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尚古村姚御史三让父亲 姚俨墓志

查看数: 2574 | 评论数: 10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11-25 13:49

正文摘要:

姚俨墓志* e! Z8 P7 e& j; ~) B □□□□□□□□□祁门县知县姚公墓志铭□□□□□□□□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直□□□□□□国子司业□□□官汉阳萧良有撰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奉 1 p/ q% H/ d4 J  B& ...

回复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4-12-1 13:22:49
姚氏故事述说着姚氏的传奇!宗祖的功德!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25 22:37:00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1-25 21:52; t. Q6 ~$ K1 o* W! `4 |
姚御史煮石永彪史册
! J' J! D8 _# a% t姚御史姚三让(1540~1604),永年县讲武乡尚古村人。按小龙马村姚氏墓地出土两方墓 ...

7 T9 p- A+ S0 c7 Q      你楼上又加了这么多姚御史父子的故事,建议将标题改一改,不要亏了姚御史父子,不要亏了你的帖:              姚御史诚感动天,石头可以煮着吃——[明]永年县姚御史父子的故事
  C- @% h" m5 D" P9 F
7 q9 r2 G0 j- s; R( _2 e
# t/ N# R  n2 }6 Q! r5 F6 a* K5 W# H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25 22:20:01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1-25 21:52
5 Q7 N( J4 g' N1 p9 I姚御史煮石永彪史册
( [% H( \% q% n0 H/ d姚御史姚三让(1540~1604),永年县讲武乡尚古村人。按小龙马村姚氏墓地出土两方墓 ...

4 [5 M6 H8 ?4 F
, W+ r( a& Q% ^         姚御史三让应是河北省永年人。应修改楼上相关处。3 o: u' m6 E, X0 T* t6 I

5 \# K; Q1 ~2 j- A5 `         永年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南距邯郸市20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东与曲周县、鸡泽县交界,西与武安市为邻,南与肥乡县、邯郸县接壤
! K; L* y7 S, M* p7 k) Y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1-25 21:52:38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1-25 21:46" o' [3 S- M% S6 p0 u
讲武乡尚古村北姚三让御史祖茔牌坊(摄于2014.10.28) ) L1 x6 B6 b9 J! n9 `

7 n4 t% o2 w" {" ]
/ M1 L( p* X2 F! p  U' Z3 j/ p
/ \4 a2 L9 ]! s
姚御史煮石永彪史册

( @* @7 l6 O/ O$ [- F% P2 C1 x6 y
姚御史姚三让(1540~1604),永年县讲武乡尚古村人。按小龙马村姚氏墓地出土两方墓志铭记载:公,姚姓,三让名,厥字崇谦,益轩其所署别号也。祖籍山西省太原府榆社,高祖奉诏东迁,移居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北乡尚固村,四传而至其父姚俨。娶李,早年艰子,遍求神灵,年至不惑,始于嘉靖庚子二月十四日得一子,取名三让,少而颖悟绝伦。十岁娴为制举文骎骎。嘉靖壬戌拔置文学弟子,声振胶庠。万历癸酉(1573)举于乡,次年连第二百零三名进士。踰年用次得祁门令。癸未(1583)服阙,拜山东道监察御史,乙酉(1585)出按三河。又据尚古村《姚氏续题名碑记》:“我姚氏发源出自山西而迁永年。”

7 x  c1 L! N# X; A: p: h' P; @0 l
    在尚古村街北土地庙内由赐进士第、中顺大夫、户部司郎中、鸡泽人懋所贾熙绩撰文的《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尚古村重修都土地庙记》,对姚御史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有所记载:“公讳三让,永之世家,为孙继皋榜中进士。…里中先达,御史益轩姚公谓乡人曰:土地福我乡人,祈祝如响之应,况邑有隍社,乡有土地,以职捍卫,非淫祠比,奈何使庙貌崩圮,禋祀几无所乎?”

