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8-20 00:38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4-8-19 09:43 二十一,回复钟尧老。 1,河南邓州姚雪垠的侄辈姚河予曾经给卿堂留下了信息,希望南昌姚帮助寻找他们的祖籍地。我与河予通过电话,他原来在南阳计划委员会工作,后来调到一个开发区任副主任。 2,新余姚墟的姚冬保宗亲应该接近60了,在姚墟开了一家商店。我在姚墟提出见一见懂谱的宗亲,是他把附近几个村庄的宗亲吆喝来的。并且说,以后有什么事情与他联系就可以了。我留下了他的电话,看得出他在姚墟是有威望的。 3,白沙姚在新余的东面,袁河在新余段称为“渝水”,“渝水”区是新余下属的一个区,所以他们也称为“渝东姚”。他们有五个村庄,分别是:白沙、仙溪、新姚里、黄莲垱、彭家州。估计是五个村庄同源,所以又称为“渝东伍源姚氏族谱”。因为新余原来叫“新喻”,“喻东”与“渝东”是一回事情。 4,渝东姚的脉络清晰,彼此没有争议。他们的谱头记载是灵源姚旦的后裔,这样他们与南昌、南垣就是同源。属于灵源的华溪姚。 5,新余姚家边姚来源于临江府,发源于灵源衙里。是姚文龙弟弟元龙的后裔。“衙里”这个地名是姚文龙在朝廷当了大官才有的名字。姚文龙是宋末元初人,之前的“衙里”村叫什么名字,我曾经查过【宜丰地名志】,没有记载。 6,从南垣老谱看,有衙里的痕迹,说明南垣的血缘与衙里比较接近。只是后来衙里与芳里【方里,坊里】合修了谱,才与南垣分道扬镳了。 7 ,芳里是1253年姚勉中状元以后才有的地名,【宜丰地名志】中有记载。从血缘上说,芳里与斗门更加接近。 8,姚湾是姚旦老大的后裔,斗门是姚旦老二的后裔。南昌姚氏从来没有争议。姚湾发祖姚谷清来到姚湾的时间比姚勉中状元早了80余年。换句话说,当南昌姚来到南昌的时候,在灵源祖籍地,无论是“衙里”还是“芳里”这些地名都不存在,之前他们肯定姓姚,但是他们村庄原来的名字叫什么?他们自己没有说清楚,我也不清楚。 9,现在姚家边依然没有祠堂,姚墟只有仙溪有,听说另外还有一个村庄准备建祠堂,具体哪个村庄,没有听详细。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8-18 17:15 编辑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8-18 08:52 十七,姚雪垠的祖籍地也是新干吗? 二年以前,卿堂大叔给了我一个资料,希望我帮助寻找河南邓州著名作家姚雪垠的祖籍地。提供的线索是:姚正飞,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从江西陈源或者陈园迁居河南邓州文曲乡,历21世600余年,其长孙姚裕、姚阁返回了江西。姚正飞后裔中出了大名鼎鼎的姚雪垠。 三卿团曾经在南昌家谱上认真查阅了洪武期间外出的宗亲名单,没有对上。 去年,我曾经与克保宗亲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他提出了姚正飞可能是新干姚的推测。理由如下: 1,习大大的祖先是从新干华城门迁徙到河南邓州的,时间是洪武初年。与姚正飞离开陈源的时间节点吻合。目的地一致。 2,新干确实有许多姚家宗亲,不会是空穴来风。 我答应有时间去一次新干,再深入地去了解一下。上个月,我同学保根与他弟弟来南昌,我有的放矢的向他们兄弟询问了一些情况。得知华城门习家历史上就是习姓与姚姓、陈姓、罗姓一起共同集聚的地方。 新干华城门就在老新干中学的旁边,我早就去过二次。出了城门往右几百米就是赣江的码头。现在新干的姚氏宗亲有二个大的集聚地,一个是阳团,一个是南溪,他们是同宗。在洪武前面200~300年前来到新干。有趣的是,南溪的姚家人与陈姓人不合,占领了陈姓人的居住地。据了解,曾经发生过争斗。 从已经公开的资料看,习大大祖先离开新干的原因,1369年中原发生了大战,人口剧减。正好新干发生了大的干旱,大批新干人离开新干移民到河南邓州有了可能。 陈姓是新干的大姓,与咱们姚姓多有交集。 我已经委托新干的姚家懂谱的宗亲查找他们谱上有没有洪武时期的"姚正飞"。 下一步,再详细地找找新干地名志,看看历史上有没有“陈源”这样的地名。 不能预测结果,有运气的成分。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8-17 20:13 编辑 拐枣树荫 发表于 2014-8-16 23:05 十五,答复“拐枣树荫”的问题。 你的网名比较奇特,你提出的问题也有些奇特,但是我还是乐意回答你。 你说的“桃溪姚氏”应该是安福大汾的一支姚,发祖是正雅公【850·919】,来源也是高安灵源。我曾经去过安福,并且与他们有了不少的联系。在吉安附近应该是人数最多的姚姓,宜春、萍乡以及湖北、湖南都有分布。 