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弦宗亲:你好! 日前,江西吉安宗亲说:11月25日,江西全省开谱碟研讨会在吉水县城召开,时间3天。面向全国江西籍迁出去的宗亲支系联谱归宗,特邀请我们河南邓州市九龙乡姚营寨村姚姓宗亲前往寻根。我们随机派出3名宗亲到吉安市吉水县。永丰县的宗亲没有到会,3名宗亲亲往永丰县的姚坊村和姚陂村拜访,受到了当地宗亲的热情接待。他们查阅了姚陂村族谱,虽然没有找到我们始迁祖“姚正飞”的名字,也没有找到返迁江西的姚正飞孙子“姚裕”、“姚阁”的名字,但查到元末明初不少“正字辈”的人,与姚正飞同时代,疑似同脉,需要进一步查证,也算有点收获。 从你对永丰姚姓渊源的分析看,“竹溪姚姓”的先祖为唐天宝中凰公兄凤公,湖广潭州节度使,遇马氏事露隐居袁州宜春生广,广徙巴邱,历五世而至光世公徙永丰水口,生子五:德固、德鹏、德芳、德叙、德庆。而姚陂村也尊奉光世为先祖,但叙述光世生广才一子。两个族谱同尊奉光世为先祖,但光世的后人却不一样。仍需要进一步查证啊。$ A7 q+ m, f& Y* Z+ b 另外,唐天宝中凤公和凰公是哪里人?目前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如果弄不明白,那么姚坊村和姚陂村等地姚姓就无法上溯渊源。+ `7 p5 E( U2 C+ D k “路慢慢去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期待大家共同努力,正本清源。 十分钦佩绍弦宗亲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遗余力的帮助,也谢谢所有关心宗亲事业的江西宗亲们。 河南南阳 姚河予 12月1日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30 15:17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5-12-29 16:12 十三。我对“七修竹溪家谱”的初步看法。5 [$ [& U7 n' L6 `' E1 r% @6 [ 1.从源头上看,竹溪姚氏是江西比较早的一支姚。从“德庆”公开始的脉络,应该是比较清晰的。他与永丰姚坊共同尊“光世”公为祖先,说明乐安竹溪姚氏与永丰姚坊姚氏有密切的关系。二支姚都是从永丰八都附近的水口【芳洲】分叉的。二部家谱提到了巴邱,永丰家谱提到了新干阳团。说明他们与新干阳团姚氏有一定的关联。2 t m% \ l0 U6 `4 M4 f4 n 2.我仅仅看到“七修”的谱头和“福可”公以下的世系;而以“寿可”公为代表的竹溪姚氏成了祖源地的标志。以此分支到崇仁、宜黄、兴国、宁都、于都等地,还有待与进一步挖掘史料。* @. J V3 _6 Y; k& U; A 3.从竹溪姚氏目前的分布来看,他的迁徙线路是巴邱---水口---竹溪。他们对应的峡江、吉水、乐安地理位置。处于临江、庐陵、临川文化的接合部,远离三个地区的文化中心。因此,可以说竹溪姚氏是一支在夹缝当中求生存的姚氏。4 Z7 n$ k( J8 ?1 G) ~# H4 B$ n0 t 4.因为竹溪姚氏历史悠久,应该引起许多祖源地是江西的外迁宗亲的特别关注。 \, ]5 o2 a6 `. S2 M {+ c. Q 5.或许竹溪姚氏在历史上与平远姚氏有过融合,但是我没有找到他们属于平远姚确切的证据。 , I& h+ u* ]8 @! \" k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23 16:49 编辑 ' Y. {7 b' w- ^/ \& p4 N# J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23 16:07 从外部的原因来看,竹溪姚原来称为“八都姚”。他们是从吉水与永丰交界的水口逆流而上,定居在恩江河的上游即现在的乐安增田。这个区域原来归属于庐陵府,回来划归临川府。 抚州【临川】与庐陵是江西古代文化相当繁荣的地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读书人多。抚州有一句名谣:“临川才子金溪书”。: X0 c; s! b5 d0 v! `$ O 所谓“金溪书”,指的是金溪靠近临川的一个地方叫浒湾。这里曾经是明清时期全国的四大印刷中心。活字印刷的数量在全国数一数二。有了活跃的文人;有了印刷的条件;有了厚重的文化传承,江西的家谱印制就有了得天独厚的方便。所以,一般外地很难看到的家谱版式,在江西却能够发现。