" k/ O6 i1 Q0 }) h$ W9 [' \
姚三让父亲名俨,据《明敕赠文林郎祁门县知县姚公墓志铭》载:“夫西塘姚公者,岂非天资笃厚人哉。翁父升,母宋氏,生子四人,翁最长,直指君令祁门县令,天子推恩自出,封翁如祁门官,阶文林郎,翁讳俨,西塘其别号。计生正德甲戌年(1514)正月初七日,卒万历壬辰(1592)九月二十二日,享年七十有九。初娶李,封孺人,先翁十二年卒。子男一,三让,即直指君,娶同邑处士李时儒女,封孺人。”

# K% H3 q4 ]0 z1 {
墓志载:“歙民怙势将嫁丝绢税于同郡五邑民,四邑操挺起矣,祁观衅而动。公亟谕之,谓有而令在,必不忍而曹代歙民肉,且噪能己税乎?祁以令故靡所哗釦卒之,四邑扦文罔,而祁独按堵税,竟以不坐。一时上下服公,恬镇足属大事,隐然具公辅望矣。”
8 R% V* u% T+ @' z( E
“乙酉出按三河,鹾周视鹾池,剂量池势高下,亢潦别为塍畦,翻车渴乌,以时转运,不令亢干潦淖,莫可孰谁,犹夫土炭低昂属诸造化,而以吾阴阳反移之鹾乃大有秋。于是,三河不至割裂,方幅为长芦,倍公之力焉。”
# _8 L: [8 A  c* {! V. {/ }9 h' u
姚三让为政清廉,深受辖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按陕时,正值岁饥,田地荒芜,饿殍遍野。原来,陕西境内连年无雨,赤地千里,粮食绝收,百姓饥饿难忍,草根、树皮也被吃的净光,甚至出现饥人相食,大部分人抛家舍业,外出逃荒走了。
& Y7 C8 T' u! ^1 T4 ~+ @
三让到陕后,首倡官绅仕商捐钱募粮,奏明朝廷,请求开仓放粮,赈恤民灾。怎奈库中空虚,不数日,粮已放完。遂率领众官员祭拜于山神庙前,焚表上疏祈祷神灵救民,如能遂愿,日后定当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夜里,姚三让梦到土地山神爷对他说:“淳化山石可顶粮,权且充饥造化方。但愿姚公别忘语,让你煮到麦梢黄。” 醒后不知为何,甚是迷惑。

9 D% K! O/ s5 X+ [5 k1 r! Q
某日,有饥妇去淳化山上,采摘野菜充饥,或见白须老人正在山上捡石头啃着吃,甚是好奇,瞪着眼直看。老人慈祥地说:“闺女,别挖野草啦,那个吃不饱。这满山遍野的石头都可以煮得吃,比野菜好吃多了。我这有煮好的你尝尝。”饥妇接过一颗石头试着咬了一小口,软绵的、透着一丝泥土香气,咽到肚里顿觉精神多少。抬头一看老者不见踪迹,知是神人点化,满满的装了一篮子,直奔府衙,求见姚御史。
1 L  E/ G" Z3 x. N( M' j8 b# u
姚御史正在衙内发愁,怎样才能让百姓度过难关,听后不大相信。第二天,在院里支上大锅,煮上石头,衙皂们暗暗偷笑,主爷想的想疯了,这淳化山石头啥时候能吃过,煮吧要不又惹老爷着急了。煮至半晌,姚三让问衙役们煮熟没有。衙皂回答说没有。三让走近掀开锅看看锅水还没开,大怒道:“大胆奴才,老爷让你们煮石,为何天到这般时候锅还没开,赶快多塞些材草,火烧旺些。”待会三让又问,衙役们怕再受训,连锅也没看就说:“老爷,石头煮熟了,能吃啦。”三让用筷子扎扎,能扎进去。捞出几个分给众人分食,果然能吃。

1 A4 z+ w, v, T$ G/ a6 l
随后,遍贴告示,通喻全境,百姓闻知以后纷纷上淳化山捡石头,回家煮熟,全家充饥。消息不数日传遍全境,逃到外地的人也都陆续回来了。赶巧春天下了两场雨,到了小麦黄了梢,麦子丰收之后,说也怪,石头再也煮不熟了,也不能吃了。由于姚御史诚感上天,化石为粮救得一方百姓,陕西境内遍置姚御史生祠,感恩戴德,永久承祀。
) H1 o" t5 L$ F3 c6 ^
这段虽为传说故事,但在其墓志和府志、县志上均有记载。《明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广平益轩姚公墓志铭》载:丁亥按陕,时值陕岁大侵。公一意荒政发赈劝贷,迄无余术,至感神示,煮食为糗,石烂可啖也,奏石于朝,举朝诧异,谓公诚感。《广平府志》卷六十二怪异志言:姚御史三让,按陕西时值岁饥,淳化山有老翁取石授采蔬妇,曰:是可煮石。忽不见。妇从之,传至四讫,人竟投山取石以疗饥。三让献石于朝,以为神异。
  Q1 t% i0 O, l' J3 l* d
姚御史墓志载:“时所讳阉尹为政,公遂不能一日安于其位,于时直言见诎,南北省台几空无人,而公之名与诸省台,愈震赫于朝廷之上矣。先是,权珰煽滔立贵显人,同年顾氏风往诣之。公曰:七尺之躯与三尺之辇孰重,君且休矣。闻者咋指高之。”

