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忠县洋渡姚氏世代中医传略

查看数: 20673 | 评论数: 3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4-13 09:13

正文摘要:

我家世代中医,在《四川洋渡人物传》中多有记载: 姚仕山,清人,原万县城堡东门外下沱柑子园人,于咸丰八年迁鸿鹤乡行医说善,娶洋渡谭氏,繁衍姚氏,其医德以救治鸿鹤乞丐父女广为乡人传颂。医术长妇科,善脉诊, ...

回复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8 16:05:04
姚紫洪 发表于 2016-4-17 14:28
$ V1 |6 i: L0 Y& c4 |& {! R; q  |感谢楼主的解读,祖先确实有文化。我后辈需努力。
. I2 p2 z' @) ~! H( U& R+ @* Q2 d
紫洪宗亲:最近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不知你如何看作者观点?* G- e6 [- ^) a
岳飞与两位姚舜明的史事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尹芙生   2015年12月16日17:04:11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姚钟尧先生的《浙江宋代同时期有两位姚舜明——其一是岳飞的娘舅》(下称:钟文)一文,文末得出两个结论:一、宋代同一时期浙江有两位姚舜明,一位是相州汤阴人姚舜明(1064——1144),后移居浙江,此姚舜明是鄂王岳飞的娘舅;另一位是剡县姚舜明(1071-1135)。二、乾隆元年,《浙江通志·功臣》姚舜明传,是嵊县人姚舜明传,他不是南溪姚氏祖。
  嵊县姚舜明,字廷辉。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历任昆山、华亭知县,婺州通判、监察御史、户部侍郎、徽猷阁待制等职。刚正不阿,屡忤佞臣,力主抗金。仕官40年,声誉斐然。卒赠太师。
笔者今春被嵊西福安姚氏续修宗谱聘为总编,五次到诸暨市,收集到原籍为嵊县,27岁后居家在诸暨,65岁病故后葬诸暨的姚舜明两种珍贵的文物:一是诸暨市博物馆收藏的1986年出土的《姚舜明枕形志》(下称姚枕志)。该文物花岗岩质地,27.5×14.7×9厘米,215个字铁线篆,阴刻。另一文物为《宋硕人张氏(为姚舜明夫人)墓志铭》(下称张墓志)。该文物为黑色大理石质,49×54×12.5厘米,660个字,篆书,竖书阴刻。诸暨市博物馆对上述二志作了点校,记于在编的《诸暨文物》第57-59页。这二志是在姚舜明夫妇分别病故后的第二年,宗党刻记,后放在椁中的。其文字所表达史事的真实性,高于后来在宗谱中出现的相关文字。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章灿(85)先生保管有《暨阳花亭姚氏宗谱》(民国丙戌修,共六册,下称:花亭谱),谱中有岳飞以的身份撰《姚公(舜明)行状》,共5500余字。
  对钟尧先生提出的两个结论,笔者认为第二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第一个结论有商榷之处。钟文认定相州姚舜明与岳飞是嫡亲的舅甥关系,虽然有《庆元姚氏总谱》、《南溪姚氏族谱》等家谱的相关文字为依据,但众所周知,家谱有攀附权贵、名人为自己的族人或族亲的陋习。如花亭谱的行传中,将嵊县姚舜明六个女儿中的第五个女儿,记为徽宗朝册立皇后,这与姚枕志张墓志将第五个女儿的丈夫都记作张云明显不符。但其他几位女儿的丈夫,宗谱记载的与出土的文物基本相符。钟文认定岳飞与相州姚舜明有嫡亲甥舅关系,至少在以下几点中是不成立的,或者是有矛盾的:
  1、钟文认为,岳飞的外祖父是姚鸑、字天祥,即相州姚舜明的父亲。但经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并对现存实物进行考证、研究而编辑的《岳飞墓庙》[1]一书第4页却载,岳飞的外祖父为姚大翁。钟文与此明显不符。
  2、钟文认为,相州姚舜明生于1064年,又说公有姐适岳和(岳飞父亲)”,即岳飞的母亲是相州姚舜明的姐姐。但在《岳飞墓庙》第29页载:岳飞年高七十的母亲(绍兴六年)三月间病故于鄂州军营中。绍兴六年(1136),岳母为70岁,则她是1067年出生。岳母因是相州姚舜明的妹,而不是姐。
  3、钟文在叙述相州汤阴姚舜明时,说:一世鸑、字天祥宋徽宗靖国元年(1101)由汤阴徙居临安花市街的;在《峻德公传》中又有姚舜明,字峻德……建炎(1127-1130)初,随高宗南渡的;钟文的小结又得出姚舜明公出身官宦家庭,与其父姚鸑、其子姚端,随宋高宗南渡。查《中国历史年代简表》,靖国元年建炎初高宗南渡时间相差20年之多,1101年时岳飞还未出生,那么岳母姚氏是随父兄一起到南方后又独个人回到汤阴的呢,还是岳母姚氏在靖国元年前已出嫁,未随父兄徙居,后又未能团聚呢?这两种情形都没有相应历史事实可资证明。只有岳母姚氏不是姚舜明的姐妹的假设才会成立。
