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登 发表于 2016-1-17 15:351 u4 R9 B/ d, `9 \. ~% n4 `) G 过了腊八节就开始了年,过年好,快快过年吧,我喜欢过年! |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6-1-17 15:37 编辑 / s5 I% G7 `- S D1 T! r姚先登 发表于 2016-1-17 15:110 D0 B- h7 ]/ u% O 腊八粥与勤俭持家的故事(转)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 M0 i2 U+ e6 w! O 5 }, P4 B+ I& R: j [ H6 O7 H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4 O( Y; Z( |4 O: D) ^3 j& R. S, H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得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y# B1 n: h# V 6 w( Q# k v$ K" z8 Z/ x |! _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6 c2 r: c! X# t* Z1 u$ A/ H9 ` 8 Y+ r; G4 Z" d+ L& e4 i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c% k( H# \2 Q& U _9 y1 ? # B: ~ T8 a% Y# `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P% z, Q2 j2 S* r % A0 M, y' W7 N0 ?) D% X - H: U5 B9 E, y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 R. E. e w* f$ X# N 4 ?% Q' z, `" E' u" ~( R( a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4 x0 W& a. U+ V2 ?9 {* j5 O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 B+ C \- \! t/ ^. j! h ' l* |6 z( H6 q |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6-1-17 15:15 编辑 4 Q2 p; j- G0 {# Z3 U8 A( z Xyqllz 发表于 2016-1-17 10:58 b/ D# l7 _- f6 k7 Z: |* } 腊八节与腊八粥( u) z! e( n6 L& B# G! y! r4 O 转自百度百科( q; l2 L2 u! x 我国古代天子,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祷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献,表示庆丰收之意。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进行的。腊月初八日亦称腊八。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祝与粥同音,于是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行祷祝。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含义是用干物煮粥,敬献农神,进行祷祝,祈求保佑,以庆丰收。 2 x% F$ p K' U+ Z, a" J 9 R# w7 ]; ]9 `7 s7 s/ m 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据说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随后岳飞遇害风波亭,为了怀念这位民族英雄,河南民众每逢腊八这天,家家都吃“大家饭”,以示怀念。5 z5 y5 `6 u3 |4 S9 Q ) D! Q6 b8 r7 t0 ? 另一种说法是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菩萨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 8 g6 c9 `9 ~) x3 g% @ 佛教中腊八粥的故事来自于牧牛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相沿至今,此习俗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家也大多要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3 D7 R Z8 `& z& v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8 _: {& O, ?9 U# `! u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供佛供僧。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被认为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 S7 @2 `2 T" H1 N2 s " Z1 J' }0 M7 O/ y7 _$ q$ U" O |
祝福二哥和所有宗亲们腊八节健康幸福快乐、一切都好!!! |
yqllz 发表于 2016-1-17 10:58. z* G( O0 J3 S: u6 O 过了腊八就开始进入年了。! H% M2 c" W5 i4 ?9 d& {; ` |
我们这地没有过“腊八节”也没有腊八粥吃,记得1991年到北京曾经吃过一次,挺好吃的至今记忆犹深。) |$ J t; e; C1 e0 ~" 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