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查找清江公历史倡仪书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14 11:03
标题: 查找清江公历史倡仪书
本帖最后由 姚德泉广西 于 2012-11-27 17:40 编辑
2 K) U. K2 q+ o$ w
) r& B! u. f3 ~; _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而与我们的生命、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家谱。因为它是我们“根”,记录着生命的传承,也标识了社会的变迁。
1 i/ ^  [- p9 i2 ^/ q7 I- m, J      家谱其实就是最平民化的史籍。家谱不仅记载着族人最基本的世系状况,而且还往往记载着族人的姓氏流源、族规家训、重大事件、风土人情及族人传记等内容。家谱的本质仍是生命之链的接续。只有家谱,能够让最平凡的生命得以在文献记载的历史中,留下曾经生存的印记。
% `- b( K; K4 C
+ ?: m7 I8 B, n  o6 Q5 O) |! }3 B      本人想成立一支:清江公姚氏志愿队,主要是搜集和求证清江公的由来及自舜帝到清江公的世系,请各位宗亲给一些建议,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15 11:44
本帖最后由 姚德泉广西 于 2012-1-15 11:46 编辑 - j) Z: a: n/ A0 ~+ U
" ?; b/ n; N# t) I4 L' n  `
清江公的后裔们看看吧?

22.jpg (75.68 KB, 下载次数: 225)

22.jpg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1-16 09:18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1-17 01:16
  庠生
% G+ e. T( Z( K( v8 z" G( c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1-17 01:19
粤北地区包括清远市、韶关市;
; h  ?: ~- k/ H( N$ `6 s( X粤东地区包括梅州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
( a! z  Q5 {$ ~, [5 z4 ^2 V7 O% g: v粤西地区包括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云浮市、肇庆市;* m! \  K) c% b9 y( Z( _
粤中地区包括广州市、佛山市、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江门市、东莞市、中山市。& G; J/ e- C& @
8 w8 t4 s) [2 V; z
没有“粤南地区”的说法。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1-17 01:24
粤东广州府新会县迁至广西浔城屡迁至桂平县内罗秀一里马平而居焉???
; n$ H4 j! q6 e2 w! e  {& L( u
, B; `; C' _  H* F& ^% H
* y$ p/ J* k, p- m& e# _
所以新会不是粤东!老谱搞错了!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1-17 01:30
本帖最后由 姚广南 于 2012-1-17 01:45 编辑 # O1 U$ a7 h  ^/ F! G

7 Z2 r9 _; A2 j  {* [& b' L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
4 s! F2 E) e# @" H! f1 S. r. P( R$ J  W6 ?) A. ]" i
既然是秀才,就应该有记载!是新会的?还是桂平的?+ ~' p8 O4 h3 ^5 z, n1 A# O
, C6 y. t( W% p( H' s4 Y
) T. s% |# z1 Y, z# O3 w. d' g4 g( g

" [+ `4 T( T: `8 L* g; e“清江公号源远,明邑庠生”州县级秀才……老谱是否夸张了???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17 05:32
粤东广州府新会县:"粤中地区包括广州市、","粤东地区"请教这个词的区分是指那一年代??
作者: topled8    时间: 2012-4-5 11:18
历史传承:狭义粤东包括的五个地级市,除了汕尾市在中
% S( M. U& y$ D0 X( \' @/ o国古代史部分,受惠州府管辖外,其余四市都受潮州府节制(其中梅州北部五县在清代史部分,曾独立为嘉应直隶州;南澳岛云澳、青澳直到1915年才划入广东省管辖)。 广义粤东包括的九市一特区,除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都在民国三年以后归属潮循道。此外,就历史概念而言,整个广东省都曾被称为粤东,与之对应的是广西省(今壮族自治区)曾被称为粤西,但这种解释目前已被弃用。 , p- a5 _6 S# Y) ~- s' @
! u& o* s( g# k0 |2 G) D
  狭义的粤东,是粤东的核心区域;核心区域以外的四市一特区,是粤东的外围。粤东地区包括梅州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
作者: topled8    时间: 2012-4-5 11:54
 相传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分布情况如下: 南海23姓38族。  陈氏:河清、九江、鹤园;黄氏:平地,夏氏:麦村、冲霞北乡海口;冼氏:大朗、罗格,大桐、简村;欧氏:金瓯松塘;钟氏:大沥龙腹;杜氏:西樵大果;麦氏:西隆堡大效乡;傅氏:西樵大桐堡;康氏:银塘;李氏:绿潭、石江;张氏:大涡;邵氏:邵边,孔氏:罗格;梁氏:澜石、海舟、石□【(石+肯)读geng,第三声
  P  f3 H3 D; j+ k& f' x. ?1 H  词典(第5版)上有但是打不出来】,姚氏:□【(虫+雷)拼音:léi 。 以上读音、释义:①见《汉语大字典》2896页;②见《中华字海》1214页。】冈;朱氏:九江;关氏:九江;庞氏:弼塘;简氏:盐步、湖涌、黎涌、云路、白沙、横江;陆氏:上淇、恒顺;黎氏:黎边;程氏:大同。番禺9姓15族(略)新会20姓32族 李氏:河塘、七堡、务前、泷水、连塘、竹坑、冲澄、鹿洞;区氏:瑶溪;陈氏:凌村、石头、恩州;冯氏:大口;容氏:河塘;谭氏:天河;朱氏:水尾;陆氏:冈州、中乐;简氏:鸾台;麦氏:新会;吕氏:丹灶、江门范罗冈;黎氏:城南新魁滘;马氏:河塘张士园;宋氏:苹冈;容氏:潮居里容村;唐氏:白石;梁氏:小冈;还有吴氏、刘氏、周氏、叶氏。中山36姓,54族(略)东莞23姓,26族(略)高要28姓63族(略)台山10姓,11族(略)开平16姓,20族(略)其他姓族(略)以上各族谱牒都称其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叙述有简有繁,时间有先有后,早的在北宋开宝,而多在北宋末和南宋末。从北宋的熙宁、崇宁、靖康到南宋的建炎,绍兴、淳熙、开禧、绍定、端平、嘉熙、咸淳、祥兴等各年代,直至元初都有人从珠玑巷南迁。珠玑古巷,历尽沧桑--
% o; [/ a3 l/ `$ b+ R; _! L4 A, X; C  珠玑古巷地属岭南。在秦以前,岭南属南蛮之地,被古王朝列为疆域之外。那时的岭南,车马不通,人烟稀少,珠玑巷一带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公元前323年,曾一度称霸中原的古越国逐渐衰弱了,继而为楚国所灭。越国人不耻于当亡国奴,为逃避楚王的统治而更名改姓,“散居江南海上”。公元前223年,秦国又灭了楚国,越人因避秦又一批一批地向南迁徙。这时,大庾岭上出现了一群南迁的越人。他们北望战乱不堪的中原故国,不胜嗟叹,无限悲伤,而对眼前的岭南风光却十分赞美。于是,众人决计在大庾岭南麓,即今之梅岭--珠玑巷走廊一带安居下来。他们发扬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精神,披荆斩棘,艰苦创业,这一带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接着,因战乱和自然灾害,中原汉族又几次向岭南大迁徙。珠玑巷成了南迁人民的一个落脚点,一批一批人北来,一批一批人南去,中原文化逐渐在珠玑巷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 近年来,珠玑巷后裔回珠玑巷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文人学士研讨珠玑巷历史以及后裔对开发岭南,弘扬中华文化之贡献的作品、专著和文章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在海内外影响较大的有李大傻创作的小说《珠玑巷传奇》;陈中秋、潘邦榛创作的粤剧《魂牵珠玑巷》等。

姚-.png (274.14 KB, 下载次数: 241)

姚-.png

作者: topled8    时间: 2012-4-5 12:02
矶巷,原叫敬宗巷,唐敬宗时,此处有一张姓人家,七世同居,家庭和睦。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朝廷闻其孝义,奖赐珠玑宝贝,又因避唐敬宗和号谥,遂改名珠玑巷。它位于南雄市县城北9公里处,巷长261米,宽3-4米,用鹅卵石砌成路面的古驿道由北向南,穿巷而过。南宋时北方大批官员南移,多在此小住后,移居珠江三角洲。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也是海外千百万华侨的祖居。巷内有北门、中段、南门,各以红石为墙基筑成城门式的小石楼(中段为珠玑楼),均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1982年至1985年重修。珠玑巷内的北门、中街和南门,各刻“珠玑楼”,南门楼刻“珠玑古巷”,旁嵌小石碑,上书“祖宗故居”。南门旁有元代宝心石塔,造型奇特,塔下有基座,刻有“至正庚寅孟冬”年号(1350年底),是广东现存元代石塔中唯一有确凿年代可考的石塔,也是珠玑巷保存年代较久的文物,现已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重修。( x7 x# C3 P- W

$ }7 Q+ @5 Y  _* X# \6 i/ \* s6 }9 n从广州沿京珠高速到达韶关之后,乘坐前往南雄市的汽车,然后再转坐公共汽车至珠玑巷。总共大约需要4、5小时7 S' P* N% R4 \1 z1 s( X7 F
珠玑巷每年都会有超过10万之众的海内外华人前来寻根问祖。 有很多姓氏的祠堂,有机会可以到南雄参观一下; V! \5 c2 Q% d" T
里面有族谱可以查阅到姓氏的来龙去脉* k1 ]. V# r! [/ }# g

作者: topled8    时间: 2012-4-5 12:25
姚氏家谱
) N. m' ?7 [' z) a' Q9 q1 a# C2 G  Q
一、姓氏源流
, W! D9 L1 W  |) S姚氏的来源有三:/ C4 l& v% g# J7 U