3 b! }' j; Z+ u* W' r
明谈迁《国榷》:(万历二十四年)正月初十丁丑,给事中耿龙、邹廷彦等,御史李宗延、姚三让、袁可立等,俱削籍。又令吏部列上职名,再罢御史冯从吾、薛继茂、王慎德、姚三让四人。大学士赵志皋、陈于陛、沈一贯及九卿各疏争,尚书石星请罢职以宽诸臣,皆不纳。于陛又特疏申救。帝怒,命降诸人杂职,悉调边方。尚书孙丕扬等以诏旨转严,再疏乞宥。帝益怒,尽夺职为民。经纶愤甚,抗疏曰:顷屡奉严旨,斥逐南北言官。臣幸蒙恩,罚俸供职,今日乃臣谏诤之日矣。陛下数年以来,深居静摄,君臣道否,中外俱抱隐忧。所恃言路诸臣,明目张胆为国家裁辨邪正,指斥奸雄。虽庙堂处分,未必尽协舆论,而缙绅公议,颇足维持世风,此高庙神灵实鉴佑之。所资台省耳目之用大矣,陛下何为一旦自涂其耳目邪?
- x- Y  O9 \: D# f' l1 X, O. ?0 p
《明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广平益轩姚公墓志铭》载:(姚三让)公生以嘉靖庚子正月十四日,卒于万历甲辰正月十二日,得年六十有五。卒之日,郡不相杵者累朝夕。(其子姚)文光谨筮万历乙巳年孟夏十有七日,葬公于郡西八王乡之东原。
( P1 w3 k2 ~0 G9 I* t- E: U( q
   关于姚御史的子女及其姻戚关系,墓志记载的颇为详细,由此可以窥见当时上层社会的门第观念。墓志曰:“男三:长文光,邑诸生,美秀而文,娶鸡泽张氏指挥公尧年女,继张氏文学公应元女;次文元,聘运长卢公大顺女,殇;次文辉、次文耀俱未聘。孙男三:长璘,聘乡进士杜公汝懿女;次玠,聘成安乡进士王公世芳女,殇;次珆,未聘,俱文光出。女四:一适武举董可大;一字博兴主薄崔公九功子,殇;一适武举马九思,卒;一字南京兵科给事中卢公大中子。孙女二:一字户部郎中宋公师程子,殇;一字乡进士杜公汝亮子,俱文光出。文光,文元及三长、次、又次女俱李孺人出。文辉及字卢女,侧室杨出;文耀,侧室璩出。侧室孙无出。…文光谨筮次年(乙巳)孟夏十有七日吉,葬公于郡西八王乡之东原,阡举李孺人合。”子女姻戚关系非进士之子及官宦之后。
    在姚俨墓志志文后,又有不一样的字体镌刻“至乙巳岁孟夏之吉,长孙文光遵 父遗命,再厝于八王乡东原。”八王乡即今天的八汪村,在明朝时为八王社所在地。这是姚文光在埋葬姚御史时,迁举姚俨时重新补刻的文字。

1 e1 ~+ p1 {7 e& j
那为什么姚御史要葬在距离尚古十数里外的八王乡(小龙马村西),而不葬在尚古祖茔呢?据考上述墓志及走访资料,和在尚古村姚氏墓地发现的乾隆元年由姚燧撰书的《姚氏续祀田碑记》始知。姚御史嫌姚家祖坟人丁不旺,又请当时有名望的堪舆先生重新选择坟址,最后选在姚家老坟西南,把其父姚俨葬在此处。姚俨墓志载:“以癸巳年二月十一日。地卜于西岗,新阡移李氏柩合葬焉。”后来,姚三让还嫌坟地不好,又在附近村庄继续寻找茔地,最后于故城村西南、党庄西南塚前,买下二十一亩地并下了罗盘。谁知在劵墓时,有两只白色的鸽子一直在附近盘旋着叫个不停,施工人员不工作时,则来人前叫几声后在向西南飞。风水师感觉怪异,随着鸽子向西南追去,到小龙马村西洺河边上,鸽子绕个圈落下不飞。风水大师一看,这里其后明山远护,微微洒下一脉,进前龙虎具备,穴星突起,玄朱相停,水口关锁,洺河在前环抱之后,悠扬东去,这是美地。遂把墓地定在此处,位于故城村东南的坟地即不在用作坟地而作为祀田永久耕种。《姚氏续祀田碑记》碑阴载:“固城村前洺河南岸地二十一亩、有车路一条。”这就是在碑阴记载的故城有祀田的出处。