  4、对岳飞的昭雪,钟文介绍相州姚舜明的孙子姚仲时,认定姚仲上疏高宗为岳飞、为其父姚端鸣冤,终于感动高宗,而得到昭雪的。这与《宋史》所记岳飞得到昭雪过程明显不符。
  综上所述,按《庆元姚氏总谱》断定相州汤阴的姚舜明就是岳飞嫡亲的娘舅,有攀附之嫌,没有确实的依据可资证明。
  至于嵊县的姚舜明与岳飞的舅甥关系,虽在花亭谱上有一篇岳飞以外甥的身份撰写的《姚公(舜明)行状》可资证明。但在花亭谱的行传中,姚舜明的父亲为姚举夔,字天育,有六个儿子,姚舜明为五子,但没有女儿。因此,应认定嵊县姚舜明与岳飞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嫡亲舅甥关系。但鉴于存在以下事实:一是姚舜明与岳飞母亲同姓姚;二是年龄相近,岳母生于1067年,姚舜明生于1071年;三是姚舜明比出生于1103年的岳飞大32岁,年龄上相差一代。因此,以甥舅相称是合情合理的。
  为什么花亭谱上会有岳飞以外甥的身份来写姚舜明行状呢?在谱上,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说明。但是,从姚舜明行状所记的内容中,从姚枕志、张墓志中的相关文字上,从《诸暨谱牒文化》总第10期店口陈培德的发言稿中,可以梳理出岳飞撰写《姚色(舜明)行状》的原因。
  岳飞的《姚公(舜明)行状》一文,共有5500多个字。全文仅以300多个字的篇幅讲清了传主的祖籍、迁徙、读书、中进士、婚姻、生卒、四个儿子任职等事项,它着重叙述了姚舜明中进士后,先后任崑山、华亭知县、婺州通判、江州安抚制置史、户部侍郎等近四十年的做官生涯,突出了姚舜明勤政、尽职,临危如平时,遇难能力克的事迹。它记述了姚舜明任华亭县令时,为剧且久而无政,公至之日,以讼牒求决者千余人,公察其出入……果老吏所为,……一邑传以为神明。对徽宗时六贼之一朱勔搞花石纲,公未尝应也在县三年,县以大治2、任婺州通判时,遇方腊起义,公遣进士范浒入贼寨招安,并对在处州率有部下四十万农民起义首领洪载,设法使其解甲来降不血刃一州3、对时而为流寇、时而投靠伪齐的李成、曹成部的征讨,行状中以较大篇幅作了介绍。特别是在姚舜明知江州(九江)兼本路安抚制置使期间,被李成三十万众围困四个月,公措置战守备著忠勤城中父兄子弟莫不相勉以守公之善守,贼忿甚。上述情况,在张墓志中也有相应的叙述:经都城之围,持节江左,守九江,御剧贼李成,为贰卿总邦计饷,军江上,皆出入群盗沸之中4、对降金的抚州守臣王仲山,公即合奏于朝明正刑典秦桧作相,以王仲山之贬深憾于公。仲山,桧妻父也。桧由是力欲排公。”5、岳飞在《行状》的最后部分对姚舜明的为人为官作了概括:公器质浑厚,有规矩法度,起诸生历任枢要,莅官严肃为世吏书,与人交一以至诚,不为表暴,仕宦四十年,身虽通显,自奉犹寒素也。生平议论多慷慨,大略喜功名所至,必有政绩可纪。临危履剧整暇如平时,人尤仗其气节,有诗文十卷,奏章三卷,补楚辞一卷。
  从岳飞为嵊县姚舜明所撰行状的内容看,他俩同是抗金的主战派,做官同是尽职有政绩的能官,对民同是爱护敢于担当的好官。正因为如此,岳飞在所撰行状中明确认为姚公必有政绩可纪历官行事,如前谨状的。
  还应指出的,岳飞与当年诸暨籍的同朝抗金主战派官员关系密切,来往频繁。据诸暨市店口的陈培德先生在诸暨市宗谱研究会成立三周年会员大会上的发言,认定诸暨店口陈氏始祖协九公是岳家军的监军协九公与岳飞为儿女亲家岳飞到店口造访我始祖协九公的时间在绍兴十年(1140)八九月间。这也印证了岳飞在姚舜明于绍兴五年(1135)九月病故后,为其撰行状是有可能的。
  此外,还有一事值得一提。今年九月我与嵊西姚氏族人同去姚舜明原居地——嵊县永富乡封田(现廿八都村),看姚太师故居的遗址。听到有一种说法:姚宅因姚舜明参与镇压方腊起义,被参加方腊起义的嵊县人所烧毁。据岳飞撰的《姚公(舜明)行状》,姚舜明是在婺州(金华)任通判时参与镇压方腊起义的,具体地点在金华、义乌、丽水。而嵊县仇道人(裘日新)响应方腊起义,是在嵊县、新昌、上虞一带,时间在宣和二年(1120)秋至宣和三年四月,五月仇阵亡。从上可知,姚舜明没有直接与仇的起义军作战过。联系张墓志中有一句晚年以剡中旧庐焚毁,欲丐闲营葺,为归老计,去愿未遂,奄至大故。据张墓志硕人生元丰戊午推算,宣和三年(1121)姚舜明夫人张氏应为43岁。张氏享年68岁,43岁及后来的几年不能说成是晚年的。据此,嵊县姚舜明的家宅被参加方腊起义的嵊县人所烧毁是有疑问的。
  (本文作者:嵊州市石璜镇人,毕业于杭州大学政治系,现退休在家。)
  注释:
  [1] 《岳飞墓庙》:《西湖全书》之一,由乔石、陈桥驿等作顾问,王国平任总主编,于2005年出版。
  参考书目
  1、《岳飞墓志》杭州出版社20055月版。
  2、《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月版,陈振著
  3、《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文物出版社200110月版
  4、《暨阳花亭姚氏宗谱》(民国丙戌)《姚公(舜明)行状》