) k5 [/ E- u9 m1、出自妫姓。相传五帝之一的舜有生于若水,居于地丘的后代,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又相传舜在当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尧推荐过陶唐氏,舜继承王位后曾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武王灭商后,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他的大女儿嫁给妫满,并且封他于陈。传至年仲敬氏时因避王莽乱居于吴郡,改姓为妫。传五世后,复改为姚姓。7 w, T% {% e& \( n' C
   2、出自子姓。据路史记载,春秋时有姚国,为商族的后代,他的子孙便以国为氏,称位姚氏。) z" v! H6 s% ^$ z
   3、他族改为姚姓。据有关史料所载,西晋时有羌族首领姚戈重,本是汉时西羌烧当氏的后人,他们自称是帝舜的后代,故而改姓姚。
% h4 V( X# _; R& p9 D5 U
% n9 q2 ]8 ^& L二、 迁徙分布
) z/ ^  g# ]: k" ^9 b( I+ a1 g  l9 N, T$ ]5 C3 Z1 j: h
姚氏的发源地大致有两处,即江苏苏州和今甘肃陇西一带。早期由于家族势力不足。所以发展繁衍的较为缓慢,从晋代开始,姚氏因有来自甘肃陇西一带的羌族首领姚戈仲后裔及所带来的部众作为姚氏的加入而壮大起来。也就是说,今天姚氏的中国人,大多数是来自这两支。这两支姚氏后来不断繁衍播迁,唐代以前就已经成为今浙江吴兴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后来吴兴吴康有一支姚氏分迁于陕郡,至隋时发展成为当地一大望族。唐代以后姚氏的繁衍更加广泛,已遍及我国的大江南北。其中以浙江、江苏、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广东、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姚氏迁播最盛。四川、云南的姚姓大多时由甘肃或陕西河南境内迁播而去的。其中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最多,所以在唐武德四年因此而设姚州。姚氏入闽是从唐朝开始的。
6 b5 n$ y$ @2 v  ]4 C0 y9 }8 x0 L& w' |! {  g% @
据史书记载,陈元光入闽开漳州时,就有姚氏相佐。其后,又有姚氏从福建迁入广东等地
作者: topled8    时间: 2012-4-5 12:40
姚姓 姚氏杭州钱塘宿兴里始祖思道公位下族谱 4 j7 o& _' K6 f
姚氏续修家谱辈分表
杭州钱塘宿兴里始祖思道公位下吊图" [: r8 s/ |7 C0 `, ~
  
3 M/ n* j0 B7 K* D" b) @   思 一世 思道:貞公之子,吴兴(湖州)人,唐曾任江陰刺史,居杭州钱塘宿兴。* U5 x; X& q2 @! X: a  X
   道 里。和唐大文学家姚思廉是同族兄弟。
5 }1 o$ Y  @1 k0 }+ h   ┌┴──┐ 3 b1 a4 O( Y) M4 G9 h, ?
   日 日 二世 日谨:任唐太宗朝事见纲目。
  j+ G$ k3 x0 M9 w0 q0 \   谨 济 日济:任唐大常寺官员
$ y- h% i# Q: N8 K, I; U   ┌────┴┐ ( B. k8 y; Q' B2 e4 ?7 G
   甸 衞 三世 甸公:唐大学博士。5 a$ K3 E7 k# j
   公 公
( d) M8 ]# K3 N3 Y   ┌┴┐ ) R! L! V2 w( ~/ P
   烈 四世 烈政:唐宪宗乙未年(815年)进士、擢(zhuo提拔)兵科给事,
8 R0 n: |* j/ |   政 有功升太尉,从驾有功,食邑临川封安邦侯。
( I# \4 ^9 e$ u   ┌┴─────┐# ^* F- w/ a+ e% Y7 r. [0 y
   森 敷 五世 敷公: 袭父太尉职,居汴梁(今开封)。' U- N0 I' D  N5 C
   公 公 9 k3 }4 E0 R, v& q3 K
   ┌─────┴──────┐
4 q& V+ V5 E/ E$ i) r1 f$ ~, s6 O   鳯 鸿 六世 鳯公:唐时任临川刺史。" ]( v3 y/ G, j. K: k, P! Z/ G7 H- W' {
   公 公 鸿公:仍居钱塘宿兴里。( X" M2 s; n; U( \0 T& [
   ┌┴────────┐ ┌┴┐ 瓒公:唐镇南节度史(官衔高于刺史)。
6 z! w7 n1 C' ?1 j/ r3 C7 _   瓒 璁 实 七世 璁公:唐咸通五年(864年)迁福建建宁大寮村。
# X* V: Z7 U5 M   公 公 公 实公:唐曲江令(地方官),后唐号为飞熊将军 / b. N) W* m" f1 Y
   ┌┴┐ ┌┴┐ ┌┴┐ 日筠:后唐封路国公迁江西乐安沔州
1 j6 W; {" J# O  i! c8 }4 N   日 蕳 智 八世 蕳公:例授国子监。教育主管,统领地方官学。* m% d+ c# x! }0 b/ O' v& L9 d
   筠 公 公 智公:五代时西京作坊使,管理手工作坊。/ K+ x" @/ U6 N* R) ?) j
   ┌┴───────┐┌┴┐ ┌┴┐ 天经:宋建隆二年(961)任姚州东鲁县令管军两万屯,曾统兵定淮南。
7 a0 M5 g# g) s9 U0 N* D$ D   天 天 三 元 九世 天纬:荆南任节度史(管四川东及湘西北)。 1 m5 `1 K* j, e( P  [
   经 纬 官 庆 三官:福建归化(今泰宁)宰生(地方官名)。 + j5 L% \1 ?/ G6 t$ m" R
   ┌┴──┐ ┌─┴─┐│ ┌-┴─┐ 元庆:北宋为东头供奉使,赠左屯卫将军,三个儿子均举进士。另谱( E' S' I: Z) }5 u5 u1 [8 ]6 Y- T  j
   顺 世 百 辉 炳 耀│ 覃 贾 霖 十世 世昌:仕福建为节度使判官,另修谱; z9 F" U1 e' X  J$ K. e9 X+ S$ o. l
   昌 昌 昌 公 公 公│ 公 公 公 百昌:承务郎军门都纲,976年随龙渡江伐汉定江南,居建昌,另修谱。
3 B! L9 p5 |% i2 @% Q  T% k. m   ┌─────────┴─────┐ 顺昌:袭父封世居莱州东鲁县。后裔在山东不详。
/ A1 d+ B3 A: b( d* ~; V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辉公:宋初殿内侍御史,居撫州,另修谱
& T$ i3 g, j! r   郎 郎 郎 郎 郎 郎 郎 郎 郎 覃公:官松尉居宜黄;贾公官广东转运使居万载;霖公都官郎中迁南安。0 s0 T( d2 V$ i0 }, G2 |& L8 R) q. Z% t
   ┌┴┐ 八郎:宋初迁福建泰宁大田墟 # S) t& l: U' ?7 b) j; ~! k8 f
   员 十一世 员开:邑庠生(学者名),徒福建汀州(今长汀), K8 j) @/ ^! ~9 S, S8 o
   开 % Y# G: s) D; z9 B5 I2 t7 N
   ┌─────────────┴─┐
- |& @  H5 X& W- E%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二世 八郎:迁福建建宁西乡银坑堡
1 g+ K* X, D% C1 B: c3 `& k   郎 郎 郎 郎 郎 郎 郎 郎 郎 & l. t9 J- b( j, b
   ┌┴┐ 7 O  ^+ q9 M( F/ k* N8 A$ w
   隆 十三世 隆郎:居福建建宁西乡银坑堡1 q. M$ W7 L2 W, ?: a+ B2 F  i
   郎 2 Q3 h- c% {/ r
   ┌┴┐
/ A( L  ^/ l0 A7 H/ `/ D- y; S% F+ |   关 十四世 关郎:居福建建宁西乡银坑堡/ X' `0 q2 p, S
   郎
& m. H* d/ h$ I  X6 [' t3 ~5 e& U   ┌──-┴-┐
& L+ x1 |. F4 r' Y/ c, l* s   回 刘 十五世 回郎: 居福建建宁西乡银坑堡
% W8 q. U* O& s" I7 w. E   郎 郎 8 s+ I$ G: p: k  g9 A
   ┌─┴─┐┌─┴─┐4 ^3 V& j' H3 S9 q5 S7 a8 B
   天 天 天 天 十六世 天佐:居福建建宁西乡银坑堡
0 o) V. e. I+ M$ S9 Z: n. m   佐 佑 爵 禄' B+ K1 u2 J( w- R* f
   ┌-┴┐┌─┴──┐┌┴┐ 9 x0 l4 \1 [; i5 _- g
   子 丑 寅 卯 巳 辰 新 十七世 子公:居福建建宁西乡银坑堡
6 C4 p$ b& G0 U   公 公 公 公 公 公 公 # h. K; ^5 ~0 {5 G& A
   ┌─-─┴──┐) P4 n3 P7 b) J, S: U
   宣 宣 宣 宣 十八世 宣六:宋天圣庚午(1030)年生,后迁居江西南丰。& e, V  _" R& N& m5 K! Y8 S
   五 六 七 八 ! t* k% D5 i/ \$ t  P  a7 C
   ┌─┴─┐9 s- H+ o& r1 l% R3 b9 @% Z- U/ T
   福 福 十九世 福兴:宋至和元年(1054年)生,居江西南丰,宋绍
( P, m4 h5 s5 X6 k   让 兴 圣元年(1094)科举第二名进士,特授宁国府通判。$ b9 t$ |; e( v% i. f3 \0 O9 I/ T! y
   ┌┴┐ 福让:另谱。
; V+ ^7 {% e( g1 S" p: y   远 二十世 远郎:护国有功封义勇护国广威将军,殁葬江西南丰北门外。 / k5 |1 |* ?9 Q$ J: \  b
   郎 6 O" R3 e& B$ ?2 A7 ~% g
   ┌──┴──┐
  v# l5 ~9 ^# w) O& l   元 元 元 元 二十一世 元泰:迁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L5 @3 j  O5 q' `' I" J
   泰 昌 祯 祥 四兄弟后分别为江西永丰、宁都、石城、兴国;' }2 U+ H2 N& ]7 F/ m" d
   ┌┴┐ 福建建宁、宁化、汀州,广东梅州、平远姚姓之祖
( [7 m. b9 g7 _& ~4 r   美 二十二世
: @( j2 ^7 {5 s8 z- a; L   郎 美郎:宋淳熙十年(1183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 g/ R* u, ~& C( t6 k   ┌┴┐ 1 [+ J0 E9 I. i) q  x
   辛 二十三世1 Q" z' U# V4 q) \1 @( |5 z' W
   郎 辛郎:(景清)流源复起景清公为本支一世嫡祖也。8 K% M9 ?$ g9 B- q0 X( F$ j0 O
   6 l, m( ]( r$ t3 f9 z( d- c5 v
   念一公位下景清公房源流世传5 n9 }9 v" ?, B. Z$ W7 K, a9 h
  
