善福全祯;治 国崇元仕,安怀守梦清。”
& b4 V' J1 ^# J& x5 O9 H
/ \3 U$ ]) K+ `7 G- B
北姚姚氏祠堂,民国时期就有,始 建年代,现无法考证。原占地面积为东 西、南北各 20 米,总计 400 平方米, 祠堂有走廊、立柱、镂雕窗阁,八方护 檐,全立架结构。内有阁楼,设家堂轴 画,上有历代祖宗之灵位,供节日祭祀 之用。解放后,祠堂先后被学校、大队 部、卫生所、仓库等占用,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 o0 N$ S- }# E, D0 A4 F9 Z% i; v3 [ z: q
5 n+ \' q) F. L# J
2 Y. K/ g6 x* E3 W, z3 f0 l$ k% y5 K; @% C, ]7 b$ i7 d
4 ]# d @* q' ~' R
; l2 P7 D9 o( M! b1 b+ i% A
% X `3 P7 f/ c$ l' X/ J
2 H1 g- n7 A! y& {, Y北姚籍原济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姚 天征退休后,力倡重建宗祠,本村同族及他村分支,欣然赞助,总筹资 3.5 万元。
$ A+ }# p- g# m# `
现祠堂内悬挂有长 4 米、高 1.8 米 的族谱图,两边分别悬挂着当地书画家 的“狼牙山五壮士”水墨画和书法作品, 还有以老红军姚天统夫妇和 12 位姚姓 烈士及孝道文化名人为内容的 12 块版 面及文物,树有二世祖、奉议大夫云南 等处提刑按察使佥事姚悦墓志和老红军 姚天统和部分姚氏烈士事迹等的 7 块碑志。
1 o: a% T+ V' i5 X$ Y5 i' B j
4 R$ B. h# C! B: n* E1 J g1 F5 c# ?0 i# m5 _+ h
7 d! \8 y% e) n" K, H
( }" D' {# A0 X0 T# A5 k7 n, K
( z+ [* J8 L) T. U) \- T% K/ L
7 d3 O- b6 V: g2 y# b+ k# e9 {" N8 Y/ Q2 _
+ T# Y& i- n# u
由于祠堂起着祭祀祖先和教育村民之双重作用,故命名为“姚氏纪念堂”,已被济源市政府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h1 Z6 c3 j3 ?; f3 G& t/ C
撰稿人:姚天杰
$ \( J w8 Y; t+ ~
3、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姚公祠
) m+ V ], O5 n7 B' E4 a
' |/ p! q; a/ H/ Z( x8 w3 ]% P4 R' @% p) K) o5 R
2 w: P: U! j4 I6 n: |7 ^/ P
Z& `5 g% R% S8 U, a+ `* e
伊川县姚公祠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彭 婆乡许营村北大唐贤相姚崇墓园内。
. Q3 V% X' ] q2 x( U0 y
- Y- u6 Q6 w( l
姚崇(651 - 721)字元之,唐陕 州硖石(今三门峡市陕州区东)人。少 习武功,长乃好学,以孝敬挽郎入仕, 中下笔成章制举为官,仕唐高宗、武则 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武 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为相。公为 政以公,廉勤辅国,为推动社会发展作 出杰出贡献,尤以“十事要说”为政纲 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而载誉史册。 宋大史学家司马光赞誉他为唐朝四大贤 相之一。伟人毛泽东则评价他为“大政 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原籍陕州硖石, 出仕后全家迁洛阳居慈惠坊。唐开元九 年九月三日姚崇逝世,葬于万安山墓地。
* L' K; n# V @4 i3 a& j
' L$ i, G/ k5 V6 k. K
' c4 s* Q! J. E; D p" ]
姚崇墓地规制宏大,占地面积 150 多亩,其后裔去世俱埋葬于此,至少经 营 150 多年。原姚崇陵墓高大,由唐朝 文学家、大手笔张说奉敕为他撰写神道碑,流传千古。后经战乱灾荒,墓地被 毁,碑石不存。后裔祭拜,痛心疾首!
