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渑姚姓概况如下: 陕、渑姚姓系唐朝名相姚崇之后裔。 虞舜生于姚墟,以地得姓,姓姚,名重华。其后裔遂为姚氏。后汉一支姚姓在吴兴武康成为名门望族。南北朝时,吴兴武康姚仲和北迁任北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定居陕州硖石,是为陕郡姚姓起家之祖。其玄孙姚宣业,任北魏征东将军,被陕渑姚姓家谱载为一世祖;二世祖姚安仁隋青、汾二州刺史,三世祖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姚祥生唐嶲州都督姚懿乃四世祖,五世祖姚崇出生于陕州硖石,乃大唐一代名相。后来姚崇在洛阳做官,居家迁洛。第十四世姚起铉宋时寓居洪洞县柳沟村,授都统总戎,殉难西域;有二子清标、清宽。至明初二十二世姚才又返居洛阳。姚才五子:长子姚恭,继承父业,居洛阳三山村;三子姚信,迁居孟津;四子姚敏与其叔姚钦,卜居巩邑鲁庄(今属巩义市);五子姚惠,教读襄县,定居郏县。惟二子姚宽复返陕州,定居陕县谷水(1953年行政区划,谷水划为渑池县英豪镇管辖),乃为明朝陕、渑姚姓始祖。 陕、渑姚姓经过600多年的繁衍迁徙,主要分布在渑池、义马、陕县等几十个村子,大约有1万多口人。从迁陕第一代始祖姚宽算起,已繁衍20多代人。渑池县姚姓居住地主要有英豪镇谷水村、苇园洼村、东马村,果园乡东安头村、谷堆洼村;义马市姚姓居住区主要有姚礼村;陕县姚姓居住区主要有张湾乡桥头村、吕家崖村。 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戊子(1888年)年举人荥阳县敎谕姚鋆生起排行字,合族人同意,陕、渑姚姓的字派从四十一代开始,字派为“法正光明,守基立隆,允继宝善,昭昌汝宗。” 陕渑姚姓有《姚氏族谱》,已修订七谱,有600多年历史。第一谱为元泰定四年(1327年)春所修,十七世裔孙中丞行台陕西道御史姚炜撰家谱序;第二谱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正月所修,族人姚起为撰家谱序;第三谱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春三月修撰,丙午(1846年)科举人嵩县敎谕姚荣甲撰序言;第四谱为清光绪十五(1890年)年六月所修,族人姚敬熙撰家谱序;第五谱为清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所修,戊子年举人荥阳县敎谕姚鋆生主持,庠生姚明伦撰序言;第六谱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所修,自治毕业生姚振华主持,清庠生姚振汉撰家谱序;第七谱为1988年姚法韶、姚正己等主持修谱,姚法韶写家谱序。第八谱于2000年十月姚法韶、姚正己主持所修,族人姚学谋撰家谱序。 |
本帖最后由 洛阳姚孝民 于 2013-12-3 08:23 编辑 2 y+ `; f3 Y0 \& O) U% j 现在渑池的续谱是第八次续谱。 第七次续谱序言是姚学谋写的序言。全文如下: 2 x* g! v# b& g. M7 y' B 我中华民族历来有修史续谱的光荣传统。故而国有国史,县有县志,族有族谱。用以了解历史知兴替,以古鉴今;在于追溯源本知祖德,发扬光大。我姚姓自虞舜帝生姚墟得姓以来,已历四千年矣。