& v0 {2 f$ e5 v! {   景 一世 景清:(辛郎)宋开禧元年(1205年)生,任广东梅州驿休官。
( ?1 Y! P9 _- L3 L) c   清 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 w0 [1 x% p1 Z4 J5 B7 P; M   ┌──┴──┐; t! O6 u0 C0 l
   德 隆 盛 章 二世 隆公:宋宝庆元年(1225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5 J' p9 t. d6 F% @
   公 公 公 公
, v( v0 k$ t$ E5 u$ w   ┌-┴─┐
0 K/ w7 T9 ]4 K( ]   文 三世 文馨:宋德佑元年(1275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1 U, I. ~  z# }& j3 q
   馨 3 T8 Y7 p2 s' [$ b* E- h4 x
   ┌-┴─┐ ' \1 S3 S7 g) @' s% ]
   志 四世 志昌:元大德八年(1304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7 |# j9 X6 \9 F1 @9 e% ?7 \8 g1 a3 I
   昌
% A+ E# a4 ^4 T8 W" M   ┌-┴─┐
* V5 d% p) S' ^. a   仲 五世 仲礼:元至顺二年(1331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 H$ j( Q2 d( [+ f1 s" a   礼 1 C9 ^! K! Z: A3 o3 X0 X1 _1 i
   ┌─┴─────────┐
2 _3 p( P3 d  p. a   仁 仁 仁 仁 仁 仁 仁 仁 六世 仁庸:明洪武三年(1370年)生,明永乐年诰封云谷将军。 * S; P& B7 ?# `4 T/ Z% j/ H7 R5 {
   庸 静 谦 譲 敬 宽 裕 完 仁完:生七子同迁台湾金门,后裔不详,另修谱。 ) f! J! e1 r5 I* l2 i* I5 W( P
   ┌-┴─────────┐ , t+ [# A+ J% O* q4 ?' F
   义 义 义 义 义 义 义 七世 义镇: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 ]  Q& V1 f2 _9 K   铭 镇 镒 锡 铙 磷 鉝
7 \- H# T! ?$ W4 e. S. j   ┌─┴───┐
, K3 P% j% ~3 ?   礼 礼 礼 礼 八世 礼琪:娶三妻生十一子,
* G4 p: z. U& T  f   瑛 璞 琪 瓒 礼瓒:生四子。长子智能居万安,次子智贵居抚洲,三子智发   Z$ ^: e' u: H7 i; [3 i$ n
   ┌───┴───────────────┐ 居宁都,四子智高迁台湾金门,后裔不详。7 Z% c* b7 K) W# ^1 h9 _. C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九世 智仕:明嘉靖四年(1525年)生,例授登仕郎候选巡政厅
3 O; b6 C7 I' S/ f   仁 信 傑 仕 俊 儒 傳 义 佳 作 什 + g( h- h2 @+ O, I, a0 f6 Y
   ┌┴┐1 l: J9 }# P/ }3 Z0 z9 k7 ^& J
   信 十世 信爵:明万历三年(1575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3 f' H; B$ W1 K. g& m1 V
   爵
7 v3 T! p) i3 U  w4 o   ┌──┴──┐! [/ f, p4 T9 Y" F1 K
   世 世 十一世 世全:由福建宁化先后迁广东平远,江西赣州、兴国衣锦乡,
* l3 d4 O! z7 ^) O5 x3 m+ W8 @- x   俊 全 后在永丰明德乡五十一都后村岭下定居。
$ e/ d/ j; A& l: J   ┌┴┐ ┌┴┐
' D0 o! d' g7 o8 i1 C4 X/ i   昌 昌 十二世 昌珍:居江西永丰明德乡五十一都后村。
7 v1 W5 Y9 _' y   浩 珍 昌浩:葬江西兴国。
4 t6 {( K! j+ _   ┌─┴──┐ ┌┴┐( G; R. U! Z& o2 |5 _5 T
   名 名 名 名 名 十三世 名福:清乾隆年间迁吉水折桂乡二十九都扬梅坑。后迁二十
1 O3 T4 C$ l! [. |( F   奏 贵 逹 财 福 七都柯树坑,始迁之祖。2 C6 v. c7 ?. |/ o  n+ b. S4 X
   ┌┴┐ ┌┴┐ 名奏:居江西永丰明德乡五十一都后村。
% P% F( g3 i' s- i4 \  k# ?" H# C   声 声 十四世 声文:居吉水折桂乡二十九都扬梅坑。6 ]- `; M5 u1 q: f9 Y  l
   文 和 声和:清雍正二年(1724)生,居吉水折桂乡二十七都柯树坑。
! f* k  r& ~3 m# _0 ^   ┌────────┴────────┐ 是柯树坑和锅坑姚氏之祖。( T8 `) `! S" i* s
   远 远 远 远 远 十五世 远楷:清乾隆年间迁吉水文昌乡三十七都锅坑。
8 {8 f/ @+ s9 y; R9 t: A( [   棋 楷 梅 棠 树 远树:钦赐登仕郎,仍居吉水折桂乡二十七都柯树坑。 5 [9 e4 g9 T, c, j; k6 ?  k" @
   ┌─┴────┐ ┌──┴───────────────────┐+ H: g" u/ R) i8 o6 I
   锅坑远楷(应选)公派位图 柯树坑远树(应通)公派位图 十六世新法:居锅坑。5 ?5 u+ l2 V7 M' F9 K5 e4 B
   新 新 新 新 新 新寿:居柯树坑
3 X) N1 F( @3 l# ^" L   法 泮 福 寿 禄
+ p- {8 A2 p+ z/ @4 L9 D- H   ┌─┴───┐ ┌┴┐ ┌┴─┐ ┌──────┴──────┐ ┌┴┐ 十七世顺景:居锅坑 ' V3 A" i2 B4 b* [, t
   顺 顺 顺 顺 顺 顺 顺 顺 顺 顺 顺晟:续谱总理 6 `! J$ y& @! g" S
   景 早 昻 旻 昊 昌 晟 旭 昆 星 居柯树坑- d' |: [! i) `
   ┌─┴──┐ ┌┴┐┌┴──┐┌┴┐┌┴┐┌┴──--┐ ┌─┴─-┐┌┴──┐┌┴──┐ 顺旭:续谱首事
9 Y& z! Q& ]7 ~9 [+ c, O3 s; \   官 官官官 官 官官官官 官官 官 官 官官官 官 官 官 官 官官官官 官官官官官 十八世官林:居锅坑 ! _2 X  G# q. E9 v2 e$ M4 N) g% c
   楜 松标林 桂 文光射斗 宿辰 忠 兰 鳯麒麟 人 文 蔚 起 万福来崇 兴洪宝彬照 官兰:居邱皮乡
( l+ |! s4 Q( c2 H9 a   ┌┴─┐┌┴┐┌┴-┐ ┌─────┴┐┌┴──┐ ┌┴─────────┐ 官文:居黄竹坑
6 h  }2 O$ l2 @   祖祖祖 祖 祖 祖祖祖 祖 祖 祖 祖 祖祖祖祖 祖 祖 祖 十九世祖达:居下舍坑
; _: E/ W' C+ p   接海茂 盛 达 莫先芳 后 裔 蕃 昌 百福骈奏 银 锭 钊 祖后:居邱皮乡$ `, E( @! m: V( B! w
   ┌┴┐ ┌┴┐ ┌─────────┴──────┐┌┴──-┐ 祖钊:居下舍坑
: ^( t/ m" _8 Q7 _   德 德 雪 德 德 德 德 德 德 淑 九 二十世德发:居院背
+ N+ i+ s$ M. ?! q1 b" T   发 昌 延 南 东 西 北 心 兴 兰 英  德昌:居邱皮乡8 Y8 m& o5 ]- T, k
   ┌─────┴------──-----┐┌┴┐ ┌┴┐┌┴┐┌┴┐┌┴┐┌┴┐┌┴┐ 德南:居大连
% E3 d; b' s. v+ E   冬九千 千 千 千 雪 四 千 晓天 千 威 玲 千 元 二十一世千学:居邱皮乡2 h( ?+ m5 W9 U
   莲英荣 华 富 贵 秀 秀 学 丹红 军 威 玲 斌 元 千荣:居院背 - U% h: e$ j7 }( i& W
   ┌┴┐┌┴┐┌┴┐┌┴┐┌──┴────┐┌┴┐ ┌┴┐ 千华:居九江
: p1 j% G9 X% f3 ?) _2 f6 E+ ^; b   祥娟 祥 祥 祥 祥 祥 长正六三 祥 千军:居大连
. ~6 ]- R1 a. x" M   招娟 财 进 宝 金 银 仔香香香 旻 二十二世祥招祥进祥宝居院背,祥财居九江, ' o/ l) N5 O- d- s% i( c4 X* s
   ┌┴┐┌┴┐ 祥金祥银居邱皮,祥翃旻居大连。
- Z* G8 I/ h# \7 x4 W4 r   永 永 二十三世永富居吉水邱皮下白果。7 R: g: ^6 D5 _5 ]6 |1 M3 e
   富
  n+ d) v3 e0 @9 s  
, w0 W& Q; o4 h# s3 D; |1 f7 O   备注:1、《吴兴姚氏重修房谱》修谱时间据老谱序考证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w$ x+ l/ P* u# t9 i# p
   2、《吉折柯树溪姚氏房谱》在《吴兴姚氏重修房谱》基础上续修,续修时间开始在1822年,结束于1900年前后,历时70多年。其中,由于多谱合修,史料不全,造成世系表个别年代不准。但总体上这本家谱年代跨越1500余年,辈分两个二十三世,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 Y3 i  @6 Q* B# x   3、本《江西吉水白水邱皮辽宁大连姚氏房谱》于2004年在老谱基础上续修。主修人:大连姚德南(江南)、姚德西(江西),白水姚千富(冬根)。  [8 U! G3 `/ D( n1 R/ i

