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736|回复: 0

长乐文岭阜山村“明教堂”宋代培养出三位状元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发表于 2020-7-3 18: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明教堂
宋代培育出
三位状元
——

) U- O0 S- ?8 z$ ~

明崇祯版《长乐县志》卷九《存往志》古迹栏目中载:元台碑在二十三都明教堂内宋状元陈文龙记曰:“新宁县(即长乐)治之中有堂曰明教堂,乃皇祐二年(1050年)里人方子安所创也。绍兴三年(1133年)参议姚能举(姚坑始祖)拓而张之……庆元三年(1197年)林尚书采更而置之鹳岳之东……堂甫成,而尚书之子得中、侄亚文,姚状元(即姚颖状元)之裔曰同曰逢午……肄业其中……日就月将,咸登科第……龙生也晚,仰慕前哲,不觉勃勃思奋,携明姚勉淬励斯堂。宝祐元年,勉兄廷对第一,着先鞭矣……不想开庆元年(开庆元年,陈文龙举孝廉,咸淳四年戊辰殿试状元)缪遇主知,里中父老揖龙而言曰:《志》载后山之中巨石上又有一石叠其上……无翼而飞,不招自来,其天符与地瑞欤?其三元发迹之阶台欤?佥议立元台之碑于是石之傍……龙承父老命,书而镌之,以垂不朽。”


, G* W+ ~& r$ L; j$ V$ g( O 640.jpg
  ]1 B. ?3 c& c2 H; ~) S* O0 Z0 R2 V) q% U: b# T' [' S
5 L% Q1 s! P! w
7 I: H" e5 Y: Q! Q

这段记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明教堂”培养出姚颖、姚勉、陈文龙三位状元。

9 F4 L/ s' z( H! n  r$ e5 J

  V1 j" [0 f2 p! u; ? 6401.jpg ; o  R: A4 I: ~( ]
, w' ^8 W0 V% v( S
【 三状元 】

崇祯版《长乐县志》是由长乐知县夏允彝主持、纂修于崇祯十四年辛巳岁(1641年)。另,闽侯县南通镇文山村(原名芒山)在《陈氏族谱》也记载了上述内容。文山村陈氏是状元陈文龙直系裔孙,其先祖19世弘字下三户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由长乐阜山迁居文山。

陈文龙中状元后,于咸淳壬申年回长乐后山(阜山)省亲时,承父老命书而镌之的“元台碑”有二块,一块立在明教堂对面的山坡上“飞来石”旁,今保存在阜山陈文龙纪念馆内;一块立在明教堂内。这是陈文龙状元存世唯一的石碑记载,也是明教堂培养出姚颖、姚勉、陈文龙三位状元的历史证据。

姚坑《姚氏族谱》记载了状元姚颖、姚勉的生存行状。姚勉生于绍定二年(陈文龙生于绍定五年),所以陈文龙称姚勉为“勉兄”。姚勉夫人是长乐沙堤人,姚勉墓在福州大乘寺山(即东山),林采墓也在福州东山。《姚氏族谱》始修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同时自宋 、元、明、清及至今续修谱八次,保存至今。

. y& I& d! s9 U  R" k) N" e
6402.jpg
$ `% \! A& Q6 \+ W! Y
' Y2 A. O/ f: @
. v$ w( k& c$ V, T  R6 J
" G! v* n- E; ^& C0 I
) o8 \# x. C+ I' [6 F8 n" K  |1 Z) m3 E( Y8 @# H: M

3 e- Z% E& }! L3 d, ]: f: H
3 o) l  C6 m4 B9 l1 }1 y& U: e
  B* R8 x; r5 ?+ O% w( `3 @- S$ B. I5 T& L6 p6 j/ T. C5 b

5 i( K; C) V8 m5 h; F! D8 n+ b& |; p1 u7 j* N

# }! x. F' F) ~% B5 v# r  y1 v) S+ V1 L- B2 F( e0 C( Y  c

里人兵部尚书林采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重建明教堂时所撰写的“明教堂序”中,记载了他在“鹳岳(鹳石)之巅与状元姚颖唱和行乐”之事。林采是进士出身的高官,累官到礼部侍郎、兵部尚书、玉牒检讨官。可以上书皇帝陈岳飞之冤,不至误称旁人为状元。


( \2 n8 p* n& T# S  b  e( l7 o3 _0 F4 y* L# ^4 z
: N  A& ?3 e. ^: q5 a& A
6403.jpg # h; C2 k* V" V/ w, a7 u' h' v( I9 q
6404.jpg " w& }" I/ @% B5 }, K3 F& `. R

9 h, m) }/ \+ ?3 b2 O
) Y! S9 t2 ]. P7 b6 F

林琼蕤(文武砂镇壶井人,清雍正八年进士)撰写的《长乐纪盛文》中,不但列举了长乐状元名单,还有“一门三举三翰林,江田独钟其盛;七世二元十进士,姚坑克世其家”的句子。特别提及姚妔七世中有姚颖、姚勉二位状元十位进士的美名。

1998年4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教育志)、(人物志)两部省志中都记载了长乐状元中就有姚颖、姚勉状元。

