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中东 于 2015-5-20 07:24 编辑 / ?) p6 M* v9 ]! r! v8 H; g 对于老公的由来,还真不知从何时起,看了先登教授的帖子,觉得好奇,网上一搜,也搜出一典故:) d2 I( {0 S7 }# l" O v: U % H1 s# Q, m/ b 在我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 相传此称呼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7 E3 o0 W. _. e) p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
古人认为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当时大约除了个别人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她们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k6 l) Z# ^. F 4 B' @. X6 T) u5 F' ~& y% _ ! E% C; O) @1 N 6 z$ v6 [! a* M0 U6 ] 这一段,感觉挺有意思。 |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5-19 16:48 说到大丈夫,题目就有些大了,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大丈夫?我认为自己配的药能自己吃下去,并且治好自己的病的人就可称为大丈夫,自己配药专爱叫别人吃而自己吃不下的那就算不了什么了。 |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5-18 02:460 a* w( R. ]% o8 Z5 ~+ O, E$ U& u 在我们这边,历史沿革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因此对老婆只有“贱”称,俗称,谦称,没有雅称。 |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5-19 16:4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Z: |8 ]3 Q& s0 h5 t0 o! ?: u |
非常感谢二哥和各位宗亲们的帖子,学习了!! |
姚风雷 发表于 2015-5-18 20:25( x. X6 e4 D; f) o6 \ 不全是轻视,这其中也有谦称的意思。 |
yqllz 发表于 2015-5-18 16:54. P7 }4 a; x# Q9 F 称妻子为拙荆,贱内,是男人对女人轻视。 |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5-18 16:58 编辑 1 B! k. P/ n* w3 F" X( X& c) {姚中东 发表于 2015-5-18 16:03* E6 t+ {, E* a- Y: h3 } # F% W+ ]" n: N& I 在我们这边,公、婆是对老年夫妇的一种尊称。如;三叔公,四婶婆。是对老人的尊称。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