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大胆推测我支世系之乱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1-12 18:31
标题: 大胆推测我支世系之乱

我支相关三支世系之乱原由大胆推测如下:

      1.A系姚是A世系。

2.B系姚是B世系。

3.C系姚既不是A世系也不是B世系。

C系姚本不姓姚(据说有明间代代口传),C系姚与A系姚不是同宗,所以修谱时没能得到A系姚的认可,就没有同修家谱。由于C系姚得不到A系姚的认可,所以也没能与A系姚一起修家谱,在修谱时C系姚把A系姚的家谱拿去与B系姚连谱,B系姚为了攀附A世系,就与C系姚连谱了,所以就出现了B系姚的家谱里有与A系姚部分相同的世系。

现在的结果是:

A系的谱系与B系姚的谱系有部分相同,B姚与C系姚是同宗的(其实不是同宗),A姚与C系姚又不承认同宗(本来就不同宗)。估计还有其他推测。

以上描述只是推测,其目的只是找出乱中的真相。如不成立,请理性评说。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 19:3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12 19:52 编辑
% W' y* U( X9 Q- h; W0 [- L: M/ X5 q$ \* k4 Z% o* x
回复 1# 姚双全 / i6 D9 E1 m" n# N1 s, z5 q, e5 ^

9 g  P; L  v: l5 }2 F2 b7 l) Z/ J- `& k; v" R" N
    双全:你这里的‘明间’是否说‘民间’。这可以两解,一说是从明朝开始,所以是‘明间’。二说是‘民间’。理解完全是不一样的。请您仔细推敲一下文字的表述。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 19:5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12 19:53 编辑   s: n" q5 [. F4 ?4 Q# y. I
4 Z* k& j) J8 {+ T* Y# M# u7 g) Q
回复 2# 姚绍弦
8 l6 h  [, M( a) `1 M0 b! L$ ~" B9 q4 T' Q' O+ b, [( q
) e1 V3 l& w4 W: v1 G
    我还有一个疑问:既然c系得不到a系的认可,又如何可以拿到a系的谱,去与b系联谱?当然,结果如是双全推测的那样,反正是姚拿姚,或者是姚抄姚,都有可能。但一定是后面的抄前面的才对。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12 20:11
反正这几支系理还乱.但不要灰心.随着全国各地姚氏上姚网来,总会有真像浮出来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1-13 12:26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1-13 12:49 编辑   a4 k7 v( a& K+ m  I6 y
我支相关三支世系之乱原由大胆推测如下:      1.A系姚是A世系。 2.B系姚是B世系。3.C系姚既不是A世系也不是 ...
: l) u' h& s$ l# L姚双全 发表于 2013-1-12 18:31

: `3 x( x7 g( n8 ?
/ ^7 j- l( }& Y我也来大胆的推测一次.
, a  g* s1 x& f; `A.历史记载是清,明,元,宋,唐,隋的顺序.乾坤可以倒转.! a6 z% u/ B; g) q" \" N9 @) ~
B.在封建宗族社会里,一个胆大包天的村妇,可拿一套神圣不可侵犯的族谱包鸡腿.是该族对待族谱的历史事实.被该族后人传为佳话.广在民间宣传.8 i" I4 a% Z+ \) ?0 C  u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1-13 14:00
我也来大胆的推测一次.- r% C) g8 F" U: I# U% @7 n
A.历史记载是清,明,元,宋,唐,隋的顺序.乾坤可以倒转.
6 B# P% Y3 P! z2 H3 a. j$ bB.在封建宗族社会里,一个 ...1 o0 @6 C4 q% i( u9 Z
姚卿芳 发表于 2013-1-13 12:26
- X( Q- N5 c6 O& x