% @/ m, b6 \8 t2 o# ?+ W% T, E
6405.jpg

& X- x% v7 T% j

今长乐市文岭镇阜山村“陈氏宗祠”的照墙右侧,移竖有一块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现已修复的石碑。碑居中刻约2尺见方的3个大字,直书:“∴元台”;左下方小字落款,刻:“宋咸淳八年壬申岁桃月谷旦里人状元陈文龙书。”这是被近代伟人、乡贤林则徐崇为与文天祥“隆名并峙”,同为“一代忠贞”的南宋末年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留下的仅有的碑刻。距今已有726年的历史,诚为极珍贵的文物。这“∴元台”,按陈文龙所作的《元台碑铭》载:“∴”可作“三”解。“其天符欤,地瑞欤,抑三元发迹之台阶欤。”

6406.jpg

4 |' x/ X% r4 h& }$ `5 `* a
/ Z0 q, T% O+ G3 c# k. o
! S- K! ^% R8 l5 Y


9 U: o; l6 O# u! i' |- U: g5 |

陈文龙(1232—1277),系兴化军(莆田)湄州人。乃与李纲可先后辉映的南宋抗金良相陈俊卿的五世从孙。后因家道中落,9岁时随其父陈粢外出贩布谋生。到达长乐阜山后,就在此定居。
8 N/ Z* T& u8 [% J, x  O7 S

6407.jpg
△明教堂背靠潮山,山顶处的三块巨石就是“三印台”

今阜山,原称后山,濒临闽江口,又叫后山澳。自唐迄宋,澳民据山聚居,有郑、林、曹、王、周、姚、黄、陈诸姓;以捕鱼、养蛏,兼种山园为生。故老相传,其中陈姓从省城迁一支于玉融岱石,另迁一支于长乐后山。迁长乐后山的一支,因“第序绪衰微”,数传后仅剩夫妇2人,年届花甲,膝下犹虚,极羡慕人家有子,时萦梦想。一夜,梦见小青龙攀门前柱上腾升。翌晨应兆,却见有过路客人父子来到庭前歇息。小孩眉清目秀,一身全青打扮,总在门前柱上抱攀欲升。陈老汉触及昨晚梦境,便即招呼父子进屋歇息闲聊。知也姓陈,更是欢喜,表示要收其子作养子,并培养读书。征得其父同意后,小孩也乐意留下。从此就在邻村潮山,即姚坑的私塾“明教堂”就读。给取名“子龙”,希冀日后能以文章发迹,腾达成龙。

- s5 K) x# y7 o. J: x4 l% j

) S) `3 g2 Q+ S% g
6408.jpg
6409.jpg

( Z2 j- i7 S3 u+ S
% B" z. R" B: Y" Z

闭塞、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潮山,依山傍海,村前山口礁石成堆如莲花,上建“龙君祖殿”。涨潮时,潮水经过龙君祖殿两旁涌进村前山麓,故名。村民世代业农兼渔,一姓为姚,于是也称姚坑。村后山有巨岩,岩前松林阴中建一书堂,就是明教堂。邻近各村人口很少,没有私塾,要读书的孩子都到这里就读。姚坑因有明教堂而名闻遐迩。有宋一代先后出了3个状元,即姚颖、姚勉和陈文龙传为闽海佳话。明教堂乃宋元祐二年(1087)里人方子安所建。绍兴三年(1133)又经参政姚能举重修,并“拓而张之。”县尊吴仲举匾其堂曰:“明教堂”。庆元三年(1197),尚书林采又将明教堂移址于“钟山川之秀气”的鹳石山东,堂内额其上的“读书处”3字,乃陈文龙中状后所书。


! e' S3 l; ?9 i! W% g' F
64011.jpg
△门前的几根旗杆石见证了明教堂曾经的荣耀
64012.jpg
3 h. w. @: ]$ b: K. j! L7 l$ {% u0 w

由于这里“师儒云集,教学有方”;学生也“穷养达施,有意上进”,所以“诵经论文”的风气极浓。”四方文士诵读其际者,咸跻贵显。”在不长的时间内,姚颖、姚勉、陈文龙先后都中了状元。之后,还有林采之子林得中、侄林亚文,姚状元之裔姚同、姚逢午和沙堤陈如晦之子陈觉伯也先后中了进士。陈觉伯与陈文龙同科,后闻崖山宋师亡,陆秀夫抱末帝昺投海死,他也绝食身亡,气节可嘉。陈文龙对明教堂给以极高的评价,明教堂在偏僻的小山村,培育出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成为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史上的美谈。

64013.jpg
△从左到右依次是姚颖、姚勉、陈文龙三状元
64014.jpg
△从左到右依次是姚能举、方子安、林采三位初创、重建、迁址者
% u2 F: b8 }1 W: p

明教堂建后历数百年,于清乾隆年间圮毁。但原置于堂内的陈文龙传世不多的遗文刻石《元台碑记》、《元台碑铭》和《明教学赞》至今犹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 o' V" R/ o7 C& f3 _& X- U5 U4 N

64010.jpg


7 F0 ]4 m0 l' V%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3-28 18: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