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m0 B8 f# y2 ?
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杭州“南天竺”。进门甬道中央的花岗岩方柱纪念碑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的手笔:“国魂不死”。此处安睡着徐锡麟、陶成章等多位辛亥烈士。陵园深处,一面朝东的阳坡上,安息着一位湖州籍辛亥英杰姚勇忱。 - U+ o* v, \( g, ]9 y
姚勇忱自幼家境殷实,1904年,他到杭州蚕学馆学习理化,受反清革命思潮影响,参加了光复会。后在上海与秋瑾相识,参与了“联络各省同志”的革命活动,并成为秋瑾的得力助手。1907年,秋瑾牺牲后,姚勇忱与褚辅成、杨廉等数十人在西湖风林寺秘密追悼,并组织“秋社”,以图再起。之后,王金发、姚勇忱被列为要犯遭清政府通缉。
* l; d7 h1 Z& E7 y B
1911年7月31日,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陈英士、杨谱笙、姚勇忱三位湖州人参加。武昌起义后,受陈英士委派,姚勇忱两次赴杭州联络。 , z6 g$ }* D5 n+ W/ x' f) {
姚勇忱不仅为杭州光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还与陈英士一起组织领导上海起义。1912年5月,姚勇忱与戴季陶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驻沪机关部(兼理同盟会上海支部),出任机关部部长。 7 ~4 m! D2 U0 Z$ x
8 d. y6 T4 @# P0 ?% e- d# Z 4 @* H/ k7 s- R# r# }( v
“二次革命”失败后,姚勇忱逃亡日本,参加了中华革命党,不久从日本返回上海,从事反袁活动。 & u- L5 R, P7 m- m1 I5 ]( o5 D: d
1915年,姚勇忱与王金发来杭策划反袁活动,不幸被杀害于浙江陆军监狱。两位烈士牺牲后,孙中山先生深深痛惜:“天地不仁,歼我良士”。1917年,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大总统黎元洪,代表民国政府正式追认姚勇忱、王金发为烈士并予厚葬,二人被合葬于杭州茅家埠卧龙桥侧,民间呼为“双烈墓”。 + s1 ?1 `1 v" }- g9 ]2 k. R
当时在杭州昭庆寺(今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二人召开的追悼会,声势浩大。蔡元培亲题墓碑“智勇俱困,天地不仁;生死付常,湖山无恙”,诸辅成撰墓志铭,说道:“君竟如是以死,死而不死,责在后死”。南社好友柳亚子作诗《哭勇忱》二首,有句:“耳余刎颈恨难平,回首钱塘尺涕盈。绝代佳人姚弋仲,可怜生死殉田横!” * l% S' a9 N/ ]! Z9 ~$ i8 b5 D8 e
2006年,姚墓被移葬于南天竺的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 8 ~$ E* Z( ~6 A" o& C#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