作者: topled8    时间: 2012-4-5 12:47
姚氏家谱 姚 / S) b1 u2 ?- [8 u) I

3 L/ z# U6 Y& S' j, g2 o5750【河北青县】姚氏家谱二卷
* v, L0 C+ L0 n' l  钞本
6 G& V7 m! x& E9 N! r: I  河北青县王镇店小交河村 ( t( f4 X6 j; w& v5 T. h' Y

  5751【上海南汇】周浦姚氏家谱不分卷
! w. ^( o7 H6 K' A$ N- i  (民国)姚仁焯修 4 {! M: s( j( a4 L$ Q, l
  民国五年(1916)排印本 二册 7 n% m2 V! ]/ }  M
  上海图 杭州大学 4 u5 }2 Q% Q  y

  5752【上海南汇】周浦瀛绪堂姚氏家谱不分卷 % |1 ^: z! k% _" b" R! [$ D
  (民国)姚雨阶辑 ; y( T# v) ^" ]  ^4 [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二册
" v8 ^; ~" e/ C  S1 ?* X3 u/ s  上海文管 美国 % b" s  {6 @* l- f$ O* J: |. K

  5753【江苏镇江】姚氏重修族谱六卷
2 Z$ B0 ]5 Y3 v5 R: R6 q  (清)姚廷甫主修 0 @, ~4 d% l- }+ _4 e3 [5 K
  清道光九年(1829)世德堂活字本 六册 6 e+ ?) [' s0 @0 G. {' x
  历史所 ) F0 c( X' g; g, y
  注:清乾隆三十二年始修。
8 F3 d. h; l, a$ m; d" }7 \

  5754【江苏】毘陵姚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 v4 R( ]4 M1 Q( J  (清)姚师傅等重修 5 F' A2 Y$ ]1 u
  清同治十一年(1872)明恕堂活字本
3 p- Z# D% P8 ~2 h% r  北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3 l4 M8 l# ]* ^, ]1 n
  注:该族散居武进、江阴、宜兴等地。 ' F0 |  N: m) g

  5755【江苏镇江】润州姚氏宗谱四卷
  w; ]: V# J6 |4 q' O0 b  (清)姚家楫等修 3 }& M, R2 V4 k
  清嘉庆十八年(1813)式好堂活字本 四册
+ s' s: z' A. \: a  日本 美国 " B4 Z" i8 t8 ~. H3 g! D8 Q4 i: Q

  5756【江苏镇江】丹徒姚氏支谱不分卷 1 o1 Y, T4 h4 F" e4 }
  (清)姚文馥重修
, I$ X( i. ]1 ?3 X  清光绪元年(1875)燕翼堂写本 一册
9 o1 j9 I1 w& C: |2 l& v% \  美国 ' K. Z6 b4 Z0 o. i8 v/ \* T- s

  5757【江苏镇江】丹徒姚氏族谱四卷首一卷附二卷 + _, V5 s- M8 x1 C8 n' h1 E
  (清)姚承宪(五修) 9 H  k3 J' |1 j4 T5 L+ }% N3 j
  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 八册 # m" s7 S% p  R' r, L0 ?; a+ w
  北图 科图(二郡)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 W9 H4 D  t! l. V. J1 u8 Y

  5758【江苏】丹徒姚氏重修族谱稿
+ L" w1 K/ W" N  稿本 一册 3 @: F0 d$ m  p6 W* k
  北图 0 M) B3 D4 \7 E! U: z
  注:书名本馆增,二十一世姚辂支。 4 ]- M9 b( M: @9 O% a

  5759【江苏常州】辋川里姚氏宗谱十二卷 / K$ `' _7 {9 O% c. G- R( i
  (清)姚盂廉重修 , y3 \6 p) {1 H1 r
  清同治十二年(1873)敦睦堂木活字本 四册 6 ]8 V$ M' S. n2 r% m
  南开大学
8 l: ^" B3 G0 C

  5760【江苏常州】辋川里姚氏宗谱十四卷
5 Y5 N9 U" O( O7 t  (清)姚澍垣 姚家骏等续修 . t! ^6 W% a: G& C( E9 m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刻本 六册
3 Y( Z' _* i- B( f' Z- J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缺卷11) 1 T1 Z0 t7 b8 m
  注:始修於清道光九年。
& O" B' F& I# |, b& ]9 l9 l

  5761【江苏武进】毘陵姚氏宗谱六卷
6 N  f  ?% z$ g& `5 z- h9 h3 `2 A) t  (清)姚世福 姚盘富主修 # ~& z/ ~" L0 t& @
  清宣统元年(1909)谐孝堂活字本 六册 ) b/ A- c; v. {+ e
  历史所 : O9 X7 D5 T' m6 _! E5 ^3 c  ~
  注:元延祐元年姚淇孙始修。 " c; `, Z6 }' o+ G, F. Z5 y

  5762【江苏】溧阳姚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三卷 / `6 r1 E* k, Q# @7 f7 T# h+ n
  (清)姚庆福 姚恩溥等续辑 , C: i" @7 B9 W2 V+ D3 t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刻本五十四册
9 O- E2 n3 T. Z- b; y  河北大学
! w) C6 Y. d5 R/ [' k& u

  5763【江苏】常熟城东姚氏世系考不分卷
2 e) \9 C/ Z' _! v3 J4 Z( d% ?$ i  (民国)姚锡祚 姚尔钧等纂修
! [; e6 H3 z' t  民国三十一年(1942)铅印本 二册
! R% d# d4 Q0 a( L( K- o3 Z  南京图 江苏常熟市图
) S* O# ]! [1 X- p* F: [  注:首修於清乾隆十年姚於皋。
4 a; V" e0 g% C! y, o) O% W

  5764【浙江馀杭】姚氏宗谱二卷
( Q$ c% |4 F3 d* t' i4 d  _  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木活字本 - i4 H  r, H2 N
  浙江馀杭县文管
# r) o0 B. y, \7 N5 O

  5765【浙江】馀杭徐湖姚氏宗谱六卷
6 l/ l0 x* J1 x4 {& }/ ~  姚联庆纂
3 ]/ X. M+ M1 ^' V& d8 s  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 六册 : L) S2 d* R$ K5 q0 J; s
  北图 , `0 ]/ J0 r. B1 [$ t- s6 N- d' N# x2 S

  5766【浙江馀杭】姚氏宗谱二十二卷
$ Z' Q4 M' B. v/ F/ V" x  (民国)俞钦撰 ) E( F7 S+ z, g
  民国十七年(1928)木活字本
" N  X8 x* l0 a8 Q8 r2 F  浙江馀杭县文管 2 T* i' |  s/ J+ E: p& ?. i0 g2 a

  5767【浙江馀杭】姚氏宗谱十卷附编一卷
- C. {8 e! b. x8 w4 v/ i  (民国)赵德富重辑 俞钦撰
+ c/ F0 x9 N1 z5 f, u" Q  民国十七年(1928)木活宇本
$ j* }0 x" r9 L6 P6 F1 h& B  浙江馀杭县文管
  ?" C/ o" N9 K: v7 A

  5768【浙江宁波】姚氏宗谱六卷 + x% H( e9 P2 ?& t; P6 W
  (清)姚煃纂
; @: n" m* X# P5 ~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
$ E* C6 v5 n: S- _2 n0 m# p: t  (1895)重校本
, D) q1 e' p1 M8 M& w  k  浙江宁波市档 ; X2 K3 i* f4 y6 ]

  5769【浙江馀姚】古虞姚氏宗谱六卷   t, r- ^' E  a9 k" w, U; v7 R
  (清)姚升南等重修
2 _4 p7 M  V& o3 w$ ?: q  清同治十七年(1809)刻本,六册 3 `0 {: }% \! T& l% c
  注:始修於唐代姚恩廉,是为八修。 : P  C) s/ T# H* s. m/ S! `+ a; m

  5770【浙江馀姚】云楼姚氏宗谱十二卷 ' \5 g2 d  U6 B* `# i
  (清)姚凤泉 姚安治等纂修
/ D( k: Y) ^6 m. b' p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耕山堂刻本 . W7 k1 I; T: f; X) S6 s) S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缺卷4、8) ; b: e8 d, {& x" r

  5771【浙江鄞县】鄞锡山姚氏家乘二卷首二卷末二卷
3 u# L, q4 }$ m+ h, q) x  (民国)张琴纂修
& \  d8 c* `6 S& ~: T  民国十九年(1930)察伦堂木活字本 - f8 ?- x! _' V
  北图 天一阁 ) E* [5 r" N. B5 y, S* H. P2 N4 T

  5772【浙江】慈溪姚氏宗谱三十卷   g  I3 F8 R" s- W: N+ e2 P1 i0 U
  (清)姚守烈续修 + G  i7 l/ R9 @+ d/ g- b
  清光绪二十年(1894)植本堂刊本
4 i4 ^' P, k/ I1 A5 C  g  南开大学 天一阁(缺卷15、27) & v  F) D  F) ^
  注:始修於明正统十二年,此为五修。 ) u$ }+ S7 P0 w9 q9 i$ ^

  5773【浙江象山】前山姚氏宗谱一卷 " H  z+ w( k7 d& w
  (民国)王醒华重修
* c9 j7 g* y' b: V1 i) s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 i1 B, a  G! |! ~
  浙江象山县文管 % }$ H( C" P# _' n" A" ^0 `) P

  5774【浙江嘉兴】秀山姚氏学山堂家谱不分卷 * p3 W5 R  {( ~5 `5 _
  (清)姚应龙辑
( `/ b+ J. X  g& i  清道光十五年(1835)姚允升钞补乾隆二十四年(1779)本
! x1 P; _- z+ i; D  北图
+ r1 }& I; c& ?$ o  Y1 {  注:内有後人直至光绪十年姚星垣补辑资料多种。
: p: u' ~3 c6 B9 W