有趣的是,新干县也有一个桃溪乡,就在玉华山脚下,十几年前我就去过,好像附近有一个林场,当时没有在意。这次,我特意问了新干的朋友,得到的答复是,桃溪已经没有姚家人的村庄了。我问桃溪这个名字的来历,他们回答不了。如果不是因为新干有这么多姚氏宗亲,我也不会去问这个问题。江西叫“花溪”、“梅溪”、“芳溪”、“荷溪”。。。这一类的地名多了去。我仅仅对“桃溪”是敏感的,“桃”是咱们姚家人的图腾,在“桃溪”这种小地名上发现姚家人,一定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接着回答“拐枣树荫”的问题,新干与安福不是一支姚,分枝应该在唐朝姚思廉以前了。 再有,新干历史上属于“临江府”,安福肯定不属于“临江府”,什么时候并入“庐陵府”,没有考究。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8-18 22:34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4-8-16 23:08 这种葫芦当然可以食用,但是现在有了长条瓜型的葫瓜,口感更好,几乎就没有人吃这种葫芦了。过去,农村里都是用老了的葫芦一分为二,作为舀水的工具。现在主要是用于观赏,送人表达一种吉祥。 从文化来说,把新干划入吉安【庐陵】是对文化上的割裂。历史上的临江府包括了清江【现在的樟树市】新干、峡江、以及新余的大部分。赣江旁边的樟树镇是中国最早的药都。新干在赣江的东部,樟树在赣江的西部,它们相连的地区是一片赣江的冲击平原。道地药材的“商州枳壳”指的就是这样一个狭长地区的产品。 枳壳的树看上去与柚子树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它的果实更小,吃起来很酸,无法吃,只能入药。 当地的柚子叫“商州柚”,不如沙田柚子好吃。它的皮厚肉薄,做“陈皮”是好材料。止咳、消食、理气。 中医上说的“商州陈皮”,指产于这一带的橘子皮。这里产的橘子叫“大红袍”,又叫“三湖红橘”。【三湖是新干的一个镇,与樟树接壤】。这种红橘,仔多,果实上的经络粗,它的皮可以当做蔬菜一样食用。 大红袍橘子曾经作为中国人民的礼物,献给斯大林与老大哥苏联人民。 |
pszyyao 发表于 2014-8-27 11:47 应该是民国时候的家族分支草谱! |
此贴读了两三遍,确实精彩。图文并茂,记实性也强,内容丰富,信息含量大. 多谢了。 |
清朝乾隆到民国的年间的吧!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8-18 20:37 94# 可惜2个谱序的谱页都不完全:新修谱序,旧谱白沙姚谱序。 新修谱的世系源流2谱页,有多处错误。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8-18 18:14 “姚墟姚统一称为“白沙姚”,发祖姚襄首先落脚的地方是一个叫白沙的小地方” ——发祖不是姚襄,是姚禧。但是,你发的世系谱页未见姚禧。 发祖首先落脚的地方是白沙老屋,今白沙村。 |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8-25 08:08 为了弄清新余姚氏各支系(姚家边明德堂姚氏,欧里姚氏;姚墟姚氏,喻东五源姚氏,白沙姚氏)只好再次翻看全帖,2天。 |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8-25 08:08 151#,姚炳松持有的靖州兆大公裔诸冯堂姚氏族谱,同治年版本。4谱页。 |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9-1-7 13:33 编辑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8-18 20:37 Y赣00*[江西新余] 喻东姚氏族谱,全谱3册。 ———— 家谱是新修的,与我在新余看到的是一致的。家谱上有提示,说他们的谱与新余姚家边有不同的地方,并且说,姚家边是没有谱头的,合谱的时候,用了姚墟的谱头。 我同几个村庄的宗亲进行了交流。我告诉他们:“虽然新余的二大支姚都是同样来自宜丰的灵源,但是并不是发自相同的一个村庄” 他们以前隐隐约约知道与姚家边是兄弟俩,,听我系统介绍后,才明白了原来他们与南昌的血缘关系更加接近一些。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8-18 18:52 91# 新余姚墟姚氏祠堂,名称“仙溪姚氏”,堂号“世德堂”。 “仙溪姚氏”祠堂“世德堂”YC赣0* “我不明白的是,祭台上为什么没有祖先的神主牌位,取而代之的是二尊瓷器的菩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