7 ^: m8 h; w9 Z+ L7 E3 N
9 Z! R5 Q( ?5 y: Y( S4 m) J6 V, D
公元 2005 年 3 月,河南洛阳、渑池、 伊川等地族人祭拜墓下,发出修葺墓地 的倡议。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姚如学闻 知鼎力相助,得到河南省发改委和旅游 局先后拨款 90 万、伊川县政府资助 20 余万,族人集资 20 余万。2007 年重修 墓园,占地 3000 多平方米,姚崇墓冢 高 6 米,周长 60 余米,碑高 4.18 米, 宽 1.4 米,龟座 80 厘米,碑阳“唐中 书令梁国公姚崇墓”为中共伊川县委书 记娄会峰所题;碑阴为裔孙姚学谋、姚 六喜等撰文。墓园内广植松柏花木,四 季苍翠繁茂。
& S5 U) ~; i0 O; O) V1 j- ?5 e& ?$ ~, g4 y0 n. |$ Q
8 Z7 X2 `( `8 ]. m b1 j# _
, K9 {3 A8 T' v$ `% T0 y( Q# L
& | ~/ O7 u1 Q* ~; g G9 F
7 g4 d7 ~* \! ~
( d$ J7 r0 x. V0 s
. u' R3 q! s: i! L0 F
% Y0 P* q- P, Q0 }. V( s7 [4 G; W* h& J6 N- o; ?
姚公祠大殿始建于 2009 年秋,2010 年 9 月建成,为唐代风格建筑, 重檐悬山式屋顶,进深10米,长16米, 高 7 米。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姚如学题 写“姚公祠”匾额;柱联“一身正气三朝辅相铸盛世,十卷文章千年遗教泽国 人”为渑池裔孙姚学谋撰写、伊川县书 法家王清献书丹。祠堂内安放姚崇公石 雕像一尊,有伊川县书画家张森创作 的、描写姚崇生平 10 个故事为主的大型 壁画。
( L: O8 b/ v9 v7 }
( Y \3 \. j8 A
姚崇墓园 2008 年被河南省人民政 府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 x9 ^/ M' T9 a, [$ x. j' V0 `
" o( Q) |, c4 k1 V0 b! `3 i
$ j" _ z% h4 K; V) ]
姚崇墓园和姚公祠系洛阳姚崇公后 裔促进建成。姚崇公后裔系姚崇长子姚 彝之后,现分布于河南洛阳、伊川、渑 池、陕县、孟津、孟州、巩义、郏县、 桐柏等 20 余县(市)约 6 万余人。每 年阴历二月初十,各地崇公后裔数百人 聚集姚公祠前,上香祭拜,宣读祭文, 扫墓联谊,商议族事。
. ?6 V0 y3 X3 q0 a- k- W9 E
- G- ]2 R6 k* y; c: G9 c
" t# c; Y" V7 |8 p
1 \$ K% W! N/ f" B" i& }0 h9 N5 g: P- Q" z- V
! ?! {; U) |7 \
" k( F* P5 M4 A4 G8 _6 v0 r$ u1 Q5 R4 H3 C l; V' J0 e
' @8 Q) B& O/ ~: l% @1 Q' L2 ]4 Q; f) m
4 ~7 `+ v0 }7 p3 A U V
/ m3 k; Y3 h2 Y6 G) s/ L! q' g, U. N( c8 L3 u$ F, C
1 a/ b" k) ~0 M6 |8 e
, u; m, W/ ?; w( f/ x c4 z* ?$ M
+ I$ J% k. Z- R7 A* v0 _" }
) B9 b7 W- ]; }8 w( n1 O& G( M5 O撰稿人:姚学谋
$ l; D0 j9 m. W: S3 V; V% |0 d. X! r- Y- b
; C) ^7 W+ A* [5 k4 ~7 f
6 i# y1 `: d/ O$ @$ h2 t+ Y+ A$ T/ u; Z3 h0 S
4、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鲁庄姚氏家庙
, ?# {2 A5 @, E0 q. S* ]( [, w4 g6 K/ Z+ u- k" c7 P( Q# M
6 l% }5 H2 }0 R' d8 b3 x) A: x$ ]9 J7 R0 O+ ^( _: I
: n9 U) w- E8 U# R8 ^
鲁庄姚氏家庙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 鲁庄村东头。
8 F7 q9 f. ^& e9 G
6 z( P6 x c1 X5 ]1 r& h
据《姚氏家谱》载,鲁庄姚姓望出 吴兴,尊南北朝陈国征东将军姚宣业为 一世祖,隋青汾二州刺史姚安仁为二世 祖,隋怀州长史、函谷关都尉姚祥为三 世祖,唐朝峡州刺史、嶲州都督文献公 姚懿为四世祖,大唐贤相文贞公姚崇为 五世祖,后十四世祖姚起铉流寓山西平 阳府洪洞县柳沟村,至明初二十二代祖 姚才定居洛阳三山村。其四子姚敏与其 叔姚钦于明朝建国之初又迁居于今巩县 (今巩义市)鲁庄村。
% e8 s- s2 M: c2 S+ s5 g
- ?) P5 `3 L1 Z2 v5 h5 R
/ F+ ~/ v# J8 u& v6 v; ?