9 K0 z+ V1 {4 W% m, p* f# K" ^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3 14:38:13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4 13:24 编辑 5 J) l" \! m1 {+ m, t- l5 Y
姚尚明 发表于 2016-4-13 13:571 Q" o' J& ~  f& X
中医世家也是我姚族文化传承特色之一,闻闻宗亲有没有研究一下姚氏中医生历史渊源?
9 q$ O( U8 g4 q8 z  ]
* y: _& ?6 C/ J8 s' B
尚明,你上一次就问过我,我在研究我家族谱学文化时与多位宗亲有交流,姚家的中医中药是有历史渊源的,我的祖辈从明朝时就以行医为生,与名医王文选也有交集(家父临终时都在寻找幼时读过的亚拙山人的书,因文革“破四旧”时祖母在家焚烧半月的家藏医籍,已存不多),在长江三峡地区巫山的冉和忠州的姚都是著名的中医世家,冉雪峰解放后进京是京城名医,有南冉北张之说,至现在其孙冉小峰教授更光大了“冉氏中医学”(网上可查),当时我的祖父也让进京,因中西医争论不断,祖父为在四川、重庆主持中西医理论研究,故未往,他在四川、重庆、万县、武汉是与冉雪峰齐名的名医,多有交集。我在研究此问题时发现家藏竹简一册(未鉴定真伪),记有“家传”二字,是一册药方集,经多位专家考证方子多与姚僧垣《集验方》相近,另,曾祖父姚洪义善用大黄,医界外号称为“姚大黄”,这一点与史载姚僧垣家族善用大黄相似,是否有关或许是巧合,不得而知,我判断我们家族的医,可能与姚思廉家族有关,但因伯龙祖以上断代,无连至姚思廉家族的确切依据,故不敢判断为姚思廉家族后裔,但与姚思廉家族有关这不否认。
/ v* k) N9 y& a  T+ F不知回答清楚否?
6 O$ E' g" I; \/ l4 T
姚敬文 发表于 2017-10-13 18:12:18
本帖最后由 姚敬文 于 2017-10-13 18:13 编辑
0 Q8 S8 C7 v" r) {& e7 ^4 `' x3 h# i, |$ e- h
什么叫“脑撞”的有关解释:摘自<<百度>>
; O( v) m5 a4 g/ A& r
7 [$ N' D+ O! ^, O6 h8 w
% L& V. x4 a0 W2 t9 }0 n1 F$ F - A' j+ P) e! K  c- l8 g# z4 ~
  后脑非常脆弱,武术中有招是用后脑撞人的
2 D6 o3 S9 H' b0 D% {
' ~; r* u; U: Y5 O% N4 z! `