1 b: E, o6 E# R" h
姚御史亡后,其子文光将其祖俨及其父三让灵柩均迁举至小龙马村西。今天在小龙马姚氏墓地,仍能看到两个用碎砖灰石夯成的两个墓室,孤独地屹立在已被挖土挖成的大坑中,墓室东向,长宽6米有余。部分翁仲、石狮、牌坊构件散落在旷野或深埋于地下。

& v) k4 h$ b* g1 }8 L* v
另据在小龙马村姚氏墓地发现的《大清乾隆十四年立,禁止卖树碑记》曰:“余姚氏祖茔坐落尚古村北,其规矩条禁,俱以秩秩。自曾祖讳三让中明甲戌进士,官河南道御史,赠光禄寺大夫,卜葬于洛马(龙马)村西。外有围垣、佃宇,内立祀堂、厨舍。以谨关防,至严也;以时羞荐,至肃也。至周匝间乔杨、古柏约二百株,雩然特出,蔚然深秀,其苍苍之状诚属坟中旺气。且树多丛密则塚土不至暴烈,而阴魂得以依栖,夫风戒剪伐雅称敬止,甘棠桑梓尤珍爱之。矧墓前高森,祖宗所攸庇者。”可以知道当时墓地规模之宏大。

+ E" e1 E3 x3 b
对于姚三让的功绩,家乡百姓们也不会泯灭的,先后在广府城内为姚御史竖起过三座石牌坊。一座是为姚三让、李杜同立《雁塔同登坊》。再是专为姚三让立的《明时台谏坊》。还有为姚御史父亲姚俨、周京父亲周富立的《龙章宠渥坊》。荣誉之极,在永年县无人能比。
8 a, f) ~) ]( D, n

2 T/ Y6 A4 h$ y! o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1-25 21:46:47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25 15:444 [2 F7 e) m" Q, c) {: i. M$ Z! M& S
尚古村姚御史三让父亲 姚俨墓志——(陕西尚古村姚御史三让之父)姚俨墓志铭       不记得陕西 ...
原创:永年县著名的“五里三御史”
0 J. |+ O& s# V3 c
/ ^6 ~& c/ q6 O/ B讲武乡尚古村北姚三让御史祖茔牌坊(摄于2014.10.28)
6 l( s6 C. D8 U" }: O( K: A" l
% t) c; |7 i9 m9 o% v  u

# k( K& \% x  w4 h         永年县有“五里三御史”之说,明朝永年方圆五里的地面上,出了三个御史,即尚古村姚御史姚三让,故城村张御史张大谟,赵王固村奇御史奇康(化名)。明朝的御史特牛,他们虽然官阶不是太高,但由于被朱元璋用来充当朝廷耳目和鹰犬,"以小制大,以内之外“,责任较前代为重。明中叶后也就是三御史做官时期,御史一职更是炙手可热,人人垂涎。三御史同居洺河两岸,同在朝廷做官,又担任相同职务,位高权重,朝野为之侧目永年县明朝出了很多进士,只洺河两岸就出了卢大中,连矿,胡瓒,杜秉彝,白一言,连三元,宋范,申佳胤、李养冲,胡沾恩,申佳胤等几十名高官,即所谓的“洺河两岸,纱帽乱串”,也有称“洺河两岸,帽翅乱颤”,还有说“洺河两岸,官帽乱窜”。五里三御史中官声最好的当数姚御史,为官清正、造福乡里、位列乡贤,永年县志里专有记载。名声最坏的就数奇御史了,《明朝那些 事儿》几次提到他,都是他当御史时的事儿。他在当地名声不好的原因,估计是不为老乡们办事。永年有关奇御士的传说特别多,比如他因嫌母丑,说过“粪堆里长出棵灵芝草,狗肚里拨出个金狮子”,把他亲生母亲说成粪堆和狗;有宾朋来访,总要他岳母代替其母前去见客;平时对他母亲也不孝顺,死后遭到天谴,墓被雷击。永年县有“天下不孝数奇康,母寿不让坐高堂。同年几番请母到,硬把岳母当亲娘”之说。
* p! _" R8 s5 B* `8 x  ~8 R' j/ m8 q# k. _

