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zyyao 发表于 2015-3-1 16:28$ C- l* }0 n2 M1 a/ a6 j Q 谢谢钟尧教授的引导。 w+ k' G. C' X 我希望此帖能够引起卿芳、卿堂老,以及来水秘书长等人的关注。南昌竹林团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宗亲人数仅次于斗门,根据我的发现,他们集体的迁居方向在湖北,这是明朝初期的事情。到了清朝,这个团又发现大批宗亲迁往四川。应该引起南昌宗亲的特别关注。 |
姚廷明的朋友说:后在十六世祖德荣、德苏公等二十六人于1933—1936年经过三年调查,走访整理重修了我族一部石印版五集(宜都市档案局可查)。另有两本手抄家谱分别由姚家冲、姚家店两地完成。 我确认1#的5集族谱,是宜都市档案局收藏的十六世祖德荣、德苏公等二十六人于1936年前后整理重修了的石印版五集家谱。( F+ i* l/ O9 w7 ^3 i3 G, T2 ^9 z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2-28 23:20 我看宜都至少有2支姚: 一支是1#宜昌姚氏族谱的这一支,即也是姚廷明的朋友的那一支(见 姚廷明,“又有一支明朝从江西新淦县大栗树迁至湖北宜都的姚家人”)7 ^$ Q, o. y0 \# v+ I+ b 另一支是宜都观音桥姚氏(也含松滋县),由江西安福桃溪迁来(安福桃溪正雅公的二十一世姚载华,于明初徙居松滋),辈字是: 相朝姚天显,应有居必大。学传万世永,明德锡荣华。孙承祖佑启,贤良方正家。 (续派)先人忠孝守,为善定昌达。门庭吉祥广,英俊远宏发(姚海峰,姚军提供)。: A9 A5 Y1 A' G " _3 C- h' X q6 S. h" ] 《中国家谱总目》不见以上2支的谱,却有下列一支的260-0180: 260-0180[湖北宜都]姚氏族谱四卷 (清)姚凤章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华堂木活字本,四册。存卷一。 始迁祖相儒,明代由江西南昌移居湖北宜都。 宜都图 260-0180谱这一支,有可能是姚廷明的朋友所在的族。 无论如何,姚廷明的朋友谱和260-0180谱可能都与南昌姚氏有关。 7 h% C- P) a% E- y7 T; ~& Y$ F |
有亲切感!让我们的子孙传下去!$ G6 H3 H* N5 u6 N7 f5 m) D/ K |
pszyyao 发表于 2015-2-28 23:12* ~$ O5 C3 N2 C 是的,我也正在关注。南昌姚氏在1300年·1430年左右,即彦国公25世,有一个“子”的排序。廷明的祖先估计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到安徽凤阳去的。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2-28 22:54 260-0180湖北宜都姚氏宗谱,可能与南昌姚氏有关。姚廷明曾在姚网介绍过。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2-28 22:54 是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不是江西临江川府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 是我抄错了,已修改1#相关处。 |
pszyyao 发表于 2015-2-28 22:36, W' |- U7 A# G: U( N/ F; D 应该是临江府,而不是临川府。 新干历史上归临江府,从来不属于临川府。可见,他们第一次到湖北修谱,没有与老家衔接好。2 m' n, Z2 P! J |
此谱未入《中国家谱总目》,又不像260-0180谱的续修。. z7 E ~- C; f$ X/ U; L. Q 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