) A' }& E6 i. i
  @1 [3 {0 Q/ x% N7 f( t8 \
/ ?: {5 Z7 C! [3 ]3 T
武说畏惧 | 浏览 1641 次

7 a* h# k2 E+ ]9 O
我有更好的答案
: g1 M7 E6 s; I0 g9 k7 m
2 _3 C, m' I% D# p

5 u& O. z  C" n3 B+ ?0 |邀请更新
* Y/ z9 F/ e6 b- a. M$ }9 s发布于2007-11-26 20:12. A1 f) y2 r& S0 i3 {4 \5 e
最佳答案
' Q1 ]* l/ f" F& V2 w8 A9 Y; v& x+ j& v4 m2 g- U$ t
戴个头盔就ok了
! g$ {( d& f8 O1 v% u: v  |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6 x8 I: E0 @' M3 M( T) w3 w$ f
答案纠错 | 评论 0 0
- C$ [/ G9 e7 W/ R( H
( W7 V+ b' h' j+ x" w1 n1 K
- I1 u* e8 [+ D* }

( `# t8 A( j9 O- h3 l2 j" a" _6 Y' R; X0 h, ~5 B! ]
0 Z, p  m" a  e/ A% F

0 e- E# P4 A/ s. x/ g" d
* P% o3 C& j$ \8 r- f( y' R; [6 V1 W; V) j2 g) N5 {

2 P1 _0 T- R0 R8 h1 T4 r. l5 w

, e, F, U+ ?& s% q$ V% ]0 y其他回答
! ~0 g3 p. i( \' @特种部队的格斗术里确实有这种打法,
3 u' B/ ~" @* d& o& J$ P不过正如楼上说的,那是被别人从后面抱住,没办法时才用的。
( y3 D+ b6 U, u% J
, L8 a9 A3 m0 q; Y; g% C而且打击部位也要注意一下,5 G$ A# C+ g  h+ c
后脑最脆弱的是脑后那一块高骨以下的部位,那里遭受打击容易震荡到延脑和脊髓。至于脑后高骨以上的部位还是有一定硬度的,往后撞击对方的鼻梁、下颚等部位,有不错的效果。' S6 h+ }  P1 F. ]. i2 }
同样地,头槌在近距离格斗中是很好的武器,但也没有人会用脑壳去跟对方的脑壳硬碰,一定是用脑壳坚硬的部位去撞击对方口、鼻、眼等脆弱部位!
5 u, I+ C! E) r# a! }6 u5 Z
chenzz03 | 发布于2007-11-27 19:56
: Z/ ]9 T, w" f, ^评论 0 0
9 A8 O# p) @: a# D3 `  g

2 ?$ |$ p: h1 S+ i! M1 O/ s  Q

( M! L" R3 w) ~8 K7 b5 `: D& g# ?  O& l
1 z6 a/ R. T- P+ d# B8 M' X6 s
4 `; f# D! t% S9 b
没听说过# v% L! Q# w% {7 N8 b* h7 q