4 v3 v% j- j, T  n, o/ Q# n       小议明朝的御史职责及作用       明朝建立了历史上最为完善的监察制度与组织机构,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言官群体。按照明制,这个群体总人数一般保持在200人左右,为历代之最。言官包括御史,给事中等。
# C5 k$ }  y8 `# c9 X( W/ C* Q  S: f8 p8 e4 f: H* P! j
- w$ |" u3 C* s$ q0 P1 ]& N7 g
        明朝的御史确实声名显赫,在诸多重大问题上,冒死力谏,秉直弹劾,做出了一件件震撼人心的壮举。如嘉靖帝崇信道教,不理政事,御史杨爵上书极谏,被下诏狱,备受酷刑,数次昏死,其他言官冒死声援,虽付出了血的代价,终使嘉靖帝退却悔改。明代,几乎无一内阁首辅没有受到御史的弹劾和抨击,其中,大部分首辅都是在言官的舆论攻势中倒下政坛或离开要职的。如严嵩,高拱,张居正等。明代政坛上为祸甚烈的宦官,同样是言官监视、打击的主要对象。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言官在澄清吏治、除暴安民、以及经济发展、边防维护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5 [' B$ ^+ M6 b* P
8 p7 j, u8 ^2 V# N0 W) l
* l7 `. g2 L, |$ F
        明代历史上,人们熟知的诸如海瑞、夏言、郑晓、唐顺之、袁可立、杨涟等等,都曾担任过御史,并在御史职位上留下了铮铮响名。此外,还有许多言官在忠贞职守而鞠躬尽瘁、铁面无私而秉公除暴、安贫乐道而廉洁自重等方面,留下了动人的事迹,堪称楷模。 ; L+ P, c" P* @3 ?7 ]2 q/ g

0 V% Y8 F. u% f# P2 R$ H
" B7 I8 U, E9 V' f! z# B8 ]出处:http://guduqiujian185.blog.163.c ... 406220119184725920/, _) `# ?: G; U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1-25 21:42:43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25 15:27! c2 v4 ~/ ^+ ^$ Y" G, Q
(安徽)祁门县知县姚俨墓志铭。有来源出处吗?

# A( g1 j4 b$ u0 R& R; ~6 Z7 L2 a5 a5 h来自新浪博客,作者没有实名。4 q. j" ]. I2 r& T+ k1 j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7077420100yovs.html  ?6 R! E9 c) Q% Z

% ~5 N6 h+ M# \$ V我认识一位北京的宗亲,说是姚三让的后代,下次问他有没有家谱。
( h& T5 O7 a% h& M/ G) E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4-11-25 19:39:59
学习再学习,逐步来深化,肯定有收获。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25 15:44:5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11-25 22:38 编辑 ' X# ]  J! |9 G9 @4 `. i1 r7 S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4-11-25 14:07  t5 K/ ~; ^* L# [( Z
很遗憾:读起来很吃力,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看来,学习姚氏文化和历史源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 q  S6 X5 @. ~) ?7 N/ u% P4 v
         尚古村姚御史三让父亲 姚俨墓志——((河北)永年县尚古村姚御史三让之父)姚俨墓志铭永年县著名的“五里三御史”5,姚网有过报道,姚俨姚三让父子官声口碑不错。
" Y$ p- Y% S7 E9 S" V6 Z5 w, W" K) |
      明代(河北)永年县人 安徽祁门知县姚俨墓志铭,由赐进士出身 通议大夫 奉敕总督漕运提督军务 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曲周(今河北 曲周县)陈于  和  赐进士出身 通奉大夫 陕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前礼科给事中 肥乡(今河北 肥乡县)郭崇嗣 书丹,合情合理。* }+ B0 U- {( b6 f
      永年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南距邯郸市20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东与曲周县、鸡泽县交界,西与武安市为邻,南与肥乡县、邯郸县接壤
' k9 [. o0 {7 V  T
, R1 s/ N0 f# T. G- D% V- w  f5 c4 T4 X) @  W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25 15:27:38
            (安徽)祁门县知县姚墓志铭。有来源出处吗?
$ t6 `6 H1 R; @9 J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8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