自古迄今,先人们为谋生存求发展,为推动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姚姓后裔已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因此,现今修志续谱又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正如河南省地方史志副会长,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静琦在谷水村调查阅读《姚姓族谱》时所言:“整理族谱一可增强我中华民族凝聚力;二有利于改革开放;三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 我武康姚姓族谱,自唐朝弘文馆大学士姚思廉于贞观六年(公元六三二年)奉敕创修以来,经北宋欧阳修所主修的《新唐书》所载,已续至十一代,而我宣业祖系家谱,经二十代祖姚炜于元泰定四年(一三二七年)首修以来,幸有历代先哲分别于清康熙四十一年(一七零二年)、清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年)、清宣统二年(一九一零年)续修,才使我宣系族谱在战乱、灾害及迁徙中得以较为系统、完整地延续下来,实乃大幸也。 新中国成立后,因种种原因,续谱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停顿下来。三中全会以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经济文化繁荣。一九八七年族人于温饱之余,重议续谱。乃公推年高德劭之宣业系四十一代孙法韶(字景虞)、法伦、四十二代孙正己等担当此任。公等不惮劳苦,遍访族人,焚膏继晷,伏案挥毫,遂于一九八八年付梓成谱,是为第六次成谱。 自六谱问世以来,族人皆大欢喜。但因时间紧迫,成文仓促,尚存在一些问题:我宣系其他支脉散居何处;一些长期悬而不决的疑难问题尚未解决;国内诸多族人纷纷来信联系质疑。续谱工作任重而道远。法韶、正己、成德等诸公以耄耋之年,热心以赴,奔波于豫陕晋崇山峻岭之中,传函于闽鲁豫天南海北之间,历寒暑十二有三,访族众百而达千,殚精竭虑,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补苴罅漏,终毕其功于一役,集大成于一谱。七谱的主要成果有: |
渑池姚姓族谱的第一个家谱序是元泰定年间二十世祖姚炜撰写。全文如下: 姚氏族谱叙 尝闻古先圣贤有本始之论,此其说何也?吾将究其所自生,尤必朔其所自生者之所由生;吾将究其所自始者,尤必推其所自始者之所由始。所自生者,父母;所由生者,父母之父母也。所自始者,祖宗;所由始者,祖宗之祖宗也。穷思父母不可忘也,父母之父母岂可忘乎?祖宗不可忽也,祖宗之祖宗岂可忽乎?是知始生者,生生之源百千万亿,生生之所由出也。譬诸庶类,惟木亦然,枝虽万而蒂则一也;惟水亦然,派虽别而源则同也。况於人乎?况於人而可不知所本始乎?此木本水源之恩,人谁无之。而木本水源之恩,又谁能有之耶?余先祖文贞公懿,父子祖孙历宦于陈隋唐,为社稷重臣,其盛德大业昭垂史册,余不敢复赘。但余奉命行台陕西,祭拜墓下,见祠堂颓圮,坟埏荒凉,止有旌贤守坟寺一座,目击心惨。遂檄洛府,复给文牒,申励樵禁以遏匪人。仍令住持僧宗挥朝夕守奉。因询族众家谱何在?众言屡经改革残缺失次。余幸以颠沛之余仅存一二,略书之以为后世知所宗云。 元泰定四年春 二十世孙中丞行台陕西道御使 炜 敬书于公署 |
渑池姚姓是三门峡市名门望族,因此渑池《姚氏家谱》被三门峡市史志办收藏展出,《第七次家谱序言》很早就被市史志办发表在史志办《崤函网站》上,很多宗亲可能都看过。 |
渑池姚氏是唐名相姚崇后裔,属陕郡姚姓,和洛阳姚姓是一个大的支脉。都是姚才公后裔,姚才五子,恭宽信蜜会,洛阳是老大恭门之后,渑池姚是老二宽门之后。 |
|
感谢孝民宗亲的补充。 |
祝贺河南渑池姚姓宗亲召开续谱会议成功召开,感谢学谋老及各位宗亲们的辛苦付出!. b* f( H4 t9 r9 x8 x, v |
谢谢绍弦宗亲!欢迎你和南昌姚姓宗亲来洛阳、三门峡(老陕州)访问!. r* g1 A3 f( B0 V5 | |
洛阳姚孝民 发表于 2013-12-3 07:35 向河南老家的宗亲问好! 祝福你们!9 u; [5 R4 C& I. Q5 U; E9 B9 O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