; C9 [: u$ m* P* |. K, y要么是看电影吧。。。4 x- ^* G- H9 V  d* h
倒是看过人家用后脑撞别人鼻梁,不过那是小姑娘给人家从后面抱着,没办法的招。) m3 G3 g$ F5 [: e% P, C" E! |8 g
武术里。。。不知道
$ h+ D0 Q2 P" p) y3 q3 D0 \) z  O" _
现代武术和传统的打架还是有区别的3 D8 _& _+ A8 w. _
9 @0 C  @7 ^" ~( b! W  N
现代武术更注重于观赏和对身体素质的锻炼; g: g% f7 G( W- Q# A
打架。。。。。。
. Y, C0 ~0 T4 [, C5 E% i
r630 | 发布于2007-11-27 11:49) n8 ]; B' e" C( K  h4 o9 c# U
评论 0 0( q7 e3 r4 H, E
' y, g, E0 c( S& L( l
6 D; C% N1 ]( y4 `+ Y

3 i0 q4 n+ J/ H! M9 h' v9 D+ _2 J+ `6 b2 f! l# o) Q( q" h: X' P5 G

+ {' |# F, l; W: `" b5 X& S: P0 w0 R5 P: |
: r; i! r6 s. k. t* x

/ g8 \6 y' n2 U4 Q4 @1 h7 L' q0 n2 x2 O8 T, k
( G! M. l! Q3 f/ W8 b, u( o. E! Q* W/ a

& I6 M& |" W0 |% G& q2 W
" V6 ]$ g6 i& \2 P: X+ W

! l1 Z+ _" J$ ?) r  @$ l" B, M2 X" e$ Z$ f' J# M! p/ P

( o; R$ X% E, U1 b0 N0 b& A% c2 [! o9 g
3 q" s( v1 w3 W
' t5 Q" V( o6 _8 I9 w/ b7 o
4 S# n! Q" n* @# L% s; ]( h
; l& h( U' Y7 n5 [- T6 i

6 X  P8 p2 o/ A, Z( i
! B5 g" O( f+ Y& U0 |( T& B
' x* x4 S# y1 @5 }, O
其他2条回答
8 x; X( |/ J) S7 Y) z$ _- P
0 H8 h- G3 b( O8 O

( z( Y- E" v. h0 V' {
8 |2 R0 f  m1 T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6 23:10:47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7 01:35 编辑
$ }4 d: ^* d; [& U) A5 [
姚紫洪 发表于 2016-4-16 19:31- R# i' U) A- a+ o4 v2 ^, p
感谢楼主,我儿子学的也是中医,中医骨外伤,我现在也想学点中医,  但年老很难,边学边忘。
4 u1 N% S2 v- Y2 D  [2 W0 x
) X2 Z! m, _. y. D
学点医好呀!医者仁术,偶尔我也看点祖辈留下的医书,但那是业余,中医不像西医,医通儒、道、释,它需要以师代徒的传统学习方式,要有相当深厚的古文基础和悟性,它的阴阳五行、表里虚实、四诊八纲、望闻问切和辨药识性、生克制化、相克相畏、阴阳消长以及药物的刨制等等理论需要人指导,越老越经验丰富。可惜,我没学医只知表皮,而且还是小时候听祖辈们经常挂在嘴边才知道点表皮。现在的一套学习教育体系对学习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很难出名医大医,大家名家很值得思考。“钱学森之问”是有其根据的。你看现在历史学界再也找不到博学的陈寅恪、顾颉刚样的人了。呦呦也是小时受过系统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你看她的名字就来自《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很有意思,与她研究的“蒿”打了一辈子交道,真有点巧合
pszyyao 发表于 2020-5-25 22:40:43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3 14:38, y( [/ A" f4 @( g1 ]
尚明,你上一次就问过我,我在研究我家族谱学文化时与多位宗亲有交流,姚家的中医中药是有历史渊源的, ...