  5775【浙江嘉兴】秀山姚氏家乘不分卷 / g  n  ^' T; J& j3 S  r
  (清)姚澍重辑
. Y" d& E6 \/ m: S! U' E" R8 T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本 五册 9 D1 D1 Q  Q! l/ z# I' ]$ M
  日本 美国
; v4 |* S0 E! V1 o/ W

  5776【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六卷
- h$ y5 c+ }4 W3 Q) J( O9 o  (清)姚淳起重编
; i3 L1 B# V( I  清雍正二年(1724)钞本 十二册
# [3 w9 m' r9 O2 ~0 c4 {3 o  北图(又一部存一卷) 浙江图 6 y" ?* E9 Z, ^

  5777【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二十卷首一卷
5 U; }4 z: f% x9 ?" l% U1 H  (清)姚培纯 姚学邃等重修
8 A$ j6 M; {  S5 ]/ _5 E/ \. s  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 光绪二十三年
* i5 v& r- }9 ?% [) b" c  (1897)刻本 十二册 + {- V$ F+ H4 u8 x# V
  人民大学(存十七卷)上海图 辽宁图 / c' J' k9 r. E8 H5 j! c0 h
  日本 美国 ) @  m" h7 P# H8 N7 Q
  注:理学公创修於明末
" b( y# G1 T. w. m: u

  5778【浙江湖州】姚氏家乘世系一卷支系一卷谱牒四
- ^8 Q5 L2 X3 ]  卷首一卷 $ W% G5 V- R' F3 W7 B- e$ {. S
  (清)姚世锡纂修 5 s" w  X' w# M" D
  清红欄格钞本 四册 6 Z1 U3 _& Q) a- ?) G  L
  中山大学
0 ~5 k0 l+ M0 P& c; F

  9779【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不分卷 $ Y! y6 m" U9 _% {8 o  ]) ?  O' E
  稿本 十二册
! M6 i6 w& @+ j) x& a  上海图
; D# N, v! ~9 F$ T 

  5780【浙江绍兴】姚氏家谱不分卷
1 F# e' m. f/ Q1 I# I  (清)姚振宗增修 3 A1 n' ?) i& t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增补师石山房钞本
4 ?( U" d/ |1 u  _& f$ \# F  二册 9 v6 ^4 ]* b  }
  吉林大学
- ~; l9 S& c# |1 v/ x: R' \, b) k

  5781【浙江绍兴】重订绍兴姚氏谱十五卷首三卷附存谱三卷 ( V8 ~$ Z. ^1 d: m
  (清)姚振宗纂修 * o& Y4 s- _0 {7 Z  d8 v  J2 M9 k
  稿本
8 {+ u& W2 G& v# x2 G* M4 t  甘肃图 ) u6 |/ ?. k5 _8 z' n

  5782【浙江】绍兴姚氏谱十五卷首三卷附存谱三卷
) a+ H+ r2 a' s: d  (清)姚振宗重修
' ]3 P" d/ v* M8 f% I' H7 F9 N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5)活字本
) y7 p( R* k3 p, a; z. v  人民大学 吉林图 日本 美国
4 z$ `8 K+ d: ]+ ~& W% h

  5783【浙江上虞】古虞姚氏宗谱三卷 6 z) l* h% w# Y1 ?# S2 X
  (清)姚日炎修
. o5 }) ]. C+ c7 h+ K! y  清同治七年(1868)活字本 五册 0 \0 G- \. G* V7 X9 _$ d
  北京大学 & g! D' r" P0 N. d$ ]

  5784【浙江上虞】古虞姚氏宗谱六卷
. ]8 m9 ]$ E4 I* s  (清)姚文登 姚汝宾修 ' d7 `8 O0 [8 t# g6 }
  清同治七年(1868)木刻本 六册
/ G' C% h' g- C+ c0 ?9 m  北图 河北大学
4 d3 ~8 q/ J  L! w$ m

  5785【浙江上虞】始宁姚氏宗谱六卷 ( n' v8 s' y: A2 b& I" L" n% J7 [
  (清)姚沛然纂修
6 z  B& v% _$ K3 e- d- i& ^; u  清光绪四年(1878)耕山堂活字本 四册 9 j% E5 W# P+ }" ]9 A: }; x
  历史所 ) }! B/ {# `9 L" P
  注:明建文四年姚杨姿始修。 % w  Z2 I; _) ~  |6 v6 e! w# d

  5786【浙江上虞】始宁姚氏宗谱六卷
$ S7 J: C8 n* l: [. E1 J) Q# a, s  (民国)姚稼夫等修 2 R* {" K+ h( l7 O* S$ m0 m
  民国二十八年(1939)梓井山堂活字本 六册
+ Q8 B  l& q; O' r7 D$ r! p) p, T  北图 & q7 f7 i9 @3 d

  5787【浙江兰溪】郡马遗芳姚氏宗谱六卷
5 }; e( U2 ~% r8 ]. P" X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 六册 2 \  W7 i9 U( \% Z& h
  浙江兰溪县文管(共十部) 2 G8 T. Q1 c5 x3 G4 [5 d0 N: b
  注:谱始修於明天顺八年。 0 L5 G0 y5 J: V- q& l# q

  5788【浙江】兰溪龙山姚氏宗谱二十卷 $ U$ Y% @5 B5 @$ L  ~' ]
  民国二年(19l3)木刻本
# K. ]3 l6 n% z( h. x  }3 y  浙江兰溪县共山张乡 % m- @. |) Q( w. `& B

  5789【浙江兰溪】姚氏宗谱
! z* E" o  R" o1 D; O( p0 w  钞本 ' t6 d6 ~6 y* Q/ W
  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三册)
4 ?% ~, {2 K/ p! C, @) X

  5790【浙江兰溪】姚氏宗谱
- g- D  Q! a9 p: p& s/ M  木刻本 / p# g# y2 p) O0 F( u- C! [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文化站 1 e# ?- i* ]5 }

  5791【浙江兰溪】姚氏宗谱六卷 0 F: u# K! r* H4 P; k2 p3 M% H
  木刻本 - Z5 m. z0 S" I9 Z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东姚村
! ]8 C7 Z& K+ a4 P. z8 I

  5792【浙江常山】姚氏续修宗谱六卷首一卷 0 |0 j  t; |* ]. K6 R8 X7 T" W$ G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序)
' A# D' y8 D& ?4 H  浙江常山县球川镇草龙口村
) X' Y+ f" S4 x1 s) K  注:首修於明嘉靖三十四年。
7 B3 e6 }: ]: a* s; U. C

  5793【安徽徽州】塘川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7 B' l& ~  q5 G4 X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舜耕堂木刻本 1 |+ S/ S+ h+ B2 P+ C: W- o
  安徽徽州地区博 安徽屯溪市文管 7 z. o; c  C( _7 s

  5794【安徽旌德】旌川县姚氏家谱不分卷
2 |: b( r5 y) ?2 i' Z% i  (明)姚意纂修
' D# x& K2 B; p/ B- s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家刻本 一册
& \7 ?$ H; t7 W7 g6 B- j  北图 ( k# N7 f& d6 {# M0 Q

  5795【安徽旌德】板桥姚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 W( u+ F- ]0 E3 ~( t9 ~( C4 C
  (清)刘纯供编辑 ' p0 k6 z7 v. f7 |
  清光绪十五年(1889)活字本 十四册 % P+ E) q4 o) q
  历史所 吉林大学 安徽徽州地区博
7 s* J" [+ R0 i# f& d( j  注:宋淳熙六年始修。 $ }$ j0 S7 K- Z7 ]0 X$ y

  5796【安徽旌德】旌阳罗湾姚氏世谱十卷 3 k, b& K/ e3 Q6 L) d2 j
  (民国)姚文峻等修
  f8 x& e; M& r, c: k8 V4 v  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 六册
( [4 D' e; X+ r  安徽徽州地区博 7 d3 m$ q3 Q3 H) P' _5 Z

  5797【安徽歙县】古歙武担姚氏重修族谱二卷
, \& m$ i0 X7 o# J+ |" N! C  明万历年间刻本 一册
2 U2 z& U- O+ J$ d2 s  北图
# x# Q/ C8 `0 ^$ k- g' m* W+ j  注:有万历十九年歙南武担姚氏族谱跋。


作者: topled8    时间: 2012-4-5 12:49
接上(姚氏家谱 )/ w, S* d9 |; J4 M! z$ ]
5798【安徽歙县】歙南武担姚氏支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 R9 }; S; t  U( u; }% H! o2 C  (民国)姚邦燮修 . ^2 p$ j0 c+ B; N1 d7 u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二册
9 \( D. A8 D5 h; j  河北大学
% `% c! j1 r) t/ F# {5 ]  注:封面作《武担姚氏上门支谱》。
/ a; z; X/ F# T' W3 u' q

  5799【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 . |% _0 P1 |  s( X+ t) d9 L
  姚氏先德传七卷 6 H8 r- N; W3 m) H
  (清)姚寿昌等七修 * ?( N8 L0 w3 U. W, c- R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二册(缺卷6-11) / G8 }  p2 o3 t# L7 n
  北图 日本 美国
" v$ T7 R- p; a

  5800【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氏先德传七卷 & C, J( Z4 B1 J  z0 C9 j
  (民国)姚国桢 姚联奎纂修
' P# R$ \: P, o" N! t# S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六册
2 P" t. s2 ~3 J8 n0 u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9 F; U2 i9 U, Q' I: q) P
  吉林大学 安徽博 湖北图 日本 美国 ; Y9 Z% g/ m) D$ h, S* _% a+ `
  注:附《姚氏先德传》,(清)姚莹著。 : j6 S" n& O, u- R

  5801【江西】南昌姚氏重修族谱附录不分卷
9 y) W4 o. m- e# B9 H7 C: w( @  (民国)姚公礼主修 # ]: j. X. J& s7 n
  民国二十年(1932)铅印本 二册
' o5 u, c' f4 h: v. G' T. M  江苏赣榆县档 + b( J$ e) `- x: P* }, b

