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1-2 11:52 编辑 五五年授衔时红安籍少将以上计61人排第一,第二是安徽金寨,59人。江西兴国第三,56人。 我从红安纪念馆里看到的红安将军共223人,这应该是包括之后的将军总数。徐向前元帅说红安是“二百将军同一家乡”。因此说红安是“中国将军第一县”是有依据的。 江西兴国也是著名的将军县,长征时“每一里倒下一个兴国籍烈士”。兴国籍烈士主要牺牲在“湘江战役”及贵州和四川南部的路途中。 相比于第一方面军的行军路线,从红安等地出发的红四方面军,经过河南,直插到川北地区。路上的艰难险阻要比第一方面军要少一些。故显得“兵强马壮”。 抵达延安后,以鄂豫皖籍的将士为主体的西路军失败于马家军的铁蹄之下。否则,红安籍的将军还会多许多。 |
姚家芳师长沒有徐海东这么幸运。这位黄埔军校第五期的毕业生,文武双全,是英山革命的一面旗帜。1933年5月,与吴焕先等共同指挥攻打七里坪,战斗十分艰苦,敌以重兵合围,我军形势极为不利。此时,他多次建议跳出包围,寻机歼敌,未被采纳,反遭疑忌。1933年9月27日,在“肃反”中被错杀于皖西北大埠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查了有关资料。以英山籍为多数的七十五师近千人没有牺牲在敌人的枪下,却倒在了自己人的肃反运动中。具体的执行人是高敬亭,而高敬亭虽然坚守了多年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卓越的贡献。但又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死于非命。直到77年才恢复了名誉。 回顾这段峥嵘岁月,令人痛哉,痛哉! |
8.jpg (75.3 KB, 下载次数: 501)
蒙冤牺牲的红军师长姚家芳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1-2 11:58 22#,23#,谢谢解答 中国将军第一县红安县,江西兴国县是第三县。当年宜丰灵源彦国公祠落成庆典,红安宗亲租车赴会,车书“将军之县”。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在红安县县城中心。 秦基伟和韩先楚也是红安县人。二百将军同一县! |
秦基伟将军的墓 |
5541572866510_.pic.jpg (477.36 KB, 下载次数: 927)
红安烈士陵园及纪念馆在红安县城中心位置。大致是越秀山之于广州城的概念。 |
5581572866569_.pic.jpg (187.46 KB, 下载次数: 1052)
5561572866514_.pic.jpg (194.59 KB, 下载次数: 994)
中国将军第一县红安县,为什么不是江西兴国县?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在红安县什么地方?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