/ F* ~" M, s9 n! D# u: d% q2 {5 {
    年轻者不知轻重的话“B. ……”(我不愿意将此段话再显现),曾被您得体而大度地回复了。今时灵源3支姚氏已初步认同,可喜,但还有路要走。我认为今后不提“B. ……”为好,甚至建议删去楼上这段话。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1-13 14:11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1-13 14:13 编辑
1 A( p3 E2 U9 G8 {
7 `' G' I" q& P  r, U教授:谢谢你的关心和开导!
1 F  ^! P( v" ]: f' m! W( b$ r以团结和睦为重,一切向前看.以后不再重提此事.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1-14 17:14
C系姚如果本不姓姚要和B系连谱起码他们有点根据或有其他原因.不然B系不会接纳.我这里就有这样一件事.贺州有一户姚家人.因为他们只知曾祖的名字.不知道是从那里迁来.但在那里人少受人欺负.就要求加入我们这支系.在编谱时我们加入了他们.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15 10:24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1-15 10:53 编辑
- J8 W' u' {3 @, O  }% v! p0 e  ]( ^1 |5 P
回复 8# 姚小平 ! i- `8 a# [" H+ Q4 H
" X" U. ?  Y7 x5 F+ c, j8 h
% q8 `, C( ]$ m
    您讲的故事最起码的是:那户人家虽然和你们不是一支,但最起码他们姓姚,联合起来修谱也未尝不可。而双全宗亲却是捕风捉影,人云亦云,听别人讲了个天方夜谭的故事,就以为是《史记》中记载的,您想连当地人都还搞不清真相的事情,他一个外迁者后裔能讲清楚吗?还是原籍的族人说话比吧.   ——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还是不能说,还是删去吧。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15 10:28
回复 9# 姚绍明
5 ]: S$ P0 K5 H1 g- C' V
6 {$ U# U# y  N/ d) Z3 _! \0 D- C9 \) L
    不怕乱,只怕编,您就是编出花来,没有事实依据,别人也不会信您的。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1-15 11:03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3-1-15 11:07 编辑
: ?: H, Y4 D4 P7 U; }' b: N8 m. z3 b  N0 _- {  f1 ^
回复 10# 姚绍明 9 `% o/ |; W- x

  x" c0 }& w# y1 S) E: u6 o& l# x1 Z$ @* {3 V! @
      如果他本不姓姚.就不可能连谱.现在他改姓姚.一定有改姓姚的原因.有隋母改嫁来.或者单姓从大姓.我们这里也有姓魏改姓邱的.' |7 A+ t' n- [& t7 h$ M2 s
  您说得对.你就是编出花来,没有事实依据,别人也不会信你的。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16 19:06
回复 11# 姚小平
7 J  f& Q( t7 X0 T- ]5 n  o' x. J; U- S9 \6 H# W4 O( G
( w: @& q" r3 r% K+ [% k7 E. S
    谢谢您的回复。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3-1-17 15:27
还是实事求是的好,断代就是断代了,这一代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搁置起来,留待后人去解决。实在无法续上的,也不能说不是姚氏后人,,,,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1-17 23:45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1-17 23:48 编辑
5 x7 X! Z: g& ~- k8 G2 v5 N) h, {+ m% C6 m4 H  |$ n+ q
寒松宗亲说得有道理!
8 [& |' B" G+ d: p6 E3 o3 d6 g4 j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谁愿意抛弃祖先跟别人姓啊!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3-1-18 18:27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13-1-18 18:28 编辑 % Y" u- ?% h/ l7 p
  S& H* m* b9 Q% `2 H7 i! a0 t
回复 14# 姚卿芳 - W/ g4 H) N5 @6 g# c5 d8 N

+ Y# X1 [' f# D( z
& n9 p, i! _7 M    谢谢卿芳宗亲!!- S- @" w, ]* m1 n( `) s5 C) T
这次与郑州姚寨(砦)的姚青峰见面,就谈到了这一现象。我们两个都认为“断代”(不知道还有没有更科学的叫法)问题普遍存在,不论是寻根也好、认祖也好、宗亲之间相互交流也好,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不能攀龙附凤;二不能随波逐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经得起后人推敲。我们这一代人解决不了的事情,要相信我们的后代比我们更聪明;要相信历史会一层一层地剥开尘封;更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姚姓子孙一定会光宗耀祖!!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1-18 23:49
回复  姚卿芳 # ~1 m2 q% i1 Z' J8 `

