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坡姚氏与龙曲姚氏的族谱字辈排行诗不一样,对于他们两支姚氏是否同宗有疑惑。所以我估计永福县板坡姚氏美义宗亲才参与这次宗亲大集会,并想借此向安徽桐城宗亲寻祖。另外琅琥姚氏、丹桥姚氏、山枣姚氏与竹搭姚氏的族谱字辈排行诗也各自不同,是否共宗也有疑问。这些姚氏宗亲每三年都到竹搭姚氏祠堂聚会,但竹搭姚氏祭祀的是他们的第三代祖“万资公”墓,丹桥姚氏和山枣姚氏祭祀的是两个并排的无碑土堆墓(不知道是第几代祖先,不知是男还是女祖先),琅琥姚氏祭祀的是他们第三代的“福广公”墓。但总的来说,竹搭姚氏、龙曲姚氏、鹿角姚氏都来自广西河池南丹卫所,出征而来,时间是明洪武初年,远祖都是安徽桐城。板坡姚氏、琅琥姚氏、丹桥姚氏、山枣姚氏这些姚氏是不是有可能是明朝中期当兵出征而来,与先到的本地定居的竹搭姚氏、龙曲姚氏、鹿角姚氏在一起居住屯守,也不得而知,只是猜测。请宗亲专家,指点研究方向。谢谢。 |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茶洞乡龙曲村姚氏祠堂简介》中记载“龙曲村姚氏祠堂,建于民国三十五年。由热心宗族公益事业的姚恩凤宗亲任总首士,带头捐谷705斤,各家各户踊跃捐谷或义务投工,历时一年建成。各户捐谷功德,立碑永载史册。祠堂在19世纪60-70年代曾受到破坏,神台、大门口“姚氏宗祠”四个大字被毁,直到80年代,族人重新修缮,恢复原貌,祠堂又焕然一新。 据老人世代传说,龙曲村姚氏始祖姚维护,于明朝洪武七年从庆远府南丹洲河池所迁来,至今巳有642年,繁衍了28代。祠堂落成时,龙曲村姚氏家族及分支人口约一千人,至2016年,龙曲村姚氏家族及分支人口已增至两千多人。目前,有160多户宗亲仍居住龙曲村,部分移居本乡三合平岭山、江洲六良村、江湾村茶贝口村,其余迁居永福县百寿镇街、板坡村、龙江乡双圹河小满山、雷电山、牛河、小布里,遍布两个县三个乡镇十多个自然村。 ” |
姚桥箭 发表于 2018-12-29 17:59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茶洞乡龙曲村姚氏祠堂简介,见祠堂集P131,联系人姚恩星。 祠堂简介未见龙曲姚氏的字辈排行诗,始迁祖姚维护。 姚美义的板坡姚氏有字辈排行诗,奉姚周廉为一世。 |
宗亲钟尧教授、宗亲绍弘: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竹搭姚氏、茶洞乡龙曲姚氏、鹿角坡姚氏都来自于安徽桐城,都是洪武初年到广西出征,后来定居下来的。永福县百寿镇板坡姚氏据说从龙曲姚氏搬迁出去。每三年的清明聚会,龙曲姚氏、鹿角坡姚氏、板坡姚氏、琅琥姚氏、丹桥姚氏、山枣姚氏等等都在竹搭姚氏祠堂聚会。这些村子现在研究族史的人员不足,更没有派出代表到安徽桐城寻宗。遗憾呀。 |
pszyyao 发表于 2018-12-16 18:23 我看到的永福谱确实无头无尾,因此无法作出更多的判断。作序者也认为存在“截长补短”的可能。从叙述的源流上看,提到了唐玄宗时的姚崇和汉朝的姚期。我对美义宗亲说,这是不足取信的,除非在桐城谱查到明证。作序者对此提出“以待后人参考”的意见,说明仅仅是他说说而己。 |
“目前,有160多户宗亲仍居住龙曲村,部分移居本乡三合平岭山、江洲六良村、江湾村茶贝口村,其余迁居永福县百寿镇街、板坡村,…… ”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8-12-28 17:36 为什么能判定“应该是河池怀远镇”?我倒是希望是安徽怀远县。 请桂林永福美义宗亲指出谱的版本年、纂修者、有多少页(什么内容)。 7-9#3谱页所载文章,欠头(无题名)缺尾(无作者和时间),不知作者对谁讲对哪个地方讲。例如,始迁祖姚周廉之父八世祖,生于斯葬于斯。“斯”是哪里? |
应该是河池怀远镇。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8-12-17 11:49 13#谱页,谱序记“迁融邑,迁怀远”。是迁融安县?哪里的怀远? 广西融安县。安徽怀远县。广西河池怀远镇。 |
姚桥箭 发表于 2018-12-18 17:01 绍弦宗亲以他的角度说是新发现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板坡姚氏。他提供的信息比你更直接和详细。 |
姚桥箭 发表于 2018-12-18 17:01 谱序记“迁融邑,迁怀远”。是迁融安县? 迁怀远。——哪里的怀远?是广西什么地方还是安徽怀远县?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