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江苏450岁古牡丹爱“吃荤” 每年需鱼肉施肥

查看数: 1522 | 评论数: 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1-3 14:05

正文摘要:

[提要]450余岁的牡丹也怕蚂蚁祸害,便在牡丹旁种植“绿叶树”。”  据姚维友介绍,前两年,他家给牡丹松土时发现,他家的那株古牡丹主干已经有小孩子手臂那么粗了。他们将牡丹当成传家宝,代代相传... 0 v&nb ...

回复

姚元周 发表于 2013-1-4 17:18:23
美哉,牡丹,护祐姚家世代大发。
pszyyao 发表于 2013-1-3 15:57:57
妙哉,常熟老姚家牡丹!全国一株半,我姚独占一株。8 V$ p, |/ e. G: @
2 {, a3 a4 q: h& ?7 R
1990版《常熟市志》记载,牡丹树龄已有450余年。
1 \5 I- K5 a5 _5 \" `- h《毗陵姚氏家谱》记载,姚姓为北宋名将姚仲平之后裔,例赠奉直大夫姚缪于明嘉靖时(1558年)由安徽安庆桐城迁来,一同迁移的还有这株牡丹,并有附图。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手抄的宗谱(续谱)& U' q$ _9 t. V  e+ e
  姚维友说:“根据族谱,明朝的时候,我们祖上有个叫姚良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在他告老还乡的时候,皇帝奖赏他,问他要什么,他就向皇帝要了这株种植在皇宫里的牡丹,并带回了老家桐城。再后来,就把这株古牡丹带到常熟这里。”8 X" m+ i9 n: r/ [+ G8 F& I0 q9 q
 姚维友的高祖“咏牡丹”的七律诗一首:牡丹旧是姚家种,三百年来此尚存;植本幸有留园圃,看花岂独到儿孙。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3 14:07:33
很有“脾气”' C5 ^  Z4 A+ U
  古牡丹喜“荤”,冬春季需用鱼虾和猪下水为它施肥
/ s; u, Q) b0 [" ?. n! l2 y4 O3 Z7 _  作为名贵花卉,牡丹的养护一直是个难题,对于这几株古牡丹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却依旧枝繁叶茂,姚维友表示,都是历代族人尽心照料的结果。例如牡丹怕蚂蚁祸害,所以他们在花坛内、牡丹旁,种植了一种叫“绿叶树”的低矮木本的植物。  N+ w2 [* E8 S4 b! M
  另外,姚家这几株古牡丹酷爱“荤食”,每年冬春两季,他们都要去买来新鲜的鱼肉,还有猪的肠肺等内脏,埋在花坛内,给牡丹增肥。而其中,又以鱼塘抽干后打捞上来的那些小鱼小虾功效最好。“每年我都要为此花上100元左右。”
+ `3 R3 G/ S; @1 N  据姚维友介绍,前两年,他家给牡丹松土时发现,他家的那株古牡丹主干已经有小孩子手臂那么粗了。7 A  |/ Y" ?+ v9 x, R
  据姚维友老人称,40多年来,曾有上海龙华公园、西郊公园等园林部门前来高价收购,也有种花爱好者前来求购,但都被姚家人拒绝了。因为姚家人相信,牡丹仙子扎根当地,数百年历经多次搬迁,仍枝繁叶茂,岁岁吐芳,护佑姚家子孙在常熟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因此,他们将牡丹当成传家宝,代代相传,精心守护,无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开出多么可观的价格,姚家人从不动心。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3 14:06:59
很有灵性- b9 D% L% x$ U- |- x
  古牡丹有灵性,依年景而开花不同
9 ?2 T' Z0 L. ?- u& B, B  姚维友介绍,他家那株古牡丹在一周前开始绽放,花开142朵,比去年又多开了好几朵,花径大约在20厘米左右,目前正值花盛期。如果天气一直晴好的话,还可以盛开一周左右时间。姚根元家的牡丹今年则开了119朵,其他两家也差不多是一百多朵,都比去年多开了好几朵。“我们四家今年一共开了约600朵。”$ L7 R. R, W8 E1 i
  姚维友老人告诉记者,姚家的这几株古牡丹还有着独特的灵性,依年景而开花不同。“1976年,毛主席逝世当年,这几株古牡丹一朵花都没开,连个花骨朵都没有。”而这几年来,这几株古牡丹却越开越盛,一年比一年华贵艳丽,还添了很多新枝。