( F3 f+ D  U, @  N: n, e# n: c5 a% b( j* y7 D$ [9 |# W. F
    谢谢卿芳宗亲!!
0 e( n% X6 {; c+ t" Q! J. ?这次与郑州姚寨(砦)的姚青峰见面,就谈到了这一现象。我们两个 ...
0 {: U: S* {. [0 Y# v. Q; O# R姚寒松 发表于 2013-1-18 18:27
7 a, m( W0 N8 M2 c

8 w' m1 |- F9 g' ~' L: o' F+ Q+ n! F不能叫"断代".叫数代失考.9 D9 v/ \& O/ W! C& i" q! w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3-1-19 10:10
回复 16# 姚卿芳
5 c; r, _7 e( R& {
9 O8 ?0 C2 U& l! p/ }  }: e4 J0 M  ^7 O9 U
    谢谢卿芳宗亲!!" T& P2 |8 U" a/ U
领教了 “数代失考”新词啊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3-1-19 10:26
回复 16# 姚卿芳 % E# h! R/ M8 z% Z7 S& y' Z, {
/ `& T* j% ]: ?" O1 i

+ c) g4 x, f1 V, ^# _    是专用名词吧?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3-1-19 10:32
“数代失考”其实也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和寻亲观,我查了百度,有些姓氏家谱考证时,无法知道某些年代的具体情况,就用“数代失考”来填补。这样就给后人一个机会,我们也应该勇于面对现实,考证不了的就是考证不了,我们没这个条件或是能力,就“数代失考”留给后人解决。
8 g; q" ]9 K* V! W$ l卿芳宗亲;向你学习!!!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1-21 16:15
回复 2# 姚绍弦   B- r; ?$ K3 J9 i( J/ i& X% O
  b8 b4 A" @( o0 V: b
8 i0 B9 i, e& ^) Y
    打错字了,是“民间”,谢谢指正。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21 18:10
回复 20# 姚双全 8 g8 d% }1 z' x9 {/ X8 W) X9 `4 B

! [( z" s, `1 Z4 L2 Y( N0 s; H# T9 G, r% E3 W
    双全好几天没有在网上露脸了,题目出了差错,答案就会迥然不同,在网上容易造成误会。我认为,民间的传说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传说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如果历史上白纸黑字已经记得明明白白,还有些人别有用心去制造传说,传播传说。那就是瞎说,甚至是胡说。不知双全同意我的看法吗?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1-22 08:35

同意绍弦宗亲的看法。但不管是制造传说,还是传播传说,我想后人们都很想了解传说或瞎说背后的真相。正确理性面对传说,也是对后人负责。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22 12:3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22 12:45 编辑
) q- M- z8 v$ u8 `4 B
! M/ k# v. a- H2 P: o, I回复 22# 姚双全
1 E( ?. t: j+ F8 U1 x7 l6 h6 U  n, E. A9 `4 S" H
0 r) B4 I& C" {+ Z9 u2 H' w
    我认为每个宗亲都有自己的长处,当然也有自己的缺点。尽管网上有的宗亲对双全宗亲颇有微词。但我认为,双全至少有如下几个优点:7 u# n. t- `( O! y
    第一,双全是好学的,喜欢独立思考,尤其热爱姚氏文化,热爱谱牒文化。并且还有一股执着精神,这是可贵的。$ H/ D- I8 Q4 d* p* e7 y' T4 D3 [
    第二,双全喜欢就事论事,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我觉得,这是应该提倡的。
/ _' {3 M+ F1 l) l    第三,双全是喜欢直言的,不喜欢遮遮掩掩,这很对我的胃口。我欣赏。我觉得,宗亲之间首先需要彼此真诚。如果缺少真诚,或者,一不小心遮遮掩掩,许多话题就无从谈起,甚至造成误会。
7 i) j, O& B5 A/ q' d    如果要我直言双全宗亲的缺点,我认为,双全还应该提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当然,这对我自己,对所有宗亲都是需要的。如果一个小学生都明白的事情,一个高中生却听不明白,我只能说,这个高中生是白痴。9 Q' {. y7 p, d% ?6 P3 t% ], a0 |
    姚氏家族是文武世家,这是我们共同祖先的荣耀,我们一定要传承这种荣耀,双全这个名字应该就有文武双全的意思。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1-22 16:01