  5802【山东】泰安姚氏家谱不分卷 $ F1 }1 `- i5 @" B% d
  (清)姚克乾纂修 8 ~1 z: `  t; t
  清嘉庐二十年(1815)居敬斋刻本 四册 # r# [4 }2 w* b4 B: T
  历史所 山东泰安县图 " ]. d' e7 z, p0 E
  注:清嘉庆八年姚印祥始修。 . k) O1 y5 e# w; H  `

  5803【河南渑池】姚氏宗谱一卷 2 n4 \  t0 R6 D4 Z1 l
  (民国)姚振华等纂
9 ~. D  c5 {+ j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4 v& d* W/ [1 ~1 @. ]
  河南渑池县档
& p( M9 U9 J% s- Q8 T) a

  5804【河南陕县】姚氏族谱
8 }: u# p6 ?. U: @& q' S8 p. U  河南陕县档 4 R: w: v* e2 b! G5 @+ T; c

  5805【湖北】汉阳姚氏宗谱十六卷 # X! g' S- n  L
  (民国)姚芳勋等修
0 A7 p" a7 V' B  民国十年(1921)成务堂活字刊本 十七册
; [! @8 L3 H0 H( K1 V9 B  美国 ! s2 x! P, d' E9 a) {

  5806【湖北汉阳】姚氏宗谱首编八卷正编十二卷 9 g2 @0 ^, q* r+ N
  (民国)姚慕水 姚政桓等撰 # R7 Q& d3 p/ J* w+ U
  民国二十一年(1932)姚氏重华堂排印本 二十册
* _2 `5 z# w, S0 Z! `  武汉图 ; ]4 l+ a6 X% i
  注:清康熙三十三年姚胆斋首修。
8 o/ A2 D- {/ h4 [! @9 E6 B1 e& j

  5807【湖南宁乡】姚氏续修族谱□□卷首二卷 $ I+ B2 G' X' v* F" J. N
  (清)姚宗析纂 % K8 [' h: n7 j9 {
  清同治十年(1871)吴兴堂活字本 * D2 Q+ D2 N0 Q
  湖南图(存卷首上下)
- c. m/ u" ?- o  m5 A- Z

  5808【湖南邵阳】邵陵姚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 ]. e  ~3 O3 [
  (民国)姚家德纂修 5 [+ `$ W4 H, {+ d5 r+ c; g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八册
) b# y$ J) y7 D& K2 w$ H$ L  湖南图
0 O* w0 K, W! H- f) Q9 Q/ r

  5809【湖南新晃】姚氏六修族谱□□卷 ! f( S7 s# v* V$ e
  (清)姚登高 姚廷藻等纂 姚绍锡 姚祖清等纂
. D+ j+ |1 s7 O# Z: k( o- _% q5 @; x  清光绪十二年(1886)永州邹汉廷刻本 + N7 |" C2 e- @) Z
  湖南图(存卷首)
: H/ x* H2 @3 g1 M/ F0 J

  5810【湖南新晃】姚氏合修族谱□□卷
8 S' d2 H! T& Y: o8 O) Z  (民国)姚源浦 姚绍扬等纂修
: l+ z8 k$ {" Z3 s) n  u: u  民国三十三年(1944)昭隆刻本 % c6 z0 U1 Q: G8 r) c  Y
  湖南图(存卷1)
5 i5 F3 X: p5 U& g- [  e: N" o

  5811【湖南益回】姚氏鹿山五修支谱十卷首一卷末 2 Z& f  l1 S% {7 x
  (清)姚教源等纂修序 ) V! O4 Z; ?2 I: j# _
  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 & K: b8 J6 e: ]% ]
  湖南图(存卷首) 5 h3 Q4 X, e8 A8 j! x; ]* \" H- B

  5812【广东】潮阳姚氏族谱不分卷 # i. `1 Y" E1 S' i- f) U
  (民国)姚亚民辑
3 c2 r- O% r0 W! K" X  民国三十八年(1949)本
" S% n. ^# t- ^* j  广东汕头市档 0 ~! X) ]) g% ^2 K# }3 q

  5813【广东】平远姚氏宗谱三卷 ; a0 m1 f  P% F. p# H5 [
  (民国)姚克明 姚鸿颖等三修
2 r% k- a8 ~$ K; s+ O  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 4 i  z5 X' g$ K+ q( H
  广东平远县档
$ E2 S+ V, \7 l9 c; O, J

  5814【四川宣汉】姚氏族谱一卷 1 m. s- l0 ?( A: f) e1 W1 r3 ^
  民国元年(19l2)手钞本
( i7 ], F* [7 N. p  四川宣汉县三胜乡 $ _6 m2 N. x! j8 g' a: v/ }$ m: M

  5815【四川宣汉】姚氏族谱一卷
5 `5 t# g; v4 A5 N9 r( t  手钞本
- e* e' }- N. k8 U2 r5 k' E, L, c  四川宣汉县清溪乡 ( ]5 [% M8 W: @9 ^

  5816 秋浦霞湖姚氏家谱四卷 - c% c5 x7 j1 V
  (明)程文肃纂修
2 c+ D" \+ o& c* C/ ^# h6 H  明隆庆三年(1569)家刻本 四册
1 G# s8 k9 J% O9 c( g4 t' ?- j% b  北图 ; ?) W+ b! O, ?, ?3 E0 M$ }1 v2 b

  5817 万翠姚氏後裔重修族谱十五卷 5 S( T2 U9 |, ?" n. k" @7 X; j
  (明)姚邦谟纂修
; F5 N7 f5 l$ d  明万历四十年(1612)家刻本 四册 : a* x+ ]& ^7 _9 s9 D* `4 T
  北图 ! x. l5 n. m9 @' x

  5818 东姚姚姓宗谱 # Q6 Y# m# l+ H/ o) C
  姚氏公修
; p8 E+ u4 v, y2 r* E0 ]1 w7 u$ q  清同治刻本 一册 $ ^( I* `0 }, i# k' Q3 c
  杭州大学
# x8 w) }3 e0 }. R. K) S% W

  5819 姚氏家乘四卷
% l7 _$ k1 `, z4 J$ ?  (清)姚澍纂 * Q7 L2 @) B! n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丽泽堂重刻本 四册
. l8 A6 J! t' o5 ^  北图 3 q, P; ^  A) x! W* z8 p' e6 p8 z

  5820 姚氏宗谱六卷 : M5 w; [6 i, S5 l5 j& b
  (清)姚士童等重修 " \# W% v: j+ W6 x# N6 r
  清光绪十六年(1890)叙伦堂活字本四册
( l( M# F* \# }0 A4 g& v" K: X  北图
0 h, @( X0 \: Q3 B7 G/ u' Q* C

  5821 姚氏家谱四卷首一卷 ' @# D$ J# ]  ]$ W8 B" U
  (清)姚康泽修
7 z( F+ \& L: b- a1 W4 q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舜井堂刻本 四册 $ W; ^9 q; v* K# D: E7 [
  北京大学   m( w9 ?2 J  c! |* t

  5822 城西姚氏宗谱
8 S; Q$ s; \" n  (清)姚仁寿重修
+ j" q# ~. Z8 K) V3 t  清钞补光绪三十年(1904)本 3 n. h6 ]6 @& b0 `0 S
  北图 9 H- Y( i  c  W! q

  5823 姚氏宗谱八卷
6 b# p6 b* B' ^/ g) n4 V0 I  姚继唐纂修 9 h$ S# P; |8 B! t. i
  民国五年(1916)蔡馀庆堂活字本 八册 ! S: {6 B1 t8 n. }5 E( q, M9 D
  北图 ) T! g( g) P! ^: c

  5824 晉溪姚氏宗谱十六卷 1 Q& _5 W2 E+ M. t2 e* Q6 M# g# S9 v
  姚肇全重修 * C% O3 g' Z! _) y
  民国二十四年(1935)会宗堂刊本 十六册
' L3 @$ F. e' P# t# x, E2 w  南开大学
# B4 c- R7 q& ]! r  注:始修於明景泰四年,此为七修。 , ?6 G' N/ t; K& N

  5825 姚氏家乘□□卷 ) O( w1 E* ]: D9 @
  民国间木刻本 八册
5 F' D  v/ E& e3 Z. Q  江苏杨中县 ) p) E: n& M# H0 ~1 }+ K
. j3 m/ p& B) o% Z$ F4 f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5 15:07
,很高兴,我又学习了,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5 15:11
topled8 ,,叔辈,请与我联系,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5 15:37
景清公:(辛郎)宋开禧元年(1205年)生,任广东梅州驿休官,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 R1 }' S  J1 X6 T     礼 礼 礼 礼 八世 礼琪:娶三妻生十一子,1 T' D  j9 Y( K) e
   瑛 璞 琪 瓒 礼瓒:生四子。长子智能居万安,次子智贵居抚洲,三子智发 # k0 \. m. @8 @8 z: H7 N' r
   ┌───┴───────────────┐ 居宁都,四子智高迁台湾金门,后裔不详。6 D" \7 j2 T1 l4 p- y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九世 智仕:明嘉靖四年(1525年)生,例授登仕郎候选巡政厅
+ i& S" v) l) X- x% s) B9 Y  O   仁 信 傑 仕 俊 儒 傳 义 佳 作 什
# r: `( F. Z6 M. l; c; q     十世 信爵:明万历三年(1575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0 L  L# z+ Z9 T- c6 M, i
+ N" p" V8 F. K) U  清江公:明邑庠生(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岁)-----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 4 P+ ?  T# ?& n7 V, k