1 |8 l- |  Y! N% D  姚维友表示,姚家的这几株古牡丹在国内应该算是个“稀罕物”了,因为目前只有在北京故宫还有一些它的“族人”,就别无旁支了。“现在牡丹的品种越来越多,花色也各式各样,但基本上都是从境外引进或者嫁接的改进品种,但像我们这样血脉纯正的中国牡丹,能流传、并保存下来,就是一种奇迹。”
/ e* A, Q% m( U7 v- {8 ]  另外,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姚家牡丹似乎只在姚家繁衍。据说,前几年常熟某牡丹园曾从这里移栽过一株牡丹,但没有成活。所以每年花期,都会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姚家牡丹的芳容,附近村民更是络绎不绝。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曾来看过这棵牡丹。9 o; B+ K- N7 N0 {8 o9 \; E( B
  正由于姚家这几株古牡丹的神奇,近年来,在当地还兴起了牡丹有“两株半”说法,即姚家和故宫各算一株,河南洛阳的牡丹算是半株。姚维友表示,这是好事者的传言,其实“两株半”是指,黑牡丹和红牡丹各算一株,而白牡丹由于色白而不讨喜,只能算半株。“黑牡丹虽然珍贵,但早就灭迹了,所以就留下红牡丹‘一支独大’了。”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3 14:06:36
祖上是明朝“高官”,皇帝奖赏此牡丹
$ X! \! ^5 _9 d' m) d6 A  据1990年出版的《常熟市志》记载,牡丹树龄已有450余年。《毗陵姚氏家谱》记载,姚姓为北宋名将姚仲平之后裔,例赠奉直大夫姚缪于明嘉靖时(1558年)由安徽安庆桐城迁来,一同迁移的还有这株牡丹,并有附图。
3 U( K7 |- m  _! m  不过,姚维友表示,姚家的古牡丹来头可不小。“根据族谱,明朝的时候,我们祖上有个叫姚良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在他告老还乡的时候,皇帝奖赏他,问他要什么,他就向皇帝要了这株种植在皇宫里的牡丹,并带回了老家桐城。再后来,就把这株古牡丹带到常熟这里。”7 W2 E, I  t; B/ H2 L/ I' ^
  在姚维友老人拿出的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手抄的宗谱续谱上,有老姚高祖的“咏牡丹”的七律一首,诗中写道:“牡丹旧是姚家种,三百年来此尚存;植本幸有留园圃,看花岂独到儿孙”,表达了姚家惜花如命的美好心情。后人据此,推断出这株古牡丹至今已近500年。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3 14:06:13
450岁牡丹* S8 x0 \- `, c8 R  l4 [# D
  花大如碗口,花瓣绛红! G* W7 Y" D8 L
  昨天,在知情人的带领下,扬子晚报记者赶到了常熟辛庄镇双浜村6组的姚根元家。一进院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幽香!在院落西南角处,牡丹开得娇艳欲滴,香气袭人,花坛直径达2米多,绿叶之上,花儿朵朵,点缀其间。其中,花大如碗口,绛红的花瓣,金色的花蕊,雍容华贵。虽然经历了45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依旧充满了青春魅力,枝繁叶茂。
' }: T: @. \" a) N) \; g. l  据67岁的姚根元介绍,他家的这株古牡丹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三株“血亲”同样位于双浜村6组的姚氏其他三族人的庭院中,其中,81岁的姚维友家那株古牡丹才是老祖宗。“我们这三家,都是两百多年前,祖上分家的时候,从他家那株古牡丹分植出来的。”4 O2 e- d( H6 g' ?! z
  如今,古牡丹不仅是姚家人心中的宝贝,更成为了常熟受保护的花木品种。2006年,还被列入常熟市一级名木古树保护系列。. o1 T% u3 @- y- W" S
  很有来头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30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