既然已经在民间流传,肯定有流传的原因。疑惑如下:


4 D" h! M; v+ d6 O  ^/ M$ J. |

1.为什么会有这个传说?

+ [/ _7 T+ F- `: w6 V- u( N

2.这个传说起源于什么事件?

( \$ K9 o( D7 k; D, T9 J

3.这个传说起源于什么年代?

6 |* G4 C  D3 k: R9 c6 r

4.如果传说是假,其目的是什么?

5.如果传说是真,其证据有哪些?

望知情的宗亲能予以解惑。大家齐心协力、就事论事,把这些问题搞清楚,能促进宗亲之间更加和谐、便于续修家谱。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22 16:40
回复 24# 姚双全 . y7 p+ ~( |8 D4 |7 p  G
6 ~/ m" I7 [! l+ T
+ W: p+ Y5 T0 F( Y. ^
    民间传说,天上有九个太阳,地上有一种九头鸟,有兴趣考证的请先看看‘山海经’。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22 16:43
回复 25# 姚绍弦
( ~' y1 T: E2 ?, G* F9 m2 Q* O9 V6 v
( y8 g9 c" y. I5 T+ z! _) G1 k( W; ^
    双全说的这个传说,我不知道是指哪个传说?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1-22 17:24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3-1-22 17:25 编辑 , B! R5 W9 U8 _4 A
5 N: I; \& S: K' F+ u, ]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5749&extra=&highlight=&page=4(36#)。* `& u& v& A7 L: R8 E! K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6085&highlight=(5#)。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1-22 17:26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1-22 18:55 编辑 - n0 j* [5 R" @: C2 k. H
6 _4 J& O+ T0 n% y3 B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5749&extra=&highlight=&page=4(36#)。
8 K% J  R4 V3 K9 c1 T9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6085&highlight=(5#)。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22 17:38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22 17:40 编辑 1 f8 w$ D: |$ L; h
2 O* V) V0 t3 a% U1 k
回复 28# 姚双全 * Y2 ]$ I  a* P* h7 c8 t
3 R' d, G- V% T1 e+ Z* _

- K7 b' _+ O) g, _   

现在的结果是:

* M: ]# r( P+ W5 k5 Q  S0 Y. y  H/ @
A系的谱系与B系姚的谱系有部分相同,B姚与C系姚是同宗的(其实不是同宗),A姚与C系姚又不承认同宗(本来就不同宗)。估计还有其他推测。* o3 R# T3 M5 D* i! j' ?
2 Z1 K( Y- k; h4 K: f
  请问双全,第一、你说B与C其实不是同宗,请你拿出证据。
+ s* v4 _1 J  h0 {. c1 {2 `! m& B  ^                 第二、A与C又不同宗,本来就不同宗,还是请你拿出证据。
! W+ p9 L) _: u  [% S0 t  `5 E: D) y6 @0 Z* j4 j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22 17:44
回复 29# 姚绍弦
! V* @8 i) r9 J& F& Y& i' P5 S. s! i3 c. n7 y' @
- M* v, _, e9 a) _  B
     1.A系姚是A世系。

2.B系姚是B世系。

3.C系姚既不是A世系也不是B世系。1 T" P! e4 n$ S" B( y
以上是双全宗亲的推理,他说的是灵源的三支姚,本来灵源就不存在着三支姚,所以这个命题是错的。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1-22 18:23

如果命题是错的,就不加以推论,到此不再议。谢谢各位宗亲关注此贴!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