经 600 多年之变迁,现今鲁庄仍为 姚姓集居之地,全村 1400 余户,6000 余人,其中姚姓占总人口 70% 以上, 大约 4000 多人。加上由此迁往他乡的 姚姓,总人口有 10000 多人。
: D3 w+ j5 [/ u" H9 R, i3 U
" x. T8 e; E8 |4 N4 `) f. M
鲁庄姚氏家庙始建于明末,重修于 清乾隆元年,后历代均有修葺。家庙东 西长约 54 米,宽约 16 米,占地面积864 平方米。由戏楼、拜台、卷棚、大 殿四部分组成。今为巩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o9 @& X" d, P0 x5 y
& @ n$ R& t, I" h# E6 ]
! Z. c" Q7 ? {& y
家庙大门对面原有一照壁,高一丈 余,宽一丈左右。中间图案为寿星老人 和旭日图,两侧为八仙图,均为浮雕。 大门口有一对清咸丰年间雕刻的石狮。 大门上方嵌“姚氏家庙”砖刻,外悬“忠 烈世家”木制匾额。1946 年,族人姚 蕴亭出任巩县县长时,曾悬竖匾“陈征 东姚大将军家祠”。悬挂过两对大红灯 笼,直径约 1 米。其中一对灯笼上书“姚 氏家庙,文贞世家”,另一对灯笼上书“国 民革命军六十四师师长姚北辰敬献”。
, d. c: B. c2 d+ F; D
3 O5 w) Y) G/ x6 y. T: b7 V8 C. y- ?! A
9 k- q! j# F- F
家庙临街房坐东向西,是走马门楼, 外观是一座二层楼房。二层有棱子门 十二扇,每年祭祖时唱戏,将棱子门按 到内边木框内,则为一座舞台。舞台对 联是:“忠孝节义万古纲常昭人耳目, 礿祀蒸尝四时典礼矢我精诚”。横匾是 “昭明雍睦”,蓝底金字。过来临街, 进 17 米是拜台,紧挨拜台是卷棚五间, 屋檐下悬有一匾,上书“敦伦堂”,卷 棚内向东又有一匾,上书“式礼莫歉”。 大殿五间三门,十二扇棱子门,正中悬 “远宗虞舜”匾额。大门前檐有石柱四 根,上刻对联,中间刻“理学光史册经 明行修千秋重,忠烈耀邑乘仁成义取万 古尊”。两侧对联书“系出虞后封于陈 昌于齐流长源远,代当明叔之功侄之德 业创垂统”。大殿中间放龙牌,龙牌两 侧分别书写东门、西门始祖及列祖列宗 神位,蓝底金字。大殿中间有石供桌, 以供祭祀之用。
# S; U; d! N- S K. G
. y; k( r H- Q/ X- g4 G世代传统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族 人在祠堂内举行祭祖典礼。原来此项活动由族人 60 余家组成的祠堂社主办, 轮流做社。届时远近本支姚族皆派代表参加,流传至今。
' e5 h' |6 [8 e7 T) }1 O+ s
! t: O7 E$ L- U5 d& l/ l姚学谋根据姚青璞提供资料整理
- s% R+ L# P. E; N I
* ?8 }) s) q& g5 B* K* q
作者: 河南姚林德 时间: 2017-7-21 07:51
都不错!很好!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