) w. O8 H5 \( a# h% }! \          据此资料清江公属于景清公九世与十世之间
+ _" g! c) o2 C# Z0 i. Z, q0 G    但是这两世之间又相差1575-1525=50年??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4-6 14:14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2-4-6 14:16 编辑 & @  L% `5 |, W  r
4 s. X& k  z5 i( a6 g+ W
  13楼这个辈分表应该是来自网同纪念网,是2004年续修家谱一部分,当时根据我手中老谱续修的,后来发现老谱存在严重错误,现在正在补正中。景清公之前世系完全是错误的,根本不是我姚姓世系,是庐陵东门外邹家的世系。景清公之后大部分正确,只是九世之前殁葬地有些错误,正在校对中。九世智仕公与十世信爵公相差50年应该是正确的,老年得子原因吧。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6 14:19
我本想查找一下景清公九世的资料,我本人理解为:清江公明邑庠生(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岁)-----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清江公的父亲应与景清公九世年纪差不多?固想查找,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6 14:24
礼琪:娶三妻生十一子,礼瓒:生四子,长子智能居万安,次子智贵居抚洲,三子智发居宁都,四子智高迁台湾金门,后裔不详。
! x( }7 F& @7 a3 i$ g   礼瑛   礼璞--这两个兄弟的资料?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6 14:26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 l9 F6 c  \' v. C  f! x
仁 信 傑 仕 俊 儒 傳 义 佳 作 什
( G7 ]- ~% s8 ~3 A/ c0 u" ^2 J      " `% i5 S0 T. _1 g; E
    九世 智仕:明嘉靖四年(1525年)生,请问其它兄弟的资料可查吗?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4-6 14:56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2-4-6 15:05 编辑
$ ?8 H6 d* j' v; Q$ x- X6 U7 w9 s5 R0 p. a
  礼瑛公、礼璞公资料在我们家谱中没有记载,平远老谱记载,瑛(礼瑛公)四子:显昭、显章、显晖、显文。璞(礼璞公)三子:显书、显礼、显乐。珙(琪、礼珙公)十一子:仁一(智仁)、信二(智信)、杰三(智傑)、俊四(智俊)、儒六(智儒)、传七(智传)、仪八(智仪)、仕九(智仕)、佳十(智佳)、什一(智什)、什二(智作)。瓒(礼瓒公)子二:伯经、伯纬。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4-6 15:27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2-4-6 15:30 编辑 * R* E6 f+ c2 f8 \9 J2 ~' h+ D

7 i- o4 g/ f0 Q: x& P% k. K) i: d. c显昭二子:洪贵、洪爵。显章四子:孟文、仲文、季文、伯文。显晖二子:孔文、叔文。显文二子:洪福、洪祐。显书二子:存仁、存信。显礼无考。显乐一子:百麟。仁一(智仁)二子:继宗、继祖。杰三(智傑)一子:继虞。俊四(智俊)一子:继荣。儒六(智儒)四子:继夏、继周、继文、继武。传七(智传)一子:继科。仕九(智仕)一子:继爵。伯经二子:尚瞻、尚观。伯纬二子:尚仰、尚望。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6 15:59
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6 16:13
请问可以提供具体年份吗?谢谢!
作者: yaode22    时间: 2012-4-8 07:57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4-8 15:05
平远老谱没有具体年份记载。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8 17:22
谢谢!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4-10 01:18
我有个想法:马平姚 可能是 平远姚 的一个分支。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4-10 01:28
老公太从平远到新会工作或经商,后因兵荒马乱,沿江而上,到了浔州府〔桂平〕。老谱说他是在桂平娶妻生子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10 07:01
我有个想法:马平姚 可能是 平远姚 的一个分支。' a9 j- `' y% c" G1 ^9 Z" Y
姚广南 发表于 2012-4-10 01:18
5 p* z# j3 @: N4 h* s
  O; X# r9 m' y5 a

4 J: X- A6 h  T) K* r4 T    为什么?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10 08:12
这个想法我正在求正中,继续努力!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4-10 08:15
景清公:(辛郎)宋开禧元年(1205年)生,任广东梅州驿休官,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6 W4 t0 w. W5 U; R3 x! Z3 Y     礼 礼 礼 礼 八世 礼琪:娶三妻生十一子,5 _' Z1 }% E# {$ E
   瑛 璞 琪 瓒 礼瓒:生四子。长子智能居万安,次子智贵居抚洲,三子智发
7 |  k3 ^1 @& ~8 a% p   ┌───┴───────────────┐ 居宁都,四子智高迁台湾金门,后裔不详。
% O1 D3 ~, @. r- p/ d4 f0 [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九世 智仕:明嘉靖四年(1525年)生,例授登仕郎候选巡政厅
8 H/ v9 \2 Y$ G" f9 ~- A% X  h3 Y   仁 信 傑 仕 俊 儒 傳 义 佳 作 什 6 k$ j, ~  k3 ]! H: d
     十世 信爵:明万历三年(1575年)生,居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
( i# ?) _* ]1 m9 g8 n: V
& @+ G9 b7 Z( q% f: u  清江公:明邑庠生(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岁)-----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 : I+ ]1 y( O4 v
$ z/ P3 |! K* t( g0 N
          据此资料清江公属于景清公九世与十世之间1 v5 S; e: ~7 V! t. q1 r( C/ E4 ]
    但是这两世之间又相差1575-1525=50年??
* {. Y& [2 F- a: F4 T # o. B  o8 {$ j% H# [2 d8 Y* s
     钟尧教授您好!我想从这方面入手,请教一下你,我想从这方面多了解。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8-17 15:52
由于工作原因,我已两个月没有关注查找清江公由来的事了,现在我继续投入查找中,谢谢各位和帮忙。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8-17 17:18
回复 34# 姚德泉广西 1 Q5 u9 m# ]2 ]8 N
* M4 U1 g; G- Q, n% l# N
- s: d- x4 }2 S4 C- C5 O1 M" M
    德泉你好!你引用的资料出至我们的《江西吉水白水邱皮辽宁大连姚氏续修家谱》,由于续修当时依据了错误的明崇祯十五年老谱,因此存在严重错误,对此我已经在各网页做出声明。你引用这一段资料的年代与居住地也有错误,目前我正在重新考证重修中,你如果需要相关资料可以参照平远三修谱。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8-17 17:32
回复  姚德泉广西
4 }3 X; a7 o( I
1 j  j5 x# T1 X$ W" ]1 C/ c6 p1 U
7 }3 p7 G+ t: t7 W2 T( X% w% g% ~    德泉你好!你引用的资料出至我们的《江西吉水白水邱皮辽宁大连姚氏续修家谱》, ...
1 n, L9 H. \9 T% [姚江南 发表于 2012-8-17 17:18

1 F# A6 i8 h+ L0 f" p( l" F' }% ]6 B  C
% l' a" T+ b% e( B. v- w3 x5 z/ x+ R6 _- |& U+ o9 m  K
江南老的及时提醒,会让德泉宗亲不走弯路。赞!:victory: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8-17 17:49
非常感谢江南叔的提醒,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9 21:56
清江公的后裔们,请多想想办法吧?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用心去做,定会成功!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10-9 23:18
清江公的后裔们,请多想想办法吧?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用心去做,定会成功!
3 Y  ~+ ~& U% ^0 Z. [) H7 X姚德泉广西 发表于 2012-10-9 21:56

" N; v- I0 X1 A9 S0 E& j0 t8 Y; C1 h$ ]" h  F' E0 g
7 [$ H- H  j! m: v% P% L, P
    根据族谱,是否继续在新会查找???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24 17:41
清江公姚氏志愿队:正式成立,希望大家涌跃报名参加,谢谢!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24 18:36
回复 41# 姚德泉广西 1 x+ [) ^, o/ @
! {2 }9 O2 A3 B% p* g
( b7 E/ U3 `8 N1 D
   热烈祝贺!
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12-10-24 22:06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10-24 23:14
清江公姚氏志愿队:正式成立,希望大家涌跃报名参加,谢谢!
3 L+ @/ @3 \3 Z. Y姚德泉广西 发表于 2012-10-24 17:41

