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4-2-17 15:4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2-17 15:55 编辑
摘录2011年6月20日报道:
万年城关(青云镇)姚氏宗祠,门框上坐着三位当地的村民,看他们背后的家伙才知道他们是来这里修缮宗祠的。
面对宗祠的正厅,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厢房,门的两边左右也各有一个小房间。它们都是砖木结构的瓦房。房屋干净、简洁,没有任何的装饰、铺呈,与普通的民房别无二致。正厅高大讲究,得有两层楼那么高。地面是清一水的青石铺就。房屋的装饰以木雕为主,房屋的梁柱粗壮、大气。
正厅正墙赫然悬一巨匾“舜帝之居”。
一块石碑记此宗祠建于大清乾隆八年春天(公历1743年)。距今已有近260年了。在万年县境内,据我的“孤陋寡闻”,这间宗祠当为“老祖宗”了。
有一块镶嵌在宗祠偏房(烧火间)即做饭做菜用的小房子里的石刻,可以证明我“所言不虚”。这块石碑上的内容是关于姚氏宗祠如何管理的公约。此碑由于镶嵌墙壁之中所以保存完好、字迹清晰。
下面将此碑内容摘要如下:
“今将祠内办理事宜开后”凡6条(略)其次后勤保障,即对祠堂的“公积金”的产生、使用做了详细的安排。以上一切为姚氏七房公立。三为赋诗两首。“诗曰:劝民捐积皇恩溥,百姓不足有依补。吾门共祝庆盈宁,祠贮社榖(谷)垂千古。”另有一首是眉山苏浩的诗歌较长,我就不录了。
有“显公尊容”的纸质像(有点脱贴)
(3-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