/ B; k! W9 u, x# X0 d7#
3 C0 ?1 e. @; q    我在研究此问题时发现家藏竹简一册(未鉴定真伪),记有“家传”二字,是一册药方集,经多位专家考证方子多与姚僧垣《集验方》相近,另,曾祖父姚洪义善用大黄,医界外号称为“姚大黄”,这一点与史载姚僧垣家族善用大黄相似,是否有关或许是巧合,不得而知,我判断我们家族的医,可能与姚思廉家族有关,但因伯龙祖以上断代,无连至姚思廉家族的确切依据,故不敢判断为姚思廉家族后裔,但与姚思廉家族有关这不否认。
( I! c8 |) u) z+ t/ s% y. H# b* E
7 ~: W7 r$ o" e& M
# J! h7 @: U4 c& S, }! T4 Z
  U8 t# `+ \6 Y8 z: D       曾祖父姚洪义善用大黄,医界外号称为“姚大黄”,这一点与史载姚僧垣家族善用大黄相似,是否有关或许是巧合,不得而知。
/ y- a2 y) k7 N8 u, j
真心英雄 发表于 2020-5-19 13:27:23
楼主,你好。我叫姚小兵。我出生地是忠县庙娅乡汪家洞村。字辈是……永远发达道崇……想咨询闻闻宗亲。我们这一支的始祖?谢谢!我的微信号18680965358
pszyyao 发表于 2017-10-13 16:55:10
          你家是四川忠县洋渡人?
       你的家谱谱籍地是万县(城堡东门外沱柑子园)?  我姚伯龙《梁山沙丫场谱》谱籍地又是四川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县)?
             先祖姚仕山,清代人,原万县城堡东门外下沱柑子园人,于咸丰八年迁鸿鹤乡行医说善,娶洋渡谭氏,在忠县洋渡繁衍姚氏。医术长妇科,善脉诊,尤号喜脉最准,乡人赐号“姚喜脉”。
曾祖姚洪义,善用大黄,医界外号称为“姚大黄”。 祖父姚其华,锦云,又称姚二先生。——都是名中医。
什么叫“脑撞”?
pszyyao 发表于 2017-10-13 16:24:05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3 14:38
" R* v3 V4 R/ M9 F; k尚明,你上一次就问过我,我在研究我家族谱学文化时与多位宗亲有交流,姚家的中医中药是有历史渊源的, ...

6 M; }$ Z+ t' n1 n% Y         开府仪同三司姚僧垣,当医生当成“大夫”。善用大黄,著有《集验方》,今世仍被应用。姚僧垣是姚思廉的祖父。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9 13:41:38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9 14:21 编辑
% ~+ j( V% b* h+ Y
pszyyao 发表于 2016-4-19 12:075 y5 _0 `/ J5 r
谢谢你帖出此文——《岳飞与两位姚舜明的史事来源》。

, o+ n% F/ u7 w. d2 c* N8 T% `: j" A; G) C
教授:作者的题目你上贴写错了,是《岳飞与两位姚舜明的史事》,没有“来源”二字。有了来源此文就简单了,而且他是界定的“两位姚舜明”。其实他就找了一位姚舜明间接的“史料”来证明与某某交往的“史事”,得出分析的“史实”。看是不是这样?
pszyyao 发表于 2016-4-19 12:07:20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4-19 16:53 编辑
8 H, y! J5 G8 v* k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8 16:056 H& u# _3 I* |0 T1 t( K$ s
紫洪宗亲:最近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不知你如何看作者观点?* l- K4 N" K/ g0 M! x* ]! y# g
岳飞与两位姚舜明的史事        来源: 嵊州新闻网  ...
18#
8 S5 f; C2 ^  L3 T7 [9 B* L. G* x% g. u) H! u& m, B
     谢谢你帖出此文——《岳飞与两位姚舜明的史事》。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9 11:43:57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9 11:49 编辑 $ H0 N2 j+ q% u! W0 L9 n" v* L% a0 D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9 11:34
9 g9 M8 N; [. L7 q3 y是的,我觉得要找许多史料支持另一个舜明的存在,从两个不同舜明史料中找共同点与不同点,看是不是说的 ...
# d  [. O/ F2 W) p4 T9 X  k" n

4 u* K' I5 ~( p( q) I' P反正我读此文,有点说服不了人。差足够的史料支持。而且主题好像一下想说这个问题,一会又想说那个问题,几个问题都没说明白。条理也比较乱!
姚闻闻 发表于 2016-4-19 11:34:33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6-4-19 14:03 编辑
/ c9 D6 [5 z; c
姚紫洪 发表于 2016-4-19 11:26
% [7 ]* V9 k* D5 o) l不知闻闻宗亲有没有见过以前我们辩论的帖子,我觉得那样也不能解决问题,这篇也解决不了,您觉得如何。
0 z9 F  H) _0 q; G

$ Y3 p, w" Q4 S- e$ q& i$ ]( }是的,我觉得要找许多史料支持另一个舜明的存在,从两个不同舜明史料中找共同点与不同点,看是不是说的一个舜明还是两个舜明,再谈交往的“史实”“史事”!这样才完整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2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