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5 23:48 6#, 莒南县大屯村姚氏没有族谱。 退休老干部姚公民说,口口相传,莒南县大屯村大约1420年共有“七姓明军”在此军屯立村,分别是姚、邹、周、彭、罗、张、杨。姚姓自称“军姚”。当年的营地,跑马场故址现在依旧可辩。相传祖上二兄弟从湖广荆州而来,老大先随军,后回家领了弟弟与龙姓管家一道前来。 听说两个老祖宗的坟墓还保存在附近,我提议去祭拜一下。 从莒南大屯村姚氏保持的二十个字派分析,这是一支从明朝初年就把南昌字派带走的南昌姚。 刚卿还告诉我,一百多年前,“文”字派祖上曾经与村南二十公里的大姚庄有过接触,但未能合二为一,大姚庄的家谱上记载了这件事。 “刚刚做完人口普查,目前本村姚氏宗亲的人数超过一千二百人,尚有三百余人从本村外迁各地,本支人口合计应有一千五百人以上”。 一千五百人。这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人数最多的一支南昌姚。可喜可贺。 莒南县大屯村村南二十公里的大姚庄,有姚族,有家谱。 莒南县大屯村南的大姚庄,在哪一乡镇村?联系人? 尽管村里所有长老都向我与卿堂表达了愿意回归南昌姚氏大家庭的心愿。卿堂说,南昌姚氏在收族的问题上向来是严谨的,“是我族,虽贫穷而不弃;非我族,虽富贵而不援”。卿堂还说:“确定你们是南昌姚的后裔无须质疑,具体属于南昌姚氏哪一个村庄,哪一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德高望重的姚公民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组团前来南昌祭拜祖先,完成一件近六百年的心愿。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1-5-26 04:21 编辑 从莒南大屯村姚氏保持的二十个字派分析,这是一支从明朝初年就把南昌字派带走的南昌姚。俗话说的“五百年前是一家”是一句客套话,而我们面前的宗亲超过五百年的界定却是活灵活现的一家人。山东莒南县与江西南昌的一家人,经过五百多年的文化沿袭,又在同一张圆桌上吃饭了。我惊叹于文化的神奇。 刚卿还告诉我,一百多年前,“文”字派祖上曾经与村南二十公里的大姚庄有过接触,但未能合二为一,大姚庄的家谱上记载了这件事。“刚刚做完人口普查,目前本村姚氏宗亲的人数超过一千二百人,尚有三百余人从本村外迁各地,本支人口合计应有一千五百人以上”。刚卿补充说。 哇塞,一千五百人。这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人数最多的一支南昌姚。可喜可贺。 |
为什么莒南县大屯村的姚氏先祖从湖广荆州来,却是江西南昌姚氏的字派呢?我曾经在荆州,宜昌一带调查过,当地居民百分之九十的家谱上都记载自己的祖源地是江西。荆州语言中还可以找到江西方言的痕迹。元末时,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在鄱阳湖大战十八年。当年南昌姚氏随大部分江西人一道站队在陈友谅一边。南昌姚氏有三个以上临近鄱阳湖的村庄有意无意之间卷入了战争,故有“军姚”之说。正是“军姚”的标记,湖北黄梅小池的一支姚回归了南昌姚氏大家庭。 所以说,从湖北再外迁各地的南昌姚,带走南昌姚氏的字派十分正常。 |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5 23:48 6# 莒南县大屯村村南二十公里的大姚庄,有姚族,有家谱。 莒南县大屯村南的大姚庄,是山东临沂市太平街道大姚庄姚氏【姚相龙,姚西善,姚纪顺】 姚西善与姚纪顺是同村叔侄,同姚网版主 临沂大学姚先登教授,都是费县汝良公裔姚氏。 |
pszyyao 发表于 2021-5-30 19:07 尧老说的是,临沂太平街道大姚庄姚氏是我们姚汝良后裔一族。我早就想去大姚庄探访,可是一直还没能如愿。 |
刚卿宗亲在家族事业上特别有心,特别有热情。昨天我和刚卿在汤头街道会面,一起吃了午饭,他跟我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修谱的事情,而且他已经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很值得称道! |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6 00:03 莒南县大店镇那边也有姚氏,去拜访吗? |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5 23:08 赞,姚绍弦和姚卿堂确定了山东的一支南昌姚——莒南县石莲子镇大屯村姚氏。 莒南县石莲子镇大屯村姚氏远离祖源地南昌县七百多年了。 字辈有点变异,大屯村姚氏字派为“克慕佳玲子,圣贤经盛世。文武定公卿,绍起奉景仰”。 |
我们南昌姚的又一件大喜事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