0 f: ?: O1 y8 W! G% F0 n/ e+ p
3 M' @- u1 l& w/ ~0 B4 B" C0 I5 k4 Z( d0 X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10-25 12:58
德泉们!加油!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25 14:01
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28 21:15
本帖最后由 姚德泉广西 于 2012-10-28 21:19 编辑
/ Q0 R3 f. D/ R
- c) v8 ^2 k( m: v! g回复 32# pszyyao
/ m  F, ]. T3 _# |6 A  W
8 J/ d; Z5 D) J! K9 u" l0 u7 o1 f" Q0 [( l$ h
    钟尧教授您好!今天很开心和你一起去和顺文教姚公祠,据你在用餐时跟我提起曾经有新会姚氏到我当地拜祭清江公明作诗一事,我刚和我父亲通过电话,证实确有新会县姚氏宗亲在康熙年间到马平拜祭清江公时作诗一首。我已要求家父发短信给我,明天到办公室后我再把该首诗放上来。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29 08:53
清江公石印版族谱记载诗一首:噫嘻金城土一堆丶知君仙鹳返魂回丶牛眠已卜先人兆丶马鬣还须后脔裁丶草木山林增感慨丶闲云淡影动徊徘丶我来拜罢方回首丶泪洒西风寄夜台。此诗乃粤东新会县宗亲于康熙车间逭寻到马平登山拜祭时而作以表逭思。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29 08:54
回复 32# pszyyao
" m( v* w- v- U0 k0 ?) r0 J2 i
) T1 l: d3 ~/ n7 q2 o' ^; ]$ E1 o9 x5 k( M! l& |
    清江公石印版族谱记载诗一首:噫嘻金城土一堆丶知君仙鹳返魂回丶牛眠已卜先人兆丶马鬣还须后脔裁丶草木山林增感慨丶闲云淡影动徊徘丶我来拜罢方回首丶泪洒西风寄夜台。此诗乃粤东新会县宗亲于康熙车间逭寻到马平登山拜祭时而作以表逭思。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0-30 10:30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0 10:33
据我家父陈述:清江公是在当年珠玑巷事件会同9位姚氏兄弟迁上广西的,后来有三位兄弟到广西后又返回广东。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0-30 10:35
德泉兄你好!想请问下你,从清江公石印版族谱中还能挖掘多点其他信息吗?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0 10:36
下次回家我再深入研究清江公石印版族谱,谢谢你的关注,请问你的名字?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0 10:42
珠玑”地名何其多# U  c# [5 c  Y& u5 z# j) D
    珠江三角洲的新会市城区有一条短巷,在知政北路附近,原来的名字很显赫,现在已经少为人知了。它叫珠玑里,后改为知基里。
  [0 i4 J6 b3 r) q7 \  s. t1 Q* e- `    这珠玑里的名字来历,传说是在北宋末、南宋初年,中原人为避金兵而逃难至广东南雄珠玑巷,为寄托怀念故园之思,即以故居地名呼为新居地名。到了南宋末年,因胡妃事件,南雄珠玑巷又有难民逃至潭江一带,有一部分人再迁新会城定居,又把居住地名日珠玑里。
% h- Z3 ^; V8 U+ _0 Z& t    此外,广州有珠玑路,东莞有珠玑街,南海九江有珠玑冈,广西平南县亦有珠玑街。
) {; ?* w1 h/ R4 l1 |" x* J    这么多的“珠玑”地名,都是为纪念故乡南雄珠玑巷而得名的。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0-30 10:49
德泉兄不用客气的。我也是清江公后裔,老家中和属太益庄,德字辈,名彦池。希望自己为找到清江公的由来尽一点微薄之力。加油!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0 10:56
清江公支派即广西桂平罗秀马平姚氏,属吴兴姚,号源远堂。
  V. G0 O; {- d8 I. ?' L! V* G   清江公号源远,明邑庠生,历两朝七王(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及清顺治)) c# b& l3 v" f. z0 [1 u
   由粤东广州府新会县迁至广西浔城屡迁至桂平县内罗秀一里马平而居焉
5 `! F/ r; }5 H8 L; _9 z& v: u) @   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岁(公六十岁见孙、八十六岁见曾孙)终于清朝顺治三年丙戌岁享寿九十七岁(时三世祖家定公三十八岁、四世祖光祖公一十二岁)康熙十年辛亥葬于高冲山,坐寅向申。
  [2 q0 k: F4 D9 A& a9 p0 R7 w   
) a) q  o% T1 A4 n# h   我结合家父的陈述分析:) M0 j% X! \# K( W4 i% J! [! |2 V
    1,家父说:清江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终于清朝顺治三年丙戌岁享寿九十七岁,清江公在这97年里所经历的年代,他不可能不清楚自已的父亲名字,自那里迁来,为什么他不说给后代知?分析原因:当时珠玑巷事件会珠连九族,清江公迁到广西桂平后不敢透露家吏,或改名。& S9 w% e0 J6 Z2 q; ~: x6 \
    2,康熙十年辛亥葬于高冲山,坐寅向申。康熙年间已有新会姚氏宗亲来拜祭清江公。
$ \4 g! T" N& n& z' v% A" I    3,珠江三角洲的新会市城区有一条短巷,在知政北路附近,原来的名字很显赫,现在已经少为人知了。它叫珠玑里,后改为知基里。   到底清江公是从那一条珠玑巷迁去广西桂平??
3 o& R+ J7 O3 O6 A4 l! ?. l. @! e    4,明朝嘉靖二十九年是清江公的出生时间,我个人认为需要找到有记载与当年前后的姚氏族系或县志资料。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0 10:58
回复 55# 姚lucky , U: }: f+ ^2 q: f, Q& |

9 _$ M- O: ~6 w% o! @) C) @' {4 w) ^# Q* ^& U; m; y, A/ i
    太益庄:我去过还照有相片,关于查找清江公由来,需要大家的努力。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0 11:06
本帖最后由 姚德泉广西 于 2012-10-30 11:09 编辑
) @+ j5 i0 _) i+ f& h$ e6 z1 r6 {2 m: Z; v: V  e
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胡妃逃难至南雄珠玑巷,
) \; I7 K; r. F6 |9 t嘉靖二十九年(1550),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
! A# w" p' D9 x) L8 [1 r0 ^# K, c3 Q6 \  Z, N' D
1550-1273=277年。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0-30 11:07
嗯,辛苦德泉兄你了!你分析得比较合理,按照族谱上说是从当时的广州府新会县迁徙到桂平,再查下新会县的迁徙史,据说大部分都是从南雄珠玑巷迁徙来的,这个珠玑巷就是南雄市的那个珠玑巷。另外请问下你,其一,有族人联系过容县石头那边的姚氏宗亲吗?他们又是从哪里迁徙来的?其二,你联系过新会县的姚氏宗亲吗?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0 11:12
本帖最后由 姚德泉广西 于 2012-10-30 11:41 编辑 : [1 ?4 `0 x% L9 h
4 V' c* u+ F: r( ?# U6 _& F; C
容县石头的姚氏联不上清江公,我打算去一次新会,但由于我目前处于打工及家庭负担经济方面原因,可能要迟点再去新会查找姚氏资料。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0-30 11:52
嗯,大家一起努力!感谢德泉兄付出的努力!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0 11:54
客气了,我会尽我能力为之。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0-30 12:31
呵呵,客气了。德泉兄还想问下你,我们跟广东的德庆姚氏和平远姚氏对得上吗?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1 15:52
目前还未能对上。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1 16:17
下一步计划从这条线索入手:新会市大泽镇沿江北村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0-31 18:04
德泉兄:我刚才在网上找了一点资料:新会各村姓氏一览表中只查到:大泽镇: y1 g5 s0 q# S! L1 x6 X
——田金:明正德年间周姓从棠下来立村,万曆年间蔡,姚姓来。奇怪了噢,只有这个村有姚姓宗族居住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0-31 21:56
谢谢!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1-1 07:56
求桂平社步文辉公和永清公的生,终年份?谢谢!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1-1 13:07
德泉兄:问下广南伯看看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1-3 09:41
请教各位关心清江公历史由来的宗亲:最近几天我在不断的查找相关资料,现在一个问题需要探讨。
2 r+ i1 X  p. \( _   据广南叔提供的资料:(文辉(总统)公,元配甘氏,妾张氏,生五子:永清、永江、永汉、永波、永淳,诗书齐荣。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浔城混乱,为避此难,兄弟五人各奔他乡。永清公携妻带子和弟永淳同往中秀里姚村(现在社步镇新民村)落业,永江公往秀一里马平村落业(失考),永汉公往平南县六陈镇安乐乡水塘村落业(原旧族谱中记有“回粤东原籍”的说法),永波公往桂平垌心乡回龙村落业。)5 f9 n7 U' |  Q$ o. X8 _
    1,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浔城混乱。
; _# U% ^/ p+ t' @; E/ P2 y    2,清江公:明邑庠生(公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岁)-----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
& r( x' u0 f) T) }8 B& [8 }3 ^从以上资料析:清江公出生比永清公迟100多年,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1-3 14:27
德泉兄你好!按照以上资料,确实如此。可是这些资料的可信度有多大还有待考证噢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2-11-3 14:28
永清公族谱上是如何描述的?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11-3 15:23
德泉兄你好!按照以上资料,确实如此。可是这些资料的可信度有多大还有待考证噢# S( e7 k( m7 S8 T5 q. |* a
姚lucky 发表于 2012-11-3 14:27

/ O3 s' T2 r  D$ \1 v
* L% r9 R( Q" O- t* D
" D2 c5 r2 g' @- v+ F* x! l9 a7 o% `: J    旧史难考,深有同感!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1-3 16:39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4-11 15:50
最近我查找了一些关于新会的资料,新会市大泽镇有大姚村,小姚村,姚旗村,我对这三条村正在寻找更多关于姚氏的资料,初步计划2013年6月到8月期间我会亲自去一次新会。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3-4-11 18:08
德泉兄辛苦了!我们目前虽然只知道是寿昌公之后,但是族谱没提到是属宗辅公还是宗卿公之后,东莞 广州两地有很多寿昌公后裔,不知能否查询下他们的族谱,看看有什么信息,之前姚网上不是报道了一位非常热衷族谱研究的老者宗亲,他也是寿昌公后裔,具体不知该如何称呼他了,网上说那位老宗亲对寿昌公这一支系的情况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研究,不知德泉兄你是否去拜访过他了没有?呵呵,辛苦你了,向你学习!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4-11 21:32
回复 76# 姚lucky ( |, |: t  K( o  @9 p6 V4 O9 T

8 ~7 h6 Q  L9 ]3 S$ S- m
8 L; A. [3 V, y$ n* r5 I       你所说应该是姚炳能宗亲吧?我一直有和他联系。谢谢你的关心!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3-4-16 00:51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3-4-16 00:53
回复 77# 姚德泉广西 # l  \; @+ a" s# }9 [4 B2 [1 W
4 ], K) T: G" t% c) [; p( f/ L# [

/ Z9 F; z) O6 Q3 H. ~" {    呵呵,德泉兄你好!是我发图片的那位宗亲,不懂怎么称呼,他是你所说的姚炳能宗亲吗?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4-16 07:14
说真的我印象中不是这位宗亲,炳能叔是住在深圳,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3-4-16 17:13
呵呵  我也不认识这位宗亲,不知有哪位宗亲认识他,这位老宗亲的事迹曾在我们姚网报道过,求介绍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4-16 17:27
这样啊!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4-17 16:38
回复 79# 姚lucky
2 h2 D+ O7 [# e) h
  j5 R4 \/ |% A. U' [$ _7 i
) A) P3 u* c; X  m  G9 p1 [! C* U2 z    图中人是增城正果镇到蔚村姚佛胜。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4-17 18:40
明白,
作者: 姚lucky    时间: 2013-4-19 17:43
原来是他啊!很高兴,德泉兄你有机会可以去拜访一下他,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清江公的信息。辛苦了!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4-19 17:59
谢谢指引。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5-28 11:55
我正在努查找新会大泽镇沿江村样关资料!
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13-8-1 22:50
哥哥,现在查得怎么样了?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8-2 18:42
还在努力中!谢谢关注!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3-9-9 19:51
在佛山附近工作的各位清江公后裔:关于查找我们始祖清江公由来一事已搁置一段时间了,我想去一次广东新会大泽镇大姚村和小姚村及姚旗村看看的想法,听听大家的意见,请你们给矛一些帮助,谢谢!
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13-9-10 22:38
德泉,我近段时间可能是没有时间的了,过了国庆才能有点空。我现在先和炳能宗亲这边查查看, 我先把八七版的谱拿过来查查吧,要是有时间我就过过去一趟。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5-3-1 10:18
2015年又到了!我还在为寻找清江公历历史的事努力中!希望得到各位宗亲的支持!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