钟尧老发现新干阳团的家谱格外的大,而竹溪的家谱样式也格外与众不同就可以理解了。 历史上江西家谱印刷频繁,各个姓氏容易找到同姓的谱头,抄来抄去,如果修谱人没有达到一定的学识,就会发生似曾相识的错误。我觉得,这可能是出现钟尧老说的“江西现象”一个外部原因。不光光是姚氏,我看到过其他姓氏的家谱也有类似的错误。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26 11:37 32#和33# / Y/ J% L" \. {+ | 为姚姓人进士榜添多几人,宋进士:姚道古,姚齐贤,姚大端、姚云文9 M! ?$ t; {2 a5 F" K0 H0 S (来源:姚绍弦帖32#和33#和《宜春地方志》全志3册(5467千字),2010-09,方志出版社出版)) B9 b" Z( c- }; J. M6 G- F 估计此前多人讲的姚姓人进士榜,难见此4人的名字。编明清进士榜易,编宋唐进士榜难矣!0 c1 ?3 l' @2 Z8 W0 d; H4 ~ + p- S( C: S* y! w, S! h ) L! Q2 [- |$ e1 E# _ 宋朝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袁州出过一个进士叫姚道古,萍乡的有关资料上记作姚古道。 1.宋朝建炎二年【1128年】,丰城出了一个叫姚齐贤的进士。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家族的。# " ~- c1 X; k, e* ~$ c - j8 n/ V s( ?' ?3 i) ^ c8 W3 F+ ^, X+ Q0 Q* ~ W 2.宋朝咸淳四年【1268年】,瑞州出过姚大端、姚云文二位进士。我知道他们都是灵源姚。这一年的状元叫陈文龙,巧合的是在诗殷老的“姚氏族谱”上记载了,这个陈文龙竟然就是福建潮山姚坑人。3 d. H2 L2 I3 @8 @+ r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23 11:36 编辑 : P$ X: R: r3 ~1 Y. ?# D$ y 一。关于“竹溪”地名的修正。 萍乡礼祥宗亲告诉我,他曾经到过乐安的金竹寻根问祖,那里确认有他的同宗;偏偏我在永丰的姚陂看到了“竹溪八修姚氏家谱”,提供家谱给我看的小伙子又来自乐安的金竹。所以,我想当然把竹溪当成了乐安金竹的一个小地名。这是一个误解。7 Y5 O+ o# Z v: y+ j 赣州仕忠宗亲说,赣南几个地方对“竹溪”究竟是地名还是人名有争议。可见,平远姚与竹溪姚有交集。“竹溪”姚的谱头有平远姚氏的信息。但是存在多处错误。3 @' E+ i2 S! d/ d, a; `: e. e 钟尧老看了几部江西家谱,发现几乎是同样的错误。他因此说,这是一种“江西现象”。 看了比较完整的“竹溪七修姚氏家谱”,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一些探讨的答案。; q% P9 h+ B4 h& Z 七修家谱记载得分明,始祖叫德庆,从永丰水口外迁至乐安忠义南岗,再迁竹溪。现在的地名叫:增田镇温田村白竹下姚家。现有姚氏宗亲19户,计98人。分支乐安清溪、崇仁员家山、宜黄、兴国古龙岗、萍乡上栗等地。 因此,此“竹溪”不是金竹的“竹溪”,我以前的认识有误,特此更正。 |
向绍弦宗亲学习!!给绍弦宗亲点赞!!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30 09:56/ v- y2 L: i' d- k7 K; G, ~ 十五。尾声。 6月5日,永丰姚坊的明宣宗亲给我发来信息,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赣州信丰桃江的一支姚,确定是从永丰分支过去的。 祝贺永丰姚坊的宗亲!* y- |/ C' L8 ^; a1 E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6-1-8 21:43 新干南溪姚氏家谱当中记载: 姚彦章的儿子“广”从湖南经宜春到新干。$ i7 O8 ^+ a. l2 k) A 乐安竹溪姚氏家谱记载: 节度使姚凰的儿子“广”从湖南经宜春到巴邱。: x) G9 L9 s+ a, h+ N: f5 y ; \4 t& A: s& Z1 [1 }( i |
向绍弦宗亲学习!!给绍弦宗亲点赞!!% g) P( z, a8 D& E |
紹弦辛辛苦苦为姚氏族谱,到各地调研.精神可嘉!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